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寶島反擊戰:蘇聯欲對我國實施外科手術核打擊,因美國反對流產

2020-12-22 騰訊網

1969年3月,蘇聯軍隊多次對我國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國一側的珍寶島實施武裝入侵,並向烏蘇里江對岸的中國領土進行火炮襲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中國邊防部隊被迫進行自衛反擊,這就是歷史上的「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最後,以中國軍隊的勝利而告終。

戰爭的硝煙已經消散了五十餘年,但時至今日,關於「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仍有眾多的謠傳在傳播,且撲朔迷離,函待解開。

謠傳一、中國人民解放軍打響了戰鬥的第一槍

參與入侵珍寶島的前蘇聯軍人米勒夫在戰後曾多次公開宣稱,蘇聯軍人在毫無敵意的情況下接近珍寶島時,卻突然遭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的機槍掃射和炮火覆蓋,直接導致蘇聯軍隊兩個戰鬥小組成員全部陣亡。

事實真相:從1960年開始,蘇聯在中蘇邊境不斷策劃和製造事端。自1967年1月至1969年2月,前蘇聯軍人乘坐裝甲車、卡車和吉普車入侵珍寶島達16次之多,還曾用棍棒打死打傷我國軍民多人。

中央軍委曾經強調:只有蘇聯軍人首先開槍時,我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才可以自衛還擊。

據親歷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的解放軍戰士於洪東回憶,1967年3月2日上午,70多名蘇聯軍人分乘2輛裝甲車、1輛軍用卡車和1輛指揮車,入侵珍寶島。我邊防軍人多次發出警告,蘇聯軍人卻置之不理,突然對著毫無準備的中國軍人開槍射擊,打死打傷中國邊防巡邏人員6人。對此,中國邊防巡邏分隊被迫進行自衛還擊。

謠傳二、被我邊防部隊擊斃的蘇聯最高指揮官是上校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結束後,前蘇聯政府及軍方曾多次公開宣稱,蘇聯軍隊在戰鬥中被中國邊防部隊擊斃的最高指揮官是上校,名叫列昂諾夫,並將列昂諾夫當成是國家英雄,在蘇聯國內大肆宣傳。至於列昂諾夫的犧牲經過,則被蘇聯軍方描繪成:列昂諾夫是珍寶島戰鬥的蘇聯前線指揮官,勇猛無敵,經常身先士卒。在一次戰鬥中,其乘坐的坦克被中國軍隊擊毀,當他從報廢的坦克裡爬出來時,被中國軍隊裡的狙擊手於洪東當場擊斃。

事實真相:然而,事後根據解放軍戰士於洪東的回憶,蘇聯軍方完全是在顛倒黑白,譁眾取寵。

1969年3月15日上午,第二次珍寶島戰鬥打響。一輛蘇聯坦克橫衝直撞地向著我邊防部隊的陣地衝來,卻不想歪打正著地駛入了我方布置的雷區,剎那間就車毀人亡,坦被炸成了一堆廢鐵。一個蘇聯軍人命大,並沒有當場死亡,而是掙扎著鑽出了報廢的坦克,躲在坦克底下拉動了槍栓,伺機偷襲我邊防軍人。

於洪東眼疾手快,立即對著這名蘇聯軍人抬手就是一槍,當場將其擊斃。

戰後打掃戰場時,於洪東和戰士們才發現,被打死的這名蘇聯軍人是一名上尉。

事後,於洪東分析,在當日的戰鬥中,我邊防部隊曾對著蘇聯前線指揮所等重要目標進行過猛烈的炮擊,作為前線指揮官,列昂諾夫上校很有可能是被炮火擊斃的。

謠傳三、美國曾支持前蘇聯對中國進行「外科手術式核打擊」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爆發之後,前蘇聯軍方態度十分強硬,以國防部長格列奇元帥和崔科夫元帥為首的軍隊高層,表示要不惜一切代價動用彈道飛彈,攜帶百萬噸級別的核彈頭,對我國國內的重要目標進行「外科手術式核打擊」,以圖「一勞永逸地消除中國威脅」。

