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表示,經工信部批准,正在建設國際網際網路的數據專用通道。
在12月28日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武偉接受記者提問時表示,臨港新片區在跨境數據方面進行對外開放的嘗試。選擇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進行跨境數據試點,目前工信部批准,新片區正在建設國際網際網路的數據專用通道,這將會在全國跨境數據對外開放中起到重要作用。
臨港新片區全稱「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於2019年8月正式成立,對標國際上公認的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實施具有較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開放政策和制度,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
今年6月,臨港新片區發布了「信息飛魚」全球數字經濟創新島概念形態設計和產業功能布局。這個以飛魚形態打造的全球數字經濟創新島總建設區域達100公頃,將首先探索建設「新型數據監管關口」,推動數據跨境流動「先行先試」。在人工智慧、生物醫藥、智能製造、總部經濟等關鍵領域,探索國際化數據流通機制,加強數據資源匯聚,力爭2025年實現服務境內外企業機構10萬家,支持實現每年EB級別數據的跨境互聯、互通和互用。
其次,臨港新片區將優先發展以5G、大數據和雲計算為主的數字經濟,還將壯大發展智能研發、IC設計和軟體信息等為主的數字產業。
數據的應用、流通、存儲和交換離不開數據中心的支持。
武偉此前接受採訪時就曾表示,臨港新片區將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打造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的世界級信息基礎設施標杆,加快部署IPv6,統籌規劃網際網路數據中心(IDC)及邊緣數據中心布局,推動區內工業數據、貿易數據、金融數據跨境流動試點。
在數據流動方面,臨港新區實施國際網際網路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遵循國務院發布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建設完備的國際通信設施,加快5G、IPv6、雲計算、物聯網、車聯網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新片區內寬帶接入能力、網絡服務質量和應用水平,構建安全便利的國際網際網路數據專用通道。支持新片區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總部經濟等關鍵領域,試點開展數據跨境流動的安全評估,建立數據保護能力認證、數據流通備份審查、跨境數據流通和交易風險評估等數據安全管理機制。開展國際合作規則試點,加大對專利、版權、企業商業秘密等權利及數據的保護力度,主動參與引領全球數字經濟交流合作。
在數據中心建設方面,為確保臨港新片區新建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符合國家和上海市相關要求,同時為數據中心考核、規劃布局、集約化建設等提供支撐,今年12月臨港新片區特制定發布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網際網路數據中心建設導則(試行版)》。
在上海市要求「新建網際網路數據中心PUE值嚴格控制在1.3以下……平均單機架功率不低於6千瓦」的基礎上,臨港新片區《導則》更進一步細化和提高要求:建設IDC的平均機架設計功率不低於8kW,綜合電能利用效率CPUE值嚴格控制不超過1.25。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