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下密室逃脫店使用線上遊戲《迷失島》名稱,被訴侵權,法院這樣判

2020-12-23 瀟湘晨報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年來,密室逃脫遊戲風靡一時。在封閉密室中尋找線索,破解機關,逃出生天,吸引了不少年輕人。於是,有的人「靈機一動」,「借鑑」線上遊戲的玩法、形象,乃至名字,而這種行為其實已經侵犯了權利人的智慧財產權。在一起密室逃脫實體店抄襲線上遊戲《迷失島》的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浦東法院」)一審判決被告賠償並消除影響,保護了遊戲開發者的合法權利,給市場上的抄襲者敲響了警鐘。【案情回放】 這起案件中,被侵權的是一款叫《迷失島》的國產獨立遊戲,該點觸式解謎遊戲由國內幾位獨立製作人眾籌完成。遊戲的故事背景頗為有趣,講述了在神秘海島遇到外星人的故事。通過獨特的手繪美術風格,遊戲為玩家營造出一個神秘的遊戲世界。 2016年3月20日,上海胖布丁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完成這款遊戲的開發工作,5月13日獲得軟體的著作權登記證書,同年9月遊戲上線發布。 一家遊戲公司是怎麼發現千裡之外的密室逃脫店侵權的呢?事情說來也巧,一天,一位《迷失島》遊戲的粉絲發現,魔咒拓展信息諮詢服務中心(以下簡稱「魔咒拓展中心」)在家附近開了家密室逃脫店,上了一個和《迷失島》同名的逃脫項目。這名網友在體驗之後,在大眾點評網上傳了圖片,並發到了群裡。 胖布丁公司從中發現,這家密室逃脫店的宣傳圖畫中有ISOLAND、迷失島以及「極度燒腦的點觸式解謎主題」字樣,圖畫上部顯示為魔咒密室逃脫旗艦店,於是向上海浦東法院起訴維權。 胖布丁公司認為,密室逃脫店牆上繪製的相關圖案與《迷失島》的美術作品具有高度一致性,共20幅,侵犯了其享有的署名權和複製權;其中8幅用於微信公眾號宣傳,侵犯了其信息網絡傳播權。公號上有兩段介紹密室逃脫的文字,胖布丁公司認為,這是他們的宣傳文案中的內容,密室逃脫店的做法,侵犯了文字作品的署名權、複製權、信息網絡傳播權。 胖布丁公司認為,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密室逃脫店擅自使用《迷失島》的名稱、包裝、裝潢,通過公號、經營場所宣傳擺臺等進行宣傳,存在明顯侵權故意,構成不正當競爭。 胖布丁公司認為,大眾點評網經營方上海漢濤信息諮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漢濤公司」)作為網絡服務提供者,收到投訴後未及時刪除、屏蔽、斷開連結,系幫助侵權行為,應承擔連帶責任。 胖布丁公司因此請求法院,判令兩被告立即停止侵權;被告魔咒拓展中心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公開賠禮道歉;兩被告公開發表聲明以消除影響,賠償經濟損失49萬元,合理費用15萬元。 被告魔咒拓展中心稱,未侵犯原告的著作權,也未構成不正當競爭;密室逃脫實體店營業時間短,未給原告造成實際損失,原告主張的賠償數額沒有法律依據,請求法院駁回其訴訟請求。 被告漢濤公司未答辯。【以案說法】 上海浦東法院經審理認為,密室逃脫店牆上繪製的圖案,有19幅與《迷失島》的美術作品構成實質性近似,且被告魔咒拓展中心具有接觸原告相應作品的可能性,對該19幅美術作品的使用侵害了原告享有的署名權、複製權。該被告將其中8幅作品用於宣傳,侵犯了其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 對於原告主張侵權的宣傳文案,法院認為,該段文字系對涉案遊戲的宣傳用語,字數較少,缺乏作品相應的長度和必要的深度,無法充分表達和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不符合作品獨創性的要求,不是《著作權法》所保護的作品。 上海浦東法院認為,涉案遊戲的名稱「迷失島」「ISOLAND」具有較強的顯著性,經過原告實際使用和不斷宣傳,具有了區別商品來源的顯著特徵,構成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被告魔咒拓展中心將「迷失島」 「ISOLAND」用於其經營的密室逃脫實體店及廣告宣傳,屬於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稱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上海浦東法院據此判決,被告魔咒拓展中心立即停止侵權,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在微信公眾號、微博首頁刊登聲明、消除影響。因原告就被訴侵權行為所受實際損失以及被告魔咒拓展中心因被訴侵權行為所獲利潤均無相應證據證實,法院酌情判決魔咒拓展中心賠償經濟損失10萬元,合理費用1.5萬餘元,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 被告漢濤公司僅為平臺運營方,並未參與密室逃脫店實施的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行為,也未提供協助,因此不承擔民事責任。 【法辭典】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十五條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 (六)賠償損失; ……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併適用。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十條 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 …… (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 (五)複製權,即以印刷、複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第四十八條 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複製品,並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複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複製、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彙編、通過信息網絡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 第四十九條 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 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人民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五條 經營者不得採用下列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 …… (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 (案例編寫:上海浦東法院 王治國) 瀟湘晨報記者 張嶽 綜合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網消息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密室逃脫店抄襲線上遊戲《迷失島》,被判賠11萬並消除影響
    瀋陽一家密室逃脫實體店,被線上遊戲《迷失島》因涉嫌抄襲告上法庭。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獲悉,密室逃脫實體店抄襲《迷失島》的著作權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中,該院一審判決被告賠償11.5萬元並消除影響。二審法院審理後維持原判。
  • 實景遊戲抄襲知名手遊,「山寨」豈能「密室逃脫」?