當時,我國和美國的矛盾也比較尖銳。美國政府和軍方也支持前蘇聯軍隊對我國進行核打擊。

事實真相:1969年8月20日,蘇聯駐美國大使緊急會見了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博士,通報了蘇聯軍方準備對中國進行核打擊的意圖,以求尋得美國的支持。

基辛格立即將這一重要情況匯報給了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尼克森考慮,當前整個西方國家的最大的敵人恰巧是前蘇聯,一個強大的中國可以牽制蘇聯,因此,十分反對前蘇聯對中國進行核打擊。

第二天,美國報紙《華盛頓明星報》在顯著位置刊登了蘇聯欲對中國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的消息。很快,這則消息就傳遍了全世界,並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反對蘇聯的這一決定。

蘇聯本以為會得到美國的支持,卻不想計劃提前洩露,而且還遭到了全世界的反對,無奈之下,遂放棄了對我國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的計劃。

1969年9月,兩國領導人在北京會晤,雙方達成一致,緊張局勢才逐漸平息,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以我方的最終勝利而告終。

在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共斃傷蘇軍230餘人,擊毀擊傷坦克和裝甲車輛19輛,而我軍陣亡71人。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的勝利,不僅保衛了我國國家領土的完整,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尊嚴。讓全世界看到了一個不屈不撓的新中國,面對強權毫不低頭,而且還進一步增強了我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堅持原創,不忘初心,銘記歷史,品讀人生,歡迎關注,共同進步】

