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阿甘正傳次要人物解讀

2020-10-12 Rockliming

阿甘正傳是一部名留青史的優秀電影,而對於主人公阿甘的分析與讚美不絕於耳,(本人的短評便是圍繞阿甘而言的)但這部電影中的其他人物也是個性鮮明,而在這裡,我就依我所見,對電影中的三個次要人物:阿甘母親、珍妮和丹中尉進行解讀。

1.阿甘母親:面對有缺陷的兒子與破碎的家庭,盡力完成了母親的使命。

阿甘的家庭並不是完整的,他的父親去向不明,我們在片中也無法得知,但好在他們擁有一套好的房產,能夠供給母子二人的生活與收入。同時,阿甘母親為了能讓有缺陷的阿甘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她早早的就為阿甘找了醫生治療腿部,想方設法,犧牲自己讓阿甘進入了正常的學校,從小就給阿甘灌輸人人生而平等的理念,用阿甘能聽懂的語言表達來給他講述人生的道理。同時,阿甘也是爭氣的,靠自己跑步的天分進入大學並拿到文憑,參軍加入越戰並立下大功得到總統親授的榮譽勳章,這些場景中阿甘的母親都被鏡頭所特寫,喜極而泣。最後,在她得了癌症的將死之際,她給阿甘上了她生命中所能給予的最後一節課。

按她的話說,她只是盡力去做了自己應做的事情,而「盡力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不也就是阿甘以及我們整個人類社會實現自身價值的最簡潔,最易理解的方式嗎?每個人命運如何,我們不得而知,究竟是註定的還是偶然的,或許像阿甘所言,兩者同時存在,但在我們看來,正如阿甘母親所言,你永遠不知道人生的下一顆巧克力口味如何,我們所能做的便只是盡人事,聽天命。

2.珍妮:理想與現實衝突下的矛盾產物。

她是個心地善良的女孩,阿甘第一次上校車時,她肯與他分享座位,在他受欺負時,盡力去幫他,面對智商低於正常水平的阿甘,她將兩人的友誼堅持了下去,從而使阿甘對她產生了感情,但她的家庭不盡如人意,她的父親對她的猥褻,她的家庭的破碎,使得她從小就只得擁有一個被玷汙的肉體,也正是這個原因,她在後來追求自己的夢想時,對於肉體上的犧牲並不是特別介意。她是善良的好人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但由於從小的家庭原因才使得自己並沒有做到潔身自好,她為了追求自己的音樂事業,以自己的肉體作為籌碼,這個可能在其他人看來是為了自己的夢想而毫無原則,但對她來說,常人眼中的原則在她小時候就已經被踐踏到她自己已經不再在意。再看步入社會後她與阿甘的關係,阿甘多次來找她,但每次都恰好看見了她被男友欺負的場面,愛著珍妮的阿甘每次都挺身而出揍了欺負珍妮的人,而珍妮每次都說自己沒事,還帶著些許責備的說阿甘壞了她的好事,可見她在外打拼也是受盡折磨,但每次面對阿甘,都是珍妮自己審視自己的時候。她變了,她認為自己不再配得上阿甘,或者更準確的說,他們的人生道路不同,阿甘擅長於聽從命令,循規蹈矩,而珍妮更想追求自己所喜愛的東西,儘管堅持這條道路需要她犧牲自己的很多東西,但她並不介意,只要能繼續自己的音樂夢,她無所顧忌,這也是她從小被影響的產物,她在逃離所謂的家之後,絕不可能再回去,而她寧願在外受苦,也絕不淪落到無家可歸的地步,這極大的降低了她的底線,但同時,阿甘越來越優秀,珍妮看在眼裡,喜在心中,她與阿甘青梅竹馬,對他的感情才是真正的純粹的愛,但正如上文所說,兩人人生道路不同,這也使得他們這真正的愛沒有過早表現出來,直到阿甘賺了足夠多的錢,珍妮才結束了自己燈紅酒綠的漂泊生涯,回到了阿甘身邊。為什麼珍妮會在這時回來呢?之前的多次機會,珍妮都沒有跟著阿甘,而是繼續自己的漂泊生涯,在我看來,原因有二。首先,珍妮後來說過阿甘不會想娶她,可見她還是介意自己後來的經歷,不想連累阿甘創造自己的輝煌。其次,當時的珍妮還年輕,可能認為的夢想還是自己當時所追求的最大生命意義。到了後來,珍妮改變了人生觀,更想安定下來過平常的生活,她沒有了任何依靠,只剩阿甘。可能很多人看來這個行為很渣,但阿甘是愛她的,而且從他們經過那一夜後珍妮果斷離開的選擇,可見她不為阿甘的錢,也不憑藉阿甘對她的感情而對他盡情玩弄,她的善良在阿甘身上從未改變。再後來的事情就都知道了,珍妮生下了阿甘的孩子,憑藉一己之力將他撫養的很好,阿甘則在失去珍妮後開始了在當時的人們眼中看來十分有意義而偉大的跑步行為。但在他看來,他只是想跑,想通過這種發洩方式放下珍妮。

