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抖音的截圖
很多人不喜歡抖音,姑且以我「偏見」認為,這是他們先入為主的偏見和或可能在某個地方看一篇文章痛批貼了看抖音的人云雲的標籤,以自己不與這些被批評的人為伍,自動遠離這款妖魔化的產品。或者真的不喜歡,不願意試探自己抵禦誘惑的強度,畢竟殺時間利器,不得不服。
但我還是覺得,只有保持時刻理性,點開翻一翻,能找到比較優秀人才分享的好觀點,好東西。
比如那張貼圖裡,那個帳號不錯,分享讀書思考。還有一些帳號分享反欺詐案例,還有一些帳號分享你的隱私如何洩露,還有一些帳號分享國外生活和國內的差異,他們的實踐經驗無私奉獻給你,這可能是價值體現。
話說回來,我們人的偏見是與生俱來的,人一出生時周遭環境,自己能接觸到的鄰居和玩伴們,他們眼界決定你的認知程度。如果你不讀書只能是這樣,可如果你讀書,沒有一個開放開明的底層思維模式,去看書讀書,一個勁兒地選擇那些助長你偏見的觀點。
就如這句話,說得非常好:
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很多人覺得他們在思考,而實際上,他們只是在重新整理自己的偏見。
讀這句話你將有什麼感受呢?探索真實的自己心境變化,不欺騙自己,這樣的收穫有利於認識整個世界。
偏見堆積起來的東西,很有快感,我想可能有某種情緒上的作用,讓你覺得你無比正確,就是這樣,和我想的一樣。真的是知己,相見恨晚。
可這是不好的,要發現提早改正。
我們都處在洞穴的深處,被自身的無知與偏見束縛,有限的感官呈現給我們的只有影子。
——《現實不似你所見》
讀書越多,理應越寬容,越仁愛。有的人卻是讀書越多,讀出了渾身的酸腐和自恃清高的狹隘與偏見。書沒有錯,是看書的人沒悟得書裡的真義。
——藍火學院
卡爾維諾談讀書:閱讀就是拋棄自己的一切意圖與偏見,隨時準備接受突如其來且不知來自何方的聲音。
這個聲音不是來自書本,不是來自作者,不是來自約定俗成的文字,而來自沒有說出來的那部分,來自客觀世界中尚未表達出來,而且無合適的詞語表達的部分。
那個很紅的羅翔老師常說:
「多讀書,與偉大的靈魂對話,發現自己的渺小,繼而學會尊重,學會思考,走出自己狹隘與偏見。」
對這就是答案吧!
感謝三連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