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農村集體家底有多少?如何防止被侵佔挪用?官方回答

2020-12-23 中國網財經

  全國農村集體家底有多少?實力較強的村佔多大比例?如何防止集體資產被侵佔挪用?近日,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就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全國共有集體土地總面積65.5億畝

  農業農村部有關負責人指出,農村集體資產是億萬農民長期辛勤勞動、不斷積累的寶貴財富,是發展農村經濟和實現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

  該名負責人介紹,截至2019年底,全國擁有農村集體資產的5695個鄉鎮、60.2萬個村、238.5萬個組,共計299.2萬個單位,完成1.2億張報表在線數據報送。全國農村集體家底基本摸清,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是資產總量龐大。全國共有集體土地總面積65.5億畝,帳面資產6.5萬億元,其中經營性資產3.1萬億元,佔47.4%;非經營性資產3.4萬億元,佔52.6%。集體所屬全資企業超過1.1萬家,資產總額1.1萬億元。

  二是固定資產佔比近半。固定資產為3.1萬億元,其中2/3是用於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公共服務的非經營性固定資產。

  三是資產高度集中在村級。村級資產4.9萬億元,佔總資產的75.7%,村均816.4萬元;鄉鎮、組級資產總額分別為0.7萬億元和0.9萬億元,分別佔比11.2%和13.1%。

  四是集體經濟實現「強體壯身」。許多村將近年來財政項目投入到集體經濟組織形成的固定資產納入帳內管理,清理了一批有失公允的經濟合同,核銷了一批債權債務,盤活了一批閒置資產,豐富了集體經濟發展路徑。

  超過3/4的資產集中在14%的村

  該名負責人表示,通過這次清產核資,農業農村部不僅掌握了全國農村集體資產的整體情況,對資產的構成、分布和運營等也有了全面了解。

  該名負責人指出,從資產構成看,全國有3.1萬億元經營性資產,這類資產是集體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其中,預期可帶來收益的廠房、商鋪、機器設備等經營性固定資產超過1萬億元。未承包到戶的耕地、園地、林地、草地等集體土地資源共有15.5億畝,其中,有36%對外出租經營或投資入股到新型經營主體。從地域分布看,農村集體資產大體呈「6、2、2」分布格局,東部地區資產為4.2萬億元,佔總資產的64.7%,中部和西部地區資產大體相當,分別佔總資產的17.7%、17.6%。村莊之間資產分布還不均衡,有超過3/4的資產集中在14%的村。從資產經營收益看,有10.4%的村收益在50萬元以上,主要集中在城中村、城郊村和資源充沛的村莊。

  三種措施防止集體資產流失

  該名負責人強調,管好用好集體資產,防止集體資產流失,關乎農民切身利益。農業農村部主要開展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健全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制度。指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設立集體帳目、規範會計核算的基礎上,落實好資產登記制度,及時記錄集體資產增減變動情況;建立資產保管制度,明確資產管護方式和責任主體;明確資產發包、租賃等經營使用制度,嚴格履行民主程序,強化經濟合同管理;建立資產處置制度,明確資產處置流程,規範收益分配管理。此外,還要建立集體資產年度清查制度,通過健全制度管權、管人、管事。

  第二,強化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一方面,加強集體成員對集體經濟的監督管理,落實民主理財,規範財務公開,維護集體成員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另一方面,做好日常財務收支定期審計、村幹部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通過定期通報、責任追究等手段扎牢制度的籠子。對集體財務管理混亂的村,縣級黨委和政府要及時組織力量進行整頓,防止和糾正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行為。一些地方通過制定小微權力清單、開展集體資產管理領域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加快農村集體資產監管平臺建設。全國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平臺建設已列入《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規劃(2019-2025年)》,下一步將抓緊做好系統開發建設等工作,推動農村集體資產財務管理制度化、規範化、信息化。

  此外,該名負責人還談到,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對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逐步實現共同富裕,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具有重大意義。他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在三個方面持續發力。一是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指導有集體統一經營資產的村(組)建立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並及時辦理登記,按照法律法規行使集體資產所有權。二是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制定出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示範章程,加強對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經營管理能力的培養提升。三是指導地方通過盤活集體資源、入股或參股、量化資產收益等方式增強村級集體經濟實力。

(責任編輯:李春暉)

