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的詳細經過,此戰差點引發核戰爭

2020-12-27 騰訊網

發生在1969年3月的中蘇珍寶島之戰,由於規模小,嚴格上來說稱不上是戰役,但從其產生的國際影響來看,又不亞於一場大的戰役,可謂是小仗改變了大格局,這是中蘇兩國交惡以來發生的最大規模的軍事衝突,也體現了一次並非偶然事件發生背後的大國博弈。

網絡配圖,與文無關

事件起因:1968年1月,蘇軍裝甲車在七裡沁島上衝撞中國邊民,撞死、軋死我邊民4人,製造了中蘇歷史上第一起嚴重的流血事件,事件發生後,北京電示瀋陽、北京等有關軍區,要求加強中蘇邊界東段邊防警戒的重點部署,並要求邊防部隊有重點、有計劃地打擊蘇軍的挑釁行為,力爭做到「不鬥則已,鬥則必勝」,此時,中方決策層對邊界衝突的態度也開始發生轉變,由一味忍讓轉向準備回擊,要求邊防部隊選擇合適的時機對蘇聯的挑釁進行反擊。

網絡配圖,與文無關

1968年3月12日,我邊防部隊的一支小分隊在營長冷鵬飛的指揮下,潛入七裡沁島,準備伏擊蘇軍巡邏隊,以報復甦方製造的流血事件,但由於蘇軍突然停止在七裡沁島的巡邏,致使伏擊行動落空。1969年1月25日,黑龍江省軍區針對蘇聯在邊界地區愈演愈烈的挑釁行動,提出了珍寶島地區反幹涉方案,得到批准後,瀋陽軍區派遣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肖全夫率領工作組進駐前沿,現場指導戰備工作,命令由合江軍分區具體組織反擊,並成立了饒河前進指揮所,由合江軍分區副參謀長曹建華任指揮,隨即開始反擊作戰的各項準備工作,為了應對隨時有可能出現的事態擴大化,又從23、46軍抽調部分部隊以及從其他各軍抽調的偵察連隊,作為後續力量投入備戰。

網絡配圖,與文無關

與此同時,蘇方也在為珍寶島附近地區的軍事衝突做準備,不僅增加了當地的邊防軍人數,還將遠東軍區第135摩託化步兵師調到附近地區(包括1個摩步團、1個炮兵團、1個坦克營和1個火箭炮營),早在1968年11月,蘇聯遠東軍區給伊曼邊防總隊隊長列昂諾夫上校就下達了口頭命令:如果發生武裝挑釁,那就還擊。這實際上就是給前線指揮官一個可以動武的命令,可以說,中蘇雙方都在為一場預料會發生的戰鬥在做準備,對中國而言,反擊當時的世界軍事強國,是需要極大的膽略和勇氣的,但中國人不怕這個邪,連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都打敗了,還能怕蘇聯?

網絡配圖,與文無關

中方最初選定的反擊地點是七裡沁島,因為蘇軍在島上用極其野蠻的方式製造過流血事件,在七裡沁島反擊道義上更有正當性,但由於蘇軍製造流血事件後沒敢再次登島,於是我軍只得將反擊地點選擇在珍寶島,1969年3月1日,按照預定方案,我反擊部隊開始在珍寶島附近集結,晚上8點左右,曹建華率領一個行動小組在島上潛伏下來,就近指揮可能於次日發生的戰鬥,次日早上8點40分左右,我邊防部隊30人分成兩個小組,在站長孫玉國率領下,登島巡邏,蘇方觀察哨發現後,立即從附近抽調40多人,由斯特列利尼科夫上尉帶領,乘坐裝甲運兵車和汽車趕來,蘇軍登島後立即分成三個戰鬥小組,從三面呈包圍態勢靠近我巡邏隊,雙方人員接觸後,像往常一樣,先是發生口角,隨即發生推搡、扭打,最終引發槍擊。

