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堂英文課有多優雅,讓許淵衝、汪曾祺都念念不忘?|文藝學堂

2021-02-15 為你讀詩
▲ 更多傳統文化福利,關注「為你讀詩」文藝學堂 ▲80年前的西南聯大,是一所存在僅八年的戰時臨時大學,也是世界大學辦學史上的奇蹟,它培養出了2位諾貝爾獎獲得者、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元勳和100多位兩院院士

聯大匯聚了中國當時最頂尖的名家學者,其中外文系尤為群星璀璨:

 

吳宓、葉公超、錢鍾書、陳福田、柳無忌、燕卜孫(英籍,Empson).

 

卞之琳、王佐良、李賦寧、穆旦(查良錚)等當代知名學者只是當時的講師或助教。

 

正是這些西南聯大的老師,在簡陋的鐵皮屋頂校舍裡,用簡單樸素的英文教本,培養出了日後蜚聲中國外語界的眾多名家。

比如,王佐良、許國璋、周珏良都是當時西南聯大外文系的學生,三人後來並稱為「外語三傑」。

以許國璋為例,改革開放後,他編寫的英文課本是人手一本,可以說是外語界的「聖人」。季羨林先生曾說過一段軼事,過海關時,海關人員看到許國璋的名字,連證件都沒有看就放行了。

許國璋和他的英語教科書

七八十年代風靡的《許國璋學英語》,九十年代盛行的《新概念英語》,能讓人記住的經典英語教材其實並不多,能夠蜚聲全國或者經久不衰的,往往都具有獨具匠心的編排,經得起推敲的內容,影響了一代人甚至幾代人。

 

而許國璋曾經在西南聯大學習過的《大一英文教本》,影響了包括他在內的無數西南聯大學子,因為「大一英文」是全校必修課,如果這門課考試沒有通過,甚至會無法畢業。

就是這樣一本英文必修課本,讓許多八九十歲的老先生至今念念不忘,甚至還能背誦出其中的課文。被董卿盛讚的老翻譯家許淵衝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曾在回憶錄中詳細記載了當年上大一英文課的情景,並屢屢提及這本教材。

 

不得不說,這本看似普通的小書,其實不簡單。

 

三年前,這部塵封已久的英文課本被中譯出版社發掘,邀請多位名校教授共同將其翻譯為英漢雙語讀本,重新取名《西南聯大英文課》並出版,一經推出便廣受好評,豆瓣評分高達9.4分

 

迄今,這部書累計銷量已達20萬冊,其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許多讀者買來了紙質書,就像真的在聽一堂西南聯大英文課,「課下」還會認真地做43篇課文的精讀筆記。

可是,也有讀者反饋說,自學這些課文難度還是太大,總有一些似懂非懂的地方,卻苦於沒有人答疑解惑,希望能對課文有更豐富、更深入、更有趣的解讀。

 

不少人因此盼望,如果真的能夠穿越時空,走進西南聯大的鐵皮屋頂教室,在那兒旁聽一堂英文課,該有多好呀!

 

正是懷著這樣的期許,在《西南聯大英文課》紙質書的基礎上,我們邀請到了8位國內一流名校的英文教授。他們將作為閱讀導師,親自為你講解西南聯大的英文課本。

識別圖片二維碼即可訂閱

這門《西南聯大英文課:像楊振寧、許淵衝一樣學英語》的音頻課程,真的穿越了時空,用嶄新的方式栩栩如生地出現在自己面前。

 

這門課程究竟有什麼厲害之處,請往下看:

在這裡,我們集結了來自清華、北大、人大、北外、上外、華師大6所名校的的著名英語教授,以當代視角演繹和致敬當年西南聯大英語精讀課堂,幫助你跳出表層閱讀,洞悉文學與文化的奧秘。

在這裡,你會發現《月亮與六便士》的作者毛姆,原來寫過《哲學家》這樣的敘事短文,在「哲學家」辜鴻銘面前,一貫叛逆的毛姆居然也有了恭敬而認真的一面;

 

你還會發現寫出《瓦爾登湖》的隱者梭羅,在《紅螞蟻大戰黑螞蟻》這篇雋永的小文裡,談論殘酷戰爭與社會現實的時候,竟然如此地犀利而深刻;

 

除此之外,你還能站在西方文化的視角下,看以幽默、儒雅著稱的大學者林語堂,是怎麼自如地寫出《生活的目的》這篇廣受西方人喜愛的散文.

