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動性耳鳴常見的病因——頸靜脈球高位,影像如何診斷?

2021-01-18 騰訊網

搏動性耳鳴是一種有節律的耳鳴,患者頭頸部血管或肌肉產生,並通過骨骼/血管和血流傳導至耳蝸而感知的,患者自述耳內同心臟或血管脈搏跳動頻率一致的耳鳴聲。搏動性耳鳴的病因較多,多與血管相關,臨床以頸靜脈球高位較為常見。

頸靜脈球高位是一種並不少見的解剖異常,它的發生率約25%,大多數沒有臨床症狀也無需特殊處理。

頸靜脈球高位沒有確切的定義,一般我們認為頸靜脈球應達到或超過耳蝸的基地周即可稱之為頸靜脈球高位。

圖 1 頸靜脈球高位患者,可見頸靜脈球超過而我的基地周水平,該患者無耳鳴症狀

單純的頸靜脈球高位並不能引發搏動性耳鳴,只有頸靜脈球窩的骨質出現缺損,尤其是頸靜脈球疝入中耳才會導致耳鳴的出現。頸靜脈球與中耳之間的骨質稱為乙狀板(Sigmoid plate),該結構較薄,判斷其完整性多需通過高分辨CT,而MRI無法顯示。

圖 2 高分辨CT顯示頸靜脈球(jugular bulb)和中耳道(middle ear cavity)之間的乙狀板(Sigmoid plate)

圖 3 搏動性耳鳴患者,高分辨CT顯示頸靜脈球和中耳道之間的骨質乙狀板缺損,頸靜脈球開裂

圖 4 男,45歲,左耳搏動性耳鳴11年,高分辨CT和MRI橫斷位均顯示頸靜脈球達耳蝸底周層面,CT顯示左側頸靜脈球窩後外側骨壁局限性缺損(白色箭頭所指);MRI圖像還顯示頸靜脈球形態不規則,局部向外凸起(黑色箭頭所指)

圖 5 頸靜脈球高位患者

總結

搏動性耳鳴患者要想到到頸靜脈球高位的可能,通過CT或MRI可以判斷是否符合頸靜脈球高位的診斷,利用高分辨CT判斷頸靜脈球與中耳道之間的骨板是否完整來進一步確定耳鳴的原因。

參考資料

1. https://radiopaedia.org/articles/high-riding-jugular-bulb

2. https://openi.nlm.nih.gov/detailedresult.php?img=PMC3698893_IJRI-22-298-g017&req=4

3. 杜昱平, 張永順, 周永清,等. 搏動性耳鳴的CT與MRI影像分析[J]. 實用放射學雜誌, 2015(1).

