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文化人

2021-03-03 梅溪觀瀾

本公眾號內容與《南都晨報》「梅溪觀瀾」專欄同步刊發。

當下的輿論場裡,文化可能是最熱的詞彙,似乎沒有什麼不可以與文化搭界的。而「文化人」卻可能是最尷尬的社交角色,沒有之一。不信?在街談巷議茶坊酒肆裡那些聽上去津津有味、說起來喋喋不休、琢磨起來一頭霧水的話題,肯定與文化分不開。什麼茶文化、酒文化、雅文化、俗文化,似乎沒有什麼不可以沒有文化。而光怪陸離的社交場合,冷不丁誰在唾沫星子和煙圈兒包圍的氣氛裡誇你一句「文化人」,你肯定會第一時間聽出來那種說不出來的討人嫌的味道。

在文化貧瘠年代裡,上衣口袋裡插支鋼筆就引以為豪的文化人,怎麼在文化逐漸被普及的今天反而成了令人揶揄的符號?這或許與文化的「工具化」有著某種邏輯上的聯繫。當市場經濟需要「文化」成為商業的附屬或工具之後,「文化」自然會被某種利益綁架,而越來越多的領域對文化的不當利用或濫用,則自然削弱了「文化」原有的價值光環和客觀立場。輿論場裡不時曝光的一些商業競爭案例,哪一件背後沒有「文化」隱身的魅影?而當「文化」在傷害公眾利益的事件中有意無意地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之後,誰還相信為文化代言的「文化人」呢?「文化人」的失信於民,正是文化的最大悲哀。

文化是社會的公器,從來不應為權力和利益左右。而文化人,也只有堅守這樣的價值觀,才能被大眾認可。令人遺憾的是,在被「工具化」的潮流裹挾下,越來越多言不由衷、顛倒黑白甚至指鹿為馬的「文化」言論裡,文化和文化人漸漸失去了在公眾心中應有的標杆與尺度。隨便在百度上搜一搜,關於現實中的各種困惑,誰又能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科學答案呢?圍繞著那些光怪陸離五花八門的「學說」,都是各為其主的商業邏輯在背後閃爍。所以,哪怕「文化」的標籤被推崇得再火熱,「文化人」也不要迷失自己的立場與方向。當一些「文化人」為了某種私利四處附和的時候,文化也就離其初衷漸行漸遠了。

那些所謂的「專家學者」被視為淨說蠢話的「小丑」,那些所謂的「文藝家」成了名利場的吹鼓手,這些不正常的文化現象正在讓昔日討人喜愛令人信服的「文化人」越來越少。這還不足以令人警惕嗎?或許,學會在有些挑剔的公眾面前做一個「文化人」,真的越來越像雜技演員在大庭廣眾之下走鋼絲,一不小心就會跌落神壇。它起碼要求你恪守常識的立場,兼具過人的智識,有分寸的表達和客觀理智的判斷。而對於幹擾你「文化表達」的任何利益誘惑或尖銳異見,一定要有說「不」的勇氣和包容的氣度。古人所謂的「君子風度」,也許就是文化人今天應有的形象氣質吧?「和而不同」的背後正是文化人應有的氣節與操守。