相關焦點

  • 震驚世界 | 蘇聯拍攝的珍寶島戰役
    由於中方預先有準備,蘇方被毀坦克、裝甲車17輛,據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公布的數字,蘇軍死58人,傷94人。顯然,蘇方「吃了虧」。 珍寶島衝突爆發後,蘇聯領導層反應十分強烈。以蘇聯國防部長格列奇元帥、部長助理崔可夫元帥等人為首的軍方強硬派主張「一勞永逸地消除中國威脅」。準備動用在遠東地區的中程彈道飛彈,攜帶當量幾百萬噸級的核彈頭,對中國的軍事政治等重要目標實施「外科手術式核打擊」。
  • 珍寶島戰役後,蘇聯企圖用原子彈打擊中國,為何最後偃旗息鼓了?
    但好景不長,在赫魯雪夫上臺後,蘇聯便對中國進行了錯誤的定位,多次試圖對中國推行霸權政策,破壞我國主權的獨立性,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中蘇關係也因此走向破裂。 ,並造成4名平民死亡,隨後還多次進入七裡沁島和珍寶島,阻撓我國軍人的正常巡邏活動。
  • 「珍寶島」自衛反擊戰的詳細經過,此戰差點引發核戰爭
    這實際上就是給前線指揮官一個可以動武的命令,可以說,中蘇雙方都在為一場預料會發生的戰鬥在做準備,對中國而言,反擊當時的世界軍事強國,是需要極大的膽略和勇氣的,但中國人不怕這個邪,連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都打敗了,還能怕蘇聯?
  • 珍寶島戰役之後,美國為何要幫助中國對抗蘇聯,他們做了什麼?
    珍寶島戰役結束之後,蘇方反應遠比我們強烈,這大概是因為他們的損失比我們多,他們被殲滅了58人,受傷94人,還被俘獲了一輛T-62坦克。 當時蘇方內部主要分成軍方的強硬派和一些官員組成的緩和派,強硬派的代表是蘇聯的國防部長格列奇科,部長助理崔可夫等人,緩和派的代表是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
  • 珍寶島戰鬥中的毛澤東:我們有百萬軍隊和數億人民,我們誰也不怕
    勃列日涅夫成為蘇聯領導人後,在政治上攻擊中國,在邊境地區囤積重兵,把中蘇意識形態上的分歧擴大到國家關係上,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對中國施加壓力,企圖壓服和控制中國。珍寶島位於我國黑龍江省虎林縣境內的烏蘇里江下遊,處於我國地理位置的最東端,一直以來是我國神聖的領土。
  • 一寸山河一寸血,中蘇珍寶島戰役,一場永遠銘記的戰役
    2008年10月,中俄兩國政府還在黑瞎子島上舉行了中俄國界東段界樁揭幕儀式,然而在這值得歡呼雀躍的背後,卻隱藏著一段新中國難以忘卻、飽含血淚的戰役,它就是珍寶島戰役。談及珍寶島戰役,或許東北三省的朋友了解得更多,因為這場戰役就發生在黑龍江省虎林市境內,彼時的蘇聯政府叫囂著要對新中國進行核打擊。然而即便如此,我國依舊據理力爭,誓死捍衛這塊面積僅為0.74平方公裡的小島。
  • 二戰結束後,蘇聯入侵過哪些國家,最後一個直接導致蘇聯解體
    之後出現了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這兩國在政治、經濟、軍事、國際影響力等各方面都非常強大,兩國開始了近半個世紀的冷戰。除了冷戰,兩國還在其他地方開始熱戰。我們今天看一下二戰後的蘇聯在哪些地方進行過熱戰,入侵過哪些國家。首先是匈牙利。二戰結束後,由於蘇聯的影響,匈牙利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權。最初這個國家完全照抄蘇聯的模式,後來發現有問題,所以匈牙利開始了非蘇聯模式,進行了「新方針」。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蘇聯為何沒派兵增援越南?
    經過了大約三十年的艱苦奮鬥,我國的國民經濟依然沒有恢復得非常良好。這是因為國際兩大陣營進入冷戰之後,雖然美蘇沒有真正交火,但是美蘇兩大陣營的「小兄弟」們經常擦槍走火有所行動。 而後來美國也直接參與其中,以方便構築其在東亞及東南亞周邊的勢力範圍。蘇聯沒有派兵,但是我國卻與美國打響了韓戰。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蘇聯為何沒派兵支援越南?
    經過了大約三十年的艱苦奮鬥,我國的國民經濟依然沒有恢復得非常良好。這是因為國際兩大陣營進入冷戰之後,雖然美蘇沒有真正交火,但是美蘇兩大陣營的「小兄弟」們經常擦槍走火有所行動。而後來美國也直接參與其中,以方便構築其在東亞及東南亞周邊的勢力範圍。蘇聯沒有派兵,但是我國卻與美國打響了韓戰。戰爭結束之後,我國剛剛想要恢復國家生產,卻沒想到蘇聯卻開始與我國交惡。
  • 一寸山河一寸血,珍寶島戰役,誰都沒想到中國敢和蘇聯扳手腕
    晚清時期,列強紛紛入侵我國,想在我國謀取最大利益,在這其中,沙俄得到的利益是最大的,沙俄先後侵佔了我國數百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使這些土地很難再回歸華夏。新中國建立之後,由於中國和蘇聯的特殊關係,兩國眾多爭議地區都沒有進行討論。
  • 中越戰爭爆發後,美國給蘇聯打了一通電話,蘇聯放棄出兵援助越南
    蘇聯單方面撕毀了兩國籤訂的協定,撤走了在華的專家,拿走了所有的科研數據。蘇聯的行為,讓中蘇關係逐漸惡化。然而1969年,蘇軍多次武裝入侵珍寶島,我國邊防部隊被迫反擊。同年,蘇軍在邊境上侵擾我軍,爆發了「鐵列克提事件」,導致我方38名士兵犧牲。從那以後,中蘇關係徹底交惡。另一方面,越南領導人胡志明於1969年去世後,黎筍上臺,取得了北越的領導權。