相關焦點

  • 面對村民侵佔農村集體土地事件,我們該如何應對
    在全國掃黑除惡的大環境下面,這樣的還敢橫行鄉裡,不但是他個人的張揚跋扈,更是你們整個村子的一種悲哀。一戶村民,侵佔村集體土地二十年,致使村路修不成,百多人出行受阻。怎麼辦?能壓迫、侵佔村集體二十年,想必也是有些黑暗勢力的吧,是不是個人勢力在你們村裡已經根深蒂固了,面對這種行為的舉報指正工作,一定不能馬虎和掉以輕心,在掃黑除惡的政策之下,想必你們村裡的這個人,也已經做了一些充分的準備,不要打草驚蛇,給對方毀滅證據的機會。
  • 2020年農村集體土地政策:私自侵佔會不會構成犯罪呢?答案來了
    關於「集體土地」這個詞相信大家已經不陌生了,它和國有土地組成了我國的兩大類土地。 2019年修訂的《土地管理法》於2020年1月1日起生效實施,新土地管理法對集體土地及其地上房屋徵收程序及補償問題作出新的規定。有人問農村集體土地主要是指哪些?如果私自侵佔了會不會造成違法呢?
  • 挪用資金罪法律司法解釋等規範性文件匯總(2020年)
    ,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的含義問題,解釋如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一)將公款供本人、親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二)以個人名義將公款供其他單位使用的;(三)個人決定以單位名義將公款供其他單位使用,謀取個人利益的。
  • 農村大家族存在的意義有哪些?應該如何正確看待
    計劃生育改變了農村的家族勢力,而掃黑除惡有徹底進一步的打擊了農村猖獗一時的家族黑惡勢力,毫不客氣的說,過去幾十年來農村家族勢力,讓很多村民苦不堪言,他們不單單是侵佔了村裡的集體資產,並且一部分家族勢力人員,仗著人多勢眾,惡意操控基層選舉,欺壓鄉鄰的事情在過去屢見不鮮。
  • 農村集體戶口中補償人數如何計算?
    房屋拆遷、土地徵收大家一定不陌生了,尤其是在城市郊區和農村郊區地帶土地徵收更為廣泛,特別是城市區域規劃和鄉村振興發展,農民的土地被有效利用,對被徵收人來講也是非常好的事情,然而,現實生活中卻存在非常多關於土地徵收引起的糾紛,其中就有關於農民集體戶口中補償人數不知怎樣計算引起的糾紛。
  • 把農村「小微權力」裝進「籠子」
    農村幹部的「三怕三不」意識,一度讓農村「微腐敗」並不鮮見。為打通農村監督執紀的「最後一公裡」,廣東肇慶市紀委探索紮緊織密制度籠子,使村(居)兩委「小微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有的村小組到分紅時才發現,村集體帳上的錢被挪用了,有的村集體用地發包時,租金被壓得很低,原因是一些村組幹部任性用權、亂蓋公章。還有的村組長換屆時不交公章、日常生活中丟失公章。於是,莫根培和黨支部委員商量決定,在社區辦公室建立專門的公章櫃,村小組的公章實行統一管理。 公章櫃有兩把鎖,一把外鎖,由社區辦公室專人看管,一把內鎖,由村小組組長掌管。
  • 違規報銷算職務侵佔嗎,職務侵佔罪能自行和解嗎
    這些經理、部門負責人以及職員也必須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他們或有特定的職權,或因從事一定的工作,可以利用職權或工作之便侵佔公司的財物而成為本罪的主體,三是上述公司以外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是指集體性質企業、私營企業、外商獨資企業的職工,國有企業、公司、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等中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所有職工。
  • 「屆」不到的茶葉蛋,說不盡的職務侵佔
    第337條 (侵佔遺失物罪)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而侵佔遺失物、漂流物或其它離本人所持有之物者,處五百元以下罰金。第338條 (侵佔電氣與親屬間犯侵佔罪者準用竊盜罪之規定)第三百二十三條及第三百二十四條之規定,於本章之罪準用之。
  • 廣東紀委通報九起農村基層幹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件
    中新網7月2日電 據中共廣東省紀律檢查委員會網站消息,廣東省紀委通報省內有關地區和部門查處的九起農村基層幹部違紀違法典型案件。  六、廉江市城北街道大塘村委會坡仔村幹部挪用公款、貪汙案  經查,坡仔村幹部李永尚、魏永宏、劉繼立、葉春森在協助廉江市有關部門對國有土地徵收、徵用補償等工作中,多次合謀挪用徵地款合計198萬元。另外,上述4人還貪汙公共財物444.39萬元。李永尚、魏永宏、劉繼立、葉春森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十年,剝奪政治權利五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各十萬元。
  • 職場上如何防止被別人套話,又如何套別人的話?
