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總生存率最高提升至80%!CRISPR抗癌獲突破

2020-12-22 健康一線視頻網

利用CRISPR-Cas9技術進行癌症治療一直受到腫瘤編輯效率低和現有遞送系統潛在毒性的阻礙。近期,特拉維夫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安全有效的基於脂質納米顆粒的CRISPR-Cas9給藥系統,特異性靶向癌細胞。在膠質母細胞瘤和卵巢癌模型小鼠中,體內編輯率達70%–80% ,總生存率最高提升至80%。相關研究成果於11月18日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

圖片來源:Science Advances

Cas9核酸酶由單鏈嚮導RNA(sgRNA)引導,通過誘導序列特異性雙鏈斷裂(double-strand break, DSB)來修飾特定染色體DNA序列。然而,Cas9(160 kDa,4300個鹼基)和sgRNA(約31 kDa,130個鹼基)的大尺寸是傳統病毒和非病毒遞送系統的障礙。此外,目前用於非肝臟組織和腫瘤的遞送系統只能導致相對較低的基因編輯率。為了有效地治療癌症,需要更高的編輯效率。

脂質納米顆粒(LNP)是臨床認可的非病毒核酸遞送系統,能夠運輸較大的有效載荷。可電離陽離子脂質是LNP的關鍵成分,它能有效地進行核酸包裹、細胞轉運和內體釋放。為了克服目前可用的LNP製劑的載貨限制,LNP被設計使用新穎的可電離氨基脂質庫的可電離陽離子脂質來共包封Cas9 mRNA和sgRNA(下圖A)。經過一系列比較,L8-cLNP性能最優,被選擇進行進一步研究(下圖B)。

(A)CRISPR LNP(cLNP)的製備示意圖。一種基於微流控的脂質混合法構建包裹Cas9 mRNA和sgRNA的cLNP。

(B)從文庫中篩選出的可電離氨基脂質的化學結構。(來源:Science Advances)

為評估CRISPR LNP(cLNP)對癌症的治療潛力,首先需要解決CRISPR-Cas9療法的兩個主要問題,即潛在毒性和免疫原性。一項初步研究評估了小鼠靜脈注射L8-cLNP 包裹的綠色螢光蛋白(GFP)sgRNA (sgGFP-cLNP)(1mg/kg)後24小時的肝臟毒性、 血球計數和血清炎性細胞因子。結果沒有顯示明顯的毒性臨床症狀。儘管臨床前開發需要更廣泛的潛在毒性評估,但這些結果表明,L8-cLNP在以治療相關劑量全身給藥時沒有毒性或免疫原性。

在體外實驗觀察到了較高的基因編輯效率後,為了評估其是否能轉化為體內治療效果,科學家們在膠質母細胞瘤和轉移性卵巢癌模型小鼠中進行進一步研究。

膠質母細胞瘤是最具侵襲性的腦癌,診斷後預期壽命為15個月,5年生存率僅為3%。研究證明,在小鼠侵襲性原位膠質母細胞瘤中單次腦內注射抗PLK1的CRISPR LNP(sgPLK1-cLNP)可使體內基因編輯率達到70%左右,顯著降低腫瘤生長,中位生存期延長約50%,總體生存率提高至30%(下圖H)。

膠質母細胞瘤模型小鼠的基因編輯治療(來源:Science Advances)

對於大多數腫瘤,特別是轉移性或血液學腫瘤,治療策略需要全身給藥。然而,大多數LNP被困在肝臟和其他中樞器官中,在全身注射後不能被腫瘤細胞有效吸收。細胞靶向基因編輯策略可以增強對腫瘤細胞的基因編輯能力,降低對非目標細胞的毒性和編輯。

為了到達散發性腫瘤中,cLNP也被設計成抗體靶向遞送。在轉移性卵巢癌模型小鼠腹腔注射EGFR靶向sgPLK1-cLNP可使其被選擇性攝取到散發性卵巢腫瘤中,體內基因編輯率高達80%,總體生存率提高至80%。

卵巢癌模型小鼠的基因編輯治療(來源:Science Advances)

科學家們指出,通過展示治療兩種侵襲性癌症的潛力,這項新技術為治療其他類型的癌症以及罕見的遺傳病和愛滋病等慢性病毒性疾病開闢了新的可能。

領導該研究的Dan Peer教授說:「這種新療法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用於人類,但我們對此持樂觀態度。基於mRNA的藥物正在蓬勃發展,事實上,目前正在開發的大多數COVID-19疫苗都是基於這一原理。12年前,當我們第一次談到用mRNA進行治療時,人們認為這是科幻小說。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看到許多基於基因信使的個性化療法被用於治療癌症和遺傳疾病。通過特拉維夫大學的技術轉讓公司Ramot,我們已經在與跨國公司和基金會進行洽談,旨在用基因編輯技術造福人類。」