除了8位名師對9篇精選課文的講解音頻,本課程還附贈600小時原文朗讀

原版43篇課文的英文朗讀,由艾美獎獲獎得主、美國著名錄音演員錄製,帶給你原汁原味的地道發音。這份音頻會穿插在線上課程之中,作為聽力拓展訓練。

《西南聯大英文課》中的43篇課文,每一篇都邀請高校教授進行了導讀,並且添加了中文詞注,還有延伸閱讀噢。

 

在這堂穿越了80年的西南聯大英文課裡,你可以隨時隨地一邊品讀書中文章,一邊戴上耳機聽老師的細緻解讀,把西南聯大英文課的靈魂,深深鐫刻入心。

如果說,時光無法倒流,當下值得把握。這門課程,絕對是一份最好的禮物!

甄選九篇經典文章,涵蓋六大主題

帶你品鑑文學之美

英文技能提升人文視野拓展

超強學術陣容,走進一流大學的課堂

原價199元

限時特價149元

(1.7截止)

|訂閱須知

1.本課程共90期,已全部更新完畢。

2.訂閱後永久有效,可反覆收聽。

3.本欄目僅為音頻課程,不含紙質書。

4.虛擬產品,一經訂閱後不支持退款。

重現傳奇名校風採,揭秘「教育奇蹟」

解讀古今,從《世說新語》到魯迅

國文薰陶,750+分鐘深度解讀

50+音頻課程

↓ ↓ ↓ 點擊【閱讀原文】訂閱《西南聯大英文課》

相關焦點

  • 錢鍾書、汪曾祺青年時用的英文課本,豆瓣評分9.4
    經過幾個月的長途跋涉,83年前的11月1日,國立長沙臨時大學終於正式上課,這一天後來被定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慶日。也就是在那一天,1000多名大一新生,人手拿到了一本《大學一年級英文教本》。根據西南聯大註冊學生人數可以推算,8年來大約有8000名學生學習過這本書。
  • 許淵衝:從飛虎隊走出的翻譯大家
    許淵衝念中學時覺得英文不及中文高妙,對之不甚努力,1938年要考大學前,強記了30篇英文經典,居然以第7名的優異成績考入了西南聯大外文系。傑出學生更是不勝枚舉,楊振寧、李政道獲物理學諾獎,鄧稼先和朱光亞為兩彈一星功臣,汪曾祺是著名作家,彭佩雲、王漢斌等人成為國家領導人……許淵衝在聯大外文系,師從錢鍾書、朱光潛、吳宓、葉公超等名家,勤勉好學,意氣風發。讀大一時,就把聯大建築系才女教授林徽因的詩《別丟掉》譯成英文,發表在《文學翻譯報》上,從此在翻譯上聲譽鵲起。
  • 百歲許淵衝西南聯大紀念日再唱校歌,追憶入校時光
    許淵衝日記寫下這篇日記前,17歲的許淵衝已從江西省南昌市最好的中學畢業。畢業了,總要各奔前程。他們的離別,更似訣別——日軍進佔南京後,南昌震動,學校遣散。路過鄉下的林子,同窗好友在掌心大的留言本上為許淵衝寫下:天上飛著鐵鳥,地上走著虎狼。這樣難得的冬夜,願你常常想著它。
  • 這項榮譽,百歲翻譯泰鬥許淵衝先生實至名歸
    許淵衝印象2019年1月9日上午,冬天的北大暢春園內行人不多,偶爾走過去的也多是老人。這裡是相對較老的小區。走進許淵衝的家,老舊的印象繼續衝擊著我的視線。這是套面積不大的三居室,屋內老舊的地面、過時的家具也在告訴來人,主人是個生活簡樸的人。
  • 「譯痴」許淵衝:「許大炮」的綽號伴隨了他一生
    楊振寧和許淵衝相識於1939年1月西南聯大的大一英語課上,兩人都分在N組。半個多世紀後重逢,楊振寧發現,當年綽號「許大炮」的許淵衝還和過去一樣衝勁十足,「如果不是更足的話」。 席間,許淵衝遞給弟子、新東方創始人之一的王強兩頁紙,讓王強去念給楊振寧聽。上面是列印出來的《一樹梨花壓海棠》詩的英、法譯文。
