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孤獨之詩:平生不懂孤獨,才懂孤獨,便已深入骨髓!

2021-02-23 中華楹聯


本公眾號以傳播中華楹聯的大美為主,兼顧詩詞、書法等。謝謝你的關注!

請在右下角為我們點亮在看!

重要連結:

* 使用微信支付寶訂閱2020年中華楹聯報更方便

* 這122副詠春聯都有規則重字 主評張丹薇

一直以為李白總是那樣瀟灑恣意,狂傲不羈,浪漫如仙。可是當我再次讀到他的《獨坐敬亭山》才明白,即使灑脫飄逸的仙人也有孤獨落寞之時。全詩如下:為什麼說是再次讀呢?因為這首詩小時候我們都學過,但當時的老師解讀時,並未著重於「孤獨」這個字眼,況且以小學生的年紀,是無法體會李白那種歷盡千帆後的孤獨。敬亭山位於安徽宣城,是江南有名的「詩山」。李白與宣州有著不解之緣,他一生狂放,傲視詩壇,卻對一人推崇備至,那就是南朝著名山水詩人,曾做過宣州太守的謝朓。正如清朝的王世貞所言:「青蓮才筆九州橫,一生低首謝宣城。」在他人生的最後10年裡,曾7次到過宣城。第一次是在公元753年,應其堂弟李昭,宣城長史(相當於現在的政府秘書長)之邀。那次去宣城,李白受到了當地太守以及文人墨客的熱情款待。他經常和太守宇文先生、堂弟李昭、崔侍御等人對酒酣高樓,尋幽探密,飽覽名山,賦詩舒懷。有段時間他甚至安家在敬亭山下,「我家敬亭下,輒繼謝公作」。後來,他又多次重遊宣城,「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有一次宣城涇縣的汪倫寫信邀他過府一敘,美酒相待,兩人相談甚歡,臨別之際,便有了那首耳熟能詳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可以說,李白前幾次到宣城都是高朋如雲,迎來送往,把酒臨風,痛飲高歌。但這一次不一樣,李白寫這首《獨坐敬亭山》時,已是61歲,花甲之年。經歷了安史之亂的顛沛流離,李璘幕府的牢獄之災,流放夜郎的大難不死,他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來到宣城。這次沒有人夾道歡迎,也沒人與他把臂同遊,更沒有人陪他一醉方休。他獨自一人,蹣跚地登上了敬亭山,在那靜坐良久。茫茫天地,仿佛只剩他和那座亙古不變的敬亭山,孤獨落寞的情緒盈滿了心間,他情不自禁地吟出了這首《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天上的鳥兒高高地越飛越遠,直至無影無蹤,蒼茫天空,只餘一抹微雲,悠閒地飄來飄去。這兩句看似是在寫他眼前所見之景,實際上是他內心孤獨的真實寫照。眾鳥遠飛,就像當年的他曾眾星拱月,可是如今他也如孤雲般,遺世飄零。一個「盡」字,將他的情緒寫到了極致,突出了他的百般惆悵。而「閒」表面說的是孤雲遊離的狀態,實際說的是詩人無所事事的悠閒。他不是陶淵明,歸隱山林,「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即使屢遭挫折,他依然有「致君堯舜上」,道濟天下的抱負,他的閒是迫不得已的「閒」,就像陸遊的「矮紙斜行閒作草」。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他久久地凝望著敬亭山,敬亭山也仿佛在默默地注視著他。在這世間,能夠和他永遠相看不厭的也許只有敬亭山了。「相」「兩」二字將他和山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依相偎。他看不厭青山,而青山也不嫌棄於他,這裡詩人將「山」擬人化,就像辛棄疾的「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這未嘗不是詩人的一種自我安慰。而山的有情,反應了世人的無情,青山依舊,可人世境遇卻是翻天覆地。他曾眾星捧月,他曾傲視群雄,可晚年的他卻像杜甫所言「世人皆欲殺」。昔年遊宣城是何等瀟灑恣意,如今隻身登山就有多孤獨落寞。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而他平生不懂孤獨,才懂孤獨,便深入骨髓。這樣從雲端到低谷的孤獨更令人心疼。不知你怎麼看呢?

重要連結

* 南陽臥龍崗文化園全國楹聯大賽 6月30日截稿

* 「文化聖殿•人類敦煌」全國徵聯,6月30日截稿

* 讀經典故事掌握100個寫作技巧,「出口成章」怎麼來?必「胸藏文墨」!

* 中國楹聯學會詩鐘文化研究院發布《詩鐘通則(修訂稿)》

* 中華楹聯報第138期「興隆杯」對聯擂臺 劉志剛出句 4月20日截稿

* 寶雞市「長樂塬杯」海內外徵聯大賽 4月30日截至

* 商丘漢梁文化公園徵聯特等獎1萬,並聲明不空缺,大獎多多,5月1日截稿,趕快行動吧!

