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都亡了108年,但還有人在日夜看守皇陵?是誰在給他們發工資

2020-12-23 大國將令視頻

前兩年有一本小說火遍全網,名叫《盜墓筆記》,而這些年影視圈中很多導演編劇對盜墓題材也相當感興趣,這還是因為在很多人的意識中,只要盜一座帝王墓,那就意味著發大財,而事實確實如此。中國作為一個千年文明古代,古代史更迭過幾十次,而每一個朝代又有多位帝皇。帝皇墓通常存有著大量的金銀珠寶。這還是因為中國人講究風水,再加上皇室匯集了當時全國的資源,其墓中的文物價值不言而喻。

就像大家知道的,清朝時期,慈禧太后去世後嘴裡是含著夜明珠的,據說光這個寶貝就價值連城。而後世人為了保護他們的陵墓,就開始安排專人看守皇陵,但是大清都亡了108年,如今怎麼還有人在日夜看守皇陵?誰給他們發工資呢?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經歷了296年,最後被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所推翻,清朝一共有12位皇帝,所以清朝時期的皇帝就直接修建了一個皇陵,凡是當時的皇帝去世後都可埋在其中。

1912年,當時民國政府為了減少傷亡和當時的清朝皇帝溥儀和平商議,最後溥儀收穫到了諸多好處,比如保留皇室權利,值得一提的是,溥儀當時有一個要求就是派人看守皇陵,關於這一點民國政府也是同意了,接著,溥儀退位。

但是同意歸同意,當時依舊有不少有勢力的人在打皇陵的注意,想想清朝12位皇帝加上其妃子,是一筆什麼樣的財富。不過付諸行動的人卻少之又少,直到有一個人出現,這個人就是著名的盜墓者孫殿英。

當時中國正在經歷銷煙時期,所以對皇陵的管理比較鬆散,1928年,孫殿英用大炮轟開清東陵大門,清東陵中葬著慈禧和乾隆皇帝,孫殿英將這兩人的陪葬品洗劫一空,其中就包括那顆價值連城的夜明珠。

當時的清朝皇室成員知道這件事後大怒,但也無可奈何,只得自己搬家到陵墓附近的村莊居住,每天自己守皇陵,然後這個習慣一代一代的流傳了下來。新中國成立之後,皇陵的保護得到重視,開始給這些守墓人發工資。

至今為止清楚已經滅亡108年了,但是當年清朝皇室的後代依舊生活在此日夜守護皇陵。而如今盜墓可是一種違法行為,對於這種有人看守的墓穴,盜墓賊肯定是不敢打主意的。

中國千年文明保留下來的古墓很多,有些至今為止沒被發現,有些發現了沒人敢動,因為怕文物被破壞,秦始皇陵就是最好的例子。其實就這樣安靜的讓它存在在那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今天咱們既然說到清朝一些奇聞趣事,那各位看官必定對清朝也是非常感興趣。如果想不像史書般枯燥的了解清朝,那我倒是可以給您推薦一本「趣」書——《清朝其實很有趣兒》。

誠然,清朝末年清政府的腐朽與無能是導致中國近代史上飽受屈辱的罪魁禍首之一,但是,我們也不能以此便以偏概全地否定了清朝。本書的章節標題也取得「很有趣兒」:女人和鹽的年代,宮中的婚外情緣,皇太極的個人簡歷,陛下有點兒不正經……

你也想繼續了解這段「有趣兒」的清朝歷史嗎?如果對此感興趣的話,可以點擊下方的橫條連結對本書進行購買:

相關焦點

  • 清亡了108年,為何皇陵還有守墓人?誰在給他們發工資?他們是誰
    其實並非如此,由於守陵人看護的可是當朝帝王的祖墳,他們的政治地位和身份自然相當特殊。在清朝,能夠充當守陵人的只有正黃、鑲黃和正藍旗,職位貴賤程度一目了然。 而守陵人也基本是個閒差,正常情況下,只有推翻政權的起義軍才會對皇陵下手,普通百姓誰敢打皇陵的主意?這些守陵人工作不但相當清閒,每年從朝廷拿到的俸祿也頗為豐厚。甚至還不需要賦稅和服役,可謂是相當瀟灑。
  • 大清亡了108年,為啥清東陵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工資?他們是誰
    公元1912年,繼位不到4年,年僅6歲的溥儀,在時代的洪流中不能避免地成為了過去,和他一起變成落日黃昏的還有延續幾千年的封建制度,以及那個腐朽難堪的泱泱清朝,隨後即便他如何在復闢的夢想中掙扎都無濟於事,1967年的溥儀被以平民的身份葬在了華龍皇家陵園。
  • 清朝滅亡108年仍有專人看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你可能不信
    一開始主要是會派一些朝廷不和諧的大臣去守陵,斷送他們在朝政上的威信。後來,守陵人變成了一種對皇親國戚的懲罰,當你在宮中犯錯時,就會將你送到皇陵去面壁思過。但是可以想像,這些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的守陵人,是不會很認真地去完成這項任務的。清朝於1912年正式滅亡,隨著清王朝的敗落,那些被強制送來守陵的守陵人,也開始蠢蠢欲動。
  • 清朝皇室的守陵人,覆滅108年的王朝,誰還在花錢為他們守陵?
    掃地僧、守陵人,這兩個都是電視劇裡常常聲名不顯,卻有著高超武功和異於常人的能力的存在。史料記載,守陵人是一種世代傳承的職業,不出意外,每一代守陵人的職位都會在退休後由自己的後代繼承。但是清朝已經覆滅108年,在21世紀,守陵人還有傳承嗎?
  • 大清已亡100多年,統治者早不在,為何還有守墓人?有誰給工資?
    後輩為先帝修建皇陵,而這些守墓人便擔負著守護的職責。 那時,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守墓人。能夠為先帝看守陵墓的人都有著特殊的身份和地位,我們都知道清朝有八期,而守墓只有屬於正黃、鑲黃、正藍三旗的人才有資格。所以清朝的守墓人基本是內務府專派人員、八旗子弟以及朝廷任命的大臣。
  • 清朝已經滅亡108年,為什麼還有人在守住黃陵?
    當然我們大家都明白,皇家會建造皇陵,而皇帝就會埋葬在皇陵,那皇陵就需要一些人去守護。在一些古裝電視劇中都會演繹這樣的一幕,一些犯了事的人或者皇家子弟都會被發配去守皇陵。當然有些朝代他們是有守陵軍隊,不同的朝代守護陵墓的人也是不一樣的。有些守墓人是國家下命令守護的,然而有一些守墓人是世世代代都在為皇家守墓的人。他們守墓不是為了錢,而是家族的世襲。
  • 清朝已滅亡100餘年,為何還有守皇陵的人?有工資嗎?
    歷朝歷代都有著皇陵的存在,皇室中人生前輝煌,死後定然也想著榮耀。就像人活著的時候是挺起身板的高貴血液,死後也得保持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 如今,每一個墓園都有打掃看管的人,皇陵當然也不意外,只是到現在清朝已滅亡100餘年,為何還有守皇陵的人?他們又有工資嗎?
  • 大清王朝的守陵人,世代守護皇陵,待遇豐厚
    根據歷史記載,從商代開始一直到漢代,都是由活埋生人的殉葬方式來守靈, 從漢代開始,「生人活祭」這種殘忍的殉葬方式被禁止,直至唐、宋二朝都沒有再啟用這種陋俗。當「生人殉葬」這類違反天理的軌制逐漸被歷史的車輪所淘汰時,「大明第一狼人」朱元璋又重新復開,再一次拖慢了人類文明前進的腳步,直到大清康熙皇帝執政時,才徹底廢除以人作為祭品的守陵習俗。
  • 都9012了,朕的大清還沒亡!
    都9012年了1. 「9012」的含義出處:其實,9012這一系列的梗最早出現在2017年是從7012這個梗延續來的,把年份倒裝一下用來表示年代久遠,一般被網友用來吐槽一些陳詞濫調的梗,還有用來表示某人還不知道某事
  • 清朝滅亡後,陵墓為何有人守護,今天還有守陵人嗎
