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世界裡:人性 OR 獸性?

2020-09-10 大學城操場見

關注微信公眾號:操場見

"全世界都惡,老子也要善良"

暑假檔已過半,我相信近來大家的朋友圈都被《動物世界》、《我不是藥神》還有《西虹市首富》刷屏。而我今天要講講《動物世界》,這部由韓延導演執導,李易峰領銜主演的電影,並在短短兩周內票房突破5億。

那麼它的魅力究竟在哪兒呢?

李易峰演技大爆發

不知道大家對李易峰的印象是停留於這樣?

還是這樣?

然而他在《動物世界》是這樣的

畫上小丑妝容的李易峰一開始便以一種驚人的姿態出場。

隨後他在劇中更是將鄭開司對生活的無奈,被親友背叛時的絕望和痛苦,絕境時破釜沉舟的決然表現得淋漓盡致。被廣大網友稱讚:「演技炸裂!」

因而雙值在線的李易峰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這部電影的收視率。

炫酷真實的特效

裡面打怪的場景可謂是很真實了,而且為了符合鄭開司的角色,裡面他本人與小丑的來回切換,以及與神秘人手下之間的武打場面都炫酷無比。

劇情設置,直擊人性深處的貪婪與背叛

《動物世界》講述的是在遊戲機廳做著兼職「小丑」的鄭開司,生活非常拮据。發小「大蝦米」藉口買房騙下了鄭開司父親留下的房產,還給他帶來了巨額的欠債。神秘人物麥可·道格拉斯出現,告訴鄭開司,只要參加「命運號」遊輪上的神秘遊戲,就有機會償還完所有欠款,一無所有的鄭開司為了給青梅竹馬劉青和母親更好的生活,只得登上遊輪,開始了生存遊戲。

"如何在困境中堅守底線"是《動物世界》探討的一大主題。

正如導演韓延接受採訪中所說:"我們大多數人生來平凡,但我們都可以開發自己的潛能,這個過程我們會遇到無數的選擇和利益的誘惑,但你最終的選擇決定了你成為什麼樣的人"。

電影中鄭開司遭遇了發小的背叛、朋友的欺騙、路人的陷害等,雖然如此,但他依然選擇了堅守自己的底線,救下老伯。

人性本複雜,變成怎樣的自己,關鍵在於自己的選擇。有的人選擇遵循自己內心的善念,然而有的人選擇讓自己變成小時候自己討厭的模樣。

外面的世界紛紛擾擾,利益、權力、深不見底的欲望都是我們將要面臨的。而當我們遇到這些誘惑時,我希望大家都可以堅守底線。

在動物的世界裡,我們不必遵循獸性,只因我們是活生生的人。

正如鄭開司在電影中所言:

該打的仗老子已經打過,該跑的路已跑到了盡頭,該守的道老子自己守著。遊戲是你們的,但是規則,老子自己定

相關焦點

  • 《動物世界》:善良和狡詐的博弈,人性跟獸性的較量!
    周五由韓延執導,李易峰跟周冬雨出演的電影《動物世界》上映,我看了,對於這部電影我的感受是:善良和狡詐的博弈,人性跟獸性的較量!《動物世界》改編自日本漫畫家福本伸行作品《賭博默示錄》,把一群身負巨債對生活失去希望的人關到一艘船上玩石頭剪刀布,贏者安然下船,輸者失去一切。聽劇情簡介會不會想到《飢餓遊戲》?但這兩部是完全不同的風格,顯然《動物世界》更節奏緊湊,也更毫無顧忌的揭露了複雜人性! 2.導演韓延,可以說是內地80後導演最出類拔萃的代表人物。他上一部導演作品是《滾蛋吧!
  • 動物世界:人性的糾纏,欲望的抗爭
    《動物世界》這部電影,其實就是在討論第二個問題,人類是「智慧生物「,這個詞拆開看,就表明我們擁有人性,但也是動物,擁有跟動物一樣的動物性,說白了,就是「獸性」。那麼,該片是在突出鄭開司在獸性世界裡尚存的人性嗎?並不是,因為開司絕地反擊成功,擊退所有人,靠得恰恰是獸性;難道該片是在反襯人類世界中的獸性嗎?也不是啊,最後開司善良也是人性表現哦,那麼《動物世界》的主題是什麼呢?
  • 《動物世界》裡的「剪刀石頭布」,一場人性與獸性的生死角逐
    電影《動物世界》改編自福本伸行的漫畫作品《賭博默示錄》,是由韓延執導,李易峰、麥可·道格拉斯、周冬雨、曹炳琨、王戈等主演的工業大片。該片講述的是男主鄭開司(李易峰飾)因意外背負巨額債務,面對重病的母親和痴心等待的青梅竹馬劉青(周冬雨飾),決心登上「命運號」遊輪參與遊戲,改變命運的故事。
  • 劉慈欣: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孩子該有獸性嗎?
    起初,我也很贊同這樣的教育方式,認為教育孩子前往人性的方向,是無可厚非的。畢竟在未來的世界,文明才是主旋律。直到孩子幼兒園發生的一件小事,讓我開始懷疑這種人性化教育,也讓我開始回味劉慈欣那句關於人性和獸性的話。
  • 《全職獵人2011》嵌合蟻身上的人性就是獸性
    我當然沒資格宏大敘事到人類或所有物種層面,但就獵人這部動漫而言,大多影評還是把獸性歸於惡,人性歸於善,即使合理,也可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人類中心主義。其實,我想提出的觀點是,嵌合蟻身上所有的「人性」,便是「獸性」。(試圖用螞蟻篇當素材,去消解「人性」「獸性」的絕對化邊界,但我太垃圾了,嗐!
  • 《動物世界》的人性生存指南,是做一名小丑還是失去人性的動物?
    最近,部分地區電影院已經陸續開放,還記得上一次在影院裡看了哪部電影嗎?前段時間閒著無事,我又把2018年上映的國產電影《動物世界》翻出來看了一遍。尤記得當時在影院裡,只覺得這部電影畫面特效不錯,一些燒腦片段也比較有趣。如今重溫,才發現這部電影的內核其實相當引人深思。
  • 生而為人,獸性永存——電影《盲山》
    拋開人性的部分,這是個關於繁殖的故事。動物可以在交配之後吃了丈夫,可以在誕生之後吃了母親,可以為了繁殖而亂倫,可以為了交配先殺後奸,這些在動物世界裡見怪不怪。但如果這個動物,長得像人,事情就顯得很詭異。
  • 金思維:人性與獸性之間到底是什麼!
    孔子這話是在兩千年前說的,您覺得儒祖的論斷,是不是在今天甚至在以後永遠都符合人性?為什麼?因為人性中的善與惡,是一體兩面,念頭一動是善,念頭再一動,可能就是惡!人說到底是什麼?是獸,只不過是比人以外的獸,具有高度發達的大腦,思維具有連續記憶性,並且隨著文明的進化,其文明素質已經成為人與獸的最大區別,這個區別就是理性。理性在一個人身上的表現是自律。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神性和獸性在星空中交融在一起,構成人性
    派是一個生於印度並且同時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少年,他的父親經營著一個動物園,所以派從小就了解動物的習性。在他想和動物園裡一隻孟加拉虎和平相處時,父親用血淋淋的教訓讓他明白,人和動物絕對是不同的,但這次教訓也讓他對於動物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 人性中除了獸性,還有愛,還有希望
    面對上世紀的屢次大戰,我曾有一個困惑,那就是既然我們已經文明了那麼多個世紀,人類歷史上為何還會頻繁的出現諸如納粹主義、種族滅絕、大屠殺等等如此殘忍血腥的反人類獸行?20世紀是一個各種思潮洶湧澎湃,人類整體財富呈井噴式爆發的世紀。在這樣一個崇尚文明與理性的時代,邪惡卻為何愈演愈烈?