相關焦點

  • 【彭祖文化】彭祖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第一代文化人的代表
    所以,彭祖是中國第一代文化人的代表。二、甲骨文之後是鐘鼎文(金文),不是第一代文化人發明的,但它除在甲骨文基礎上創造新字外,演化、詮釋(顯化造字機理)了甲骨文,與甲骨文一起稱為古文字,成為一個體系。三、中華文化的本源文化深深地打上了彭祖的烙印。
  • 《天道》:丁元英自嘲是後山人,為何讓芮小丹和3文化人感到羞愧
    因為知道丁元英是一個商人,便請了幾個文化人,想要依靠文化素養來給他點顏色瞧瞧。然而令芮小丹沒有想到的是,她的小心思早就被丁元英一眼識破了。3個文化人先是輪番灌丁元英的酒,待到他喝的有幾分醉意之後,就開始提議每人作詩一首當行酒令,開始丁元英還百般推辭,無奈幾個人不知好歹,把丁元英逼到無路可退,才做下開頭這首《自嘲》詩。丁元英是通過這首《自嘲》詩在告訴這3個文化人,要懂得低調做人的道理,不要耍小聰明,這樣只會被「打臉」。
  • 文化人的懟人藝術
    看看大導演怎麼不帶髒字的懟人,相比較爾冬陞一針見血的直給,趙薇帶有女性溫和氣質的和稀泥, 要說文化人懟人的代表非陳凱歌莫屬。文化人懟人可比鄉野村婦對罵更狠他是生活和沉浸在過去時代中間的,感受過去時代夕陽的一位老藝人。
  • 福州路,上海文化人的專屬
    這條被譽為「中華文化第一街」的馬路,隨處可見大型書店、文具店,還有各種美食店鋪,曾經有人還說過「沒到過福州路,都不能算是文化人」。如今的這條文化人必來的馬路,人氣依舊~/ 上海書城 /總共7層的上海書城,算是上海重要的文化性標誌建築之一。
  • 「樂聲如水漫山村」——陳平原和潮州文化人眼中的群眾文化和文化...
    關注「文化潮州」搶先了解潮州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資訊關注一度活躍在城鄉基層的文化館,對群眾文化生活有著怎樣的影響?在新時代文化潮州建設新徵程中的文化館及其所代表的群眾文化活動,又該承擔怎樣的角色使命?專家學者們對文化館、對地方文化建設,又有哪些期待和寄語?近日,潮籍學者陳平原回鄉開講。在市饒宗頤學術館舉辦的「憶舊與追新——陳平原和文化館的故事」主題文化沙龍吸引了潮州文化界專家學者、潮州文史愛好者的高度關注。
  • 看完這些解釋,網友:文化人的鍋?
    看完這些解釋,網友:文化人的鍋?大家好,我是來自外星系的遊戲指南,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啦!提及各大遊戲,很多小夥伴是否一直有個疑慮,除了一些網路遊戲自帶的幾張表情圖片外,類似英雄聯盟和絕地求生這類遊戲場景裡,為何不能使用表情包來代替自己想要說的話呢?這樣不僅能夠快速的反應自己在遊戲裡的需求,同時還能夠直接的表達自己的心情,豈不是比打字要輕鬆的多?
  • 王健∣陳毅元帥在阜寧締造的「文化村」和「藝文社」
    為了便於文化名人的相互交流,尤其是保證他們在戰爭年代和偏僻農村的安全,陳毅決定在華中局和新四軍軍部旁建立一個特殊的「文化村」。按陳毅的要求和指導,1942年8月底,在阜寧的新四軍軍部所在地停翅港與華中局所在地汪朱集之間,就是今天陳集鎮老曹村這個地方,設置籌建一個特殊的「文化村」。
  • 文化人battle!陳凱歌擠兌李誠儒言語犀利
    面對李誠儒的評價,陳凱歌也不甘示弱,立馬回懟,「他比較保守,梨園世家的子弟,相對比較保守,對世界的進步不太關心」「他是沉浸在過去時代中間的,感受到過去時代夕陽的一位老藝人」,同時還說到:「誠儒老師有藝術方面的見地和造詣,不是凡人,感謝誠儒老師如此筆挺的坐在一個並不舒服的沙發上。」此話明顯在內涵李誠儒不配當指導老師。
  • 過洋節被吐槽,徐錦江曬圖聊過洋節的意義,網友:不愧是文化人
    對於這個稱呼,徐錦江跟很多老演員不一樣,感覺他還是蠻緊跟網絡潮流的,還曬了自己的聖誕老人照和網友互動。對於現在過洋節被吐槽的現象,徐錦江還特地曬圖,並且和大家聊起了過洋節的意義,被網友大讚不愧是文化人。
  • 匯聚起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強大精神力量——山東以文化人、以文...
    「十三五」時期,山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自覺承擔起「興文化」的使命任務,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弘揚沂蒙精神,傳承紅色基因,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齊魯大地落地生根,為中國精神、中國價值注入山東力量,書寫「以文化人、以文鑄魂」的山東答卷。
