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 殷實家園】陝西寧強縣石壩子村:巴山深處的「網紅村」

2020-12-22 西部網

爛漫金黃的油菜花海,涼爽宜人的高山草甸,促農增收的特色種養,異軍突起的電子商務……短短兩三年時間,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巴山鎮石壩子村從傳統耕種模式的高山村莊,迅速成了一個集鄉村旅遊、共享農業、直播帶貨的「網紅村」。一年四季,慕名來這裡參觀旅遊、學習交流的外地人絡繹不絕。

石壩子村的金色稻田。 黎德華 攝

「網際網路+」加速三產融合

石壩子村地理位置特殊,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因為農作物生長周期長,所以品質優良。但由於信息閉塞、銷售渠道單一,農特產品始終難以走出大山。

2018年,寧強縣實施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項目後,石壩子村搶抓機遇,著眼於本村電商規範化標準化建設,在強化信息路網保暢通的基礎上,加快提升淘寶、拼多多、微店等第三方電商平臺的應用,為巴山特產走出去洞開了「山門」。山裡娃山貨土產店、秦巴珍草莊園、巴蜀山珍微店、巴山綠珍、任么妹農家土特產等網店月銷售額均在10000元以上。

村民杜天超是石壩子村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協會會長,他是寧強最早吃電商「螃蟹」的人之一。大巴山的香菇、木耳、紅薯粉,都被他搬到了網上售賣。這兩年,視頻直播興起,杜天超在抖音、快手等多個平臺註冊了帳號,取名「秦巴阿超」。目前,「秦巴阿超」帳號粉絲總量超過50萬,團隊已擴充到30多人,年均銷售金額超過100萬元。

受山地溫涼氣候影響,石壩子村盛產的「彩色土豆」在周邊毗鄰地區家喻戶曉。多年來,「彩色土豆」產品主要靠外來小販來村購買,價格提不上來。對此,村上依託縣郵政分公司,通過郵樂網、拼多多、抖音、今日頭條、快手、微視等網絡平臺,組織線上推廣銷售農產品。同時,動員廣大黨員幹部通過微信朋友圈、郵樂小店分享、抖音等平臺宣傳推廣,將大山深處的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去年,全村累計銷售蘿蔔、包菜、土豆、茄子等蔬菜共計230萬餘斤,助農增收60萬元,解決241戶貧困戶農產品銷售難問題。

石壩子村的高山草甸是遊人們的首選旅遊之地。 黎德華 攝

「縣長帶貨」帶火秦巴山貨

「兩山兩江,襟隴帶蜀。寧強縣是一座山水之城、美麗之地……」今年5月22日,寧強縣人民政府、陝西廣播電視臺休閒體育頻道、陝西廣播電視臺《團團賺》欄目在石壩子村大坪山草甸舉辦了「寧強風物」抖音直播間直播帶貨活動,直播活動在線人數達12萬餘人、點讚29萬次,巴山特產再度火爆網絡,備受關注。

直播中,寧強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霍曉立向網友介紹寧強的區位資源和風土民俗,現場拌起蕨根粉絲、試吃香菇醬,通過鏡頭向網友推介寧強的文化旅遊和特色產品。

「疫情過後,消費需求向線上轉移的趨勢十分明顯,這對我們是個契機。」霍曉立說,在現有基礎上,寧強計劃在石壩子村等地打造電商網紅村,推廣「電商+旅遊」短視頻、直播帶貨模式,線上引流、線下體驗,讓更多遊客領略秦巴山區的美食與美景。

今年6月19日,寧強縣在石壩子村舉辦了大型電商直播助農活動,先後有6000餘人次到村體驗採摘,通過線上線下銷售全國各地的茶葉、木耳、香菇、天麻、臘肉、山野菜等農副產品50餘萬元,在毗鄰地區名噪一時、影響甚大。此後,不斷有外地商人來村考察、調研和訂貨,並積極為巴山經濟與社會發展獻計獻策。據統計,自2018年來,石壩子村通過電商銷售高山大米、玉米、土蜂蜜、金木耳、核桃、香菇等農副產品,年交易額均在400萬元左右。

石壩子村村民羅梅依靠網絡帶火了自己的純釀土酒。 吳天文 攝

「網紅農民」催生「網紅經濟」

「大家好,歡迎來到直播間。帶您看木耳是如何長出來的,記得點關注哦!」

……

每天14時30分,石壩子村的彭慧玲都會準時出現在抖音上,直播自家產業的生產過程。與人們印象中的「網紅」相比,她的直播環境略顯簡陋:沒有演播室、沒有化妝,一間大棚內,彭慧玲就蹲在架設的手機前侃侃而談。

