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亡了108年,為何皇陵還有守墓人?誰在給他們發工資?他們是誰

2021-01-18 騰訊網

在古代封建社會裡,有這樣一個特殊的職業叫守陵人。顧名思義,他們就是專門守護陵墓的。而這種服務普天之下只有一類人能夠享受,即當朝的帝王世家。由於這個職業頗為神秘,歷史上關於他們的記載十分寥寥,目前有記錄的只有距今最近的清朝。

或許在旁人眼裡,這個職業並不是什麼好差事。其實並非如此,由於守陵人看護的可是當朝帝王的祖墳,他們的政治地位和身份自然相當特殊。在清朝,能夠充當守陵人的只有正黃、鑲黃和正藍旗,職位貴賤程度一目了然。

而守陵人也基本是個閒差,正常情況下,只有推翻政權的起義軍才會對皇陵下手,普通百姓誰敢打皇陵的主意?這些守陵人工作不但相當清閒,每年從朝廷拿到的俸祿也頗為豐厚。甚至還不需要賦稅和服役,可謂是相當瀟灑。

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王朝鞏固的情況下。倘若封建王朝覆滅,自然也就沒人再付守陵人工錢。就像1912年清政府倒臺後,當年守衛皇陵的100多號人因拿不到工資,紛紛選擇離開,只剩下少數對皇室忠貞不二的人還在苦苦堅持。當然,他們並沒有工資,靠的只是自己的信仰。

雖然原本的守陵人數大大減少,由於民國政府籤訂了《清室優待條件》,其中明確規定了對清皇陵的義務,國民政府不得不派出專門的衛兵前往守陵。也是這會,清皇陵出現了兩支守陵人,一支是國民政府軍,一支則是清朝原本的守陵人隊伍。

那麼,他們的工資又是如何發放的呢?國民政府軍自然是接受正常軍餉。而那些清朝原本的守陵人,基本是靠以溥儀為首的幾個愛新覺羅後裔湊錢支付的工資。

不過,這種局面並沒有維持多長時間。1924年,北京政變爆發,溥儀等清朝皇室不但被斷了經濟來源,還被趕出了紫禁城。由於籌不到錢,那些清朝原本的守陵人也是樹倒猢猻散,除了幾個愛新覺羅本家的親戚還在堅持外,基本上沒剩下幾個人。

至於那些戍守皇陵的國民政府軍,由於北伐戰爭再次爆發,他們也陸續被抽調到前線,皇陵一時間無人看守,這也給1928年孫殿英盜取東陵提供了契機。

也是因為孫殿英的盜墓行為過於惡劣,引起了社會各界,尤其是愛新覺羅皇室的具體聲討。東陵盜寶案發之後,國民政府迫於壓力,不得不又調遣士兵守陵,此事才告一段落。

之後再次出現無人看守的情況,是在1945年之後了。國民政府前線戰事吃緊,士兵又被調走,清皇陵再一次出現「真空」狀態。於是,新的東陵盜墓犯王紹義蠢蠢欲動,對清皇陵進行了第二次洗劫。

直到後來新中國成立,東陵才又迎來一批新的「守陵人」。與其說是守陵人,倒不如說是文物管理工作者。解放後,清皇陵被國家劃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設立了專門的景區,而這些景點的工作人員,便是新時代的「守陵人」。當然,他們不但有工資,還是國家公職人員。

百年風雲,歷史變幻,守陵人這一古老神秘的職業隨封建王朝的隕落逝去了,現代社會再也不需要專門的守陵人。又或者說,每個人都是自己祖墳的守陵人,而清朝守陵人的延續,便是如今散落在全國各地的千萬愛新覺羅的後人。