網絡配圖,與文無關

這次戰鬥,由於我軍準備充分,結果蘇軍被打死31人,我方也犧牲了17人,蘇軍吃了大虧,我軍隨即撤出珍寶島,蘇方支援部隊上島後不久又撤走了,事後,雙方互相指責對方先開槍,但由於正面衝突的人員全部陣亡,最後也沒分辨出誰是誰非來,在雙方都準備動武的情況下,追究是誰先開的第一槍已經沒啥意義了,而且蘇方的挑釁在前,我方反擊在後,即便是我方先開槍,也屬於自衛,這次事件發生後,雙方都調兵遣將,準備大打,蘇方將第135摩步師全部投入戰場,我方也調67師201團1營等正規部隊參戰,由於接下來的戰鬥規模升級,瀋陽軍區全面接管了前進指揮所,仍由曹建華擔任總指揮,冷鵬飛負責陣地指揮,為對付蘇軍最先進的T-62坦克,我方事先於夜晚在島上布置了三個反坦克雷場。

網絡配圖,與文無關

3月15日凌晨4時,蘇軍6輛裝甲運兵車開到江邊,運載30多名士兵進入珍寶島東北部的樹林裡潛伏下來,然而讓蘇方意想不到的是,我方已在4個小時前,在附近潛伏了一個班,結果蘇方的潛伏行動被我方看得一清二楚,潛伏小組迅速將情況上報到指揮所,我方布置的雷場和潛伏分隊,成為3月15日的戰鬥取勝的關鍵因素,當天8時許,中方巡邏隊上島巡邏,當看到對岸蘇軍開始行動時,便與往常一樣折回,眼看中方巡邏隊即將離開,蘇軍潛伏分隊當即開火,中方巡邏隊迅速隱蔽,引誘蘇軍進攻,對岸的蘇軍也立即派3輛裝甲車引導步兵20餘人,沿江面向中方巡邏隊所在位置發動攻擊,當蘇軍潛伏人員行進中把側翼暴露給我方的潛伏小隊時,我方隨即開火,而後我方炮群也在潛伏人員的引導下對蘇軍潛伏陣地和沿江面進攻的蘇軍進行打擊,蘇軍死傷慘重,被迫撤離,在隨後發動的第二次進攻中,蘇軍打頭陣的1輛坦克觸雷被炸毀,隨後跟進的2輛坦克也被我方火箭彈擊毀,其餘的狼狽逃走。

網絡配圖,與文無關

下午1時30分,蘇軍在偵察飛機的指引下,使用遠程火炮對珍寶島和中方5、6公裡的縱深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炮擊,持續時間長達2小時,緊接著,蘇軍坦克、裝甲車24輛,引導100多名步兵,再次向島上衝擊,試圖憑藉兵力優勢將中方軍隊從島上擠走,下午3時30分,中方遠程炮兵突然加入戰鬥,對江面和島上敵人進行壓制射擊,並轟擊對岸的蘇軍指揮部,蘇軍戰場總指揮、邊防總隊隊長列昂諾夫上校重傷身亡,蘇軍第三次進攻再次被擊退。3月15日是珍寶島戰鬥最激烈的一天,激戰近9個小時,雙方的一線指揮員1死1傷(我方冷鵬飛營長受傷),之後,雙方都沒再動用地面部隊交戰,為了爭奪那輛履帶被炸斷的T-62坦克,蘇方多次搶奪和破壞均未成功,在搶奪過程中,雙方進行了多輪炮戰,直至附近的冰層被炮火炸開,致使坦克沉入江底,後來,我方派潛水員下水,在坦克尾部拴上鋼繩,幾經周折,終於在4月2日把坦克拖上岸,成為戰利品,現陳列在軍事博物館。

網絡配圖,與文無關

從3月2號開火,到3月17號基本停火,戰鬥進行了半個月時間,戰局始終被控制在較小範圍內,沒有擴大和惡化,此後,蘇軍停止了在珍寶島的巡邏,我方也與當年8月在島上修建了營房,派駐官兵常年駐守,珍寶島逐漸平靜下來,在中蘇這兩個擁有核武器的東方大國之間發生的戰爭也引起世界各國的震驚,在輿論上,蘇聯指責中國,並聲稱:沙皇雖然崩潰了,但俄羅斯國家的邊界不應該毀滅,沙皇從未同中國籤訂過任何不平等條約,長城是中國「北部疆界的標誌」,中國西部沒有「超出甘肅和四川」,這個言論,與沙皇的「黃俄羅斯計劃」如出一轍;在軍事上,蘇方向邊境地區又陸續增派了40多萬兵力,總兵力達到114萬人,包括33個戰略飛彈基地、64個陸軍師、3400餘架飛機等,並不斷以中國為「假想敵」進行軍演,炫耀武力,進行戰爭準備。