* 歡迎您訂閱2020年中華楹聯報!使用微信、支付寶訂閱更方便

轉發、點讚、讚賞都是對編輯和作者鼓勵和支持!

請在右下角點亮在看!

相關焦點

  • 詩詞丨李白最孤獨的一首詩:平生不懂孤獨,才懂孤獨,便已深入骨髓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一直以為李白總是那樣瀟灑恣意,狂傲不羈,浪漫如仙。可是當我再次讀到他的《獨坐敬亭山》才明白,即使灑脫飄逸的仙人也有孤獨落寞之時。全詩如下: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 李白一首很孤獨的詩,每一句都感人肺腑,讀來也是令人感慨萬千!
    李白到了晚年也依舊還是思念玉真公主,寫下了一首經典的五言絕句《獨坐敬亭山》,這首詩被很多人解讀是一首孤獨之作,整首詩孤獨是有的,但更多的還是表達出了李白對於玉真公主的懷念,他正是把玉真公主比作敬亭山,兩看相不厭,可見李白也是一位多情之人。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 李白最孤獨的一首詩,孤獨到了極致,只能和雲談天
    好,解決了第一個音韻問題,要來解決第二個問題了,那就是「江南詩山」敬亭山。李白曾經七上敬亭山,我個人數一數,也至少去了五六次了。敬亭山,被稱為「江南詩山」,它在安徽省的宣城,原名是叫做昭亭山。西晉初年,為避司馬昭的諱,所以改「昭」為「敬」。敬亭山屬於黃山的支脈,東西綿亙數十裡,最高峰不過才317米,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 李白《獨坐敬亭山》——強大而孤獨的靈魂 | 詩話傳奇
    唐詩中有三首孤獨到極致的詩,一首是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這是縱向的孤獨,是跨越時代的孤獨,因此,更顯得絕望;一首是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表達的是橫向的孤獨,是當前時代空間的孤獨,因此,只靜靜地孤獨,並不顯得絕望;還有一首是李白的《獨坐敬亭山》,卻更多是自我調和的孤獨,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因為在眾鳥高飛遠去,雲彩也慢慢飄遠不願相伴時,似乎眼前的敬亭山才跟詩人互相面對。
  • 當你孤獨的時候,可以讀讀這些詩
    人生在世,總會有孤獨和寂寞,李白孤獨時是「舉杯邀明月」,柳宗元的寂寞是「獨釣寒當雪」,你的孤獨和寂寞是怎樣的呢?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和李白類似,這首詩也是陳子昂得不到賞識,報國無門之時寫下的。當他登上高樓,向前看,沒有賞識自己的君主,向後看,依然沒有,沒有希望,是這個世界上最悲傷的事吧!
  • 一首詩寫盡了詩人的孤獨豪放,李白《月下獨酌》深度翻譯和賞析
    【題解】李白的《月下獨酌》就是一篇他的內心獨白。這首詩整篇突出一個「獨」字。愛喝酒的人一般不喜歡獨自一個人喝悶酒的,他們願意有一二知己邊聊邊飲,把心裡積鬱已久的話傾吐出來。清醒之時,你我儘管尋歡作樂,醉了之後,免不了要各自離散。月,我願與你結下忘情之友,相約在遙遠的銀河!【賞析一】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三年(744),當時李白在長安。詩人寫自己在花間月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落情景。名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構思奇妙,表現了他孤獨而豪放的情懷。這首詩突出寫一個「獨」字。
  • 這些描寫孤獨的詩句都很經典,你最喜歡哪一首?
    孤獨並非與生俱來,卻經常與你我相伴。孤獨是憂愁的伴侶,也是精神活動的密友。孤獨並不代表寂寞,但寂寞卻可能是因孤獨而引起。心境不同,對待孤獨的態度也不一樣,有人內心強大、具有獨立精神,反而更加獨處;有人喜歡依仗別人,面對孤獨幾乎毫無信心。
  • 何炅:有一種溫暖,叫「我懂你的孤獨」| 什麼樣的友情能對抗孤獨
    有一天早上起來,我睜開眼,感受到無盡的孤獨。我勉強撐起自己的身體走到了廁所,坐在馬桶上。我跟自己說,「你今天不能這樣,情緒千萬不能垮,好嗎我的馬桶兄弟?」「垮~垮~(馬桶衝水擬聲詞)」一回頭看見我家的鏡子,裡面依舊是那個帥氣迷人又熟悉的小夥子,我看著自己說,「你今天很好,很棒,很陽光,很帥氣,你是最帥的,對吧洗手液?」
  • 經歷人生大起大落,李白登上高山寫首詩,20字寫出孤獨的至高境界
    對於翰林生活李白日益厭倦,時常和友人縱酒狂歌,酒醉之後哪怕玄宗召見入朝李白也不應,玄宗對李白也慢慢滋生了諸多不滿。在某次醉後起草詔書的時候,李白放浪形骸,讓皇帝身邊的心腹高力士脫靴。雖然當時他確實如願了,但也招致了很多人的嫉恨,此後關於他的誹謗之言不是傳入玄宗的耳朵。最終,玄宗也不願再遷就李白,便將他賜金放還。李白的理想抱負又一次化為了泡影。
  • 杜甫最孤獨的一首詩,末尾兩句蒼涼無奈,道盡人世心酸
