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讀到《穆斯林的葬禮》韓新月得知親生母親是誰時,總是忍不住心疼這位懂事又可憐的女孩。儘管她已經病得很嚴重,但她微笑著想念媽媽梁冰玉。
01 為什麼新月對媽媽的思念會如此濃烈?
陪韓新月長大的「媽媽」總是嚴厲和冷淡的,她對新月一直是漠不關心,新月從小也習慣了這樣的媽媽。她以為是自己不夠努力,不夠懂事,不夠聰明,所以她一直用心和盡心,以為這樣母親就會對她多一些認可,多一點關懷。
然而新月無論如何的取悅和親近母親,母親也總是淡淡的一副不耐煩和疏遠感,於是新月也就接受了生活的現狀和感情,很懂事的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問。
而在新月即將失去生命時,父親韓子奇才告訴她真相:她媽媽另有其人,而且是在大洋彼岸。
新月這時才拿起隨手帶的和媽媽的合影,貼在自己的臉上,她太想念媽媽了,想念媽媽的親吻、媽媽的微笑、媽媽的溫柔與慈祥。
這是一個即將失去生命的花季女孩最後的思念,這種思念是一種強烈的渴望和絕望,也是對生命最後的呼喚。
02 媽媽給新月留下飽含深情的信
新月終於看到了媽媽臨走前留下的信,她哭著、笑著讀懂了媽媽的愛與牽絆。
在信中,她了解到三歲時媽媽毅然離開了家,扔下了幼小的她。信中有媽媽的自責和期待,她希望新月像對待母親一樣對待她的姐姐梁君壁,並要求新月孝順和愛他們。
媽媽希望新月忘記她,在她沒有成年之前不要知道還有一個媽媽的存在,不願意新月想念她,只願意她快樂、無憂無慮的長大。
媽媽說:只要天上月亮,新月就在她心中,只有血液還在流淌,新月就在她心裡。新月終於理解了媽媽的出走不是因為自私,也不是因為尋找更好的歸宿,她是尋找失去的自己和獨立自由的人生。
讀到此時,不僅為梁冰玉的坎坷經歷而痛惜,她是一個性格獨立、特立獨行的人。因為她錯愛了姐夫韓子奇而造成了姐姐的不幸,現在當她無法再繼續在三個人之間糾纏時,只得選擇離去成全姐姐和女兒新月的幸福。
讀懂媽媽的愛後,新月顫抖著,她蒼白的皮膚流下了淋漓的冷汗,面頰和嘴唇憋得青紫,她已經呼吸不過來,然後用盡了所有力氣叫了一聲:媽媽。
新月再也看不見爸爸韓子奇幾乎給醫生下跪請求救活自己的女兒,她再也看不見愛的人和想念的人,她再也看不見三歲以前的媽媽。
03 媽媽之愛
悉數韓新月的一生,她有兩個媽媽,一個是三歲之前的媽媽梁冰玉,一個是三歲之後的養母梁君壁。
媽媽對她的愛可以從給她寫的信中與小時候的合影中可以看出,滿是愛與喜歡,而養母對她則是疏離和持續的冷淡。養母從小就不親近她,而是交於保姆照顧和養育,對於新月來說,她三歲以後是沒有感受到母愛的。
這讓我想起了才女張愛玲,她也是自兩三歲後就沒有再得到過母愛,而沒有母親的世界是一個陌生而冷漠的空間。那裡沒有天、沒有地,沒有日月星辰,更沒有鳥語花香,沒有溫暖和擁抱,只有無窮無盡的悲傷。
這也是我每次讀《穆斯林的葬禮》會忍不住想哭的原因,沒有比媽媽的愛更美好的渴望,沒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然而這兩樣韓新月都在逐漸失去。她既渴望著人間的美好,又對遠在天邊的媽媽思念不已。
人們總是對司空見慣的愛毫不在意,而只有失去過或者說從來沒有得到過愛的人,才懂得有多珍貴。而對於子女來說,媽媽的愛是山谷的清風,是淙淙的清泉,是溫暖和柔和的世界,是一切愛和勇敢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