不過,這樣的直播更令人印象深刻:她的身旁,食用菌棒堆積如山。身後,工人們正在給菌棒打孔。大棚之外,雄峻的大巴山峰巒疊翠,與藍天白雲相映,宛若大自然的調色板。

石壩子村食用菌產業發展勢頭良好,但限於傳統售賣模式,銷售一直無法打開局面。從2018年開始,在杜天超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青年人開始加入直播帶貨和引流銷售隊伍,全村先後建成各類電商店鋪10家。值得一提的是,「網紅農民」王永定、彭慧玲夫婦,在食用菌生產基地做網絡直播,將食用菌的種植、生長、成熟過程進行直播,正是在「可溯源」的直播帶動下,一步一個腳印告別貧困,還帶動30多位群眾脫貧,年收入突破50萬元。

如今,全村20餘個90後新農民運用新思維參與到網紅銷售大潮中,「網紅經濟」已成為石壩子村電商觸網營銷的新模式。

石壩子村「網紅農民」彭慧玲在自家的香菇大棚裡直播香菇種植過程。 李應發 攝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今日烏鎮,讓你一「網」情深,希望更多的人才來烏鎮創業創新。站在數位化、生態化的時代風口,遂昌深刻理解並充分運用電子商務蘊含的「網際網路+」思維,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2.0版」,全力推進「天工之城—數字綠谷」建設,與阿里雲、網易、海康威視等12家頭部企業達成戰略合作,落地建設創新中心、創新實驗室等項目,探索山區縣最美生態、綠色科技、數字經濟深度融合的跨越式發展新路徑,努力打造山區人民的美好家園和全省人民的嚮往之地。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基營村:苜蓿地裡「蓿」幸福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基營村:苜蓿地裡「蓿」幸福 2020-09-28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全面小康 殷實家園】陝西麟遊縣楊家堡村:發展三大產業 鼓起群眾...
    原標題:麟遊縣崔木鎮楊家堡村發展三大產業——群眾錢袋子鼓起來12月8日下午,陝西省寶雞市麟遊縣崔木鎮楊家堡村,皚皚白雪將這個大山裡的村子包圍。我們踩著厚厚的積雪,來到了半山腰的一個羊舍前。「林忠,這麼冷的天,你這是幹啥呢?」還沒走進羊舍,楊家堡村黨支部書記梁超就扯著嗓門喊了起來。
  • 【全面小康 殷實家園】幸福通向梅家畔村
    梅家畔村地理位置偏僻,屬溝壑極貧地區,以前只能種植玉米和土豆,沒有其他經濟收入,村民們長期跟窮日子「抗爭」。兩年多來,在陝北礦業中能煤田公司的幫扶帶動下,梅家畔村形成了「合作社+企業+貧困戶」多位一體的產業發展模式,以葡萄、山地蘋果為支柱的多元化種植產業為脫貧提供了保障。2019年底,梅家畔村退出省級貧困村序列,村莊煥發了生機,村民臉上漾起了笑容。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青山湖區進順村:共建小康家園 共享幸福生活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青山湖區進順村:共建小康家園 共享幸福生活 2020-11-14 2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打卡網紅村丨大餘旱田村:奏好田園曲 綠色奔小康
    打卡網紅村丨大餘旱田村:奏好田園曲 綠色奔小康 2020-10-19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土城子村變洋氣了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土城子村變洋氣了 2020-11-16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數字賦能 未來已來
    今日烏鎮,讓你一「網」情深,希望更多的人才來烏鎮創業創新。電商「趕街」 助農增收電子商務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信息化進程的重要驅動力,也在全面小康社會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過去,遂昌以電子商務發展模式推動普惠性增收。
  • 漢中市寧強縣:紅白理事會「理」出好鄉風 傳播正能量
    共產黨員當先進,村民群眾要跟上……」日前,記者來到陝西省寧強縣禪家巖鎮火石子村,一場婚禮宴席上,寧強縣紅白理事協會會員陳登先正幽默地主持著婚禮。與一般司儀不同的是,他在主持詞中巧妙又不失風趣地穿插了禁賭宣傳等內容,讓在場的群眾和親友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氛圍。
  • 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文藝志願服務活動在雙河鎮張四壕村舉行
