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我愛你沒有條件 但有原則

2021-02-25 百合書院

百合書院每日發布國學、佛學、奇蹟課程、心理學、新時代思潮、身心靈最新資訊,訂閱請點擊圖片上方「百合書院」,進入後點擊「關注」即可

周末我帶孩子去超市,看見一個小男孩在纏著媽媽哭鬧,仔細一聽,是媽媽不允許孩子亂買零食,這位媽媽一怒之下衝孩子嚷嚷:「你怎麼這麼不聽話啊,你再不聽話,媽媽就不喜歡你了!」男孩的哭聲並沒有就此停住,反而哭的更大聲。


  媽媽終於氣急敗壞地發了狠話:「你還哭,你再哭媽媽就不要你了!,你自個兒在這裡哭吧!我不管你了,我走了」,媽媽果真轉身而去,小男孩發了瘋一樣猛地追上去,緊緊地抱住媽媽的大腿,一邊聲嘶力竭地喊道:『媽媽!「,一邊繼續哭得痛徹心扉。媽媽拍了一下孩子的腦袋:「別哭了,趕緊走。」

  「你再這麼不聽話,媽媽就不喜歡你了!」
  「你再這麼調皮搗蛋,媽媽就把你送人了!」
  「你再不好好學習,媽媽就不要你了!」

  我們總是有意無意地對孩子說出類似的話語,也許我們的初衷是好的,希望孩子聽話,不調皮搗蛋、好好學習,但是,我們採取了錯誤的方式:用媽媽的愛作為威脅工具和懲罰手段!

  這些話對孩子來講,像一把利劍,傷人又傷心,言下之意就是:如果我沒有達到媽媽的要求,那麼,媽媽——這個我最親近最信賴最喜歡、我作為全部依靠的人——就不再愛我了,我將失去媽媽的愛,甚至媽媽!

  「愛,是無條件的接納,並著眼於光明處。」所謂無條件的接納,就是無論孩子是什麼樣子,不管孩子身上有多少優點和缺點,父母都要接受孩子並支持孩子。

  然而實際情況是,我們只接納孩子表現好的一方面,或者說,只接納孩子滿足我們要求的那一面。我們希望孩子學習好,如果孩子學習好,我就接納;我們希望孩子活潑,如果孩子活潑,我就接納……否則,我們就很難心平氣和地坦然接受。

  這樣的愛不是真愛,是「有條件的愛」,條件就是:只有當孩子達到我們的標準時,媽媽才愛你;不然,我們就發狠話「媽媽不再愛你了,媽媽不要你了!」

  拿破崙.希爾,這個名字在美國可是說是家喻戶曉,他在人際學、創造學、成功學等領域比戴爾.卡耐基有著更高的地位,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勵志成功大師,他被稱為「百萬富翁的創造者」。

  拿破崙.希爾在他的著作《人人都能成功》一書中寫道:「我的繼母造就了我,因為她深厚的愛和不可動搖的信息激勵著我努力成為她相信的、我能稱為的那種孩子」。

  拿破崙.希爾小時候是一個淘氣的、狗都嫌的孩子,他的父親在向他繼母介紹他時說:「這就是拿破崙,是希爾兄弟中最壞的一個。」但是,他的繼母卻溫柔地說:「這是最壞的孩子嗎?完全不是,他恰好是這些孩子中最伶俐的一個,而我們所要做的一切,無非是把他所具有的伶俐品質發揮出來。」繼母正是通過這種無條件接納孩子的真愛,讓拿破崙了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建立對他人對世界的信任感,從而慢慢走向成功。

  前蘇聯教育家傑爾任斯基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她,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不懂得愛學生的人,不配當老師,不配進入教育的聖殿。」「孩子最喜歡愛她的人,也只有愛才能培養他,當孩子看到並感覺到父母對自己的愛的時候,他會努力聽話,不惹父母生氣。」

  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始終如一,而且要讓孩子明白,父母對他的愛是不變的,不管他有哪些缺點,不管他做了什麼事,不管他犯了什麼錯誤,爸爸媽媽都會永遠愛他!

 無條件的愛,並不等於無原則的溺愛和縱容。

  錯誤的懲罰方式之一,是「收回媽媽的愛」
  孩子犯了錯就要付出愛的代價,媽媽的愛將被收回,當孩子聽到這樣有口無心的話,他會感到非常恐懼,他會擔心,他會失去「安全感」,在此後的日子裡,他會不斷地反覆試探和驗證「媽媽是否愛我」,如果我怎麼樣,媽媽是不是就不愛我了?