參考資料:

1# Revolutionary CRISPR-based genome editing system treatment destroys cancer cells(來源:medical press)

2# Daniel Rosenblum et al, CRISPR-Cas9 genome editing using targeted lipid nanoparticles for cancer therapy, Science Advances (2020) DOI: 10.1126/sciadv.abc9450

相關焦點

  • CRISPR基因編輯系統治療惡性腫瘤取得重大突破 活體動物上徹底摧毀...
    CRISPR基因編輯系統治療惡性腫瘤取得重大突破 活體動物上徹底摧毀癌細胞  Emma Chou • 2020-11-19
  • 上海重離子治療新突破:治療復發鼻咽癌患者兩年總生存率達83.7%...
    上海重離子治療有了全新突破。 研究成果顯示:採用重(碳)離子治療的206例局部復發鼻咽癌,患者兩年總生存率達83.7%,鼻咽癌再程放療最具挑戰的併發症——鼻咽黏膜壞死發生率僅為16%,療效和毒副反應均明顯優於再程光子放療。 據悉,鼻咽癌多發於東南亞地區,也是我國最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之一。目前,放射治療是鼻咽癌最主要的根治性治療手段。
  • 相關研究登上Science子刊封面
    該研究創造出來的機械手「Hannes」與人手極為相似,能夠執行許多日常動作,比如擦桌子:儘管 Hannes 的速度仍然低於人手,但實驗表明,與現有的研究或商用設備相比,Hannes 的性能有所提升。Hannes 主要由三個相互作用的物理部件組成:肌電多關節假肢手,由差動欠驅動裝置實現;被動屈伸(F/E)腕關節模塊;肌電接口 / 控制器,包括兩個表面肌電圖 (sEMG) 傳感器、電池組和控制電路。如圖 1A 所示:
  • 相關研究登Science子刊封面
    在昨天剛剛刊發的 Science 子刊《Science Robotics》上,具有和人手同等能力的機械手登上了封面。儘管 Hannes 的速度仍然低於人手,但實驗表明,與現有的研究或商用設備相比,Hannes 的性能有所提升。Hannes 系統概覽Hannes 主要由三個相互作用的物理部件組成:肌電多關節假肢手,由差動欠驅動裝置實現;被動屈伸(F/E)腕關節模塊;肌電接口 / 控制器,包括兩個表面肌電圖 (sEMG) 傳感器、電池組和控制電路。
  • 華東師大《Science》子刊:一種化學防腐策略!提升金屬電極穩定性
    論文連結: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6/51/eabd1580 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 醫生:早發現早治療很關鍵,生存率可高達80%
    一、早發現早治療很關鍵 1、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高達80% 到目前為止,放療是治療鼻咽癌最有效的一種方法,因為放療具有更好的生物學效應以及劑量學的優勢,所以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早期患者經過治療後能獲得長期生存,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高達80%。
  • ...突飛猛進,有望助力健康中國行動總目標,提高癌症總體五年生存率
    《2020世界癌症報告》指出,肺癌位居全球惡性腫瘤發病首位,是目前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約佔癌症死亡總人數的18.75%。肺癌作為我國第一大癌症,也具有很高的死亡率。
  • 中國科學家:低劑量卡培他濱治療早三陰性乳腺癌可提高5年生存率
    低劑量高頻率化療被認為能夠通過靶向血管生成和免疫逃逸這兩種癌症轉移機制來發揮抗癌活性。因此,小劑量化療可能會阻止TNBC的轉移。卡培他濱是一種廣泛用於轉移性乳腺癌治療的口服化療藥物,能夠以潛在的低劑量維持治療以防止癌症復發。之前的一些臨床試驗將大劑量卡培他濱加入到標準的乳腺癌輔助化療方案中,但結果總是不如人意。
  • 吳一龍、李峻岭等專家談:能被臨床治癒的III期肺癌—抗癌管家
    抗癌管家提示: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是全社會共同面對的難題。「能不能活下來?」更是被確診後患者及其家屬最關心的問題。今天,III期肺癌雲海峰會通過網絡會議形式召開為我們帶來喜訊,來自國內外腫瘤領域的權威專家對III期肺癌的規範化診療進行了交流,並就III期肺癌免疫療法的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抗癌管家,我們一起抗癌,治癒癌症不是夢。
  • 鼻咽癌兩年生存率提升逾20%!中大專家這項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期刊
    該研究顯示,和單純化療相比,化療後聯合局部區域根治劑量放療將化療敏感的初診遠處轉移鼻咽癌患者的2年總體生存率從54.5%提高到76.4%。該研究刊登於國際頂尖腫瘤學期刊早在2014年,陳明遠教授團隊就總結了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近十年來初診遠處轉移鼻咽癌400餘例,研究發現,接受聯合原發灶放療和全身化療的患者,其2年總生存率高達
