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級電視劇中的歷史背景——我的團長我的團全解析1

2020-09-06 雲中靜月

本文原創:雲中靜月

我的團長我的團之歷史背景

不知不覺,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已經播出了十年之久,是很多抗戰劇當中不可磨滅的一部優秀作品,以至於這部劇還專門誕生了一個粉絲團體——團迷。

我也是一個資深團迷,成長為資深團迷很不易,因為看這部劇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出現這樣的一個問題:這演的是什麼啊?幾個髒兮兮的士兵從頭到尾一直在聒噪,旁白讓人摸不清頭腦,臺詞讓人不明所以,以至於很多人在入坑的時候就放棄這部劇,團迷們對待這樣的評論,只能語重心長地說道:&34;

《團長》的拍攝背景在1942年春季到1944年9月的中國遠徵軍的故事,題材很好,可是很多人卻對背景了解的很少。抗日戰爭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宏大複雜的歷史事件,可是《團長》卻很好地把抗日戰爭中最重要的一些事情融入到了當中,微觀展現了抗戰這段複雜的歷史,而不是僅僅地拘泥於中國遠徵軍這個題材當中,以至於這部劇從一開始就爆發出的信息量讓很多觀眾都一時間應接不暇,對於臺詞,對於人物,對於情節都一時產生短暫的認知空白,原著與電視劇用近乎無情與寫實的視角展現了那個年代人和事,那個年代的人的精神狀況,那個年代鐵和血的歷史。



《團長》中的問題1:為什麼主角是一批髒兮兮的潰兵

團劇中出現很多有靈魂的人物,例如瘋瘋癲癲的團長龍文章,碎嘴毒舌的孟煩了,霸道強勢卻又熱愛生活的迷龍,繡花枕頭阿譯長官,還有百戰不死的老兵不辣,醫者仁心的郝獸醫,千年小跟班豆餅。這些人都不是光鮮亮麗的,都是一副慘不忍睹地模樣。

為什麼他們都是這樣的一副模樣?

這得從當時的大背景說起。

1941年,抗戰已經進入了相持階段,國軍在華北、華中、華南地區與日軍開始對峙,這一階段,主戰場以第九戰區為主,即便是主戰場,也是日軍主動進攻,國軍全面防禦,鮮有出擊,這一時段時間,主要發生的戰役有以下幾場:華北抗日根據地進入反掃蕩時期,重慶大轟炸,中國軍隊收復福州,第二次及第三次長沙會戰開始。以上可以看出,除了華北地區的敵後戰場戰事比較頻繁外,其他戰場並無太大動靜,9月開始的第二次長沙與12月的第三次長沙會戰為正面戰場的最大戰役。

電視劇中第一集顯示的「1941年秋,滇西某小鎮"應該是一個硬傷,因為這時候緬甸戰役中國還沒有參戰,中國遠徵軍是1942年年初進入緬甸的,而1941年的秋天,正在打第二次長沙會戰。孟煩了說過,他是在全連覆滅四周後流落到禪達的,並且在禪達住了一段時間,電視劇中孟煩了在打最後一次戰役的時候正是冬季,而這個時候,正是第三次長沙會戰開始的時候。第三次長沙會戰時正好下雪。「日軍第六師團和第四十師團全部進入新牆河北岸陣地。凌晨,烏雲密布,雨雪飄灑,氣溫降到了零度以下。」(抗日戰爭,王樹增著)。