  •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被迫參加的6場戰爭,取得重大的勝利
    對印自衛反擊戰 第三場戰爭發生在我國東北地區的黑龍江省,也就是中蘇珍寶島戰爭。在1969年3月,蘇聯軍隊幾次對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中國一側的珍寶島實施武裝入侵,中國邊防部隊被迫進行了自衛反擊,最終擊退了不可一世的蘇聯軍隊,保衛了我國珍寶島的領土主權,維護了我國的邊境安寧。
  • 「寸土必爭」:中蘇邊界之爭,永遠銘記的珍寶島戰役
    島東與蘇聯隔江相望,相距400餘米,每到冬季,江面冰層厚達兩米以上,可以通行各種車輛。根據公認的國際法準則,珍寶島無可爭議地屬於中國,上個世紀初以來,我國漁民相繼上島建房、捕魚、種菜。但是從60年代中期開始,蘇聯邊防軍開始無端阻攔中國邊民進入珍寶島,製造嚴重的邊界糾紛。由於歷史上沙皇俄國對中國的大肆侵略,中蘇兩國在邊界問題上一直存在爭議。
  • 對越自衛反擊戰,僅有兩國支持我國,都有哪些國家公開反對?
    對於這幾個國家做出的行為其實非常好理解,中國和蘇聯從上個世紀60年代交惡之後慢慢站在了對立面上,蘇聯想利用越南,對中國戰略上實施合圍,可以說越南完全是被蘇聯當槍把子在使,對於蘇聯的狼子野心,我們自然心裡非常的清楚。為了阻止蘇聯的計劃,也為了給越南施以顏色,中國發動了對越自衛還擊戰。蘇聯和越南為了穩固彼此之間的關係,籤訂了友好合作條約。
  • 越南將槍口對轉中國,我國打響的自衛反擊戰對其造成了啥影響?
    越南作為我國的陸上鄰國,曾先後遭到法、日等國的殖民統治,二戰結束後,越南通過法越戰爭完成了民族獨立,在隨後的越南戰爭中,又擊敗了美軍以及南越西貢勢力,通過三大戰役完成了國家統一。珍寶島事件發生後,中蘇關係徹底惡化,越南堅定的站在了蘇聯一邊,並在蘇聯的支持下走上了擴張道路,成為了蘇聯手中扼制中國發展的棋子。因為越南將中國視作其建立地區霸權的最大阻礙,所以越南不但侵吞我國邊境領土、傷害我國邊境軍民,就連本國的華僑也不放過。
  • 珍寶島戰鬥英雄孫玉國,32歲當上司令員,後來的結局怎麼樣?
    中國疆土幅員遼闊,一寸都不得缺失,歷史上很多國家覬覦我們的領土,曾多次入侵我國,企圖掠奪我們寶貴的土地。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國家利益受損,我們的戰士們定將全力出擊。1969年,蘇聯邊防軍入侵黑龍江珍寶島,為了保護國家利益,中國的邊防部隊決定自衛反擊,在戰士們的努力下終於把將蘇軍趕出了珍寶島,維護了國家的和平和安全。在這場戰役中,孫玉國一戰成名。孫玉國原本是黑龍江邊防站的副政治指導員,在珍寶島自衛反擊戰中,他表現優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被授予了「戰鬥英雄」的稱號。
  • 他是開國中將,曾任遼寧省委第一書記,指揮珍寶島戰役,81歲去世
    15歲參加紅軍的他,曾參加夜襲陽明堡、上甘嶺等著名戰鬥戰役,指揮珍寶島自衛反擊戰。曾紹山,1914年出生,安徽省金寨縣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3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後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旅參謀長,太行軍區副旅長兼分區司令員,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三縱隊司令員等職。
  • 戰爭篇:中蘇珍寶島之戰中國慘勝真相
    【簡介】珍寶島位於黑龍江省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中國一側,面積0.74平方公裡,歷來為中國領土,當地居民祖祖輩輩在這裡從事生產活動,中國邊防軍也一直在這一地區執行巡邏任務。雙方發展到肢體搏鬥的局面1967年到1969年初雙方在邊界上的若干地方,比如烏蘇里江上的七裡沁島和珍寶島,不斷發生巡邏隊衝突,從對罵到推搡、棍棒武鬥等。
  • 對越自衛反擊戰:只有這兩個國家支持我國,除了朝鮮,還有誰?
    在近代歷史上,我國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戰爭,不得不提到的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次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在二戰時期,我們與蘇聯關係友好 ,而且越南還曾是我們國家的藩屬國。
  • 珍寶島戰役後,克格勃特工潛入中國,還沒執行任務就被大叔幹掉
    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還曾進行過多次自衛反擊戰,其中珍寶島戰役也是如此,雖然當時蘇聯實力很強,但侵犯到我國領土這種事情還是不能容忍的,所以這場戰役是必須要有的。最終的結果是令人滿意的,我方以七十人的犧牲贏得對面百人陣亡,讓蘇聯看到中國是不好欺負的,最關鍵的是,在這場戰役當中我們還繳獲了敵人最先進的T62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