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月,蘇聯軍隊多次對我國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國一側的珍寶島實施武裝入侵,並向烏蘇里江對岸的中國領土進行火炮襲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中國邊防部隊被迫進行自衛反擊,這就是歷史上的「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最後,以中國軍隊的勝利而告終。
戰爭的硝煙已經消散了五十餘年,但時至今日,關於「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仍有眾多的謠傳在傳播,且撲朔迷離,函待解開。
謠傳一、中國人民解放軍打響了戰鬥的第一槍
參與入侵珍寶島的前蘇聯軍人米勒夫在戰後曾多次公開宣稱,蘇聯軍人在毫無敵意的情況下接近珍寶島時,卻突然遭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的機槍掃射和炮火覆蓋,直接導致蘇聯軍隊兩個戰鬥小組成員全部陣亡。
事實真相:從1960年開始,蘇聯在中蘇邊境不斷策劃和製造事端。自1967年1月至1969年2月,前蘇聯軍人乘坐裝甲車、卡車和吉普車入侵珍寶島達16次之多,還曾用棍棒打死打傷我國軍民多人。
中央軍委曾經強調:只有蘇聯軍人首先開槍時,我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才可以自衛還擊。
據親歷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的解放軍戰士於洪東回憶,1967年3月2日上午,70多名蘇聯軍人分乘2輛裝甲車、1輛軍用卡車和1輛指揮車,入侵珍寶島。我邊防軍人多次發出警告,蘇聯軍人卻置之不理,突然對著毫無準備的中國軍人開槍射擊,打死打傷中國邊防巡邏人員6人。對此,中國邊防巡邏分隊被迫進行自衛還擊。
謠傳二、被我邊防部隊擊斃的蘇聯最高指揮官是上校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結束後,前蘇聯政府及軍方曾多次公開宣稱,蘇聯軍隊在戰鬥中被中國邊防部隊擊斃的最高指揮官是上校,名叫列昂諾夫,並將列昂諾夫當成是國家英雄,在蘇聯國內大肆宣傳。至於列昂諾夫的犧牲經過,則被蘇聯軍方描繪成:列昂諾夫是珍寶島戰鬥的蘇聯前線指揮官,勇猛無敵,經常身先士卒。在一次戰鬥中,其乘坐的坦克被中國軍隊擊毀,當他從報廢的坦克裡爬出來時,被中國軍隊裡的狙擊手於洪東當場擊斃。
事實真相:然而,事後根據解放軍戰士於洪東的回憶,蘇聯軍方完全是在顛倒黑白,譁眾取寵。
1969年3月15日上午,第二次珍寶島戰鬥打響。一輛蘇聯坦克橫衝直撞地向著我邊防部隊的陣地衝來,卻不想歪打正著地駛入了我方布置的雷區,剎那間就車毀人亡,坦被炸成了一堆廢鐵。一個蘇聯軍人命大,並沒有當場死亡,而是掙扎著鑽出了報廢的坦克,躲在坦克底下拉動了槍栓,伺機偷襲我邊防軍人。
於洪東眼疾手快,立即對著這名蘇聯軍人抬手就是一槍,當場將其擊斃。
戰後打掃戰場時,於洪東和戰士們才發現,被打死的這名蘇聯軍人是一名上尉。
事後,於洪東分析,在當日的戰鬥中,我邊防部隊曾對著蘇聯前線指揮所等重要目標進行過猛烈的炮擊,作為前線指揮官,列昂諾夫上校很有可能是被炮火擊斃的。
謠傳三、美國曾支持前蘇聯對中國進行「外科手術式核打擊」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爆發之後,前蘇聯軍方態度十分強硬,以國防部長格列奇元帥和崔科夫元帥為首的軍隊高層,表示要不惜一切代價動用彈道飛彈,攜帶百萬噸級別的核彈頭,對我國國內的重要目標進行「外科手術式核打擊」,以圖「一勞永逸地消除中國威脅」。
當時,我國和美國的矛盾也比較尖銳。美國政府和軍方也支持前蘇聯軍隊對我國進行核打擊。
事實真相:1969年8月20日,蘇聯駐美國大使緊急會見了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博士,通報了蘇聯軍方準備對中國進行核打擊的意圖,以求尋得美國的支持。
基辛格立即將這一重要情況匯報給了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尼克森考慮,當前整個西方國家的最大的敵人恰巧是前蘇聯,一個強大的中國可以牽制蘇聯,因此,十分反對前蘇聯對中國進行核打擊。
第二天,美國報紙《華盛頓明星報》在顯著位置刊登了蘇聯欲對中國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的消息。很快,這則消息就傳遍了全世界,並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反對蘇聯的這一決定。
蘇聯本以為會得到美國的支持,卻不想計劃提前洩露,而且還遭到了全世界的反對,無奈之下,遂放棄了對我國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的計劃。
1969年9月,兩國領導人在北京會晤,雙方達成一致,緊張局勢才逐漸平息,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以我方的最終勝利而告終。
在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共斃傷蘇軍230餘人,擊毀擊傷坦克和裝甲車輛19輛,而我軍陣亡71人。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的勝利,不僅保衛了我國國家領土的完整,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讓全世界看到了一個不屈不撓的新中國,面對強權毫不低頭,而且還進一步增強了我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堅持原創,不忘初心,銘記歷史,品讀人生,歡迎關注,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