相關焦點

  • 大清都亡了108年,但還有人在日夜看守皇陵?是誰在給他們發工資
    前兩年有一本小說火遍全網,名叫《盜墓筆記》,而這些年影視圈中很多導演編劇對盜墓題材也相當感興趣,這還是因為在很多人的意識中,只要盜一座帝王墓,那就意味著發大財,而事實確實如此。中國作為一個千年文明古代,古代史更迭過幾十次,而每一個朝代又有多位帝皇。帝皇墓通常存有著大量的金銀珠寶。
  • 清朝已滅亡100餘年,為何還有守皇陵的人?有工資嗎?
    歷朝歷代都有著皇陵的存在,皇室中人生前輝煌,死後定然也想著榮耀。就像人活著的時候是挺起身板的高貴血液,死後也得保持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 如今,每一個墓園都有打掃看管的人,皇陵當然也不意外,只是到現在清朝已滅亡100餘年,為何還有守皇陵的人?他們又有工資嗎?
  • 大清亡了108年,為啥清東陵還有守陵人,誰給他們工資?他們是誰
    公元1912年,繼位不到4年,年僅6歲的溥儀,在時代的洪流中不能避免地成為了過去,和他一起變成落日黃昏的還有延續幾千年的封建制度,以及那個腐朽難堪的泱泱清朝,隨後即便他如何在復闢的夢想中掙扎都無濟於事,1967年的溥儀被以平民的身份葬在了華龍皇家陵園。
  • 大清已亡100多年,統治者早不在,為何還有守墓人?有誰給工資?
    應該很多人對守墓人的認識只停留在電視劇中,那些達官貴人抑或是皇室子弟被貶至皇陵守墓,看起來像是一個苦命的差事。 但實際上,守墓人並不是一種我們想像中的低微卑賤的工作,相反是一個充滿神奇色彩的職業。他們基本上是受命於特權者,聽從安排為特權者服務。清朝作為中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同樣也有守墓人制度。
  • 清朝已經滅亡108年,為什麼還有人在守住黃陵?
    當然我們大家都明白,皇家會建造皇陵,而皇帝就會埋葬在皇陵,那皇陵就需要一些人去守護。在一些古裝電視劇中都會演繹這樣的一幕,一些犯了事的人或者皇家子弟都會被發配去守皇陵。當然有些朝代他們是有守陵軍隊,不同的朝代守護陵墓的人也是不一樣的。有些守墓人是國家下命令守護的,然而有一些守墓人是世世代代都在為皇家守墓的人。他們守墓不是為了錢,而是家族的世襲。
  • 清朝皇室的守陵人,覆滅108年的王朝,誰還在花錢為他們守陵?
    但是清朝已經覆滅108年,在21世紀,守陵人還有傳承嗎?l守陵人的由來皇陵是古代皇室成員的埋骨之地,包括陵墓及其附屬建築,合稱為陵寢。皇陵作為陪葬品最為豐厚的陵墓,必然讓盜墓者垂涎欲滴。所以為了保護皇陵不受盜墓者侵擾,並且在古代極為看重風水,所以同時也為了防止盜墓者進入陵墓時破壞風水,守陵人應運而生。從商代到漢代,給皇陵守陵其實是守靈,通過生人活埋的殉葬方式來進行。漢高祖劉邦曾派人去看守秦始皇陵,由此才「生人活祭」這種殘忍的方式被廢除,開啟守陵制度,直到唐、宋二朝都沒有再使用過這種方式。
  • 清朝滅亡108年仍有專人看守皇陵,誰給守陵人發工資?你可能不信
    一開始主要是會派一些朝廷不和諧的大臣去守陵,斷送他們在朝政上的威信。後來,守陵人變成了一種對皇親國戚的懲罰,當你在宮中犯錯時,就會將你送到皇陵去面壁思過。但是可以想像,這些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的守陵人,是不會很認真地去完成這項任務的。清朝於1912年正式滅亡,隨著清王朝的敗落,那些被強制送來守陵的守陵人,也開始蠢蠢欲動。
  • 清明,致敬為英烈守墓的他們!
    而此刻,你可能還沒有想到,在座座烈士墓背後,是誰在朝撫塵土、夜點長燈,守護著這些英靈?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守墓人」。年年春花開又落,歲歲風雪起又息 ,他們與英魂相伴,默默地守著一座座豐碑,幾十年初心不改…… 是何種力量在支撐著他們心裡深處的堅守,他們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 張作霖守墓人:守墓30年,每月補貼100元,只為等一個張家人
    歷史上記載他的死,是由於日本人為了獲取利益,採取了暗殺行動,炸死了張作霖。但是一直以來,很多人又對張作霖的死,還有另外一種聲音,這些人認為,其實張作霖,不是日本人暗殺的,至於幕後黑手,還另有其人,這種觀點也是不脛而走,議論紛紛。
  • 神秘家族為此人守墓800年,其背後的故事令人難以置信
    鮮為人知的是,近800年來,有一個神秘的家族一直默默守護著這座古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家庭?他們祖祖輩輩守護著誰的墳墓?據史料記載,餘允文生於公元Lll0年,今仁壽縣大塘鄉。他自幼聰明好學,少年時代就顯出過人的才華。歷任彭州通判,澧州知州。後調京任成秘書,調任禮部郎官。後來,他升任中書舍人。