  6歲前,「安全感」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安全感是一個人心裡健康的基礎,是自信和信任他人的基礎,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獨、受冷落、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容易逃避問題、嫉妒別人等,所以不要讓孩子感覺到犯錯之後就失去了媽媽的愛,要讓孩子知道,即便你沒有達到爸爸媽媽的標準,我們依然愛你,這種愛是無條件的,但是,是有原則的。

  什麼事是「有原則的愛」呢?原則在哪裡呢?比如孩子吐口水,說髒話、偷東西、攻擊他人、傷害他人、不遵守社會秩序、無節制地提出物質要求等等,對於孩子的這些不良行為和不合理要求,家長確實不能縱容,這就是原則。如果聽之任之,或者助紂為虐,那就變成「無原則的溺愛」。當孩子做錯事,放錯誤時,我們依然愛孩子,但是我們不能縱容,我也要耐心地引導和幫助改正。

  比如孩子毫無節制地亂買零食,可以說:「媽媽不喜歡你這樣做」,而不是說「媽媽不喜歡你」,也就是,要就事論事,對孩子可以不愛他的行為,但是不可以不愛他的人。

  至於「懲罰」的方式,並不是收回媽媽的愛,可以換成:事先與孩子做好約定,並讓孩子承擔自己行為的後果,如果你不能嚴格遵守約定,那麼下次一個東西也不買。

  假如孩子這次不遵守,下次也不執行,怎麼辦?那是怎樣堅持原則的問題,家長的態度要溫柔,但是立場要堅定,「狠」就要狠到位,要是孩子一哭一鬧一撒潑你就妥協,在關鍵時候心慈手軟,當然不行。

  《大衛不可以》,這個長著土豆腦袋露著小尖牙,掛著壞笑整日調皮搗蛋,把家裡弄得烏煙瘴氣,把媽媽氣得七竅生煙的「小惡魔」,博得了多少「現實版淘氣包」們的共鳴啊?!世上有哪個孩子不渴望自己像大衛那樣,能夠在潔白的牆壁上天馬行空肆意塗鴉,在洗澡時大鬧天宮把浴室變成遊泳池,在鍋碗瓢盆上瘋狂敲響歡樂協奏曲,每天玩到全身黑乎乎髒兮兮夾著雜草和泥巴回到家,天不怕地不怕踩著搖搖晃晃的椅子攀高取物,把好吃的土豆變成玩偶,腳蹬高腰靴穿上緊身衣帶上藍眼罩扮演無敵超人?

  大衛的媽媽,隱藏在圖書背後的主角,通篇只有一句話:「大衛,不可以!」雖然媽媽不曾露面,但是書中早已讀出她的憤怒和嚴厲。知道最後,大衛在客廳裡打棒球擊碎了花瓶闖下了禍,可憐的大衛被媽媽處罰坐在牆角的小圓凳上反省思過,一滴淚水從眼角流出,惶恐萬分,真是讓人又愛又恨的淘氣包啊!

  故事的結局,出人意料,暴躁抓狂的媽媽忽然變得溫柔似水,親切地呼喚:「寶貝,來這兒」「大衛,我愛你」!大衛一下瞪圓了晶亮的雙眼,張開雙臂撲倒媽媽的懷裡,媽媽用她溫柔的雙手緊緊地把大衛圍繞,輕輕地撫摸著,大衛則幸福地閉著眼睛,偎依在媽媽溫暖的懷抱,盡情享受著濃濃的母愛,「風雨」過後見真情,媽媽的愛頓時化解了大衛所有的淚水,一個童年惡作劇的故事就收場於這樣一個愛的動作。

  無論你多麼淘氣,無論你把家裡弄得多麼亂,無論你給媽媽添了多少麻煩,無論媽媽多麼生氣……媽媽都會永遠愛你,媽媽的懷抱永遠是你溫馨的港灣,這就是「無條件」的愛!