但他後來還是收到了珍妮的來信,並毫不猶豫的來找珍妮,珍妮寫這封信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無法繼續撫養阿甘的兒子,現在再看,如果珍妮沒有得病呢?她可能真的會獨自撫養小阿甘,從而體現對阿甘的愛與對自己之前的浪蕩生活的救贖,但造化弄人,她剛想好好生活,就得面臨死亡。我們試想珍妮死前的心理究竟如何?可能會有對自己之前燈紅酒綠的生活的悔恨,但也可能對自己當時堅持自己的夢想而感到感激,但至少對阿甘,她沒有任何遺憾,她成為了阿甘的妻子,為阿甘生下了後代,把自己真正的愛情給了阿甘,這是珍妮最後的底線,她也成功守住了這條底線。

3.丹中尉:打破家族魔咒,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

丹中尉的家族是個軍隊家族,他的多代父輩都戰死沙場,而他的家族也以此為榮,這毫無疑問的使得丹中尉從小就有參軍夢,能戰死沙場獲得榮譽也是他所追求的。在越南戰爭中,他們小對遭遇伏擊,傷亡慘重,丹中尉也在戰場裡呼叫空襲,準備與敵人同歸於盡,但是,他的隊伍中有阿甘。阿甘在用自己超人的跑步天賦跑到安全地後,又回頭,想救自己的朋友,在這途中,他發現了多位戰友,並把他們救到了安全地方,這其中就有丹中尉。當時的丹中尉是不情願的,他認為這是他繼承家族遺志,獲得至高榮譽的最佳機會,但美好的計劃被阿甘破壞了,面對自己的救命恩人,丹中尉剛開始毫無感激之情,在戰場上失去了雙腿,他不可能再次回到戰場建立功勳,他的人生意義就此徹底破滅。再後來,看到阿甘由於拯救戰友的優異表現,而被總統頒發榮譽徽章,丹中尉可以說是徹底絕望了,怨恨之心日漸濃鬱,但自己是中尉,是軍人世家的產物,所以他是有原則的,責怪歸責怪,他還是沒有對阿甘做出我一直擔心的事情。但事已至此,失去了生命意義的他最後絕望,用酒精與女色填充自己的餘生,但他對阿甘的看法與感覺還是發生了改變,在他們再次相遇後,面對別人對阿甘的侮辱,丹中尉無法忍受,以犧牲自己的新年之夜的代價,幫助阿甘挽回尊嚴。這裡原本的解釋是丹中尉不想阿甘被侮辱,因為他也不想被稱為殘廢,這已經體現了他對阿甘的態度的轉變,他是自己與小隊的救命恩人,儘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毀掉了自己的願景,但救命恩人就是救命恩人,他的地位是無法取代的。

後來,阿甘說自己要買捕蝦船,丹中尉表示不願相信,並說到時候回去當他的大副作為嘲諷籌碼。他不相信一個智商低於正常水平的人會為了戰場上的一個承諾而改變餘生,也不相信他會成功,但最後,阿甘真正做到了。這時的丹中尉究竟是何想法呢?在我看來,這是他徹底改變的契機之一。自己原來篤定相信的東西,被阿甘打破,所以他以前認為自己已經成為了社會的廢人的想法也就此改變,他開始接受自己的現實,而且開始打破自己之前對自己的想法,他不是廢人。所以,他出現在了阿甘的船上,對命運的不公而對上帝心存怨言,儘管如此,在大風暴來臨的時候,他在船桅上向上帝宣戰,他不願繼續沉淪,他要對抗自己的命運,而且最終成功了,他和阿甘再次創造奇蹟,瞬間暴富,成功的丹中尉最後還是對阿甘說出了自己的感謝,這不僅是對阿甘拯救自己生命的感謝,更是對阿甘幫助他找回自我,打破家族傳統所定義的生命意義的感謝。

