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工作並不禁止未成年人?對於未成年工保護都有哪些規定?

2021-01-13 保定魏律師

未成年工是指年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勞動者。未成年工的特殊保護是針對未成年工處於生長發育期的特點,以及接受義務教育的需要,採取的特殊勞動保護措施。我國一直很反對未成年人到企業進行工作,那麼,未成年人是否真的什麼工作都不能做嗎?答案卻是未必的,有一些工作還會可以招用的,比如現在如火如荼的愛豆文化,很多都是未成年。但是企業也是需要承擔一定責任的。我國法律規定,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確需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文藝工作者、運動員和藝徒時,須報經縣級以上(含縣級,下同)勞動行政部門批准。文藝工作者、運動員、藝徒概念的界定,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文化、體育主管部門作出具體規定。按前款規定批准招用的少年、兒童,用人單位應當切實保護他們的身心健康,促使他們在德、智、體諸方面健康成長,並負責創造條件,保證少年、兒童依法接受當地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網友諮詢:

哪些單位和個人具有保護未成年人的責任?

魏曉妹律師解答: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五條第二款規定:"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第一款規定:"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予以勸阻、制止、或者向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或者控告。"

魏曉妹律師補充:

用人單位應按下列要求對未成年工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一)安排工作崗位之前;

(二)工作滿1年;

(三)年滿18周歲,距前一次的體檢時間已超過半年。

未成年工的健康檢查,應按本規定所附《未成年工健康檢查表》列出的項目進行。

用人單位應根據未成年工的健康檢查結果安排其從事適合的勞動,對不能勝任原勞動崗位的,應根據醫務部門的證明,予以減輕勞動量或安排其他勞動。

對未成年工的使用和特殊保護實行登記制度:

(一)用人單位招收使用未成年工,除符合一般用工要求外,還須向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辦理登記。勞動行政部門根據《未成年工健康檢查表》、《未成年工登記表》,核發《未成年工登記證》。

(二)各級勞動行政部門須按本規定第三、四、五、七條的有關規定,審核體檢情況和擬安排的勞動範圍。

(三)未成年工須持《未成年工登記證》上崗。

(四)《未成年工登記證》由國務院勞動行政部門統一印製。

我國還規定了用人單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以下範圍的勞動:《生產性粉塵作業危害程度分級》國家標準中第一級以上的接塵作業;(二)《有毒作業分級》國家標準中第一級以上的有毒作業; (三)《高處作業分級》國家標準中第二級以上的高處作業;(四)《冷水作業分級》國家標準中第二級以上的冷水作業; (五)《高溫作業分級》國家標準中第三級以上的高溫作業; (六)《低溫作業分級》國家標準中第三級以上的低溫作業;等

魏律師結語:保護未成年人的工作,應當遵循下列原則: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適應未成年人身心發展、品德、智力、體質的規律和特點;教育與保護相結合。 有上述可以看出,我國並非是完全排斥未成年工的,因為有些特殊的工作是需要未成年人做的,比如體操之類的,因為未成年時期是黃金時期,成年以後就不具備這種條件了,但是,我國對於未成年工的保護還是比較全面的,但是企業的執行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