網絡配圖,與文無關

對此,中方一邊建議通過全面談判來解決邊界問題,一邊抓緊軍事應對準備,提出「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口號,向北部邊境增調大批軍隊,表達決不屈服於武力的決心,雙方在邊界地區劍拔弩張,一場大戰有一觸即發之勢,蘇方高層的反應更為強烈,以蘇聯防長格列奇科元帥等為首的強硬派主張「一勞永逸地消除中國威脅」,準備動用部署在遠東地區幾百萬當量的中程核飛彈,對我重要目標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但蘇方投鼠忌器,於當年8月暗中與美國取得聯繫,試探美國的態度,蘇方認為,中美關係惡化,美國即便不願採取聯合行動,起碼也會保持中立,不曾想的是,尼克森認為:西方的最大威脅來自蘇聯,一個強大的中國符合西方的戰略利益,蘇聯對中國的核打擊,必然會招致中國的全面報復,其後果不堪設想,最可怕的是,一旦讓蘇聯人打開核打擊這個潘多拉盒子,那麼整個世界都將遭殃。

網絡配圖,與文無關

為此,美國將蘇聯的意圖故意「洩露」給了《華盛頓明星報》,這家三流小報立馬刊載文章,透露了蘇聯的「外科手術式核打擊」計劃。這則消息立即在全世界引起強烈反響,讓蘇聯人沒有想到的是,美國明確反對其核打擊計劃,同時蘇軍情報系統也發現中國的核飛彈基地已經進入臨戰狀態,並在當年9月進行了兩次「臨戰測試」的核試驗,最終,蘇聯決策層的理智佔據了上風,隨放棄了核打擊計劃,而且蘇聯的一些有識之士也認為:持續的衝突和對立會把中國推向西方,這不符合蘇聯的戰略利益。隨後蘇聯也通過一些渠道,表達了想通過會談緩和局勢的意向,不久兩國高層進行了面對面的接觸,進一步緩和了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最終得以理性處理。