最後,丹中尉出現在了阿甘的婚禮上,身邊是自己的未婚妻,自己的人生發生改變,自己的家族也就此發生改變。

相關焦點

  • 經典影視作品解讀——《阿甘正傳》
    經典影視作品解讀——《阿甘正傳》電影總是能在不經意間將你打動,一部優秀的電影,可以給我們更加開闊的視野,引人思考的啟發。讓我們從中明白更多道理。今天,讓我們來跟隨測量3204班馮軒進入今日電影推薦——《阿甘正傳》。
  • 《阿甘正傳》:珍妮為什麼一次又一次離開阿甘?
    經典電影《阿甘正傳》,1994年上映,第二年一舉摘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名垂影史。《阿甘正傳》故事並不複雜,就是傻子阿甘一步步打怪升級的故事,說升級或許還不準確,因為智商75的阿甘恐怕到最後智商也沒有增加,還是邊緣智力的屬性。
  • 《蛋炒飯》:中國版《阿甘正傳》?網友:的確阿甘,但並未正傳!
    這部電影,估計看過的人不多,但它在拍攝之初,卻被譽為是中國式的《阿甘正傳》,只可惜問世後,與期望差別過大,電影口碑平平,幾乎被雪藏起來。那麼,《阿甘正傳》和《蛋炒飯》到底差別在哪?觀眾反響才會如此之差。
  • 《阿甘正傳》海賊王阿甘
    " ——《阿甘正傳》我最喜歡的動漫人物就是路飛,阿甘和路飛一樣,目標清晰,信念純粹而美好。
  • 解讀阿甘正傳,阿甘中的美國精神,你真的懂了嗎?
    解讀阿甘正傳,阿甘中的美國精神,你真的懂了嗎?阿甘正傳是一部偉大的作品,讓無數的國人感動,但是絕大多數的國人對阿甘正傳的感覺只是一個智力低下的孩子的逆襲的勵志故事,當然我們畢竟不是美國人,所以理解到這裡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其實阿甘正傳還有更加深層次的意義,這也是它能夠在美國影壇的地位如此之高的原因,小編也是多看了幾遍細細的思考了很多,最終發現這部電影居然代表了這麼多,其實可以說阿甘就代表了美國那個時代的精神,阿甘也代表了美國的一派人的價值觀
  • 電影《阿甘正傳》解讀
    三、民族與國家神話    對美國觀眾而言,《阿甘正傳》除了是一部個人傳奇、人生寓言,還有更加深層的民族與國家含義。儘管主創人員都否認影片是政治電影,但是美國人吉恩*西斯克爾卻在文章《為什麼是阿甘?為什麼是現在?》
  • 《阿甘正傳》——最給力的人生巧克力
    另外還藉助其他次要人物的戲份,進一步豐富補充,如以珍妮牽出嬉皮士風潮、性解放運動,並暗示愛滋病傳播的緣由;以丹中尉購買蘋果公司的股份等體現美國的科技發展,登《財富》雜誌封面暗示阿甘的商業奇蹟……讓人們在觀看阿甘的傳奇史詩時,看到了整個美國的發展歷程,同時也欣賞到了美國文化,宣揚了美國的價值觀。
  • 阿甘正傳電影百度雲資源高清在線,在線觀看阿甘正傳
    《阿甘正傳》電影在線觀看資源高清,請關注公眾號「南京兼好職」,然後回復關鍵詞:阿甘正傳   即可免費在線觀看高清版電影《阿甘正傳》
  • 《阿甘正傳》——巧克力人生
    今天,《阿甘正傳》原著作者——美國作家溫斯頓·格魯姆(Winston Groom)去世了。
  • 致敬《阿甘正傳》!BEAUTY&YOUTH 發布《阿甘正傳》膠囊系列
    為致敬美國經典電影《阿甘正傳》,BEAUTY & YOUTH 發布了全新膠囊系列。系列帶來長袖、t恤和帽子等款式,「阿甘所在的阿拉巴馬州綠茵社區周圍的草地」,「一張空板凳下面放著阿甘的公文包」等電影經典元素注入,辨識度極強。Forrest Gump 字樣呈現於服飾中心位置,也表明了致敬主題。
  • Top | 《阿甘正傳》珍妮離開阿甘的原因...
    今天,讓我們來聊聊一部電影,相信很多人都會熟悉這部電影,叫《阿甘正傳》。然而這並沒有什麼卵用,因為主角阿甘的人物設定便是一個出生腿部殘疾並且大腦IQ還有些殘缺的一個智障小男孩。這個人物設定我真的想說——棒極了……
  • 影評|《阿甘正傳》
    電影比較常見的敘事技巧就是故事中有故事,通過影片中的人物給另一個人物講故事來實現敘述的過渡,這種敘事技巧就是在兩個故事之間來回切換,最後結合在一起的敘事方法。阿甘就是影片中的敘述者,隨著羽毛飛舞至阿甘的腳下,阿甘開始講述故事。在阿甘講述期間,故事隨著不同的等車的路人而改變,一層層地展開,將現實與阿甘的人生經歷毫不牽強地融合,賦予影片更多的層次感與時間感。