小說裡和電視劇裡都有一段「倭軍33師團使用迂迴穿插之戰術........」這是1942年4月的事情。

也就是說,孟煩了是在第三次長沙會戰後成為的潰兵,孟煩了自己說過,他徐州會戰開始從軍,是第83獨立步兵旅,這個不可考,部隊應該是杜撰的,他在長江之南的某個小平原上劃著一盒火柴,然後敗退,一路敗仗,這說明他在徐州會戰後參加了武漢會戰,並且是劃歸第九戰區,第九戰區司令長官在1941是薛嶽。那麼這說明,孟煩了是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的天爐戰法中的一員,雖然第三次長沙會戰以勝利告終,但是孟煩了不幸成了這次會戰中的炮灰。至於孟煩了的部隊,不是中央軍,此時在第九戰區的部隊中有74軍,均參加了徐州、武漢及長沙會戰,而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沒有74軍,37軍沒有參加徐州會戰,第十軍在1940年成立,找不到其中哪些部隊曾經參加過武漢會戰的證據,倒是有一支川軍部隊一直在徐州會戰後一直歸第九戰區指揮——二十七集團軍,司令長官楊森,雖然川軍打仗有骨氣,但是傷亡一直很慘重。所以孟煩了很可能是川軍部隊,因為小說裡他的戰友馬驢兒(就是拿著大刀看機槍口那一位)用的是漢陽造,一看就是雜牌軍,河北人,也許是徐州會戰後一路也敗到了湖南。當然了,電視劇中的川軍團很可能說的就是第二十七集團軍或者是王陵基第三十集團軍的一部,所以孟煩了對川軍團總是體現出細節上的溫情。



徐州會戰敗了,武漢會戰敗了,全國的土地大片丟失,所以這些潰兵,就是當時戰場上的寫實,每一個人,都是當時抗日戰場上的真實寫照。

再看混世魔王迷龍,迷龍是東北軍,一個東北人跑到了大雲南,什麼情況?失地千裡啊,而且迷龍在918事變裡面一直在作戰,一直在作戰,一路流落到雲南,他為什麼恨李烏拉,李烏拉是排長,但是就像千千萬萬的國軍軍官一樣,指揮藝術差點,兄弟們都是被他的無能整死了,而且沒打過一次勝仗,總之就是是一路潰敗,迷龍是性情中人,他當然要恨李烏拉了。迷龍在東北軍,東北軍在918事變裡就被肢解了,在淞滬、徐州等會戰中都有參加,其中東北軍53軍參加了南昌會戰,第一次長沙會戰,1939年冬季攻勢,第二次長沙會戰,很可能迷龍就是先在第一戰區平漢路附近遊蕩過,然後還參加過武漢會戰,最後也流落到了禪達。

團劇中的士兵天南地北,馬大志,最早參加過徐州會戰,粵軍步兵連下士,這裡和小說不一樣,蛇屁股是打過淞滬會戰的,而且一定參加過南京保衛戰並突圍成功,徐州會戰中的戰鬥序列裡沒有粵軍,所以,依舊是一路慘敗。粵軍66軍在突圍後在1938年1調防湖南,隨後進入江西,再後來回到廣東,在廣西參加桂南戰役,慘敗後,很可能馬大志就從廣西流落到雲南了。團劇中的康丫和豆餅,小說中一個是山西大同人,一個是河南焦作人,一個是第十七整理師,一個是新編五十一師,第十七整理師不可考,但是康丫應該是晉綏軍,和楚雲飛是一個派系,康丫應該是在「抗戰恥辱」中的中條山戰役(1941年5月)後敗退的,新編五十一師,這個也不可考,五十一師是74軍序列,新編五十一師估計是要突出雜牌軍身份吧。豆餅應該是參加過鄭州戰役,1941年9月,他當兵5年了,也就是1937年當兵,也是雜牌軍吧。

少校林譯,沒打過仗,堪稱是當時國軍的一面鏡子,軍官訓練團成員,從上海敗到雲南,也是幾千裡,還沒打過仗,具體情況小說和電視劇沒交代,可能要體現出國軍的無能吧。

不辣是第七守備團,這個部隊聽名字就是雜牌軍,他又是湖南人,拿著漢陽造,1941年某次長沙會戰的潰兵。不辣有個特點,就是怕官,而且他是團劇裡面為數不多的不像是兵油子一樣的老兵,不辣而且很會打仗,綜合起來,不辣是這群潰兵裡的奇葩,他是個好兵,好的不能再好的兵,即便是潰退,人在槍在,他更像是所有默默無聞犧牲掉的中國兵的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以上的人物就是團劇最先出場的人物,他們身上展現出了當時抗戰戰場上的形勢,形形色色的雜牌軍被戰火嚼碎,然後他們行屍走肉般的聚集到了這裡,小說對他們的背景只是一筆帶過,僅僅把他們的境遇展現了出來,全國各地都在失陷,而他們卻力不從心的始終再潰退。

團劇及小說的視角切入地非常獨特,這場戰爭裡似乎是沒有英雄的,開場出現了幾個潰兵,靠他們打仗,難怪會失地千裡。可是,這怨他們嗎?

