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2:隨便說說NGA論壇上一些常見的認知謬誤

2020-12-21 NGA玩家社區

作者:NGA-org30h

最近吐槽自己被系統針對,連勝之後碰到導致遊戲內勝率被強行調整為50%的自爆帖有點多,特意單開一帖聊一聊:

1. 我連勝過後即有連敗,是不是系統在故意針對我?

2. 為什麼你會覺得自己被針對了?

3. 50%勝率是結果還是原因?

4. 泥潭自爆貼這麼多的一個原因

1. 為什麼會有連勝連敗

首先寫了個小程序做個模擬,如果你天然是50%勝率,100盤一般會出現多少連勝,循環跑100次模擬100名玩家取最長連勝連敗次數的結果如下:

100名玩家的100盤遊戲中最多會出現17連勝/連敗。注意,我每盤比賽的勝率都是獨立事件Roll的點,並不存在「連勝之後一定要用失敗來把勝率平衡回50%」的情況。

如果考慮到你有50%的概率分到天輝/夜魘,同時雙方勝率並不平衡(以天輝48%夜魘52%為例)的話,結果如下:

這個程序跑了10000個玩家,每人100盤內最長的連勝連敗分布如下,可以看到玩家出現8-10連勝/連敗的場景非常常見,甚至出現了水平於該分段但是23連敗的場景:

跑1w名玩家,每名玩家統計2000盤內最長連勝連敗分布如下:

跑10w名玩家,每名玩家統計2000盤內最長連勝連敗分布如下,超過20連勝的概率是70/100000,超過25連勝的概率是1/100000:

跑100w名玩家,每名玩家統計5000盤內最長連勝連敗分布如下,超過20連勝的概率是2500/100w,超過25連勝的概率是65/100w,超過30連勝的概率是百萬分之2:

所以很多人10連勝的時候就覺得自己水平提高了開始上分,連敗之後就哭訴自己上分被系統制裁了,但這個模擬表明100場內0-10盤連勝/連敗很正常,2000盤內的14-16連勝連敗也有大概十分之一的概率會發生。注意我每個人的每一盤比賽的勝率都是獨立事件Roll點所得,任意兩盤之間都不存在任何聯繫,所以「連勝之後必有連敗」這個現象無法證明系統在針對你強行50%。如果你認為自己被針對了,需要提出額外的證據。目前我見到的泥潭的吐槽50%勝率的帖子都沒有脫離連勝/連敗這個範疇,所以在有額外證據之前,根據 耳熟能詳到快要爛大街的 奧卡姆剃刀原理,不能說「系統強行把我的勝率壓在50%」。

2. 那為什麼你心理上覺得自己被針對了?

原因1:集群錯覺

集群錯覺(英語:clustering illusion)是人類的一種錯覺,指的是人類會傾向將小樣本中隨機出現的集群或者條紋認為是非隨機的。這種錯覺是由於人們低估隨機或半隨機數據小樣本中的變異量所致。比如如下這張逐漸上升到10000個點的隨機生成器,裡面看起來似乎充滿了集群,但實際上所謂的「集群」是不存在的。

這個概念在Dota2這款遊戲中的表現就是:你的勝率沒有超出這個分段,但由於前面所述小樣本(即25盤左右遊戲的連勝連敗)的影響,所以你認為自己水平提高後被系統「針對」了,包括但不限於認為連勝系統在給你連敗,連續排到勝率較低的天輝方等等,但這些只是你的集群錯覺罷了。事實上Dota2的天梯匹配是保證兩邊的天梯分近似相等,不考慮捕魚和買號這種情況,這種小規模的「集群」效應自然而然地就會存在,而由於人類自身認知的局限性,你身處其中的時候也自然會覺得被針對了(然而並沒有)。

原因2:鄧寧-克魯格效應

鄧寧-克魯格效應(英語:Dunning-Kruger effect),或簡稱達克效應(DK effect),是一種認知偏差,能力欠缺的人有一種虛幻的自我優越感,錯誤地認為自己比真實情況更加優秀。簡言之即:庸人容易因欠缺自知之明而自我膨脹。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大衛·鄧寧和賈斯汀·克魯格將其歸咎於元認知上的缺陷,能力欠缺的人無法認識到自身的無能,不能準確評估自身的能力。他們的研究還表明,反之,非常能幹的人會低估自己的能力,錯誤地假定他們自己能夠很容易完成的任務,別人也能夠很容易地完成。