  • 《阿甘正傳》阿甘幸福嘛?
    願每個人都如阿甘一般永遠保有赤子之心。整部電影雖然有些理想化,從小患有小兒麻痺症的阿甘,智力低於一般人,卻擁有非凡的運動天賦、與智力相反的幸運、一個愛他的母親以及他自己的耿直與純真。有人說阿甘正傳就像是一部美國現代史。
  • 電影《阿甘正傳》的原作者去世
    溫斯頓·格魯姆不僅是《阿甘正傳》的作者,更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新聞工作者,同時還是一位著名的美國歷史作家。我們向他的家人致以最誠摯的慰問。」溫斯頓·格魯姆溫斯頓·格魯姆除了《阿甘正傳》他還創作了《消逝的夏日》《美國西部史:1846-1847》、《在生命之上飛行:王牌飛行員鍛造史》等等。電影《阿甘正傳》豆瓣評分9.5,是一生必看的經典之作。
  • 《阿甘正傳》——巧克力的人生哲學
    如果說要重溫電影界的經典製作,很多人的腦海中會浮現出很多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聞香識女人》,《放牛班的春天》等等,諸如此類的經典電影,但還有無論看多少遍,都能發掘出新東西的這部影片——《阿甘正傳》。
  • 永不停歇——試析電影《阿甘正傳》
    影片《阿甘正傳》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移步換景,詳細敘述了阿甘如何在奔跑中不斷超越自我,創造更多的人生價值的勵志故事。片中阿甘是一位普通人,出生在美國一個平凡的家庭。他擁有平凡的身軀,平凡的面孔,卻有著不平凡的人生。那麼,阿甘是如何生於平凡卻又不甘平凡呢?「洗盡鉛華獨匠心,梅花香自苦寒來」,電影《阿甘正傳》的主題正是阿甘永不停歇的阿甘精神。
  • 必看電影之三十——阿甘正傳:「傻子」阿甘
    阿甘正傳  美國"反智電影"的代表作  充滿著好萊塢電影回歸的保守主義精神  展現歷史與個人的約定,以小人物的經歷透視美國政治社會史的史詩片《阿甘正傳》就是這一時期反智電影的代表作,它根據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通過對一個智商為75的智障者生活的描述反映了美國生活的方方面面,並以獨特的角度對美國幾十年來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做了展現。它使美國人重新審視國家和個人的過去,重新反省美國人的本質。
  • 重溫奧斯卡獲獎影片《阿甘正傳》,解讀專注與堅持的故事
    這部電影製作精良,通過主人公阿甘的故事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阿甘正傳》改編自美國作家溫斯頓·格盧姆1986年出版的同名小說,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電影上映後,於199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導演獎等6項大獎。
  • 淺談電影《阿甘正傳》中的敘事技巧
    在電影《阿甘正傳》中,導演從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兩種敘事角度出發,多角度地詮釋了影片的主題。影片中開頭和結尾部分的羽毛畫面以及阿甘講述自己故事的情境都採用了第三人稱,觀眾以旁觀者的視角了解主人公阿甘,如同影片中坐在阿甘旁邊的路人們,以審視的角度來觀看阿甘講述自己的人生經歷。
  • 《阿甘正傳》
    阿甘正傳講述了阿甘的前半生,也是他最坎坷、最幸運、最多舛的一段日子。他的前半生仿佛都是在奔跑,別人的奔跑身上都背負了太多的東西,而他僅僅只是想要奔赴前方,勇敢的去追尋遠方的偶然和註定。從小腿部有殘疾的他,連走路都困難不已,加上他的智力低於同齡人,在母親的苦苦哀求下才得到求學的機會。但是他的智力低於常人,在同齡人裡被受欺負,連校車上都沒有他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