    文章稱,涉嫌侵權的密室逃脫遊戲以「迷失島」、「isoland」為主題,密室內有與原版遊戲畫面極為相似的場景設計,並且使用了相類似的解密方式。胖布丁公司認為,這種行為已經構成了嚴重的盜版侵權。然而在文章披露的對話錄音中,密室逃脫的負責人稱自己只是借鑑了遊戲的元素和畫風,並非抄襲。
  • "密室逃脫"遊戲從線上到線下 促交友方式更真實
    【解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現代人的交流方式漸漸「虛擬化」。近日,昆明首家真人密室逃脫俱樂部開業,將這款經典的線上遊戲,化虛擬為真實。11月13日,記者也親自體驗了一次這個充滿解謎、推理、懸疑的遊戲。
  • 「密室逃脫」的線上線下生意經
    三檔綜藝接連引入「密室逃脫」再遇宣傳機遇「密室逃脫」(Escape rooms)最早起源於TAKAGISM的《深紅色房間》系列遊戲。2006年,美國矽谷的一群網路遊戲設計師,根據阿加莎·克裡斯蒂小說的靈感,在現實中搭建出了遊戲場景,由此誕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真人密室逃脫遊戲。隨後,越來越多趣味性強、玩家眾多的線上密室逃脫遊戲被搬到線下。
  • 借力美團團購 線上遊戲「密室逃脫」線下爆紅
    一間封閉的房間、一堆雜亂擺放的物品、一句句讓人似懂非懂的暗語提示……這就是密室逃脫。曾經紅、黃、綠三色房間冒險的Flash遊戲不僅停留在玩家的記憶中,也被有心人「移植」到了線下。記者調查發現,線下的密室逃脫遊戲館已經在全國「遍地開花」,通過全國最大的團購網站美團網可以看到,深圳的密室逃脫團購有60餘單、廣州和武漢的密室逃脫團購均有90餘單,北京和上海兩地的消費者「玩心」最盛,密室逃脫團購單的數量分別達到了150和140。
  • 為什麼真人密室逃脫成為了當今熱門的線下社交遊戲?
    在長時間的工作壓力下,誰不想找個地方好好地釋放一下自己壓力,尋求一下不一樣的刺激感受當你想和一個心動的妹子迅速拉近彼此的距離,線下真人密室逃脫無疑是最佳的不二之選,想一想當你帶著妹子正在一個房間尋找線索,突然一個npc出現你們的面前,不管妹子會不會擁入你的懷中,我想你肯定是要抱緊妹子的,而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妹子抱住你,還是你抱住妹子,大家都是下意識的操作,妹子不但不會怪你
  • VR密室逃脫能給線下娛樂帶來哪些潛能?
    來源:鈦媒體APPVR密室逃脫取書過程(亮光形成即取到了書)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成立於2016年4月,「沉浸世界」(又名艾葵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這家VR線下娛樂解決方案公司,在創立之前就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工作室,做賦能線下娛樂的VR研發。「我們目前已開發了11個大空間VR互動遊戲,未來一兩年內,我們主要著力的方向還是密室逃脫和鬼屋的數位化升級,也包括其它競技類遊戲和電影IP的遊戲化。」
  • VR線下市場復甦,密室逃脫遊戲能否成為強有力的內容支柱
    Skonec持續發力VR密室逃脫—— 《法老的詛咒》 擁有18年歷史的老牌主機遊戲研發的韓國公司Skonec在經過兩年多的中國市場探索後,開始將自身的戰略布局從硬體、線下合作運營向以密室逃脫為代表的內容開發轉移,在今年推出了兩款全新的密室逃脫題材遊戲
  • 線下密室逃脫如何在疫情中找到新的機遇?
    「把過去成功的經驗移植到線上並不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我們一直專注於全新的內容和體驗的改善。然而,當所有門店都歇業後,我們的想法是『OK,我們應該可以線上化,讓大家遠程玩我們的遊戲。』現在我們的線上密室做得非常成功,而且越來越好,比我們之前任何一家門店都要好。」
  • 線下「密室逃脫」太費勁?這幾款沉浸式解謎遊戲躺在床上也能玩
    如今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密室逃脫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不錯的社交方式。根據密室中給出的線索,破解迷局從危險封閉的密室之中逃離出來。緊張、刺激,局促不安,腎上腺素的飆升,讓你的大腦不假思索地瘋狂轉動,這便是密室逃脫給人帶來的樂趣和快感!
