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孫慧麗
12月25日,濟南市召開全市「泉城紅色物業」建設工作推進會,提出到2022年,濟南市將打造50個「泉城紅色物業」示範小區(社區),培育100家市級示範物業企業。
2019年以來,濟南市大力推進社區「六位一體」建設和黨建引領社區物業服務管理工作,在全省率先實現了市、區縣、街道、社區、物業企業五級物業工作體系全覆蓋。同時,打造了「泉城物業、服務全程」服務區域品牌,建立了「大排查、解難題、暖萬家」常態工作機制,今年累計主動解決問題3755個,切實提高了物業服務質量。
在物業管理方面,今年濟南還形成了一些好做法,全市2200多個物業項目經理社區報到,將社區監督物業落到了實處。如歷城區部分社區落實了「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制度,唐冶街道成立了紅色物業志願服務聯盟;天橋區打造了15個「社區黨建+紅色物業」社區示範項目;高新區舜華路街道組建了物業服務聯盟和聯盟黨委等,都取得了積極成效。
「力爭到2022年,區縣居民小區成立業委會的比例達到60%以上,區縣居民小區專業化物業服務覆蓋率達到85%以上,區縣物業企業和業委會黨組織覆蓋率分別達到90%、70%。」濟南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勇表示。下一步,濟南將按照「一年擴覆蓋、補短板,兩年抓規範、促提升,三年塑優勢、創品牌」的總體安排,圍繞為民服務這一核心,堅持「黨建引領、行業主管、基層主抓、共建共治」四個關鍵,紮實開展「十個提升」行動,全面提升「泉城紅色物業」建設水平。同時,發揮住建系統主力軍作用,確保「泉城紅色物業」建設各項任務目標落到實處。根據濟南市委組織部、濟南市住建局、濟南市民政局聯合印發的《推進「泉城紅色物業」建設實施方案》,到2022年,濟南市將打造50個「泉城紅色物業」示範小區(社區),培育100家市級示範物業企業。
濟南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寧延學在會上表示,推進「泉城紅色物業」建設,必須堅定不移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不斷強化各級黨組織在物業服務管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把加強黨的建設貫穿到物業服務管理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讓黨建引領成為助力物業服務行業健康發展、更好服務民生的「紅色引擎」。他還提出,要建立落實物業企業「紅黑榜」制度,對考核評價好、企業信用級別高、物業服務滿意度高的優秀企業,在物業服務招投標、評先樹優等方面予以傾斜;對考核評價低、社會形象差、服務不規範、違法違規及失信企業列入黑名單。
「把『品牌提升年』活動作為『齊魯紅色物業』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抓手,特別是要將『品牌提升年』確定的紅色物業品牌、老舊小區物業管理等工作做實做細。」 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黨組成員周善東在會上指出,加強「紅色物業」建設,既是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增強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物業行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升級的有效手段。物業主管部門在「黨建引領、政府主導、行業主管、基層主抓」中承上啟下,肩負著抓好黨建、抓好業務的雙重職責,要把提升物業服務管理水平作為重中之重,將日常業務工作與「紅色物業」深度融合,讓群眾感受到「紅色物業」帶來的實際變化。
根據《推進「泉城紅色物業」建設實施方案》,濟南市將健全協商共治機制,制定《濟南市優秀紅色物業社區建設標準》,推動物業服務管理融入社區治理,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建立落實物業企業服務清單、業委會權責清單、街道社區黨組織考核評價清單「三張清單」制度。完善社區黨組織主導,社區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企業和轄區治理力量共同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規範議事規則和工作流程,協商解決物業服務管理問題。2021年,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牽頭制定物業管理聯席會議、業主懇談會、人民調解委員會「三會」制度,細化參加人員、內容形式,明確街道社區黨組織召集或指導監督的具體辦法。
同時,濟南市還將建立物業服務吹哨報到機制,依託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12345市民服務熱線等建立「居民吹哨、物業報到」機制,健全完善物業管理投訴糾紛直辦、聯辦、轉辦制度,提高社區和物業企業對居民訴求的響應、處置、反饋效率。對責任明確的物業服務問題,由街道社區直接向物業企業派單分辦;對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由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企業三方聯辦;對跨區域、跨部門的問題,街道通過「街巷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推動部門綜合執法力量向小區下沉聯動解決,力爭到2022年,呼叫事項響應率、辦結率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