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制度」的決定,皇族展開了激烈的生殖競爭。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已經繁盛到一百萬人。作為大明王朝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團,皇族確實是「最幸福」的集團。
但是,李自成兵峰到達的時候,周姓王子幾乎沒有人能生存。明朝皇族200多年的狂歡節本來就不是免費的。
朱元璋種下的惡果
朱元璋在歷史上留下的形象是冷酷的。他對老百姓、大臣、老朋友、妻妾都冷酷無情。只有在自己的後代面前,他才會面帶慈祥,溫柔體貼,無比體貼。他絞盡腦汁想確保子孫們的幸福生活。
開國沒多久就封公信之前,他急著封所有兒子為親王,儘管小兒子那年只有一歲。他規定皇族子孫不受一般法律約束,不受當地官廳控制。帝王之家,服裝,軍紀,河子第一等,後代神靈都要「服氣拜謁」。
朱元璋為大明王朝的官員們制定了中國歷史上最低的工資標準,而為子女和孫子們制定的工資標準只是怕不厚而已。皇子被封為親王后年薪俸滿席,是最高官員的近7倍,不包括大量土地等各種獎項。為了讓後代充分享受幸福,他規定皇族不必從事任何職業。
所有皇族後代,所有消費需求由國家承擔。從10歲開始領工資領工資,結婚時國家支付住房、官服和婚禮費用。死的時候還有厚厚的喪葬費。這種細緻的「愛」在中國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名人無法感慨,「我親親的恩惠比前一代厚得多」。可以說是。
朱元璋的皇族政策,只有一個漏洞,即他幻想通過正史王掌握軍隊,捍衛股價天下的安全。結果,永樂年以後,親王率軍鬧事。這種情況使明朝歷代皇帝不斷努力填補這個漏洞。
皇帝們一方面保證了皇族生活的奢侈欲望,另一方面極力加強對皇族,特別是國王的控制。
到了明代中後期,這種控制達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由於擔心王藝會聯合地方勢力發生動亂,後代皇帝規定親王一輩子只能住在王府,出城散步要特別派千裡迢迢向皇帝本人提交申請書。
沒有皇帝的直接許可,親王在城市裡也不能掃墓。為了防止親王們串通的機會,後世皇帝規定親王們一輩子都不要見面。這就是著名的「李王不見面」。
皇族壟斷地方最賺錢的行業
對大明王朝的其他成員來說,皇室生育記錄的一次更新不僅意味著茶餘飯後的八卦閒聊加上材料3354,還意味著各平民的負擔加重。王子的增加只能導致王府的增加和圈子的擴大。天下最好的土地越來越集中在皇族手中。明代中葉以後,全國人均土地持續下降,同時皇族佔有土地卻迅速擴大。
許多王府擁有的土地動不動就萬頃。京王、石王在湖廣等長田達4萬公頃,福王長田2萬公頃,桂王、惠王、西王、西王吉王在長沙。河南全省的土地竟然有一半歸各王府所有。
皇族的工資直接來自各地的財政收入,皇族人口的指數級增長意味著財政支出增加數十倍,數百倍。山西晉王府,明初只需要年薪1萬席,家庭年間增長到87萬席。
河南周王府從1萬席增加到69萬席。湖廣楚王府,從1萬席增加到25萬席……局部船上權勢的比重迅速擴大,下層人民的生存空間不斷壓縮。
這座江山上億萬人民生存的真正意義是自古以來為一家之主提供鮮血。這是中國政治問題上的應有之意,大明王朝的大臣也對此有充分的理解。
但是朱某一家的生育率導致了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局面。從明代中期開始,各地部長們慌慌張張地發現,當地財政收入已經不足以養活當地皇族。
例如,山西省的財政收入為152萬席,山西王爺每年消費的工資為312萬席。河南每年的財政收入是84萬個席位,要供給王大爺的是192萬個席位。家庭年間,大臣們紛紛焦急地指出。
不久後,中國的大地震可能會引起全國的力量,也不能養活這一家荒唐的場面。「王府將軍,中尉滿世界,福齡十年,雖然破壞內部積累,傾天下戰局,豈止夠贍養費?」說。「「以後聖人新孫戰萬歲,有限的土地,增加沒有計算的綠谷,怎麼能落後呢?