  • 劉慈欣的語錄: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將會失去一切!
    失去一切,是什麼樣的感受,就是活得一無所有,六親無靠,就連家人都不信任你,你無家可歸,躲在出租房裡,過年不敢回家,甚至是怕回家。過年,流落在街頭,看著家家燈火通明,團團圓圓,自己卻孤單一人,無依無靠,孤苦伶仃。相信沒有人想要過這樣的生活,即便曾經有過這樣經歷的人,也都不想再重溫,更不想回答曾經。因為那種生活太苦了,太冷了,真的難以用文字來形容,想死的心都有,卻沒有勇氣。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殘酷的現實,人性和獸性往往只在一瞬間
    派是一個生於印度並且同時信仰基督教、伊斯蘭教和印度教的少年,他的父親經營著一個動物園,所以派從小就了解動物的習性。在他想和動物園裡一隻孟加拉虎和平相處時,父親用血淋淋的教訓讓他明白,人和動物絕對是不同的,但這次教訓也讓他對於動物有了不一樣的看法。在派17歲時,他們舉家遷往加拿大,與他們同船的還有動物園的動物,派的父親想把它們帶到異國他鄉賣個好價錢。
  • 2021展望:品牌的神性、人性與獸性
    其實,從1981年「品牌」這個概念第一次被引入中國,這40年來,東方傳統的經營思想與西方的市場理論交織,在不斷衝突和融合的情況下,早已形成了一套「中國式」的品牌哲學,那就是品牌傳播的神性、人性、獸性的「三位一體」。而在2021年,我們會看到行業超級品牌的誕生,「三位一體」的它將用「叫好又叫座」的表現來引領全場。
  • 《飢餓站臺》,沒有獸性,只有人性.
    下面是電影海報,上面寫的是「人類獸性空前見證」。看到這幾個字,你應該可以聯想到這個電影的口味了,絕對的限制級的重口味。但是我不同意這個評價,我沒有看到什麼獸性,我只看到了人性。下面說說個人的觀感,算是對朋友推薦的一個回應。先說一下,在寫這個觀感之前,我沒有看過任何一篇影評。下面這個3千字也只是個人感觸,一家之言。
  • 孔子竭力喚醒「人性」,但現實還是敗給了「獸性」
    由於自我記事時起,就對舞蹈形成了一種刻板的偏見:不論臺上舞者如何盡情縱舞,在我眼中卻永遠是伸懶腰的乏味動作,但看了麥可·傑克遜的舞蹈,才真正感受到了什麼叫作「嘆為觀止」、熱血沸騰,無怪乎他被吉尼斯認定為世界上最成功的藝術家。除卻麥可·傑克遜傑出的藝術天賦,另一個為世人津津樂道的則是他的大愛精神。
  • 人性與獸性,愛情和親情,美與醜,雨果如何表現掙扎中的人物?
    2除了這些明面上的衝突,小說還暗含了很多其他的衝突,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人的本體是由兩種特性完美的融合而製造的,這兩種特性就是動物性和人性。人性主要指的是道德和倫理上的特性,體現在卡西莫多身上則是一種對養育他的養父克洛德的感恩和忠誠。這種感情是他的根本,因為克洛德收養了他。另外一種感情就是在他被皇家衛隊逮捕,當中實行鞭刑的時候,烈日炎炎下他十分口渴。
  • 周國平:性慾體現獸性,藝術體現神性,愛情體現人性
    本文是哲學家周國平對《月亮與六便士》的評論,原題為《人性、愛情和天才》。作者說:凡是我所讀到的毛姆的小說,幾乎都不露聲色地把人性肌體上的這個病灶透視給我們看,並且把愛情這種疾病的觸媒——那些漂亮的、嫵媚的、討人喜歡的女人——解剖給我們看。愛情,作為獸性和神性的混合,本質上是悲劇性的。
  • 電影《少年派》賞析,在「人性」與「獸性」之間的奇幻漂流!
    人們通過影像認識世界的方式通常是通過三個層次具體展開的,分別是微觀層次,中觀層次,宏觀層次。《少年派》所講故事運用的鏡頭語法結構和影像敘事所要求的「可經歷性」是如何體現的,通過鏡頭我們看出了人生的那些哲學。關鍵詞:影像敘事;狀態性鏡頭;人性與獸性的衝突李安導演是如何利用用影像語言講述《少年派》的故事的,其中想要表達故事思想又是什麼?
  • 風間一木|電影《動物世界》:不違背自己所堅守的道,活下去
    《動物世界》並不是一部關乎動物的電影,其所展示的是人在毫無法律道德約束下弱肉強食的角逐,雖然電影不乏濫用特效的無用之筆,但在船這一封閉環境中,頗具想像力的構思令本簡單的石頭剪刀布遊戲即顯得活力十足,而且也讓觀眾覺得通俗易懂,同時也成為了由此去洞悉人性善惡的媒介。
  • 《動物世界》炫酷賭局燃爆霸道!李易峰韓延發飆了
    腫瘤君》與電影《動物世界》都屬於漫改大作,但與《腫瘤君》熱情向上的人生態度不同的是,此次《動物世界》更是聚焦人性的善惡一面,藉由一個人的改變來折射整個社會層面的病變。李易峰飾演鄭開司的畫外音與幻想,伴隨他苛刻經歷,好似大家跟她體驗了一把翻滾過山車式的歷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