相關焦點

  • 英雄連隊的生活記憶憂新 一紀念珍寶島自衛反擊戰49周年探友記
    這是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和對越自衛反擊戰分別榮立集體一等功的「雙大功連」,原138師偵察連歷年戰友們的共同心聲。       2018年3月19日戰友馮興文、張世貴就從200多公裡外的家中出發趕往重慶,與此同時戰友鄭家富從400多公裡外正在趕往重慶的路上。
  • 珍寶島反擊戰:蘇聯欲對我國實施外科手術核打擊,因美國反對流產
    1969年3月,蘇聯軍隊多次對我國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國一側的珍寶島實施武裝入侵,並向烏蘇里江對岸的中國領土進行火炮襲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中國邊防部隊被迫進行自衛反擊,這就是歷史上的「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最後,以中國軍隊的勝利而告終。
  • 珍寶島戰役後,蘇聯企圖用原子彈打擊中國,為何最後偃旗息鼓了?
    資料顯示,從1964年起,蘇聯便開始在中蘇邊境集中兵力,在不到五年的時間裡,蘇聯就在兩國邊境地帶挑起了4000多起爭端事件,在1968年年初,蘇聯紅軍駕駛裝甲車進入我國七裡沁島,並造成4名平民死亡,隨後還多次進入七裡沁島和珍寶島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蘇聯為何沒派兵增援越南?
    對越自衛反擊戰 但事實上,與誰進行外交本身就是我國自己的內政,蘇聯即使是「老大哥」也無權幹涉。 戰爭中的士兵 對越自衛反擊戰之前的國際形勢 1949年10月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在天安門上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蘇聯為何沒派兵支援越南?
    對越自衛反擊戰但事實上,與誰進行外交本身就是我國自己的內政,蘇聯即使是「老大哥」也無權幹涉。再有,自從胡志明死後,黎筍成為了越南人民共和國主席,於是他便開始了自己所謂「印支計劃」。剛開始還只是侵犯一下周邊的小國柬埔寨,後來由於蘇聯方面的大力支持,便把野心放到了中國身上。不僅在我國邊境上肆意地修築工事,還入侵我國廣西。
  • 「戰鬥英雄」陳紹光:珍寶島自衛戰上奮勇殺敵,最後結局如何?
    我國也經歷過幾次對外戰爭,除了抗美援朝那次,跟蘇聯也出現一些矛盾,就是珍寶島自衛反擊戰。1953年史達林去世,蘇聯內部權力鬥爭白熱化,赫魯雪夫上臺後,全盤否認史達林制定的策略,中蘇關係隨之出現裂痕。12歲那年,他在放牛,但不知怎麼了,牛突然發瘋要往坡上跑,他大聲呼喊,結果有兩名解放軍正好從那經過,幫助他拉住了牛,看到陳紹光腳受傷了,還用止血藥跟紗布給他包紮。也是因為這件事,他一直對解放軍充滿好感。
  • 越南將槍口對轉中國,我國打響的自衛反擊戰對其造成了啥影響?
    珍寶島事件發生後,中蘇關係徹底惡化,越南堅定的站在了蘇聯一邊,並在蘇聯的支持下走上了擴張道路,成為了蘇聯手中扼制中國發展的棋子。因為越南將中國視作其建立地區霸權的最大阻礙,所以越南不但侵吞我國邊境領土、傷害我國邊境軍民,就連本國的華僑也不放過。
  • 他是開國中將,曾任遼寧省委第一書記,指揮珍寶島戰役,81歲去世
    15歲參加紅軍的他,曾參加夜襲陽明堡、上甘嶺等著名戰鬥戰役,指揮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曾紹山,1914年出生,安徽省金寨縣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後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旅參謀長,太行軍區副旅長兼分區司令員,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三縱隊司令員等職。
  • 珍寶島戰鬥英雄孫玉國,32歲當上司令員,後來的結局怎麼樣?
    1969年,蘇聯邊防軍入侵黑龍江珍寶島,為了保護國家利益,中國的邊防部隊決定自衛反擊,在戰士們的努力下終於把將蘇軍趕出了珍寶島,維護了國家的和平和安全。在這場戰役中,孫玉國一戰成名。孫玉國原本是黑龍江邊防站的副政治指導員,在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他表現優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被授予了「戰鬥英雄」的稱號。
  • 懷念參戰老兵楊立光 難忘他講的那些珍寶島戰場上的感人故事
    義犬"賽虎"我是1968年入伍,1969年參加珍寶島自衛反擊戰,1971年復員。我當兵時候,連裡戰友們養一條大黃狗,它通人氣,解人危,惹人愛,強壯兇猛,我和戰友給它起名叫"賽虎"。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打響了,我們部隊開往前線時情況緊急,"賽虎"和個別戰士留守老營房。時間就是快,轉眼進入四月了,珍寶島天氣也很好,時常陽光明媚,戰事也有些緩和。有幾個戰友向連長和指導員要求把"賽虎"弄到珍寶島來,許多戰友都在說,最後連長答應了,並打電話給留守的戰友,要是有機會把狗帶到珍寶島上來。
  • 對越自衛反擊戰:解放軍犧牲了多少士兵?