    平時的時候,負責打掃衛生,告誡遊人不要接近皇陵等。這樣看來,守陵人的工作雖然不那麼累,但是非常枯燥。幾十年如一日,在陰森的紀念堂度過,孤獨和寂寞陪伴他們一生。不過守陵工作也有它的好處,遠離塵世的紛紛擾擾,不繳納皇糧國稅,不受人欺負。而且守陵人的工資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不菲。
  • 大清都亡了,還裝格格呢?
    對於關曉彤這次的自黑,風評還挺兩極分化的,一波覺得關曉彤在玩自己的梗,沒什麼大不了的,另一波則認為「大清都亡了畢竟誰也沒規定不能玩自己的黑梗吧?就關曉彤這次的採訪而言,她更像是坦然面對了自己的黑歷史。
  • 中國最後一位太監:剛淨完身,大清就亡了,為了尊嚴30年不洗澡
    但宮中不比尋常人家,不是那麼好混的,稍有不慎,不僅會害了自己,還有可能會連累自己的家人。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他是中國古代最後一個太監。他因為家庭貧困,無奈淨身想進宮當太監,可他剛淨完身,大清就亡了。為維護尊嚴,他30年不敢洗澡。他就是孫耀庭。
  • 大清都亡了,清朝總督還在率領清軍攻城,差點為溥儀打下一片江山
    大清都亡了,清朝總督還在率領清軍攻城,差點為溥儀打下一片江山 多羅特·升允出生於1858年,當時的清政府已經慢慢衰落了,朝廷政治腐敗,所以很多貴族子弟都貪圖享樂,壓根沒有想過建功立業,餵貓逗鳥逛大街就是他們的日常活動。
  • 此人臨終前嘆息:我死,大清遂亡!十天後,大清果然亡了
    導致清朝滅亡的原因其實有很多,因清政府本身閉關鎖國的國策,導致所有人不思進取、坐井觀天,與西方國家的差距越來越大。加上清政府的統治逐漸走向腐敗,統治者還不重視人才的選拔,讓西方列強輕易就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清朝在內憂外患的困頓之下,才走向了滅亡。不過,在這之前,有一個人在臨死前就曾預言過:我死後大清必亡!
  • 大清亡了108年,仍有皇族後裔穿黃馬褂,為延續純正血脈拒娶漢人
    01都說以前的皇帝後宮佳麗三千,皇帝女人多,後人自然也十分的多,但是很多皇帝的後人和親戚都在大清滅亡之後就沒有再出現了,為人處事也十分的低調,沒有再說自己因為是皇上的親戚而就覺得比別人高一等的這種話了。
  • 大清都已亡了108年,他卻以皇帝自居!自稱是乾隆七世孫
    ---- 《陳涉世家》如今已是人人平等的法治社會了,我們離最近的一個中央集權的專制主義國家—大清,已經有一百零八年了。然,從古至今,有些人的「貴族夢」「皇帝夢」就沒有間斷過。古時有復闢帝制的袁世凱,如今有耗費巨資,龍袍加身祭祖的「愛新覺羅恆紹」。他們並非喜愛這個姓氏和位置,而是被其帶來的權利和利益蒙蔽了雙眼。
  • 為什麼明朝皇陵沒有一個被盜,而清朝皇陵卻頻頻被盜墓賊光顧?
    中華上下千年,自秦朝大統一開始,歷史上有兩百多位皇帝,每一位皇帝的身後事都是早早準備,除了修建奢華,還會陪葬大量皇帝生前喜歡的文玩字畫,因此皇陵意味著寶藏。面對這些財富的誘惑,一些人選擇鋌而走險衍生出了盜墓這一職業。
  • 比肩皇帝超過皇后,堪稱大清第一親王墳
    按照清代的喪葬禮制,親王無論多尊貴,死後都不能葬入皇陵,從現有的記載來看,無論是清東陵還是清西陵,都沒有發現有親王入葬的案例。而且按照規定,親王園寢的規格只能在皇帝、皇后之下。但雍正時期的怡親王允祥,卻是個特例。
  • 大清終歸是亡了
    《走向共和》播於2003年,片子從慈禧修園子講起。慈禧六十大壽要修頤和園,1895年,距離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和1864年太平天國被剿滅已經過去三十餘年,經歷了所謂的同治中興,洋務運動如火如荼,一個老太太覺得太平盛世又要來了,況且跟前人都這麼吹噓,過一個六十大壽有何不可?可,大大的可,她是這麼認為的,也是這麼做的,但是國庫空虛,空也得過,海防捐等等一系列鬧劇便開始了。
  • 大清亡了
    關曉彤和鹿晗剛公布戀情的時候,很多人都沒想到他們這一談就是三年還有人專門為此註冊了一個名為「鹿晗關曉彤分手了嗎」的微博帳號,每天按時打卡。還有人說:「鹿晗什麼都好,就是找女朋友的眼光不好。小小年紀就學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