  • 廣東真的是文化沙漠嗎?真的缺乏歷史文化名人嗎?
    不知從幾時開始,很多人都開始講廣東是文化沙漠,窮得只剩下錢了,廣東從來都是文化沙漠。對於這樣一種認知的誤區,筆者無心爭辯,但不敢苟同,覺得以事實說話最好。從古至今,廣東都從來不缺文化人,如果您喜歡唐詩,那麼肯定知道《望月懷遠》,而這首詩的作者張九齡就是韶州曲江(今廣東省韶關市)人,他是唐代有名的賢相,被後人譽為「嶺南第一人」,有《曲江集》二十卷傳世。而張九齡絕不是古代廣東文化人的個例,唐代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也是廣東人,他是新州(今廣東新興縣)人,著名的禪詩「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 建議陳凱歌開班授課,最會懟人的語言大師,罵人都是文化人的事
    之前看《演員請就位》就隱隱有這種感覺了,陳凱歌很會懟人,他看起來溫溫吞吞很好說話的樣子,但實際上很難有人能在他這裡討到便宜,郭敬明和李成儒你來我往,殊不知真正的高手在身邊坐著。或許這就是傳說中的文化人吧
  • 「MD PHOTO」 韓國女團MOMOLAND出席藝術文化人頒獎禮
    8月12日 下午,韓國女團MOMOLAND 在首爾出席了第八屆韓國藝術文化人頒獎禮
  • 一代文化人的心靈史——在《範用存牘》中見斯人
    範用(右一)和多位文化人在一起。靠扶手一排,從前至後依次是吳祖光、丁聰、楊憲益、黃苗子、鬱風。資料圖片編者按9月14日,正值我國著名出版家範用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際,「為書籍的一生——範用逝世十周年紀念展」在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展出。
  • 孝昌舉辦2018年孟宗文化旅遊節暨民俗文化展演
    12月17日,孝昌縣孟宗文化旅遊節暨非遺展覽、民俗文化展演在桃源社區舉行。  活動現場,孝昌大鼓《十勸家庭和》拉開了本次民俗文化展演的序幕。
  • 魏晉風流:人名不帶之字,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文化人
    一部《世說新語》幾乎道盡了魏晉風流,曹魏和兩晉在歷史上並不是強盛的王朝,但是卻也有自己的獨特性,它們所倡導的生活方式放到現在來看有點不可理喻,比如服藥、清談、飲酒、縱情山水等等,所謂的魏晉名士追求的是不滯於物、不拘禮節,灑脫倜儻之外又特立獨行。
  • 文化巷,追尋失落的文化
    她說民國時期,在雲南大學的教授們經常到文化巷喝茶,看書,聊天。我查了一下,資料上確實有這樣的記載:文化巷文化巷位於雲南省昆明市五華區。因沈從文老人、冰心老人、李公樸先生……一代文豪,經常坐在文化巷裡某個小茶館裡,談笑風生。文化巷也因為他們,將自己的名字最終由蒼麻巷改為文化巷。現在到昆明已經幾天了,我們一直在尋找我們心中的文化巷。
  • 迎接旅博會 文壇名家共話中華文化
    昨(8)日,在樂山舉行的「接通中華文脈·構建漢語言文學精神——2015海峽兩岸暨香港名家論壇」上,來自海峽兩岸和香港的十多位著名作家、詩人和學者,圍繞「接通中華文脈·構建漢語言文學精神」,對如何傳承中華文化紛紛發表自己的觀點。
  • 趙麗穎直播被內涵沒文化
    【趙麗穎直播被笑沒文化,主持人的能力才需要提高。】趙麗穎在直播中不認識蘭的繁體字,在網友笑她不識字時,主持人圓場:「雖然這個名單你不認識,但我們都是高知識水平的文化人。」眾所周知,趙麗穎只有中專學歷,主持人拿「文化人」說事,難免會給人一種他在內涵趙麗穎的感覺。其實不認識繁體字和有沒有文化並沒有關係,因為繁體字在大陸早已被淘汰,學校不會教,我們平時更不會去寫。
  • 陳凱歌VS李成儒,網友說「文化人的battle太可怕」
    最近又出現了唐一菲退賽,陳凱歌和李成儒在節目中「針尖對麥芒」,在此之前還有郭敬明和李成儒之間的較量。 「誠儒老師有藝術方面的見地和造詣,不是凡人,感謝誠儒老師如此筆挺的坐在一個並不舒服的沙發上。」 邊上的年輕導演趙薇和郭敬明則趕緊半開玩笑地對陳凱歌說,「凱歌導演以後可別這麼擠兌我啊」,而此時爾冬陞導演則展現了他的高情商,對李成儒說,「成儒老師,今天晚上我和你一起看《小時代》」,為尷尬的場面打了個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