    就像屈原「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這是一種與世界格格不入的孤獨;就像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一種茫茫天地間只餘自己一人的孤獨;就像晏殊「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是一種相思相望不相親的孤獨……詩人筆下的孤獨
  • 唐詩中很孤獨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便美到令人心碎!
    以古代詩人為例,他們就體驗到了各種深刻而又真切的孤獨,並將這種孤獨感注入到了自己的詩歌中。譬如,「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是李白因懷才不遇而孤獨。「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是柳永因相思而孤獨。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含山店夢覺作》,所表達的則是因羈旅而孤獨。
  • 這大概是史上最孤獨的詩,僅僅22個字,卻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這個詩人就是張祜,他的這首詩寫得很文藝,「兩三星火」將孤獨寂寞的感覺表達得很別具一格。但這種孤獨卻還不能給我們帶來強烈的衝擊感,它還處在「看山是山」這一層次。在這之上還有「看山不是山」這一層次,而這個層次一位大神他做到了,他就是詩仙李白,貌似這也在情理之中。
  • 十首孤獨詩詞:寂寞沙洲冷
    這是中唐詩人歐陽詹寫給友人的一首詩。首句詩人說自己尚被浮名困住,沒能朋友相伴。我將思念託付給月亮,今夜檀溪的月光,照耀上千山峰,只是為了你一個罷了!將思念付給月亮,果然詩人深情呀!《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鬥酒相娛樂,聊厚不為薄。
  • 詩詞丨杜甫最孤獨的一首詩,末尾兩句蒼涼無奈,道盡人世心酸
    —回復『 早安 』,迎來一天好心情—◆ ◆ ◆
  • 很適合孤獨時讀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後豁然開朗
    而王維《竹裡館》:「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卻是因為追求閒適而孤獨。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月下獨酌四首·其一》,便是一首表現孤獨的千古名作。它出自於唐代大詩人李白之手,是李白組詩作品《月下獨酌四首》中的第一首。對於這首詩,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畢竟是當年語文課本上的必背詩。那麼李白這首詩傳達出來的是怎樣的一種孤獨呢?這就要從這首詩的創作背景開始說起。
  • 陳子昂:一首詩把孤獨寫透了
    陳子昂不一樣,陳子昂曾經兩次隨軍出徵,兩次都是真刀真槍地打仗。年輕的時候,陳子昂能寫出很好的詩,可惜知道的人太少。陳子昂是那種在乎自己有沒有名氣的人,沒人知道他,他覺得很不舒服。於是,陳子昂離開家鄉,去了都城長安,在長安幹了一件很瘋狂的事,出名了。街上有一人在賣琴,賣得非常貴,所以只有人看,沒有人買。陳子昂過來,不還價,買了。
  • 當你孤獨的時候,讀讀這7首詩詞,陪你度過艱難
    如果有一天,你懂得了與山水共清歡,你就明白了李白;你明白了李白,也就理解孤獨。 當你孤獨時,你的內心只剩一份靜美;當周圍喧鬧時,你的世界只剩一片嘈雜。 在任意流淌的時間裡,人只有在孤獨的時候,才最像自己。
  • 【MOOC為你讀詩】孤獨國
    這裡的氣候黏在冬天與春天的接口處(這裡的雪是溫柔如天鵝絨的)這裡沒有嬲騷的市聲只有時間嚼著時間的反芻的微響這裡沒有眼鏡蛇、貓頭鷹與人面獸只有曼陀羅花、橄欖樹和玉蝴蝶這裡沒有文字、經緯、千手千眼佛觸處是一團渾渾莽莽沉默的吞吐的力這裡白晝幽闃窈窕如夜夜比白晝更綺麗、豐實、光燦而這裡的寒冷如酒
  • 孤獨乃人生常態,10首詩詞將孤獨描繪到極致,每一首都是一種修行
    最能表達一個人情感的東西就是文字,而比起現代人文字的蒼白,古人的詩詞歌賦才真是每一個字裡都有故事。 我們時常讀一篇文章,總會隨著文字而隨時感受到作者當時的情緒,優秀的作者,總是能用最簡單的一字一句就讓你產生共鳴,時而歡快大笑,時而感動落淚,時而憤怒不已。
  • 孤獨雜談
    這種孤獨感由來已久,很小的時候寄養在親戚家就常會有這種感受,大學本科以來更加濃鬱,伴隨著迷茫和失措感,這種複雜的感受陪伴了我六七年扒,算是初入社會,見到了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人,開始感到自己仿佛很多話語和感受無人訴說,你所傾訴的人並不一定可以懂你實在的處境,也沒有辦法感同身受,可又有很多時候需要有人傾聽,如此,便陷入一種難以打破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