  • 法官說法|玩密室逃脫,這仨法律問題「跑不了」
    叫上幾位好友,穿上「戲服」,在精心設計的「密室」內就能瞬間穿越,大家齊心用智慧與與合作破解重重謎團、逃出生天……如今,「密室逃脫」已逐漸成為年輕人休閒娛樂的新寵。可大家有所不知,「密室逃脫」 往往會陷入三類糾紛,8月20日,海澱法院介紹了相關情況。玩「密室逃脫」遊戲時摔傷,誰來擔責?
  • 成都一女子玩密室逃脫手指被踩骨折,甲床損傷嚴重,店家發聲
    延伸閱讀:玩密室逃脫,這仨法律問題「跑不了」叫上幾位好友,穿上「戲服」,在精心設計的「密室」內就能瞬間穿越,大家齊心用智慧與合作破解重重謎團、逃出生天……如今,「密室逃脫」已逐漸成為年輕人休閒娛樂的新寵。可大家有所不知,「密室逃脫」 往往會陷入三類糾紛,8月20日,海澱法院介紹了相關情況。玩「密室逃脫」遊戲時摔傷,誰來擔責?
  • 玩密室被嚇到住院,能索賠嗎?
    前不久,廣西一名12歲少年玩密室遊戲被嚇到住院登上微博熱搜,相關法律問題受到人們的關注。玩「密室逃脫」遊戲時摔傷,責任誰來承擔?設計「密室逃脫」主題,可以使用網路遊戲中的場景嗎?加盟知名「密室逃脫」品牌後,發現對方名不副實怎麼辦?以下三個案例帶你了解與「密室逃脫」遊戲相關的常見法律糾紛及處理情況。
  • 從線上內容到線下實景,《密室大逃脫2》開啟綜藝IP新路徑
    實際上,《密逃2》全程在廣州錄製,密逃大廈則是一座實景獨棟密室,此前網絡上有消息透露,拍攝結束後,這座大廈可能成為《密逃2》獨家授權的線下體驗空間。從第一季到第二季,《密逃》作為芒果TV繼《重返地球》、《密室逃脫·暗夜古宅》之後第三檔密室逃脫類綜藝,綜藝IP效應形成之後,逐漸走出了一條與芒果TV另一系列王牌節目《明星大偵探》(以下簡稱《明偵》)相同的路徑,IP流量價值從線上流量延伸至線下實景。
  • 智慧財產權環球資訊|網劇《鬼吹燈之牧野詭事》侵權案終審被判侵權
    網劇《鬼吹燈之牧野詭事》侵權案終審被判侵權!備受關注的網劇《鬼吹燈之牧野詭事》被訴侵權案二審有果。暴雪娛樂有限公司(下稱暴雪公司)、上海網之易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網之易公司)訴稱,《守望先鋒》是暴雪公司開發的一款第一人稱團隊射擊遊戲,已成為電子競技領域內頗具影響力的遊戲。網之易公司經授權獨家擁有在中國複製、通過網絡傳播及運營該遊戲的權利。兩被告辯稱,第一人稱射擊類遊戲的整體畫面不屬於類電作品。
  • 密室逃脫行業發展及用戶分析報告:哪些人在沉迷密室逃脫?
    中國密室逃脫的線上訂購單量總體呈大幅上升的趨勢,2019年第三季度僅美團平臺的密室線上訂單額為4.85億元,同比增長2.41倍。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線上交易平臺的發展為密室逃脫行業提供了宣傳和推廣的渠道,有助於商家對客戶進行預約分流,提高運轉效率。
  • 侵權網紅LUNA潔面儀專利權線上銷售,被法院判賠償時傻眼了!
    網紅LUNA潔面儀銷量非常好,線上口碑也不錯,卻被告侵權他人專利權,到底咋回事,國商所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下面的內容。網紅LUNA潔面儀被指侵權「面部清潔器(二)」的外觀設計專利權。原告稱自己是「面部清潔器(二)」外觀設計專利的權利人,發現珠海金稻公司、中山金稻公司授權經銷商卓康公司經營的潔面儀產品在外觀設計上與其已經申請的專利十分相似。故起訴其三家公司侵權,要求賠償並公開道歉。
  • 《密室大逃脫》線下官宣:一場玩家與明星之間的「硬核營救」
    這或許是《密室大逃脫》線下活動的意義。節目方為線下玩家提供了一次真實的「營救體驗」,玩家在參與遊戲的過程中,作為主體深度參與進了一場節目宣傳活動,在幫助明星完成密室逃脫的過程裡,一方面真人實景的體驗到密室逃脫類遊戲中緊張燒腦的氛圍。
  • 《密室逃脫絕境系列4:迷失森林》金粉獲得方法
    《密室逃脫絕境系列4:迷失森林》金粉怎麼獲得呢?
  • 線上撒網線下撈魚,「套路嫖」這樣騙錢,判了!
    2019年7月11日,江岸區公安分局經過3個月縝密偵查,打掉一個通過網際網路以「色情服務」誘騙男性受害人到線下實體店,實施高額充值消費詐騙的特大跨省犯罪集團,分別在武漢、西安、成都等地6處詐騙窩點抓獲涉案人員237名。經深入調查、逐一甄別,檢察機關對其中108人批准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