這些人沒有成為炮灰,連豆餅都當了五年兵,每個人都經歷了大陣仗,個個都是百戰老兵,老兵金貴啊,團劇和小說的立意非常明顯,他們在某種方式下混亂地作戰,雖然竭盡全力,卻沒有做到力挽狂瀾。都是些小人物,軍隊拋棄了他們,生活也拋棄了他們,他們生活在收容站當中,沒有尊嚴,沒有希望,潰敗讓他們理想破滅,連高級知識分子孟煩了都感覺到了迷茫,他們想著為國捐軀,卻被螻蟻一樣對待,所以他們每個人都是怪腔怪調,戾氣非常的重,他們的境遇不同,孟煩了看他們是老粗且用毒舌一遍一遍地表示著自身的憤世嫉俗,迷龍是徹底地當起了大混子並且生生地把李烏拉欺侮地沒有一點的尊嚴,豆餅為什麼要認要麻為大哥,他才十九,而長官阿譯為什麼還痴心妄想地讓自己壯懷激烈,他們似乎是沒有了精神支柱,戰爭改變了他們的世界觀,《團長》抓到了當時國軍及當時社會現實最為重要的一個細節並且直接釋放了出來,能量之大,讓讀者觀眾一時間都不能馬上消化,因為這段歷史實在是太沉重了。

