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末的臺北之旅,出發前就擬好了必食清單,一道「蒼蠅頭」榜上有名。曾經看過一檔介紹臺北美食的電視節目,推介不得不嘗的就有蒼蠅頭,而這一道菜居然出自川菜館。如果你因此就覺得它是一道川菜料理,那又錯了,它可是如假包換的「正港臺菜」。
大概20多年前,一個臺灣人專程去四川學做傳統川菜,學成歸來後在臺灣開了一家川菜館。經營館子的日常裡總是發現很多剩下的韭菜花,於是靈機一動,把韭菜花切碎,拌入豬肉末、豆豉和辣椒,炒成一道菜給員工下飯,沒想到大受歡迎,於是把它寫進菜單裡推出市面。後來,其他川菜餐廳紛紛效仿,久而久之就成了川菜館裡的招牌菜之一,也正因如此,只有在臺灣的川菜館才會有這麼一道菜。混在韭菜花和豬肉末中的一顆顆豆豉,又黑又亮,乍眼一看就像一顆顆蒼蠅頭,因而得名。如果你被它的名字嚇跑了,絕對得後悔,因為它可是一道超級無敵的下飯料理。
蒼蠅頭
食材:
豬肉末 / 韭菜花 / 豆豉 / 紅椒 / 蒜蓉 / 鹽 / 糖 / 米酒 / 醬油 / 胡椒粉
步驟:
1. 豬肉末以少許鹽、胡椒粉和米酒醃15分鐘;韭菜花切粒,豆豉用水衝洗後瀝乾水分,紅椒切粒備用;
2. 起熱油鍋,下豬肉末,待豬肉炒至變色後下蒜蓉和紅椒粒;
3. 翻炒片刻後下豆豉,待聞到豆豉香味後,下米酒、醬油和糖,煮至水分蒸發乾;
4. 下韭菜花,快炒大約30秒,下少許鹽,炒拌均勻即成。
豆豉在這道爽脆的蒼蠅頭裡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而它一定要爆炒過才能充分發揮出自身的鹹香,讓這道菜變得更加惹味。
說時遲那時快,毒舌小黃已經伴著蒼蠅頭吃了一大碗飯了,「添飯了喂!」哎呀,飯煮少了……「下次炒蒼蠅頭,麻煩落重米啦唔該!」
編輯: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