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5日,是端午節,中國傳統節日。
《江城子·年年端午又今朝》
宋代:陳著
年年端午又今朝。鬢蕭蕭。思搖搖。
應是南風,湘浦正波濤。
千古獨醒魂在否,無處問,有誰招。
何人簾幕倚蘭皋。看飛橈。奪高標。
饒把笙歌,供笑醉陶陶。
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綠綺,鼓離騷。
《端午》
唐代: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即農曆五月初五日,為民間「一年三節」之一。相傳此日為我國第一位偉大詩人屈原投江自盡日,後人傷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並划船撈救,遂相沿而成端午節日食粽和龍舟競渡的風俗。
《減字木蘭花》
宋代:向子諲
去年端午。共結彩絲長命縷。
今日重陽。同泛黃花九醞觴。
經時離缺。不為萊菔髭似雪。
一笑逢迎。休覓空青眼自明。
《南歌子》
宋代:郭應祥
生世逢端午,齊頭五十番。一番須作一般看。
又聽競船簫鼓、沸江幹。
不用絲纏臂,休將艾插門。及時蒲黍漫登盤。
只恐歲華催促、鬢毛斑。
《鷓鴣天》
宋代:範成大
仗下儀容筆下文。天風駕鶴住仙真。
榴花三日迎端午,蕉葉千春紀誕辰。
經國志,立朝身。暫煩高手活吳民。
明朝莫遣書丹篆,怕引新符刻玉麟。
《點絳唇》
宋代:張孝祥
萱草榴花,畫堂永書風清暑。
麝團菰黍。助泛菖蒲醑。
兵闢神符,命續同心縷。宜歡聚。
綺筵歌舞。歲歲酬端午。
《偈頌九十三首》
宋代:釋梵琮
今朝正當端午節,衲僧倒用真妙訣。
轉聖作凡,點金成鐵。
卻把山茶,以替竹葉。
角黍滿盤,菖蒲細切。
雖然俗氣未除,也要大家暖熱。
百草頭邊,艾人懽悅。
千峰影裡笑不休,野猿時把藤蘿拽。
《水龍吟》
元代:舒頔
輕雲閣雨還晴,蒼黃又負端陽節。
去年今日,大鄣深處,寸腸千結。
好事無多,良辰難再,猶傳遺孽。
看連城澒洞,大家愁惱,這光景、何時歇。
因想金陵佳麗,鬧秦淮、龍舟稱絕。
牙檣錦纜,翠冠珠髻,畫闌羅列。
回首丘墟,滿襟塵土,向人空說。
且停杯,容我離騷細讀,吊羅江月。
《端午感興》
宋代:文天祥
當年忠血墮讒波,千古荊人祭汨羅。
風雨天涯芳草夢,江山如此故都何。
《木蘭花慢 端午發鬆江》
魏晉:張野
恨無情畫舸,載離思,各西東。
正佳節驚心,故人回首,應念匆匆。
殷勤彩絲系臂,問如何、不系片帆風。
醉裡陽關歷歷,望中煙樹蒙蒙。
驛亭榴火照塵容。依約舞裙紅。
縱旋採香蒲,自斟芳酒,酒薄愁濃。
功名事,渾幾許,甚半生、長在別離中。
不似東來潮信,日斜還過吳淞。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