  • 467年,家族守墓人
    墓碑上,「嘉靖」還能清晰分辨,長期從事浙江地區宋元考古,鄭嘉勵自然敏感,墓地規模很大,墓體保存完整,一座距今400多年的明代家族墓。墓的側後方,草堆深處,露出一塊斑駁的文物標識碑:胡森墓。2004年,金華市文化體育局立的文保點,當時還不是文物局。胡森,陌生的名字,鄭嘉勵不知道是誰。
  • 清平樂:宏大肅穆的北宋皇陵,如今雜草叢生,北宋皇陵為何寒酸?
    劇集開篇第一集,就是少年仁宗回真宗陵墓永定陵,尋找守皇陵生母李順容。在我們的印象中,皇陵是皇家尊嚴的象徵,是天子權力的體現,只有威嚴、壯觀和奢華的皇陵設計才能配得上皇家的身份。而在《清平樂》劇中,也比較好地還原了這種宏大肅穆的氣氛。
  • 300年的袁崇煥墓,第17代最後一位守墓人去世,一生奔波為守墓
    01你知道這個他是誰嗎?他就是袁崇煥,明末抗清名將,愛國將領,在明思宗登位後,重用袁崇煥,並且擊退了當時還未成名的皇太極。但是之後魏忠賢的餘黨找藉口彈劾袁崇煥,皇太極又使用了反間計,袁崇煥被多疑的明思宗認為有通敵賣國的嫌疑,被凌遲處死,家人被流放三千裡,家產被沒收。而袁崇煥去世時在《明史》中有記載:寸寸臠割之。
  • 浙江有座皇帝墓,1千年來有專人守墓,墓主人至今不能確定是誰
    浙江有座皇帝墓,1千年來有專人守墓,墓主人至今不能確定是誰 說到古墓,總會與時間的長短聯繫在一起,因為古墓的年代越是久遠,考古學家考究起來就更加耗費時間和精力,此前在浙江的一個普通的小山村,有一座號稱千年的古墓,當地村民們都把它叫做皇帝墓。
  • 《戒魔人》122守墓人
    周武王姓姬名發,咱就稱姬爺吧!那是我們華夏民族的祖先。傳說他是帝嚳的後人!你知道帝嚳是誰嗎?那可是三皇五帝之一!姬爺就是他的第N代孫子!姬爺建周朝定都鎬京,大概就是現在的西安附近,死後理應就近掩埋。這裡是中蒙邊境,距離西安少說也有幾百公裡遠,絕對不可能把墓地修在這裡!」「那個,我就是西安人……」劉警官聽到周武王的事情也來了興趣,就想顯擺一下自己的家鄉。只見劉胖子朝他大手一揮。
  • 他們為烈士守墓,從青絲到白頭
    而此刻,你可能還沒有想到,有那麼一群人,他們竟然用自己的後半生守在這裡。他們是烈士英靈的「守墓人」。  是何種力量在支撐著他們心裡深處的堅守,他們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然而,他以自己63的堅守,實踐了對英烈的承諾,默默地為11位無名烈士看墓守靈。63年,他從白天守到夜晚,從春天守到冬天,從青年守到老年,直至生命最後一刻。他說:「吃水不忘挖井人。俺們今天的好日子,是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怎麼能忘記?他們活著的時候,俺沒有機會報答,現在終於可以為他們做點事情這是一份終生難以放下的牽掛。」
  • 為什麼明朝皇陵沒有一個被盜,而清朝皇陵卻頻頻被盜墓賊光顧?
    中華上下千年,自秦朝大統一開始,歷史上有兩百多位皇帝,每一位皇帝的身後事都是早早準備,除了修建奢華,還會陪葬大量皇帝生前喜歡的文玩字畫,因此皇陵意味著寶藏。面對這些財富的誘惑,一些人選擇鋌而走險衍生出了盜墓這一職業。
  • 為何元朝皇陵一座也沒發現?
    所以從外形上看,元代陵墓不像漢族人那樣在地上留一個小土包,你說這讓盜墓賊的洛陽鏟往何處下手?此外找不到元代皇陵也跟他們不喜歡風光大葬有很大關係。換句話說,元朝皇帝們不像其他王朝大張旗鼓,將價值連城的寶貝統統帶到地下,相反他們的陪葬品少得可憐。
  • 各朝皇陵分布在哪?一個誰也找不到,一個誰也不敢打開
    秦始皇作為統一六國的第一位皇帝,其陵墓可不一般,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5千米處的驪山北麓,它建於公元前247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建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美的帝王陵墓。根據司馬遷《史記》中的描述,秦始皇地宮穿透驪山,陵墓一直挖到地下的泉水處,墓穴中有各種奇珍異寶,大家都熟知的兵馬俑只是它的陪葬品,且墓室內要道裝有弓弩以防盜墓者。
  • 「石像鬼&守墓人」戰術分析
    ——守墓人、石像鬼。在4普狼局中,序盤階段每個普狼的信息量為4,即:知道自己的身份,還有3個同伴的身份。在石像鬼局中,序盤階段每個普狼的信息量為3,石像鬼的信息量為2(知道自己和查驗目標的身份)。因為存在狼人殺中石像鬼的可能性,所以女巫第一夜救人的意願也會比標準局要低。1.守墓人基礎策略在標準局中,兩個預言家對跳已經是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