《團長》把場景設計在雲南,除了是因為要開啟遠徵軍的故事,我認為,也是可能是這麼一回事,這些老兵打了這麼多敗仗,現在,偌大個中國,他們已經無路可退了。

下期提示:虞嘯卿為什麼會閃亮登場

相關焦點

  • 神級電視劇中的歷史背景——我的團長我的團全解析2
    本文原創:雲中靜月《團長》中的問題2:虞嘯卿的閃亮登場虞嘯卿剛出場的時候真是亮瞎了我的眼,這傢伙長槍短炮地帶了一車還有四個小弟就去收容站裡面收潰兵,又是湯姆遜又是捷克式,一身的德式裝備還有中正劍,一身的中央軍氣息霎時間把收容站裡的雜牌軍們都驚呆了,也讓我感覺到這個團長真是非比尋常。
  • 神級電視劇中的歷史背景——我的團長我的團全解析6
    《團劇》中的問題6:唐基是誰?從唐基把炮灰團衝上南天門這一事情解釋成強火力偵查後,我認為,唐基的戰鬥力比得上虞嘯卿的兩個團。唐基是典型的幕僚。也就是虞家的軍師,一生致力於為虞家打拼政治資本。他能夠解決一切問題,戰場官場是他的舞臺,他用盡一切放大要讓虞家做大,甚至可以架空師長,讓部隊譁變,可見其心機到底是有多深。
  • 神級電視劇中的歷史背景——我的團長我的團全解析4
    《團長》中的問題4:劇中的英國人為什麼這麼招人恨?這一章不太好寫,因為話題的背景太龐大了。看過團長的人,一定對英國人在劇中的表現非常的惱火,而又對美國人刻畫的非常人性,美國佬咱不說他,畢竟是盟友,出錢出槍又出人幫咱們,可是英國人是怎麼一回事?
  • 神級電視劇中的歷史背景——我的團長我的團全解析5
    《團劇》中的問題5:為什麼人人都愛麥師傅團劇中中的英國人為什麼可恨至極,上一章我已經分析過了,這次說說人見人愛的麥師傅家裡那點事。在正式籤字儀式上,首先是美、英、蘇、中四國籤字;然後,其他二十二個國家按照字母排序依次籤字。積貧積弱的中國這次突然變成了「四強」,這令中國人有點不知所措。連隔著手機屏幕和70多年光陰的我也是感覺有點不知所措。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我國籤字於共同宣言,羅斯福特別對子文表示:歡迎中國列為四強之一。此言聞之,但有慚惶而已。」蔣介石的感受是真實的,因為他很清楚中國的現狀。
  • 《團長》角色分析——我的團長我的團歷史背景全解析10
    甚至是對待日本人,電視劇中的郝獸醫看見受傷的日本兵,本來迅速的拋棄了,後來又有了一絲惻隱之心,於是又爬了回去,說出了那句讓人笑噴了的臺詞:「日本娃娃,我說啥你也聽不懂」,他抓住日本兵的手放在傷口處,「你捂住這裡,等你們日本醫生來。」他對誰都是傾其所有,他向準備偷奸耍滑想進了遠徵軍就能夠治腿的孟煩了倒了一肚子的心靈雞湯。
  • 與抗日神劇相比,《我的團長我的團》經典在哪裡
    《我的團長我的團》播出已經快10年了,當初播放《團長》的時候,我一直覺得,這應該是國產抗日劇的新起點,沒想到,後來的抗日劇,一部不如一部,過了十年再回顧,猛然發現,原來《我的團長我的團》哪裡是什麼國產抗日劇的新起點,明明就是巔峰!在這十年間,極少有能夠跟《團長》比肩的抗日劇了。
  • 神級電視劇中的歷史背景——我的團長我的團全解析3
    本文原創:雲中靜月《團長》中的問題「一歲在河北,兩歲在河南,四歲時到了山西,我記得運城的硝石湖,白茫茫一片,還有關雲長的故居。六歲時去了綏遠。跟著家人走,外蒙、甘肅、新疆…直皖戰爭時在康藏,後來東行了,後來是四川、陝西、湖北,安徽,江山如畫,江蘇…中原大戰,捎著江蘇也不太平,轉了南,浙江、江西、湖南,黃鶴一去不復返…」這一段介紹了民國初年的大背景,祖國很大,卻不太平,軍閥割據,民不聊生,是啊,顛沛的很。
  • {我的團長我的團}
    不誇張的說,它是當之無愧的最佳國產戰爭劇:《我的團長我的團》I 2009豆瓣:9.4直到他真的帶著炮灰團,活著回到了中國,真的成了團長......02,不可能的戰役《我的團長我的團》是第一部以中國遠徵軍為背景的電視劇。
  • 張譯開拍《我的團長我的團》續集,但是看完劇情介紹我無法淡定
    2月13日,一條來自廣電總局的2020年1月電視劇備案信息讓人不淡定了。不為別的,因為它。《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拍攝於2009年,豆瓣評分高達9.4分的口碑戰爭電視劇將在今年拍攝續集。由張譯所在的安瑞影視出品,續集名字叫做《我的團長我的團戰至終章》。那當年這是一部什麼樣的電視劇?兩個字,神劇。
  • 《我的團長我的團》續集將拍,張譯有望回歸,段奕宏張國強出演嗎
    ,也有很多經典抗日劇,比如《亮劍》《我的團長我的團》《雪豹》《生死線》《永不磨滅的番號》等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這些電視劇至今未被超越。從此前的消息中獲悉,故事的的背景放到了解放戰爭時期,所以該劇不是翻拍,而是續集。
