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是指人體正常足弓的缺失,又稱為足弓塌陷或平底足,患有扁平足的人群在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尤其是常見於青少年兒童,對青少年兒童的成長和發育帶來了很多影響。
什麼是扁平足?
扁平足是指足部的骨骼、肌肉和韌帶發生異常,導致內、外側足塌陷或消失。正常情況下我們的足底是有正常的生理弧度的,稱為足弓,而扁平足的足弓總是低平的,而且有足外翻、彈性減弱的症狀,由於扁平足的整個腳掌直接跟地面全部接觸,足部的神經遭到大面積壓迫,在長時間走路的時候足部甚至整條腿都會感到疼痛。
如何判斷扁平足?
還有一個簡單的辦法可以判斷是否為扁平足,可以在腳底踩上水,然後站立在乾燥的水泥地上,觀察水泥地上的腳印,如果是扁平足的話,就會出現一整個完整的腳印,而正常的腳印內側應該是空的。
有哪些原因會導致扁平足?
1、遺傳因素
扁平足具有遺傳性,如果家族中有遺傳史的話,會更容易患上扁平足。
2、先天性畸形
扁平足的發生也常見於先天性的原因,由於先天性足部骨畸形,導致距骨頭下垂及內傾,足底外翻等,常見的骨畸形有骨結節增大、副舟骨或舟骨結節骨骺分離等。
3、穿鞋不當
兒童在剛剛開始學走路的時候對足部的發育非常大,如果穿的鞋不合腳,穿著缺乏足弓承託的鞋,就更容易患上扁平足,加上穿的鞋子不合適就會導致走路姿勢出現問題,又會加重扁平足的病情。
4、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比較常見的有小孩過早學走路,腳部還無法承受身體的重量導致扁平足;長期超負荷負重或長途跋涉,超過自身的耐力;還有家長愛早早讓小孩學輪滑,單排輪滑,需要人的腳保持外撇的姿勢,這個姿勢會讓全身重量都集中在足的內側,非常容易導致孩子出現扁平足。
扁平足的危害:
·無法長時間行走
扁平足的患者在走路時由於足部的大部分神經都受到地面的擠壓,長期就會發展成骨外翻和前足外展明顯,骨跟外踝之間發生撞擊導致疼痛,如果行走的時間稍長就會出現下肢乏力、疼痛,甚至無法正常穿鞋。
·走路姿勢異常
患有扁平足的人由於足弓外形塌陷,就往往會使用足內側來行走,從而導致跛行,嚴重影響人的形象。
·影響脊椎的正常發育
由於扁平足因缺乏足弓的支撐,腳底韌帶就會拉長,而且足部受到的壓力不均勻,常常會使膝蓋內彎,導致長短腿,進一步影響骨盆架和尾椎骨的位置,導致脊椎側彎和斜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