如果你認為自己比同分段的隊友更加優秀但被系統針對就是上不去分,那請考慮以下事實:

由於你已經佔據了己方的一個位置,假設你比當前分段水平高,那在你這邊的概率永遠小於在對面的概率,同時己方坑逼比對面多的概率也不會>50%,所以你獲勝的機率是穩定大於50%的,不可能在一個長期的過程(比如200+盤)中始終上不去分。

所以這種總在你這邊的解釋說不通,只能是前提假設出了問題,即上不去分的原因是你不比這個分段的其他人更優秀。你當前只是無法認知/理解自己菜的事實罷了,等你有朝一日上到了其他分段再回來看自己今日的比賽Rep,絕對會認為自己當年是個菜逼。

題外話:在你這邊,你會認為他是傻逼,而在對面的時候你則會認為是自己厲害把對面打爆了。這是另一個典型的認知謬誤:防衛性歸因,即把自己的成功歸結於內在因素,如自己的能力、品質、努力等;把自己的失敗歸結於外在因素,如運氣壞、環境惡劣、任務困難等。

3. 50%勝率是結果還是原因?

當然是結果而非原因,理由也很簡單,鬥魚打單子/低分號的主播多了去了,如果50%勝率真是結果的話,那為什麼別人能上得去分,而你不能呢?

另一方面,找代練的人多了去了,為什麼他們代練分數上去了還會緩慢掉下來呢?如果50%勝率真是系統強制平衡的話,這些找過代練的人不應該待在代練過的分段掉不下來嗎?畢竟按照這種理論,他們只要連敗,系統就會強行把勝率糾正回50%對吧

4.泥潭自爆貼過多的一個原因:確認偏誤

確認偏誤(或稱確認偏差、證實偏差、肯證偏誤、驗證偏誤、驗證性偏見、我方偏見,英語:Confirmation bias)是個人選擇性地回憶、搜集有利細節,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資訊,來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或假設的趨勢,屬其中一類認知偏誤和歸納推理中的一個系統性錯誤。當人們選擇性收集或回憶信息時,又或帶有偏見地解讀信息時,他們便展現了確認偏誤。這種偏見尤其於帶有強烈情緒的問題和傳統觀念上。例如,人們面對情傷,大多難以割捨,會在反覆的情緒中來回擺蕩掙扎,過程中不斷回顧並對自己給予合理的解釋與交代,直到身心得到平衡安頓為止。

幫泥潭很多水友分析過Rep,也有很多人來刀區倒黑泥吐槽自己的隊友,我注意到的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就是人會美化自己的記憶:他們往往認為線上劣勢沒有自己的原因,我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全部,隊友TMD全不幹人事,結果最後我被他們拖累導致輸掉比賽,這種比賽Maybe過來懷疑都贏不了。還有之前有人說自己被虐泉了40多分鐘來泥潭吐槽,結果別人看了Rep才發現對面就是基地爆之前衝了一波泉,根本不存在虐40分鐘泉水這種事,只不過是他們被對面壓著打了30分鐘,為了強化自己的負面情緒,正當化自己輸的原因,發帖時的回憶與事實出現了極大偏差。

這些帖子大家經常能看見,我也就不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就是上面提到的確認偏差:你在打比賽當時以及之後都處於極度的負面情緒中,導致在回憶比賽細節上時本能地無視對自己不利的情節(比如自己線上漏刀,不運補給導致被擊殺,出裝有問題越打越窮等)而強化其他人的問題(對面捕魚過於厲害、醬油不幹事兒等),最終呈現在泥潭帖子裡面的就是一個充滿了負面能量和刻意無視部分細節的甩鍋貼。

在此我也請各位倒黑泥之前,先把自己的Rep下載下來看看,確認一下與你的回憶是否相符。相信絕大多數玩家用自己要求隊友的標準看過Rep之後,就會少很多自爆貼。

5. 一篇我覺得挺有意思的論文:標題為LOL中玩家們如何看待連勝/連敗,作者為普渡大學的Yubo Kou和UCI的Yao Li等。

作者從reddit和LOL的官方論壇上提取了773條玩家對於連勝連敗的抱怨貼,並進行了語義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 玩家用什麼來定義自己的連勝和連敗?