  • 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很多人把《我的團長我的團》這部劇與之前的一部經典的電視劇《亮劍》相比,這表達了人們對這部劇給予的很高的認可和肯定,但其實觀看的時候,我很自然的聯想到了另一部軍旅題材的電視劇《士兵突擊》,這是他的原班人馬出演的,不同之處在於所處的時代背景一個是和平時期,一個卻是艱苦卓絕的抗戰時期的。
  • 最牛的抗戰電視劇!沒有之一《我的團長我的團》!
    "《我的團長我的團》《我的團長我的團》是華誼兄弟娛樂投資有限公司出品的戰爭題材電視劇,由康洪雷執導,段奕宏
  • 《我的團長我的團》「阿譯」多次發文求職,戲骨級演技無用武之地
    抗日戰爭題材的電視劇,可謂是多的數不清,但要論經典卻沒幾部。《我的團長我的團》是目前抗日題材電視劇中口碑最好的,因為這部電視劇不同於其他抗日神劇,動不動就上演「手撕鬼子」的情節。《我的團長我的團》以真實著稱,劇中角色散漫、怕死、甚至會做逃兵,但他們的靈魂深處都有一個強國的心。《我的團長我的團》以獨特的視角展現了中國軍民的民族大義和豪邁正氣。
  • 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籌拍續集
    ​ 圖片來源: WB@微博電視劇最近爆出驚天消息——《我的團長我的團》要拍攝續集了!不是重拍!是續集!是真的!當年因為一些不可抗因素,《團長》的小說結尾沒能拍成,這也成了當年劇組和粉絲們心中一點小小的遺憾,這次爆出籌拍續集,對於喜愛《我的團長我的團》的廣大朋友們來說,真是天大的驚喜!關於精彩的小說結尾,川軍團的結局終於要有交代了,最後的這點遺憾終於要被填滿了!
  • 《我的團長我的團》,抗戰劇中的巔峰之作!
    但是這部抗戰劇的深度是其他同類題材都很難趕得上的,而該劇在戰爭細節方面的刻畫,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幾乎每一個細節都有著真實的歷史背景。本文就通過電視劇當中的五個細節來一起重溫下這部「神劇」。細節一:川軍團川軍團是劇中主角們所在部隊的番號,這個番號不是具體的數字,而是以川軍而代稱。
  • 2017年度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
    2017年才剛開始,我就用年度電視劇這個詞了,放心,絕對不會被打臉,今年絕對不可能出現一部比這部劇還好看的劇,如果有,隨便打吧,反正有好劇看,愛怎麼打怎麼打,我的臉又不值錢。《我的團長我的團》是部老劇了,2009年出來的,一直沒有看,雨妹前段時間說她在重看《士兵突擊》,而《士》我看了書又看了電視,實在不想再看一遍,便想到了原班人馬主演的《團》。
  • 終於等到《八佰》,為什麼我還是對《我的團長我的團》念念不忘
    《我的團長我的團》開播十一年以來,再沒有任何國產影視劇有這樣的膽魄和野心,去撥開歷史的層層迷霧,對著記憶的深谷,對著世道人心,拷問我們曾經的潰敗,拷問我們丟掉了又被找回來但很快又被丟掉的那部分。很久之後,有粉絲去同一個墓園祭拜,人們才知道,原來他們的「團長」,真的靜悄悄地來過。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遠徵軍只是躺在歷史課本中遙遠的符號,大多數國人對於70多年前那場民族危亡之秋的血戰,只有被灌輸和被教化的仇恨,記憶模糊,卻立場鮮明。
  • 國產抗日劇的真神——我的團長我的團
    提起國產抗日電視劇,相信大家頭腦中總會閃現出一個詞——神劇。不得不說,近些年國產抗日電視劇的口碑是越來越差,從手撕鬼子到子彈拐彎;從包子雷到加特林,編劇與導演一次次刷新了觀眾的認知。但並不是所有的抗日電視劇都是不合邏輯的神劇。
  • 《我的團長我的團》最真實的「抗日神劇」
    導語:與「手撕鬼子的神劇」不同,這是一部真正的「抗日神劇」神作該劇全集43集,由知名導演康洪雷執導,段奕宏,張譯,張國強,王大治,刑佳棟領銜主演,講述了抗日期間,在一個名叫禪達的地方,一群潰兵的心酸抗日故事龍文章(段奕宏飾)一個假的團長,帶領孟煩了(張譯飾
  • 11年後,9.4分的《我的團長我的團》要拍續集?
    這是電視劇《我的團長我的團戰至終章》(以下簡稱《戰至終章》)在廣電總局1月份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公示的「內容提要」。孟煩了、遠徵軍、禪達、南天門……這些熟悉的符號與名字,不禁讓劇迷驚呼:神劇《我的團長我的團》(以下簡稱《團長》)竟然要拍「續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