    (火爆)來源:映象老山,版權歸原創所有對越自衛反擊戰:解放軍犧牲了多少士兵?經過30個晝夜(2月17日至3月18日)的戰鬥,越南消滅和重創了中國3個團18個營,擊毀和擊傷550輛軍車(坦克裝甲車280輛),擊毀115門大炮和重型迫擊炮,繳獲了大量武器。越南方面稱中國傷6萬餘人,還有2萬被擊斃。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傷亡了多少人?越軍軍史是這樣記載的
    最終我國忍無可忍,被迫發起了自衛反擊作戰。經過近一個月的戰鬥,不僅收復了之前被越軍侵佔的領土,還攻佔了越南北部高平、萊州、黃連山和諒山等地,兵鋒直逼河內。此時黎筍慌了手腳,一度做好了遷都的準備。但我國鑑於戰前制定的戰略目的已經達到,就主動撤了軍。
  • 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後,楊得志升任總參謀長,為何許世友退居二線
    1979年,我軍在準備發起對越自衛反擊戰時,經過多方考慮,本想委派時任昆明軍區司令員的王必成出徵作戰,況且,之前他也在淮海戰役等重大戰役中表顯突出,戰功赫赫,可是就在出徵幾天後,卻被臨時換為楊得志,要知道臨陣換將對作戰的影響極為嚴重,主要是因為楊得志將軍對越南的地形以及越軍戰略戰術比較了解且資歷也比王必成深,就這樣,楊得志便乘坐飛機抵達昆明,與王必成完成工作交接之後,王必成也並沒因此耿耿於懷
  • 對越自衛反擊戰九大經典影視作品 看看你最喜歡哪個?
    比如對越自衛反擊戰,這場發生於1979年2~3月,解放軍邊防部隊對在中越邊境挑釁和入侵的越南軍隊進行的自衛還擊作戰。越南在蘇聯的支持下,對中國採取敵對行為。這場戰爭令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直至最低點。以下九大關於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影視作品,從各個方面呈現了當時戰爭環境下人們的生活及戰爭的方方面面。
  • 推薦對越自衛反擊戰10部電影,難以忘卻的記憶
    >➊、無影偵察隊 (1990)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期七九年初,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了,永亮和廣大戰友奔赴前線,積極參與對越作戰。在一次攻堅戰鬥將要勝利結束時,一發罪惡的子彈擊中了永亮......自衛反擊戰打響後,馬強又出了不少「洋相」。但戰爭磨鍊了他,也改變了他,為搶救越南兒童,馬強負傷住院,在醫院巧遇戰友鞏大方(沈冠初 飾),為早日重返戰場殺敵,他軟磨硬泡醫生護士,最後在護士小羅(李嵐 飾)幫助下,他和鞏大方逃出醫院,途中被民兵誤認為越軍特工,被押到指揮所。經過一番「審問」,連長(董子武 飾)「釋放」了他倆。經受血與火考驗的馬強迅速成長為自覺的革命戰士。
  • 珍寶島戰鬥中的毛澤東:我們有百萬軍隊和數億人民,我們誰也不怕
    珍寶島戰鬥經過1969年3月2日上午,中國邊防巡邏分隊在孫玉國的帶領下,沿中國境內抵近珍寶島時,蘇軍出動70多人,分乘2輛裝甲車,搶先侵入珍寶島,阻止中國邊防巡邏分隊登島巡邏。在蘇聯搶先動手後,中方被迫自衛還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戰,中國邊防部隊驅逐了入侵珍寶島的蘇軍。3月15日凌晨4時,蘇軍步兵六十餘人,在6輛裝甲車掩護下,從珍寶島北端侵入,以裝甲火力和步兵輕重武器向我軍猛烈射擊。
  • 對越自衛反擊戰給越南最後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1979年解放軍在中越邊境打響了對越自衛反擊戰,這次舉世矚目的戰役,從一開始就註定了越南方面的失敗,面對自己曾經的「宗主國」,越南又回想起了被中國神秘手段支配的恐懼。 上個世紀70年代的動蕩十年對部隊的衝擊影響教訓是十分慘痛的,使得部隊現代化建設遭受到了阻礙,在對越自衛反擊戰開打之時,解放軍就已經意識到軍隊建設中的各種弊病。
  • 解密:1962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始末(下)
    1962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開始的快,走的也快。本文章緊接上篇文章,講述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的戰爭經過、印度反應和戰爭影響。四、戰爭的經過我們先列一下戰爭雙方的大致情況:發生時間:1962年6月至11月戰鬥地點:阿克賽欽、藏南地區參戰方:中國、印度指揮官:中國張國華
  • 一寸山河一寸血,珍寶島戰役,誰都沒想到中國敢和蘇聯扳手腕
    珍寶島就是當時爭議比較大的地區,珍寶島是位於黑龍江支流烏蘇里江主航道西部中國一側的島嶼,屬黑龍江省雞西市虎林市珍寶島鄉,在饒河縣城南偏西40公裡處。中俄東段邊界以烏蘇里江、黑龍江為界。由於珍寶島、黑瞎子島等島位於界河之上,俄國、蘇聯都曾聲稱擁有珍寶島等島主權。
  • 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中國和柬埔寨,到底存在什麼樣的地緣關係
    ,但是相對於距此最近的一場自衛反擊戰—對印自衛反擊戰就可以稱傷亡慘重了。 1977年2月,越南在蘇聯人的支持下佔領了寮國,緊接著,越南就打算對柬埔寨動手,柬埔寨是傳統的親中國家,在後來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的前17小時,鄧小平還會見了在中國的西哈努克親王。而後,越南領導人黎筍開始了大規模的驅逐壓迫華人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