相關焦點

  • 【新規出臺】廣電總局新規禁止未成年直播打賞,哪些情況可追回打賞?
    法院認為,在原告方整個帳號存續期間,都有成年人聊天的跡象。且根據原告陳述和該帳號之後仍存在消費打賞的事實,應認定帳號有其他人員在使用,不能認定相關打賞行為系小戴作出,故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由此可見,若可證明參與網路遊戲充值和網絡平臺打賞的未成年人不滿8周歲,則屬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網絡打賞和網絡充值行為是絕對無效的,一律應當退回,監護人可要求網絡平臺返還,網絡平臺也應予配合。上述《通知》明確規定了禁止未成年用戶打賞,相較於《民法典》將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的打賞行為效力進行區分規定,有人質疑:《通知》的規定是否過於嚴格,存在「一刀切」的現象?
  • 廣電總局新規禁止未成年人直播打賞,哪些情況可以追回打賞?
    而該網絡平臺稱,小戴使用他母親的銀行帳戶充值消費,視為經過其母授權同意;平臺的《直播用戶服務協議》已就未成年用戶的充值消費使用行為作出約定,並加粗提示,已盡到提示義務;涉案帳戶聊天內容中,有「明天還要照顧兒子」「帶小孩怎麼多睡」的表述,明顯有成年人使用的痕跡,不能證明是小戴使用。
  • 人臉識別、低齡未成年人犯罪……這些立法問題有新回應!
    針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立法有何規定?「人臉識別」如何立法規範?反食品浪費法將盯緊哪些問題?2021年全國人大有哪些重點立法工作?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就一系列問題作出回應。 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將如何規定?
  • 我國法律對於婚姻自主權的規定有哪些?
    公民有權決定自己的婚姻,不管是結婚還是離婚,他人無權利幹涉,這是婚姻自主權的體現。那麼我國法律對於婚姻自主權的規定有哪些?接下來由小編帶您了解。我國實行的是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每個人都有權力決定自己的婚姻,侵害婚姻自主權的行為會受到法律的處罰。那麼我國法律對於婚姻自主權的規定有哪些?婚姻自主權有哪些內容?接下來由小編帶您了解,希望能給您提供幫助。
  • ...徐州泉山建立對性侵未成年人罪犯從業禁止及信息查詢制度
    徐州市泉山區人民法院依法判處徐某犯猥褻兒童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禁止其在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五年內從事教育及相關工作。我國刑法修正案(九)中規定了「從業禁止」,即「因利用職業便利實施犯罪,或者實施違背職業要求的特定義務的犯罪被判處刑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和預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假釋之日起從事相關職業。期限為三年至五年不等。」
  • 新修訂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哪些改變?刑法修正案(十一)有什麼...
    首先是新修訂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今天在現場我們也請來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社會法室的郭林茂主任為我們作個簡要的解讀。 總臺央視記者 吳瑋: 郭主任您好,首先第一個問題,您覺得這部法律都有哪些亮點呢?
  • 關於人臉識別、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立法
    針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立法有何規定?「人臉識別」如何立法規範?反食品浪費法將盯緊哪些問題?2021年全國人大有哪些重點立法工作?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就一系列問題作出回應。———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將如何規定?
  • 網絡直播亂像屢禁不止,怎麼保護1.75億未成年網民?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日前測試發現,包括被約談平臺在內的許多手機直播App,仍存在軟色情內容等有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長的亂象,並且在註冊登錄時無法有效識別用戶年齡。 未成年網民數量持續增長,2019年已達1.75億。
  • 未成年人「早婚」不是「我願意」就行
    在現代法治社會,未成年「早婚」,並不是一句「我願意」那麼簡單。作為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也不是一句「為他/她好」就可以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  我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條規定,結婚應當男女雙方完全自願,禁止任何一方對另一方加以強迫,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加以幹涉。第一千零四十七條對結婚年齡做出規定:男不得早於22周歲,女不得早於20周歲。
  • 婦聯知識課堂 | 憲法關於男女平等原則的規定有哪些?
    婦聯知識課堂 | 憲法關於男女平等原則的規定有哪些?現行憲法第48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國家保護婦女的權利和利益,實行男女同工同酬,培養和選拔女幹部。」第49條規定:「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保護。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禁止破壞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
  • 未成年人結婚的事件下都蘊含著哪些問題?
    這讓小嘉想起《婚姻法》裡的規定:男性結婚不得早於22周歲,女性結婚不能早於20周歲。雖然涉事的雙方都已經被教育並回歸正常的生活,但是我們不難發現此事件蘊含的一些問題值得人們去深思。父母對於法律意識的淡薄我國對於未成年的保護有很嚴格的法律,其中有一點: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允許、迫使未成年人結婚或者為未成年人訂立婚約。所以,父母作為監護人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已經構成了違法。
  • 有特殊職責的人性侵未成年人,可依照刑法等予以從業禁止
    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說,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女性負有監護、收養、看護、教育、醫療等特殊職責的人員實施性侵害犯罪作出了規定。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對從業禁止作了專門規定,對利用職業便利實施犯罪,或者實施違背職業要求的特定義務的犯罪被判處刑罰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處禁止從事相關職業。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對其從事相關職業另有禁止或者限制性規定的,從其規定。
  • 國家廣電總局發布《通知》禁止未成年用戶直播打賞
    隨著網絡直播的發達,直播打賞早已不是新鮮事,涉及未成年人的打賞糾紛更是多次上演。針對這一情況,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相關通知,對於直播打賞的多項內容進行了規定,並明文禁止未成年用戶進行打賞。每天連續直播數小時,每個月幾乎天天開播,就連吃飯睡覺都在直播間裡,這就是網絡主播海鷗的生活,她告訴記者,作為娛樂主播,每天都會收到粉絲的打賞,每個月來自打賞的收入在數千元到萬元不等。
  • 保護未成年人網絡權益專家建議網際網路服務分級監管
    這也是遊戲者,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玩家容易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且更有可能產生病理性依賴的原因。   相較於遊戲,直播或短視頻雖然也不能排除沉迷現象的發生,但直播和短視頻並不容易對未成年人用戶形成壓倒一切的控制力,更不容易使未成年人產生不能自拔的病理性反應。
  • 刑法修正案草案擬修改: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未致死也可追刑責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今日上午召開,介紹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情況。會上,有記者提問:本次提請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在加強刑法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方面,主要有哪些新的調整?比如,關於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是否有新的變化?
  • 全國人大:健全從業禁止制度,防止特殊職責人員性侵未成年人
    立法機關要求健全從業禁止執行制度。12月21日上午10時,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介紹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情況。對於收養人等特殊職責人員性侵犯罪,是否考慮規定預防措施?嶽仲明介紹,前述草案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女性負有監護、收養、看護、教育、醫療等特殊職責的人員實施性侵害犯罪作出了規定。記者注意到,前述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專門增加特殊職責人員性侵犯罪。
  • 補齊法律短板 共同呵護未成年人——北京通州法院一級法官王寶榮談...
    細化監護人職責,呵護「留守兒童」;加強監管,防止沉迷網絡;強化學校報告義務,向性侵和欺凌說「不」……10月1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通過了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新法於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與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有哪些內容?在民事審判工作常見的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有哪些類型?哪類案件佔比較大?
  • 未成年「早婚」不是一句「我願意」那麼簡單
    早婚曾在封建社會一度流行,而在現代法治社會,未成年「早婚」,並不是一句「我願意」那麼簡單,作為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也不是一句「為他/她好」就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我國《民法典》關於結婚如何規定?結婚要自願且達到法定婚齡。
  • 需要符合哪些條件才可以執行「老賴」未成年子女名下的財產
    【符合哪些條件才可以執行「老賴」未成年子女名下的財產】關於被執行人子女名下財產是否能夠執行的問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指導判例來看,被執行人未成年子女名下無正當來源數額較大的財產可以執行。但需要具備三個要件:一是必須是未成年子女;二是該財產無正當 來源;三是數額較大。
  •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殘疾未成年人權益
    以下簡稱《未成年人保護法》),該法保護殘疾未成年人權益。《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殘疾人聯合會在保護未成年人工作中的職責。第十條規定「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工會、殘疾人聯合會、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青年聯合會、學生聯合會、少年先鋒隊以及其他人民團體、有關社會組織,應當協助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