來源:影像時間

【版權聲明】本平臺屬公益學習平臺,轉載系出於傳遞更多學習信息之目的,且已標明作者和出處,如不希望被傳播的老師可與我們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老年人常見搏動性耳鳴可以治療
    老年人常見搏動性耳鳴可以治療   耳朵嗡嗡做作響是令人不快的,常常會影響睡眠與心情。耳鳴多為一種主觀感覺,很多人認為是難以檢測的。其實很多老人的耳鳴是一種血管性耳鳴,這種耳鳴的特點是,頻率常與心跳或脈搏同步,可以用聽診器聽到響聲,用力壓迫相應血管時耳鳴可以減輕或消失。
  • 搏動性耳鳴怎麼治療
    搏動性耳鳴,給人體帶來很多不便,如果不及時治療,會有更嚴重的聽力障礙,這將對人體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每個人都需要了解一些搏動性耳鳴的治療方法,以便更好地解決耳鳴問題,那麼搏動性耳鳴怎麼治療? 搏動性耳鳴不能自愈,可伴有終生或進一步加重病情,搏動性耳鳴是血管和血管壁部分缺損,乙狀竇前部過多或骨缺損出現耳鳴,可以通過手術治療解決。搏動性耳鳴可能會加重,因為耳鳴可能伴有焦慮,白天不一定出現耳鳴,夜晚很安靜時聲音加重,導致患者無法入睡。
  • 搏動性耳鳴可以治好嗎?
    搏動性耳鳴即為病人主訴耳內有如同心臟或血管脈搏跳動樣耳鳴聲,有的如波濤聲或有的如脈搏聲,很有規律,仔細觀察其跳動節律,多數和心臟跳動次數一致。這類耳鳴常歸納為客觀性耳鳴。這類耳鳴多為血管性異常所引起:一類是血管的病變畸形,如顱底靜脈系統異常、頭頸部動脈或靜脈畸形等,臨床上最常見病因有高位頸靜脈球體瘤與乳突導靜脈畸形。什麼是搏動性耳鳴?
  • 搏動性耳鳴會自己好嗎
    部分搏動性耳鳴會自行好轉,能夠自行好轉的搏動性耳鳴是因為大腦過度興奮,過度敏感導致的,患者是因為睡眠不夠、睡眠障礙或者過度勞累、過度壓力導致的,類似於偏頭痛的症狀。希望患者能夠注意飲食,避免吃讓大腦興奮的物質,比如茶、咖啡、酒,甚至堅果也會導致大腦過度興奮,發酵的食物,比如香腸、紅腸、鹹肉、奶酪、酸奶等,也容易導致大腦興奮。
  • 耳鳴的原因有哪些?耳鳴是腎虛嗎?3種耳鳴要當心,有可能耳聾
    噪音影響:超過9成的耳鳴患者,是長時間暴露於嘈雜的環境,因為噪音會對耳蝸內耳造成永久性損害,這也是耳鳴最常見原因。不良習慣:過量飲用酒精、吸菸、喝含咖啡因的飲料,都可能導致耳鳴,並有可能讓病情惡化。中醫的腎虛包括,腎陰虛、腎陽虛、腎氣虛等方面,是根據中醫基礎理論的來區分的,所以這裡的腎虛中的症狀就可能包括耳鳴,但有耳鳴就不見得一定是腎虛了,也需要根據中醫的辨證論治來找到病因再進行治療。
  • 心源性卒中的病因與影像特徵
    1 心源性栓塞的常見病因及影像特徵 心源性卒中的高危險因素包括心房節律異常、左心血栓、心臟腫瘤、瓣膜贅生物、人工心臟瓣膜等,中度危險因素包括卵圓孔未閉、房間隔動脈瘤、肺內分流、煙霧樣自發超聲顯影、二尖瓣脫垂、瓣膜鈣化、瓣膜纖維性絲狀物等
  • 老中醫梅久文分享常見引發耳鳴的6大原因
    耳鳴患者越來越年輕態,很多人會感到疑惑「我這麼年輕怎麼就會耳鳴了呢」?老中醫梅久文介紹,其實耳鳴和年齡沒有多大的關係,日常導致引發耳鳴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一些疾病之外,如果你長期的生活在噪音中或者是有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都可能會導致耳鳴發生。想要遠離耳鳴,就一定要謹慎這些可能會引發耳鳴的因素,保護耳朵,讓我們從生活中的好習慣做起。
  • 男性,左耳耳鳴3個月,請診斷!
    醫學影像app,打造伴隨醫生快速成長的影像學習社區,與影像園(xctmr.com)一起提供最全面的影像案例庫、基礎知識、影像技術及考題等,為醫生提供最佳的醫學影像參考
  • 呼吸困難可能是哪些病因,該如何鑑別診斷?
    呼吸困難是一種常見症狀,影響多達25%的門診患者。呼吸困難的病因較多,使診斷具有一定難度。快速的評估和診斷呼吸困難的病因對降低死亡率和疾病負擔至關重要,本文主要介紹呼吸困難的鑑別診斷。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支氣管擴張的機制、影像特徵和病因
    ;故一些英語能力出眾的影像同仁本著學習和奉獻的初心組建了醫影醫譯,通過眾人的力量來搭建一個平臺,致力於翻譯整理最新國際上知名影像專業雜誌發表的文獻,以譯促學,以己促人,提升自己並同時分享給國內影像同仁。