  • 97歲翻譯家許淵衝,把唐詩宋詞翻譯成英文,美得令人沉醉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本《畫說唐詩》(中英對照版),就是許淵衝的譯作。這本書從《唐詩三百首》中,精心挑選了108首,再由許淵衝翻譯成英文,中英對照。又邀請了陳佩秋、林曦明等30多位當代著名畫師,為每首詩繪上符合意境的海派畫作,典雅精緻,頗有收藏價值。
  • 許淵衝:轉換不同語言之美的百歲翻譯家
    翻譯工作充塞了許淵衝人生的全部時空,是他一生永無止境的追求和永遠解不開的夢。    然而,許淵衝對外語的初體驗並不美好。1921年,許淵衝出生於江西南昌,小時候,哥哥放學回家念英文,他也跟著念。上學後由於學習不得法,他常用中文標註發音來背單詞,一度對英語產生強烈的憎惡。後來在表叔、著名翻譯家熊式一的影響下,他逐漸對英文產生興趣,並以優異成績考入西南聯大外文系。
  • 百歲學霸老人許淵衝:不是我太狂,是你們太不正常
    許淵衝對我說,「只有我一個人翻對了,所以我要走我的路。」他從小嗓門就大,央視記者去他家錄像,都不敢把收聲的話筒別在他身上,怕爆了。許淵衝把《關雎》譯作《Cooing and Wooing》(叫春和求愛)。「只有我一個人這樣翻。」許淵衝覺得只有這樣才能向外國人展示中國古詩的美。許淵衝自稱「書銷中外百餘本,詩譯英法唯一人」。是狂,卻不妄。許淵衝說自己是實事求是的。
  • 許淵衝:詩譯英法惟一人
    他評論中西文化:「希臘羅馬都是小國,美國歷史不長,才兩百多年。中國五千年文化要走出去。」他評說國內翻譯界的現狀:「『精通』至少是要出版兩種文字的中外互譯作品,這也就等於外文界的諾貝爾獎了。」他評點自己的翻譯水平:「不是院士勝院士,遺歐贈美千首詩。」
  • 99歲翻譯家許淵衝,把唐詩宋詞翻譯成英文,美得令人沉醉
    許淵衝的書桌(圖片來自網絡)北京大學的暢春園裡,有一排排80年代建造的教職工住宅。其中的一扇窗,常常亮燈至深夜三四點,這便是翻譯界泰鬥、99歲老先生許淵衝的家。許淵衝,北京大學教授、翻譯家,畢生致力於中西文化互譯工作。
  • 許淵衝 以96歲的天真,阻擋了時間
    一問,已達120多本,我便開了句玩笑:「那您又得修改名片了吧?改成『書銷中外百廿本』吧!」「哦———哈哈!這你都知道呀!」他歡快得像個小孩兒。「我是狂,但我狂而不妄,句句實話。是120本就是120本,我絕不說成200本。」許淵衝將毛澤東的「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改成「自豪使人進步,自卑使人落後」,認為「我們中國人,就應該自信,就應該有點狂的精神」。
  • 讓董卿跪地聆聽的翻譯家許淵衝:讓中國影響世界
    這是《詩經》中的句子,既寫了秋季早晨的美景,又用景物引出「美人」。但美人不在眼前,在遙遠的「水一方」,這種朦朧又青澀的感情多麼令人動容啊……但是,外國人不知道。他們不知道中國有佳人,白衣墨發,一顰一笑都是溫柔和善的。因為在他們的印象中,中國女孩的形象是下面這張圖片裡的樣子:小眼睛,塌鼻子,尖銳的嘴巴,滿臉雀斑,表情誇張。
  • 關注 | 許淵衝人生自傳《夢與真》面世 一字一句均見翻譯大家真性情