這只是皇族造成民怨的一個原因。其實中國人民都特別「合理」。江山是別人祖先抬著頭下來的,換成千萬人的頭。
因此,別人的後代受到特殊待遇是理所當然的。問題是,國家規定已經如此優厚,皇子龍孫仍然不足。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影響力,把觸角伸到所有有油水的領域,沒有利益,什麼都做。
皇族往往與巨商勾結,進行行業壟斷。這些親耳要利用自己的關係,走向調整的特殊政策,向商人轉手,從財商那裡分享巨額利益。當地所有盈利能力最高的行業都被壟斷。許多地方的番王利用特權控制了當地的食鹽銷售。他們不顧老百姓負擔得起的能力,任意提高鹽價,使底層的老百姓長期買不到鹽。
土地、森林、礦山等稀有自然資源證明有利可圖後,皇族通過向皇帝乞討或巧妙奪取的方式搶佔自己的手中。
各地王府包圍的土地是「都是州郡很臭的田地」。例如,皇帝給了福王2萬公頃的土地,本來定在河南,但河南的好地方仍然不夠,只好跑到湖廣圈地,佔據最好的沃土。因此,史書說:「佔領民業,為民眾爭氣的人,不如黃章、帝王、勳奇、中關村」。
各地的王子手無寸鐵地哭著要求特裡。
許多地方的稅收徵收權紛紛歸各地王府。周王擁有開封的稅收課權,石王佔據了26個河浦所,羅城縣的詳細資料給了清遠王,屯留縣歸妖山王所有。平遙王說他的家人太多,生活不寬裕,皇帝命令,麗江縣一年的詳細情況告訴他……
通過各種巧妙的手段,皇族積累了世界上最多的財富。富甲天下的福王,「朱玉品賄賂土匪」,100萬韓元。陝西的秦王是富甲天下,擁有「數百萬」。大同大王竟然擁有1060套房子。
壟斷集團暴利肆虐的直接結果自然是民生日困。從明代中期開始,歷代皇帝通過「加派」等手段,將終版費用進一步轉嫁給國民。本來負擔很重的老百姓更是雪上加霜,有些農民甚至「廢除筷子,賣房子,捐妻子,為王國的搖滾」。
皇族成了黑勢力保護傘
這些東西最終符合「合法」或「潛規則」。但是這仍然不能滿足皇族的欲望和衝動。在沒有限制的情況下,特權應該一直走向極端。明代皇族犯下法外種種惡行,窮兇極惡地為他們積累了更大的民怨。
國家明確規定皇族不能干涉地方政務,但很多皇族涉足地方事務,一旦不如願,就依靠自己的龍子龍孫身份橫行地方官員。替王府保國將軍不滿玄關懲罰他的僕人,公然當眾毆打行政長官。
晉王府的河東王等辱罵毆打地方官更是司空見慣。所謂「戴著類似的,擅自進入縣,用凌辱毆打成了習慣」。嘉靖37年,寧化王府宗吉,即小執事,甚至毆打暴行暴行及受傷黨副使等法院隊員:「蘇祿糧食失敗,圍攻狀語,暴行及受傷左副省長有望者。」
由於享有司法特權,有罪不罰,很多王府成了地方黑惡勢力的保護傘,甚至自己也淪為黑社會頭目。嘉靖五年,慶成部的保國將軍被控窩藏小偷。隆慶兩年,房山王府邑國中尉朱新元洗劫了「軍刀罐和掠奪商品」。湘潭王府的保國中尉、昌華王府的保國中尉都是「私下盜竊金星」,公然殺人搶劫財物。像搶劫民女這樣的經典橋段更是無窮無盡。在特權的庇護下,皇族已經淪為大明社會道德水平最低的群體。
河南宇宙之徽王主倫說:「美女兒子過了家門,進行掠奪和淫亂,不敢得到空閒。「即被激怒,與老虎投票。」
山民王朱智禮在武康州說:「搶前後的民姑娘是沒有計算的。」受傷期間,武邑王以「巨尚禮、朱樂、妓者歌舞、極制陰情、內事奸者、輒非法複製掠奪、怒容、石膏壓胸、囊紗覆蓋、死亡人數」為名。
200年的狂歡不是免費的
即使民怨很深,各地皇族也完全不顧3354享受,這是對烈鳥、烈鳥、烈鳥、帝都血戰的最好回報。作為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團,在大明王朝,皇族確實是最幸福的集團。200多年來,橫行、狂飲、海歌達到極點,享受高潮。