A: 連續的輸贏、近期的段位變化、連續幾天沒怎麼贏過。

2. 論壇其他人分析後認為這些樓主連勝/連敗的原因是什麼?

A:20%的帖子是認為樓主自身的表現過於差勁,45%的帖子歸因於心態失衡,12%是兩邊實力近似相等但隊友的本場的表現很差,剩下的被論壇內其他人歸單純的概率學(即之前提到的完美的50%勝率也會有大規模的連勝連敗)以及遊戲機制問題(排到捕魚的/兩邊實力不對等)。

6.我對連勝連敗中心態調整的看法

我分析過自己最近30盤左右的rep,感覺大概有30%的局會躺贏,30%的局會躺輸,只有之後剩下的40%左右的對局才是你的水平可以左右的。自己把心態放平和,碰到真正的(不論在己方還是對面),笑笑就過去了,把自己精力集中在那些真正你能主導的對局上。很多人也提到過手熱狀態好的時候多打打,一波連勝可以一直打到第一盤輸了就下播,第二天調整心態繼續來,不要頭鐵,你連敗的時候8成心態也會出問題,帶著這種悲觀的心態去打比賽結果一般都不會太好。

同時,賽後多看自己的Rep可以有效克服以上提到的各種認知偏差,並且從第三者的視角來看自己的比賽也能更好地幫自己認識到有哪些方面可以提高。

7. 第一部分中的結果還能說明什麼?

你遇到的近期連敗的隊友,不一定是買號的,可能只是某一時段連敗的你罷了。

在沒有其他證據輔助的前提下,請不要隨便根據某一盤的表現懷疑某人是買號的。每個人的水平都有波動,尤其是連敗的時候受心態影響更容易發揮失常。

第一部分的結果說明了超過18連勝/連敗的概率只有不到萬分之2,所以如果你看到隊友的歷史記錄在某一天有比如19、20連勝時,可以從概率的角度懷疑其使用了不正當手段上分。當然,你還要提供其他證據,比如鍵位或者隊友之類的,畢竟概率為0的事件也不是不可能發生。

8. 你說了這麼多那我為什麼連勝之後會存在自己KDA爆表但隊友不做人的失敗,以及連敗的時候會大腿帶我躺?

不為什麼,普普通通概率學和心理學。

你連勝的時候己方有五星圖拉滿的大腿你是沒感覺的,而連敗的時候但凡有一盤你非常努力但是依舊贏不了的局,你的印象會格外深刻。

不信自己回去翻翻比賽記錄,絕對存在自己連勝的局裡面有沒有大腿帶你躺,連敗的局裡面有沒有隊友KDA爆表但你就是贏不了的情況,只不過這種情況下你記不住罷了。這叫做怪異效應:怪異的事比尋常的事更容易記住。