  • 如果得了癌症,怎麼才能提高生存率?腫瘤醫生給出提議,有助抗癌
    如果患了癌症,應該怎麼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腫瘤醫生給出建議,幫助患者抗癌。每一位癌症患者的情況,都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每一位患者的身體狀況、家庭經濟情況、癌症種類、癌症發作的時間、治療效果、後期護理等等都是不一樣的,這就會影響到患者的生存時間。
  • 發病率下降9%,生存率升至22.6%!美國肺臟協會建議,預防肺癌這樣做
    肺癌生存率 肺癌是美國女性和男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5年生存率最低的癌症之一。 不過,在過去五年中,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提高了13%,已升至22.6%。
  • 粵團隊:「最難治」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提至82.8%
    三陰性乳腺癌作為乳腺癌的一種亞型,由於惡性程度高、復發風險大、預後較差,且既往缺乏有效的專項治療策略,是乳腺癌中復發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亞型。「三陰乳腺癌佔女性乳腺癌15%左右,該乳腺癌預後差的主要原因有容易復發轉移和缺乏有效治療。」
  • 新聞會客廳|加強篩查與早診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最有效途徑
    他指出,加強篩查與早診早治,是提高癌症生存率的最有效途徑!陳萬青:根據我國腫瘤登記處全部癌症病例的隨訪和生存分析發現,中國目前總體癌症五年生存率偏低,遠低於美國和鄰國的日本、韓國。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癌症的五年生存率剛剛達到40%,而美國癌症的五年生存率將近70%。造成這一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可迴避的一點是,不同國家的癌譜分布不一樣。
  • 李雪健20年抗癌,提醒我們:每個人生來自帶「抗癌力」,不得癌也要護好它!
    不久前,《渴望》劇組30年後重聚,眾多演員亮相,讓不少 70後、80後感慨萬千。期間,李雪健老師說了幾句話,但是說得很慢,聲音非常嘶啞。
  • 十年後癌症五年生存率要提升15%?有可能
    在論壇上,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科主任束永前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腫瘤的治療手段日新月異,我國也提出了到2030年腫瘤患者五年生存率要提升15%的目標,中國的腫瘤科研、製藥能力已經提升了上來,而在臨床中,醫生是否能夠規範化、個性化精準用藥,與腫瘤「見招拆招」,也與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關。
  • 結直腸癌5年生存率可達90% 結直腸癌早期症狀有哪些
    結直腸癌5年生存率可達90% 結直腸癌早期症狀有哪些 結直腸癌5年生存率可達90%(醫說新語)「結直腸癌是可防可治的,可防的關鍵在於飲食和運動,可治的關鍵則在於早期發現。」如果能做到早期發現,結直腸癌的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結直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近30年來發病率呈增長趨勢。受我國城市化進程和人口老齡化的影響,預計未來結直腸癌發病率仍有升高趨勢,疾病防控形勢較為嚴峻。孔大陸提醒,如果出現排便規律改變,比如次數頻繁或明顯減少,便秘腹瀉交替,原因不明的貧血、便血、消瘦及腹部腫塊等情況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
  • 速讀長三角 | 最高降幅 80.39%!南京醫用耗材治理打出「連環炮」
    作為上海市衛生系統青年人才最高榮譽獎,「銀蛇獎」自1989年設立,1991年起每兩年評選一次。評選面向全市40周歲以下優秀醫務青年。「銀蛇獎」設立30年來,對發掘培養上海優秀醫務青年人才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先後評選出268位「銀蛇獎」、285位「銀蛇獎」提名獎,以及一等獎獲得者的23位導師獲特別榮譽獎。
  • 首部抗癌主題紀錄片《生生》
    ——相關文章—— 2020年9月28日,我國首部以抗癌為主題的醫療人文紀錄片《生生》在優酷上線播出。該片共7集,以全紀實的拍攝方式,講述了16個與抗癌息息相關的真實故事。
  • 張秀蘭團隊在Nature子刊率先發表青光眼人工智慧論著
    近日,Nature子刊NPJ Digital Medicine在線刊登了中山眼科中心張秀蘭教授與3個國際、12個國內單位共40個研究者共同合作完成的基於視野算法的青光眼人工智慧篩查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