    近日,由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夢與真——許淵衝自述》是著名翻譯家許淵衝迄今為止最完整的人生自傳。該書不僅展示了許淵衝將近一個世紀的追夢歷程,更以坦蕩的胸懷,如實記錄了他與著名翻譯家趙瑞蕻、王佐良以及江楓、許鈞、陸谷孫等翻譯家圍繞翻譯的「真」與「美」、「神似」與「形似」等涉及翻譯核心的問題展開的大論爭,一字一句均可見作者的真性情。 自首期《朗讀者》經央視播出後,很多觀眾都深深記住了「許淵衝」這位翻譯大家的名字。據了解,許淵衝1921年生於江西南昌。
  • 光裕堂裡的小學堂
    村民稱學校為學堂,學堂就設在村中央的光裕堂裡。全村從上半村到下半村按宗族關係,數十戶人家為一個臺門,每個臺門設一個堂,共設6個堂,平日裡村民們遇到婚喪紅白喜事都在祠堂裡操辦。光裕堂是一座兩層建築,坐北朝南,背靠後山,面朝松山溪。祠堂屋兩邊各住著一戶人家,堂前是青石板鋪就的長方形天井,起到採光和排水的功能。
  • 許淵衝:因翻譯毛澤東詩詞挨了一百鞭子
    [導讀]儘管當年因為翻譯毛澤東詩詞「不愛紅裝愛武裝」讓許淵衝挨了一百鞭子,但今天他依然對這句詩的翻譯很得意。他把「紅裝」翻譯成「power the face」,「武裝」則是「face the powder」。
  • 《泡泡堂》青春學堂 一起譜寫烈火青春
    誰的青春不熱血,正值五四青年節,泡泡堂青春學堂開課啦,帶你你一起帶你回憶烈火青春!【青春學堂】烈火青春泡泡堂最受玩家喜愛的經典道具是什麼?是紫焰流觴套裝還是天皇巨星?是子爵套還是大大套?
  • 一盒 「減肥巧克力」 【優雅匯堂】
    感謝生命中的緣份,今天又把您帶到了面前,讓我們再走近一步互相認識…也感謝 2020這不期而遇的視頻號,讓我們成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朋友關係。在視頻號上存活了下來這大半年,我最大的收穫是看到了自己的渺小和缺點,也幸運地遇上了非常多優秀的朋友,真誠的朋友,見證生命的美好。我相信這種體會跟很多視頻號上的朋友都很相似,不知您是否也有同感?
  • 「邂逅」汪曾祺
    97年的時候,工作地點在江蘇宜興的一個鄉鎮,當時工資只有三百多,公司食堂飯菜便宜,我又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幸福單身漢,居然還能每個月擠出一百多塊錢買書。鎮上只有一家書店,那是每個周末必去的,用現在的話講叫「打卡」,當時是報導。書店不大,可選擇的也就有限,而每次去都不願意空手而回,總是儘可能地挑一兩本還算差不多的書。
  • 汪曾祺:西南聯大八年出的人才比北大、清華、南開三十年都多?
    汪曾祺回憶西南聯大的文字不在少數,他對聯大的情感似乎是歷久彌新。有趣的是,一直念著母校好處的汪曾祺,當年卻因為找不出一條沒有破洞的褲子,不好意思去飛虎隊報到當翻譯,違反了當時大學畢業生必須為軍隊服務的規定,連畢業證書都沒拿到。嚴格說,他只是西南聯大的肄業生。這卻一點兒都沒損害汪曾祺對母校的感情。
  • 朱自清、錢鍾書青年時用的英文課本
    王力宏在電影中飾演學生沈光耀簡陋的教舍,屋漏偏逢傾盆雨,年邁的老師扯著嗓門講題,可學生們還是聽不清。我們看到了戰火中西南聯大的艱苦環境;也看到了困境裡這群讀書人的優雅無畏。1946年,抗戰勝利後聯大關閉,三校北歸復校。上排左起:錢鍾書、季羨林、錢學森下排左起:汪曾祺、楊振寧、鄧稼先這所「最窮大學」的歷史雖然不到10年,卻成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