相關焦點

  • 一個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認知偏差-滑坡謬誤
    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 fallacy)是一種批判性思維中的錯誤,一個人以一個小的陳述或猜想開始,然後建立在一系列相關事件的基礎上
  • 常見邏輯謬誤解析(一)
    在邏輯上近似的術語為訴諸人身。      」 訴諸人身(拉丁語:Ad hominem),指藉由與當前論題無關之個人特質,如人格、動機、態度、地位、階級或處境等,作為駁斥對方或支持己方論證的理據[1],是一種不相干的謬誤和紅鯡魚。訴諸人身又稱作「對人不對事」、「因人廢言」或「因人設事」、「以人廢言」[2][3]。
  • 有哪些常見的邏輯謬誤,我們希望孩子從小學會去辨認( 第2期)
    不過,兩個月前我們發了一期常見的邏輯謬誤,一直有媒體來要求轉載。其實,這篇文章裡我們只談了12種謬誤,還有不少廣泛存在的謬誤沒有提到。乾脆,今天我們再說四種常見的謬誤吧。回顧一下,邏輯謬誤 - logical fallacy,也就是人們常犯的邏輯錯誤,指一個人犯了推理錯誤,對他人甚至對自己產生誤導。
  • 關於常見邏輯謬誤的一些思考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語言更是升華到了藝術的層面,筆者才疏學淺,不能解其一、二,唯有借邏輯這個舶來品來攻此山之玉,貽笑大方之家。第四條:謬誤謬誤(一葉障目)。說話的人專門在別人身上挑刺,只要有一點缺陷,就否定全部。此條若用,最好和訴諸情感一起,情緒一起,皆是俗人。只是要首尾乾淨,否則情緒易落,自食苦果。第五條:滑坡謬誤(此例若開)。
  • 常見的「一元化」思維謬誤——從「星座理論」到「大道至簡」
    1、「一元化歸因」的謬誤「單一歸因」是比較常見的,所以先從這個話題說起。這個謬誤的英文是「fallacy of the single cause」,意思是:用單一的原因來解釋某個事物,因此導致對其它原因的忽略。
  • 15種常見邏輯謬誤
    15種常見邏輯謬誤 01 以偏概全 根據很有限的例證得出一個普遍的結論。2、世界上只有你有錢,或最有錢。3、她知道你有錢。4、她行為和想法保持一致,她是這樣想的就一定且必須這樣做。 03 假性因果 兩者之間存在的因果關係是虛假的,只不過是時間上先後發生。常見於歸因時帶有偏見。
  • b站漫畫撤回申訴,並且向nga論壇道歉,b站漫畫黑點又加一例
    nga平臺是國內用戶人數非常多的一個遊戲討論平臺,在這個大型論壇上也有動漫討論區,在這些討論區中經常會有網友討論各種漫畫以及各種動漫,可是在最近,b站漫畫卻把nga平臺給告了,b站漫畫認為nga這些討論漫畫的帖子侵權了,要求nga裡面刪除並封禁這些帖子,這一時間也導致了nga平臺上大量帖子慘遭刪除
  • 王者榮耀巔峰賽第一被路人馬超玩家拿下,nga論壇的國一大佬
    11月24日巔峰賽第一玩家想要拿下巔峰賽第一除了自身實力夠硬之外,還要有一定的運氣。能上巔峰賽榜一,真的就是天選之子了。可以看到,榜單前三有兩位都是職業選手。第二名是重慶QGhappy的妖刀,第三名是佛山GK的夢嵐,這兩個職業選手在kpl職業選手中也是新星選手,實力非常厲害。所以我們的榜一路人大佬是真的強!首先從實力來說,榜一的遲崢,他主玩的英雄是馬超,目前是國一在榜。
  • 24種邏輯謬誤,修正你的認知!
    本文一共列出了24種人們在交談、辯論甚至吵嘴時常見的「邏輯謬誤」。
  • 12個常見的邏輯謬誤故事,你知道幾個?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犯邏輯錯誤,而我們竟渾然不知,雖然有些人對此不以為然,但是在經歷一些教訓後,他就會發現,這些邏輯謬誤有時也會是致命的。今天挑選了12個最常見的邏輯謬誤,一起來了解。1,稻草人你歪曲了別人的觀點,使你自己能夠更加輕鬆的攻擊別人。你誇張、歪曲,甚至憑空創造了別人的觀點,來讓你本身的觀點顯得更加合理。