    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文藝志願服務活動在雙河鎮張四壕村舉行 2020-05-27 03: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面小康四川行來閬中五龍村 品「網紅」奶奶手磨咖啡
    「2020全面小康四川行——全國新聞廣播踐行『四力』融媒體行動」廣東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中心新聞廣播採訪團孫瀟毅、譚海墨、楊小楊9月21號發來的報導。 這裡的咖啡不一般,親手磨製咖啡的人不是印象中的「小資」年輕人,而是「70後」「80後」奶奶們。
  • 【全面小康 殷實家園】陝西子洲縣紅柳灣村:鄉村美了 村民富了
    山坡上是梯田果園,山腳下是整齊民居,平川裡是綠色田地,一條公路穿村而過,淮寧河從平川中悠悠流過……這幅美麗鄉村圖描繪的是榆林市子洲縣老君殿鎮紅柳灣村。紅柳灣村是子洲縣老君殿鎮中心所在村,全村轄兩個自然村,共有291戶905人,總土地面積1564畝,其中耕地800畝、林地168畝、草地596畝。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從「後進」到「先進」,前進村是怎樣前進的?
    2018年9月,津南區在全區廣泛開展「搶抓重大歷史發展機遇、走出津南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大討論活動,村「兩委」班子抓住有利時機,順勢而為,召開村民代表會議,統一思想認識,村黨支部書記帶領全村黨員挨家挨戶解惑答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浸入村民思想深處。
  • 莞村小康路
    生活在社區裡的人們,也實現了多樣化角色的轉變,從農民到居民,到房東、車間工人、商人、企業主,到社區志願者、義工等,他們是小康生活的建設者和創造者,也是發展成果的受惠者,他們攜手同心鋪就小康路,過上了幸福美滿的小康生活。
  • 嘉賓聚焦「全面小康進程中縣市的實踐成就」
    26日下午,「全面小康進程中縣市的實踐成就」分論壇舉行。 在12月26日下午舉行的「全面小康進程中縣市的實踐成就」分論壇上,多位來自各地的專家、學者在長達3個多小時的交流與對話中,分別從市縣、學術、企業的角度,全方位、深層次地探討了高質量發展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和路徑,為各地提供寶貴的發展經驗。
  • 【美麗家園·美好生活】戴村鎮大石蓋村:映山花兒朵朵紅,美麗家園...
    【美麗家園·美好生活】戴村鎮大石蓋村:映山花兒朵朵紅,美麗家園展新顏~ 2021-01-14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視覺陝西】陝西寧強縣:水杉入雲霄 扮靚漢江源
    2020年11月14日,寧強縣城南門外九龍灣,抬頭仰望,一棵棵筆直的水杉樹直插雲霄。寧強縣城南門外九龍灣,一排排水杉樹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居民在寧強縣城南門外九龍灣水杉樹旁的草坪上遊玩。
  • 第21個記者節暨「百縣百村百人」採訪活動走進合肥
    記錄生動實踐 凝聚奮進力量第21個記者節暨「百縣百村百人」採訪活動走進合肥11月6日,在中國記者節即將到來之際,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共同主辦的慶祝第21個記者節暨「百縣百村百人」採訪活動在合肥啟動
  • 【全面建成 小康社會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扛旗創牌爭星 凝聚...
    地處淮北平原的泗縣,是著名的皖東北抗日革命根據地,也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近年來,該縣創新實施「旗牌星」精準扶貧聯動機制,極大地激發了幹群內生動力,凝聚起脫貧攻堅合力,提升了貧困治理能力。「我們探索建立『旗牌星』聯動的扶貧工作機制,通過扛『旗』讓組織強起來,通過亮『牌』讓幹部幹起來,通過創『星』讓群眾動起來,匯聚起脫貧攻堅磅礴力量。」
  • 天生港鎮街道愛國村:「黨建+」模式,共圓「蘇陝協作」小康夢
    ……12月18日,南通市崇川區天生港鎮街道愛國村「小院志願課堂」聯合南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第二學院螢火蟲志願服務團隊開展志願捐衣聯建活動,志願者們用捐獻的衣物完成了與南通「一衣帶水」的長江源頭的陝西省寧強縣二郎壩鎮羅家壩村教學點七名學生的「微心願」,用「微愛」共圓漢江學子的「暖冬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