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1. 《一念間》不是按常理劇本殺套路出牌的本,玩家首先一定要代入、沉浸,才能體會作者環環相扣的創意和動機。
2. 很多機制的設定非常有趣,玩家之間,玩家與DM之間的互動很頻繁,體驗感豐富,可以暢所欲言,也可以即興發揮。
3. 略有一點微恐效果,但在我這個膽小鬼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4. 盤兇不難,希望玩家別拿盤兇來評斷一個本子的好壞,這本最大的亮點就是特殊機制,節奏緊湊,酣暢淋漓。
5. 涉及到「賺錢」的體驗,玩家務必要保護好自己的貨幣,別怪我沒提醒你。(我曾經在玩其它本的時候被一玩家偷光了所有的貨幣,體驗感瞬間降到負面,大家都是花錢玩遊戲,何必呢?)
最近一部懸疑劇《隱秘的角落》大火,讓我想起之前曾看過的一部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同樣也是讓我看完極度鬱悶,沉重不已的劇情。兩部劇情都是短而精,反應出來的社會問題角度深遠刁鑽:我們怎麼來定義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除了殺人犯一意孤行的有心殺人以外,受害者走不出心靈創傷而做出那些傷害別人的事情,算不算是新的惡?社會輿論的負面和誇大其詞是不是也是幫兇?人,到底是先有善還是先有惡?
今天要給大家聊的是一個城限本《一念間》,這是一本從劇情內容,機制設定,搜證方式,兇案還原,沉浸體驗上都讓玩家感受頗深,內容非常豐富的一部作品。一開幕就讓我們直視自己心底裡的罪惡,非常過癮,天馬行空,暢所欲言。可以很歡樂,原來大家尺度這麼大……可以很撕逼,原來大家內心這麼邪惡……總共分了四幕,前幾幕都有公共任務,不會造成閱讀障礙。劇情可分為兩條線,故事線和互動線,全部圍繞善惡來設定。 故事線就是跟隨劇本的引導完成各自角色的任務,還原劇情,盤兇推兇,看看每個玩家背後都背負著怎麼樣的悲劇。而互動線就是玩家彼此與DM之間在作者的設計下完成的公共任務,這部分是整本的精華,需要細品。魚肉: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面具:沒有人能猜中面具想要隱藏什麼
氣球:每隻氣容積都是有限的
手術刀:持有手術刀可能是醫生,也可能是殺手
罌粟:迷人的往往最危險
利刃:將你打磨鋒利的人想要得到你的庇護,卻忘了你可以刺傷任何人
選擇角色不分男女,對哪種物品最有興趣,可以選擇對應的角色,開啟邪惡之旅。我要說沒有對應後面的劇情,你們也不會相信的。
特別的機制和沉浸體驗會讓玩家覺得意猶未盡,DM如果不控時間可能會玩很久,作者的創意很奇特,傳統劇本殺裡沒有的機制,《一念間》裡都涉及到了,無論是新手還是老玩家都能很快的被代入,小小的微恐的設定能讓玩家對劇情印象更深刻。
DM操控性很大,可以很歡樂, 也可以很撕逼,作者在各個環節的設計上留了很大的空間,非常厲害!玩家是選擇互相信任抱團取暖還是生性猜疑單飛任性,都是各自的抉擇,全在一念間。
比較自由,鎖兇難度不大。但就我而言,衡量一個本子的好壞不會單純看盤兇和邏輯,而是看整體的劇情和機制的平衡。這本裡的每個環節都層層遞進,老少皆宜,你很難去吐槽說其中哪個環節有什麼毛病,反正大家都是惡人,就是來接受審判的,兇案不是最重要的,沉浸、體驗就行。我想要愛,
想要去愛。
在問過許多人之後,發現大家原來都一樣。
恍然發現,原來真的是,
眾,生,皆,有,病。
-《我們與惡的距離》
END
微信公眾號平臺改變了推送規則,如果您喜歡我們的測評,那麼請點擊文末右下角的「在看」,或將我們設為星標。這樣我們的推文,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您的訂閱列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