    初入職場的小白,經常會遇見一個對你稍微好一點的人就恨不得掏心掏肺,把自己的裡裡外外全部真心家底展現給別人看,我勸你永遠不要當這樣的小透明,這相當於你把別人傷害你的刀遞了過去。如何防止被別人套話,你要做的是謹言慎行,少說話,千萬要少說話。
  •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試點改革:整理、盤活與收益分配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改革過程中有一系列問題需要回答。例如,多佔和閒置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如何整理,有哪些整理方式可供借鑑?整理後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如何進行盤活,實現資產變資金?在現行規章制度下,宅基地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盤活方式有何不同?農村建設用地盤活之後取得的收益如何在國家、集體和集體成員之間進行分配?
  • 北京通州一村霸侵佔村集體數千萬 村民舉報數次無果
    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關於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依法懲治「村霸」和宗族惡勢力犯罪積極維護農村和諧穩定的意見》。《意見》強調,各級檢察機關要堅決依法懲治「村霸」和宗族惡勢力刑事犯罪,突出打擊為「村霸」和宗族惡勢力充當「保護傘」的職務犯罪。
  • 防止耕地撂荒的局部經驗能否大範圍推廣?農業農村部:需慎重
    對於全國人大代表趙剡水提出的「試點推廣農業合營制破解耕地撂荒化」建議,農業農村部9月2日在官網上答覆道,防止耕地撂荒,各地有不同經驗做法,但考慮到我國幅員遼闊,區域間資源稟賦存在差異,局部地區試點經驗能否在更大範圍推廣,需要慎重研究。
  • 2021農村有什麼變化?
    《種田的人》帶大家了解更多的農村新鮮事,請點擊右上方「關注」按鈕!今天要分享的話題是:村幹部為什麼自掏腰包?2021農村有什麼變化? 村幹部作為村裡的帶頭人,有責任推動農村發展,合理使用村裡經費,農村的經費由國家分配,村幹部合理使用,但一些情況下村幹部有自掏腰包,比如公務接待,上級領導考察等等,都需要開支,而這些開支一般由村幹部來承擔,一些村幹部倒貼集體工作開支,對於村幹部職位,有人嚮往,也有人冷漠,村幹部會自掏腰包嗎?農民朋友來看看
  • 【一圖流】去除文化挪用
    較強勢的個體或文化群體對於相對弱勢的個體或文化群體時,不理解、誤解、惡意或有害地詮釋弱勢文化;或取笑、歧視、不尊重弱勢文化;或直接採用、侵佔、剝削、抄襲或複製(宣稱擁有)弱勢文化的現象而且涉及「文化挪用」的兩個文化之間是否需要具有強勢和弱勢的相對關係,這種強弱勢的比較應該如何判斷(這種判斷本身也可能「涉嫌」種族主義)本身也是經不起推敲的問題。
  • 走近「全國農村基層幹部十大新聞人物」候選人金旭東
    2011年1月1日,記者來到了位於承德市平泉縣郭杖子鄉金杖子村,見到「全國農村基層幹部十大新聞人物」候選人金旭東的時候,金旭東如是說。  金旭東書記。為轉變村民的「老經驗」,加快香菇園區產業化進程,村兩委採取了幾項措施:集體出資不惜重金用年薪6萬元,挖來平泉當地農民「土專家」。
  • 30年前的DND規則書因挪用日本文化遭抵制,日本網友:啥?
    關於「文化挪用」的爭議,在幾年前就曾有過一次大規模的討論:2018年,一位美國女高中生身穿中式旗袍,參加畢業舞會。當她在網絡上發布照片後,遭到「這是文化挪用」的指責,於是大量網友聲討這位高中生刪除照片。指責中的「文化挪用」是負面意義的,意指主流族群成員利用少數群體的文化獲利。
  • 全國集體土地上的第一套出租房進入市場:增加有效供給和振興農村...
    2017年,原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發通知,提出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並決定在北京、上海、廣州等13個城市開展試點。一方面,試點是增加住房有效供給的城市,供不應求,促進租購併舉;另一方面,通過振興農村集體土地,農民將獲得更多的財產性收入。
  • 農村有人非法侵佔我的土地,還打人並整天罵罵咧咧的,我該怎麼辦
    農村有人非法侵佔我的土地,還打人並整天罵罵咧咧的,每天找麻煩,我該怎麼辦?最近一網友給我來信,說他外出打工幾年沒回家,而村子裡的地被村霸給佔了,當網友回去和村霸爭論時,被村霸打了一下並罵罵咧咧地,並威脅網友每天找他的麻煩。問我應該問麼辦?
  • 貪汙賄賂案件辦理中36個問題解答|犯罪|受賄|挪用公款|行賄_網易訂閱
    村基層組織人員如果是在協助人民政府從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規定的行政管理工作,應當屬於「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村基層組織人員代表村委會管理村集體事務的,不屬於「從事公務」。  問題5 國有企業改制期間的留守人員,與企業解除勞動關係後,能否被認定為國家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