  • 突聾的臨床表現及診斷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社會壓力的加大,突發性耳聾已成為耳鼻喉科常見疾病之一,發病率也呈逐年增高的趨勢。今天我們將以《突發性聾診斷和治療指南(2015)》為藍本,為大家介紹突聾的臨床表現、診斷依據及鑑別診斷。
  • 耳鳴如蟬煩躁不已 精心治療讓患者與耳鳴和平共處
    據統計,我國至少有1億耳鳴患者,並且呈年輕化趨勢,耳鳴已經成為人們普遍的健康問題。如果耳鳴頻繁出現,容易使人們產生煩躁、焦慮,抑鬱等情緒,影響晚上睡眠和日常生活。耳鳴病因是世界之謎,耳鳴治療是世界難題。優秀的醫生要指導患者對耳鳴的忽略、習慣、遺忘和適應,爭取與耳鳴和平共處。
  • 胸腔積液的病因與鑑別診斷,都在這裡了!│臨床必備
    引起胸腔積液的病因 胸腔積液是臨床常見的胸膜病變,也是多種疾病的伴隨表現,引起胸腔積液最常見的病因以肺臟、胸膜、心臟、肝臟、腎臟、結締組織疾病為主。 1 心力衰竭引起的積液 胸腔積液最常見的病因是左心室衰竭。積液的發生是因為肺間質中增多的液體部分從髒層胸膜滲出;超出壁層胸膜淋巴管回收的容量。
  • 辛集市第二醫院兒科田娜主治醫師,談「兒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和診斷」
    辛集市第二醫院兒科田娜主治醫師 ,談「兒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和診斷」 摘自辛集市第二醫院 今天 兒童慢性咳嗽臨床比較常見。
  • 耳鳴有休休聲 慎防腦部血管病變
    除了會引起耳鳴、聽到規律的休休聲外,由於眼靜脈壓力變高,造成眼睛附近的血流回流不良的關係,往往也會引起眼睛結膜紅腫、充血症狀的產   耳朵出現規律休休聲莫輕忽,恐是腦部血管病變釀禍!1名50多歲女性,長期飽受耳鳴所擾,陣陣規律的休休聲,不僅幹擾其工作效率,睡眠品質更是日漸低落,本以為是工作壓力所致,不以為意。
  • 口腔癌是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之一,病因和診斷手段多,治療可靠
    其實口腔癌也並非罕見,它是最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之一,主要發生於40~ 70歲的菸酒嗜好者。近年來口腔癌的發病率在中國、美國、日本和德國等均有上升趨勢。本文就口腔癌的病因、診斷和治療等方面進行闡述。最常見的部位是頰部,患頰癌的風險是不咀嚼堅果的7倍。長期刺激不良的口腔修復和銳利的殘根和牙冠也是導致口腔癌的原因之一。
  • 耳鳴的5大原因
    在神經科臨床工作中,總是會聽到朋友們關於「耳鳴」的諮詢,儘管都曾經得到過耳鼻喉科的規範診療。其實對於有些「耳鳴」問題,神經科醫生給予的治療或許會有奇效。耳鳴,是指耳內或顱內有聲音的主管感覺,但體外環境中並沒有相應的聲源。耳鳴是聽覺功能紊亂所致的一種常見症狀,也是老年人的常見症狀。
  • 耳鳴是怎麼回事 耳朵嗡嗡響是健康亮紅燈
    引起耳鳴的原因很多,全身性疾病和耳局部病變均會導致,醫生需要根據病人的症狀、耳局部情況和相關的檢查來做出診斷並針對性治療,要做到辨病和辨證相結合,這樣才會取得較好的效果。耳鳴並非全由腎虛引起不少人認為耳鳴是腎虛引起的,其實不然。早在春秋戰國時代,人們對耳鳴就有認識,歷代醫家對耳鳴病因病機的認識,主要有虛實兩端,實證者,如風熱外襲、肝火上擾、痰瘀內阻等。
  • 耳聾為何會伴隨耳鳴和眩暈?
    目前,有90%的突發性聾尚未明確病因,但通過多年的臨床研究,考慮發病與以下因素息息相關:精神心理因素、內耳血管病變、病毒感染等。一般認為,精神壓力大、情緒波動、睡眠障礙、生活不規律等都可能是突發性聾的主要誘因。若患者伴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罹患突發性聾的概率會相對增高。
  • 易被誤診為骨折在影像上如何鑑別診斷?
    人體本身存在一些微小的骨結構(如籽骨、副骨和永存骨骺等),如何通過影像學手段鑑別這些微小的骨結構和骨折?往往是影像科醫生的一大難題。來自雲南省腫瘤醫院放射科的李鵾老師在醫生站給大家介紹了自己的經驗。 首先了解一下撕脫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