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年有一本小說火遍全網,名叫《盜墓筆記》,而這些年影視圈中很多導演編劇對盜墓題材也相當感興趣,這還是因為在很多人的意識中,只要盜一座帝王墓,那就意味著發大財,而事實確實如此。中國作為一個千年文明古代,古代史更迭過幾十次,而每一個朝代又有多位帝皇。帝皇墓通常存有著大量的金銀珠寶。這還是因為中國人講究風水,再加上皇室匯集了當時全國的資源,其墓中的文物價值不言而喻。
就像大家知道的,清朝時期,慈禧太后去世後嘴裡是含著夜明珠的,據說光這個寶貝就價值連城。而後世人為了保護他們的陵墓,就開始安排專人看守皇陵,但是大清都亡了108年,如今怎麼還有人在日夜看守皇陵?誰給他們發工資呢?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經歷了296年,最後被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所推翻,清朝一共有12位皇帝,所以清朝時期的皇帝就直接修建了一個皇陵,凡是當時的皇帝去世後都可埋在其中。
1912年,當時民國政府為了減少傷亡和當時的清朝皇帝溥儀和平商議,最後溥儀收穫到了諸多好處,比如保留皇室權利,值得一提的是,溥儀當時有一個要求就是派人看守皇陵,關於這一點民國政府也是同意了,接著,溥儀退位。
但是同意歸同意,當時依舊有不少有勢力的人在打皇陵的注意,想想清朝12位皇帝加上其妃子,是一筆什麼樣的財富。不過付諸行動的人卻少之又少,直到有一個人出現,這個人就是著名的盜墓者孫殿英。
當時中國正在經歷銷煙時期,所以對皇陵的管理比較鬆散,1928年,孫殿英用大炮轟開清東陵大門,清東陵中葬著慈禧和乾隆皇帝,孫殿英將這兩人的陪葬品洗劫一空,其中就包括那顆價值連城的夜明珠。
當時的清朝皇室成員知道這件事後大怒,但也無可奈何,只得自己搬家到陵墓附近的村莊居住,每天自己守皇陵,然後這個習慣一代一代的流傳了下來。新中國成立之後,皇陵的保護得到重視,開始給這些守墓人發工資。
至今為止清楚已經滅亡108年了,但是當年清朝皇室的後代依舊生活在此日夜守護皇陵。而如今盜墓可是一種違法行為,對於這種有人看守的墓穴,盜墓賊肯定是不敢打主意的。
中國千年文明保留下來的古墓很多,有些至今為止沒被發現,有些發現了沒人敢動,因為怕文物被破壞,秦始皇陵就是最好的例子。其實就這樣安靜的讓它存在在那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今天咱們既然說到清朝一些奇聞趣事,那各位看官必定對清朝也是非常感興趣。如果想不像史書般枯燥的了解清朝,那我倒是可以給您推薦一本「趣」書——《清朝其實很有趣兒》。
誠然,清朝末年清政府的腐朽與無能是導致中國近代史上飽受屈辱的罪魁禍首之一,但是,我們也不能以此便以偏概全地否定了清朝。本書的章節標題也取得「很有趣兒」:女人和鹽的年代,宮中的婚外情緣,皇太極的個人簡歷,陛下有點兒不正經……
你也想繼續了解這段「有趣兒」的清朝歷史嗎?如果對此感興趣的話,可以點擊下方的橫條連結對本書進行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