  • 心理學:這幾個生活中常見的思維謬誤,你中了幾個?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思維謬誤,即我們認為自己的一些想法很正確,但實際上是錯誤的。今天知宛就列出幾個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思維謬誤,來幫助你對周邊生活建立更正確的認識。01「因果倒置」謬誤「因果倒置」謬誤是一個很常見的思維陷阱,指的是對於兩個互相關聯的現象,錯誤地把它們之間的原因與結果弄顛倒。
  • 常見思維謬誤舉隅:神奇的歸謬法
    然當謬誤如細菌般大小時,非藉助顯微鏡不能看到;而當其如泰山般大時,則凡視力正常者,老遠就能見到了。歸謬法便有此種變細菌如泰山之神奇效果。所謂歸謬法,便是假設其虛假之判斷是正確的,然後順其思路進一步推理,最終導致人人均能看見其錯誤之邏輯謬誤。(「由一個假設的判斷推出邏輯矛盾,從而否定了這個判斷,這是應用了矛盾律」金嶽霖主編《形式邏輯》第六章)。
  • 洞察力的第一道壁壘——歸因謬誤
    ~)上回書說到怎麼快速提升洞察力,但,即使你親自體驗了,也未必得出正確的結果。為什麼呢?在遊戲界盛傳著這樣一句話:我們常常把一個結果歸結為一個單一的原因。尤其是你有意為之的一件事情,的確可能是原因之一,但它就是全部嗎?
  • 網絡上的「槓精」有哪些普遍的邏輯謬誤?
    有反權威型的,只要是大號主流號發的一些帶觀點的表達,就會有人開槓;有維護型的,某些與「槓精」維護者相關的訊息下,如果你發表質疑的觀點,會被迅速攻擊;有情緒型的,他不為任何利益,只是為了讓對方難受而槓;有陰陽怪氣型的,對你的發言冷嘲熱諷;有同情施害者型的,明明某些事件輿論一邊倒,受害者收到了傷害,有些槓精會發表「XX(施害者)也挺可憐的,他也是沒辦法」。
  • dota2殺鱉什麼意思
    dota2殺鱉什麼意思?在玩家的討論中,很多玩家都聽過殺鱉這一說法,不少玩家不清楚殺鱉什麼意思,下面為大家帶來了殺鱉的意思介紹,對此感興趣的玩家快來看看吧。dota2殺鱉什麼意思  鱉指的是DOTA2職業選手Burning。
  • 15個常見邏輯謬誤匯總(下)
    例如,「喬每次去遊泳時都會穿著他的Speedos,說明一穿上Speedos,他就會遇到想讓他去遊泳的事情」。這就是一個相關的謬誤。理論上他確實可能毫無來由地就穿上了Speedo泳褲,而沒去考慮穿上泳褲之後幹什麼,然後就令人意外跳到了寒冷潮溼的泳池裡。但是更可能的是,因為他已經計劃去遊泳,所以才穿上Speedos。Bert:嗨,Ernie!Ernie:(舉著香蕉在耳朵邊上)早上好,Bert!
  • 非形式邏輯-非言辭謬誤小記(上)
    指以修辭或文學的手法轉移議題焦點與注意力,是一種政治宣傳、公關及戲劇創作的技巧,也是一種邏輯謬誤。一些常見的邏輯謬誤,像是各類的訴諸情感,都可視為紅鯡魚的一種。有潔癖的丈夫:你可不可以不要在床上吃零食?!我每天又要工作,回來又要打掃衛生,真的很累!妻子:你是不是不愛我了?說!你是不是不愛我了?甲:XXX在捷運上隨機砍死四個人,真是罪該萬死。
  • 邏輯知識丨生活中的邏輯謬誤②
    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對話中(特別是吵架時),邏輯謬誤比比皆是,但處於其中的我們,往往忽視了這一點。下面,將介紹一些生活中常見的邏輯謬誤,並分別給出了定義、示例並指出謬誤所在。(共13個,本次更新7-13)上期連結:(第一篇發出去才能上連結)定義:給出的論據的確能夠支撐某種結論,然而卻不是想要論證的結論。
  • 24個經典的邏輯謬誤——稻草人謬誤
    本期主要講24個經典邏輯謬誤中的第一個謬誤——「稻草人謬誤」。
  • 名家丨不科學的思維-歸因謬誤
    按道理說我這個朋友應該是相當理性的一個人,但他還是非常理智地犯了這個「歸因謬誤」。還有一個段子也能說明一些問題:有三個從前工業文明來的人一起坐電梯。他們上了電梯以後,因為是第一次坐,所以都在想辦法讓自己能從低處移到高處。一個人選擇了不停做伏地挺身;第二個人選擇了原地跑步;而第三個人選擇了不停撞電梯梯箱的牆。最後,電梯上去了,這三個人都覺得電梯之所以能上來,是因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