記敘文中少不了記人敘事,也常常基於刻畫人物、表現主題、推動情節的需要,進行環境描寫和場面描寫——「嫩黃瓜作文」把二者合稱為「場景描寫」。必須要明確的是,環境、場面描寫都是為主題服務的。
環境描寫包括兩類:
第一類,是指描寫能反映社會、時代特徵的建築、場所、陳設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風等——這些常常被稱作「社會環境」。社會環境描寫多帶有濃鬱的地域風土特色。
另一類,是描寫自然界的景物,如季節變化、風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這些常常被稱作是「自然環境」。其中,後者在初中生的作文中運用較多。
場面描寫,描寫的是人物(一般是多個人物)在一定時間和環境中的活動所構成的畫面。與環境描寫側重於描述人物活動所處的「靜態」客觀環境不同的是,場面描寫是以人物活動為中心的「動態"的描寫。
環境描寫常常是場面描寫中的一部分。
如何進行環境描寫和場面描寫,「嫩黃瓜作文」試著回答以下四個問題,強調四個關鍵詞——每個關鍵詞,就是小觀點中用引號標註的詞:指向性、順序感、形象性、感染力。
第一,寫還是不寫,要強化「指向性」。
環境和場面要不要寫,要花多少筆墨寫,都取決於主題表達的需要:你是要製造環境氣氛,還是要交代人物活動背景?你是想串連故事情節,還是想推動情節發展?你是要烘託人物心情,還是要突出人物性格?
這些問題想清楚了,才決定你的文章是不是需要設置環境描寫或場面描寫:有作用,就寫;沒有作用或者作用不大,就不必寫了。
第二,先寫還是後寫,要講究「順序感」。
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描寫,文章的層次才清晰,重點才突出。
環境描寫的順序,可以隨時推移,按時間(如早中晚、一年四季)變換順序;可以定點繪景,作者立足點不變,從不同角度描繪不同方位的景物;可以移步換景,以遊蹤變化和景物轉換為序,從不同的立足點狀物寫景;可以分類狀物,也就是按描寫對象的不同類別或不同方面來寫,著重反映景物不同方面構成的特點。
場面是由人、事、景、物組合起來的綜合畫面。對於場面描寫來說,既要有整體的概括,又有重點的具體描寫,一般採用先總述再分述的方法。
第三,寫呆還是寫活,要提高「形象性」。
環境描寫要圍繞景物的特徵,考慮景物的地域、時令、氣候、形神色味、角度等,要調動五官細細觀察,精選最具特色的典型景物,然後藉助形象感強的詞語直接描摹,用比喻、對比、烘託等手法加以突出。
場面描寫要運用點面結合的方法寫出整個場面的狀況。分述「點」的時候,不能只集中在某一個點上,要把觀察的視線向橫的方向展開,最好選幾個點。同時,要看到整個場面在同一個時間裡所發生的事;也要注意寫出聚焦的「點」在時間推移中呈現的不同變化,從而形成一個動態化的「場面」。
第四,景語還是情語,要提高「感染力」。
「一切景語皆情語」,要站在文中人物的角度,用他特定心情下的眼光去看景物,並將感情寄托在景物之中,努力形成情景交融的效果。
場面描寫要表現出一種特定的氣氛,單一的表達方式和寫作手法是不夠的,要綜合運用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手段,以及映襯、象徵等多種手法,這樣才能使場面變成一幅生動而充滿感染力的圖畫。
為方便記憶,推動瓜友們在寫作實踐中踐行好「指向性、順序感、形象性、感染力」,「嫩黃瓜作文」特地為編了一首歌訣,敬請笑納。
場景描寫兩部分,包括場面和環境。
寫與不寫有標準,且看能否扣中心。
環境描寫講順序,時空分類或移步。
場面描寫要清楚,先總接著再分述。
寫活景物靠描繪,善用修辭如種花。
掃描場面選好「點」,人物活動有變化。
寫景寄情動人心,場面感人誰不誇?
【建議練筆】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一定交往過知心朋友、難忘友人,也可能結識過親和長者、快樂兒童,回想起跟他(她)交往的經歷,讓你我心有所動,情不能已。請以「我們相識(相交)在 (春風裡、秋風中、冬季裡)」為題,先填好題,然後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作文。
注意:寫作中要恰當地寫好景物,讓環境描寫為中心服務。
(「天下網友愛吃瓜,吃瓜首選嫩黃瓜。」關注@嫩黃瓜作文,你將持續獲得滿分作文、優秀作文,得到最有效的寫作指導。)
本文由「嫩黃瓜作文」原創發布。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本文配圖多數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