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幫是金庸小說中的第一大幫會,《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曾提到過「明教丐幫少林派」,可見丐幫在江湖上的地位就如同少林一般,是泰山北鬥一樣的級別。
但細心的讀者會發現,從《天龍八部》到射鵰三部曲,再到《笑傲江湖》,丐幫的存在感竟然一天不如一天,知道後來的清朝的《鹿鼎記》,竟然成了「只知天地會,不知有丐幫」了。
遙想北宋時期,喬峰和段譽喝酒,桌上還是「放著一大盤熟牛肉、一大碗湯、兩壺酒」喬峰段譽二人喝完酒結帳之時,結帳時還是喬峰請客,「從身邊摸出一錠銀子,擲在桌上」。到了北丐洪七公,已經自稱老叫花了,「黃蓉正要將雞撕開,身後忽然有人說道『撕作三份,雞屁股給我。」
雖然說丐幫該有丐幫的傳統,不能以貧富來比較,但武功上的差異,卻可以顯出來高低。
喬峰憑高超武功,聚賢莊和少室山兩場大戰,讓人感覺到北喬峰果然名不虛傳。洪七公降龍十八掌只學會了十五掌,但自己天賦異稟,自己又補了三掌。
到了下一任幫助黃蓉,只是學會了打狗棒法,降龍十八掌卻是她丈夫郭靖郭大俠學會了。再下一任幫助魯有腳,學了十幾年,連霍都都打不過了,最後還丟了性命。
無可奈何的黃蓉只好把幫主之位傳給了耶律齊——這也是丐幫歷史上第一次請一個契丹人來擔任幫主吧,不知道當年杏子林中因為喬峰是契丹人而大亂的丐幫白長老陳長老們,該作何感想。
此後到了《倚天屠龍記》裡的丐幫,已經淪為了龍套角色,史火龍學到第十二掌就受傷,還死於成昆之手。楊過後人出面,才幫忙找回了打狗棒法。
《笑傲江湖》裡,許多讀者甚至注意不到,丐幫也刷過一次存在感——任我行與方證大師比武,丐幫幫主謝風用內力在木柱子上寫過字。
但這並不能說明謝風武功有多高——正派選名額時,左冷禪選的是自己和方證大師、衝虛道長,其他人均無異議。可見丐幫幫主的功夫是不如左盟主的。
說到這裡有人會問了,堂堂江湖第一大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代不如一代」?
我思考的原因是,丐幫的功夫傳承制度實在不怎麼樣。
少林寺有藏經閣,雖然掃地僧之類的人物幾千年才出一個,但每個時代掌門方丈的師兄弟眾多,雖沒有拔尖人物,但整體實力卻不能讓人小覷。
武當派同樣如此,有自己的圖書館檔案館,可以讓弟子們隨時進去深造,批量生產一批高手。
而崆峒派、華山派等,也有自己的《紫霞秘籍》、《七傷拳譜》,在掌門人遭遇不測或天賦不足時,不至於中斷傳承。
但丐幫就不行了,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都是需要幫主使用,幫主親傳,一旦幫主有了什麼閃失,這功夫就失傳了——就像洪七公只學了十五拳,史火龍只學了十二拳一樣。
武功沒有傳承,丐幫的沒落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