可惜世界上沒有不散的宴席。李自成、張獻忠等明末「七十二家」起義軍縱橫土地後,朱元璋的子孫們突然意識到,他們的宴會不是被打擾,而是永遠結束。
更可怕的是,他們這時才知道這個200年的宴席不是免費的,是時候結帳了。這些省州的親王、郡王和將軍是農民軍最感興趣的獵物。
無論大小農民軍經過哪裡,皇族都難逃一劫。各地最壯麗的王夫們在連接全國的戰爭中幾乎沒有灰飛煙滅。
據太原總兵江上訪親文稱,農民軍「攻陷掠奪焚燒,防備極惡毒,宗藩遭殃」。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皇族人口增長最快的山西。明末山西有秦王、大王兩大番王和西夏王等多位郡王,皇族達數萬人。
崇禎十六年,李自成揮軍進入山西,每個地方都先殺了皇族。起義軍攻陷山西平壤後,「西夏王等300多人被殺害」。佔領汾陽後,首先搜查「終身」,搜查「菲芬一方,幾成羅剎鬼局」。
崇禎17年初攻佔太原後,李自成說:「逮捕了400多名陳宗實,派西安把他們都殺了。」這四百多人都是王一溪的高級皇族。
接著說:「(中低層)物種怕變,關上門搜查,得到一千多人,殺了海子,殲滅陽脈。」經過這兩次殺戮,山西晉王宗室的主要人物都被殺了。崇禎17年3月李自成軍又佔領了大同。
6天內,大王朱前田以下的4000多名帝王宗室全部被殺害。其他君王也幾乎無法倖免。姜博士在系本上說:「雲(今山西大同)的宗城大約有一千多個,小偷6日盤踞,屠殺都要完成。」「多次,李自成軍僅在山西,殺害了10000多名朱成子孫。山西一個地方只是一個縮影。事實上,李自成以「不殺」而聞名,但他的病棍過了,那位周氏王爺爺們幾乎沒有活下來。
張憲(。)鍾君把玉石都當成了焚燒的特長,所到之處,君王們都消失了,更是問題的意義。不同的是,他在殺人法上總是有新的想法。崇禎14年2月,他攻佔襄陽,將襄陽王朱英明執行於南城樓。
朱賢明跪下來乞討,張獻忠給了他一杯酒,這樣說道。「我想借王鬥讓楊時昌陷入伏法。」然後說:「殺了城市,燒了城樓,把屍體扔進火裡。」
崇正16年5月,張獻忠克武昌俘獲楚王朱化奎。這次他想出了另一個新的花紋——活的針書號,宮殿樓閣點燃了近一千間。
和平時代皇族生育率最高,在明末戰亂中,皇族死亡率也是社會各階層最高的。明末起義軍屠殺皇室成員,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堅決徹底。
如果是朱元璋的後代,無論是主動投降還是被動被俘,無論是立地跪地還是苦苦生存,無論是拒絕藏寶地點,還是痛快地奉獻一切財富,結果都是一樣的:一刀切地消滅。
歷史書上涉及到王府的兵鋒下的處境,使用的單詞都是「用完」、「全部」、「合族」:張獻忠佔領尚德,「英王宗室用完了」。攻佔重慶,徵服蜀王朱昌浩和他的家人「殺光」。蜀王朱智鵬說「合宗損害」……歷史學家說:「是無王夫之地、順驛、郡民、州城。都是天殺的。」
明皇族200多年來為所欲為,積累了太多的民憤。他們已經完全站在普通民眾的反對下,用自己那一代人的血和生命為自己,為之前數十代人的「幸福生活」買單。就像以前所有王朝的末期一樣。
但是不要忘記,朱元璋高舉「打倒元朝特權階級」的大旗,樹立了明朝。明王朝這座大廈建立的基礎就是元朝客廳、權勢、宦官之家的累累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