  但是,有些不可以做的事情,還是不可以做,媽媽依然會制止你、規勸你,媽媽不喜歡你這樣做,媽媽希望你改正,這就是「有原則」。

  還有一本聰明豆繪本系列之一的《我永遠愛你》,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小熊寶寶阿力不小心打破了媽媽最喜歡的碗,他很擔心媽媽會責罵他,於是他去找媽媽,假設了各種「不乖」的可能,做了一場「愛的測試」。
  阿力問媽媽:「媽媽,是不是只有我乖乖的時候你才愛我?」媽媽微笑著說:「我永遠愛你呀!」一邊拉著阿力一起做晨練。
  阿力問「媽媽,如果我做了壞事,你也愛我嗎?」媽媽回答:「那我還是會愛你的,小寶貝。」
  「如果我跟喬喬用枕頭打仗,把裡面的羽毛弄得滿天飛,你還會愛我嗎?」
  「我還會愛你,但你必須把所有的羽毛都撿回來。」
  「如果我把新買的顏料罐子弄翻了,把妹妹的身上弄得綠一塊,紅一塊的你還會愛我嗎?」
  「我會永遠愛你的,可是你得給妹妹好好洗個澡。」
  「如果我忘了關冰箱門,結果小妹妹把裡面所有的東西都拖出來了,你還會愛我嗎?」
  「我會永遠愛你的,可是喝下午茶的時候我們就不能吃點心了」
  「如果我把奶奶做的麥片粥都倒在頭上了,你還會愛我嗎?」
  「我會永遠愛你的,可是你必須再喝一碗奶奶的麥片粥,對啦,今天早晨你怎麼總是問這種傻問題呢?」
  阿力沉默了一會,小聲說:「如果我把你最心愛的碗打破了,你還會愛我嗎?」
  「你知道,我永遠愛你。」媽媽說:「來吧,阿力,該吃早飯了。」
  然後他們一起走進了廚房,看到地上的碎瓷片,媽媽驚呼:「哦,不!阿力這可是我最心愛的碗啊!」
  「對不起」阿力說,淚水從臉上淌下,「你說過會永遠愛我的。」
  媽媽抱著阿力:「我當然愛你呀!」
  阿力擦乾眼淚,他突然想出一個好主意,他匆忙跑回自己的房間裡,到處找找,終於找到了想要的東西,然後拿出顏料盒畫筆……
  當他再次下樓,手上捧著一個彩繪的碗,上面寫著「阿力愛媽媽」,碗邊的水彩還有點溼呢。媽媽笑著說:「這是我最心愛的碗!」
  母愛無邊,媽媽不厭其煩地保證「我永遠愛你」,讓孩子的內心慢慢積累了足夠的安全感和信任,而且,這種無條件的愛,激發了孩子的創意,他用一個藝術創舉回報了媽媽,這就是「無條件」。
  母愛有度。每一個「我愛你」之後的轉折「可是」,都是在提醒孩子對你這樣做會引起什麼後果,你要對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你要為自己的錯誤和過失承擔後果,你要儘可能想辦法恢復或彌補,這就是「有原則」。


喜訊!WV豐盛系統繼續招募各城市負責人及會員,贈送價值8000元課程!

有相關WV任何問題請諮詢微信PA6543210


百合書院的三個天下第一:靈氣、道德經、奇蹟課程

了解課程,請回復「1」

<終極靈氣>上海/鄭州/太原/哈爾濱/煙臺/瀋陽火爆開課中,詳情請點擊下面「閱讀原文

中高端課程招商中,歡迎參加<終極靈氣>課程,代理<終極靈氣>返還一半學費(只剩一個代理名額),代理中高端課程返還全額學費


相關焦點

  • 我愛你,無條件,有原則
    大叔猜想那是在某種特定情形之下的「善意的威脅」大多數孩子會選擇屈從於這樣的「條件」用「聽話」換回「愛」和「喜歡」「如果……,就不喜歡你了」是中國媽媽和老師的常用句式這個看上去沒毛病的句式在大叔看來還是有一些副作用的最大的副作用就是
  • 孩子練琴愛講條件怎麼辦?
    家長問:孩子愛講條件怎麼辦?為了讓孩子積極學琴,我與她達成協議,每天只要她認真練完一個小時琴,就答應她一個條件,開始效果還不錯。幾個月過去了,現在孩子做什麼都要講條件,就連寫作業也不放過。想狠狠地批評她,但又怕治標不治本。請問老師我們該怎麼辦?我們不難發現,現在許多家庭的孩子都愛講條件,使得家長們都很苦惱。其實,孩子愛講條件,並非孩子固有,而是家長一步步造成的,等到孩子提的條件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家長接受不了時,才想到這樣下去不行,得找個解決的路子,否則自己真有些受不了。
  • 大人有沒有必要讓孩子知道「因為我愛你,所以我把……省給你」?
    額,首先,我想說的是你千萬不要有這樣的想法,更不要有這樣的行為!因為我很愛你,所我把.....省給你,這種行為有很悲壯、很犧牲的意思,它會給孩子一種很沉重的愛!如果敏感的孩子,他可能一輩子都在家長這種犧牲式付出的愛中走不出來,他可能一輩子都有一種愧疚感,從而帶來的自責感「都是因為我,爸爸媽媽才這麼辛苦;都是因為我,父母才這麼苦,這也捨不得,那也捨不得,都留給我;我覺得好內疚,有種罪惡感......」其實,我本人就是一個很敏感的人,從小到大都是這樣。
  • 【王者智慧】沒有原則的愛就是溺愛,對孩子更是傷害!
    沒有原則的愛就是傷害,過分的關愛會換來孩子的無能,過分的溺愛就會換來孩子的無情。      這都是無條件無原則的溺愛衍生出來的問題。英國教育界有句名言——「溺愛的雙親應該記住:每樣事都替孩子做,完全包辦,這是對孩子有害的。孩子通常不需要嬌養,他們要能盡職負責;過度的溺愛與嬌養其結果是侮辱。——(英)利斯」。       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也說過:若不善用愛,任性嬌養,則與殺其身,過百千萬億無量無邊倍者多多也。
  • 無條件愛孩子和溺愛,究竟有什麼區別
    成為「別人家小孩」,就是她獲得父母之愛的條件。什麼是無條件的愛?被無條件愛著的人會自帶光芒。電影《奇蹟男孩》中的Auggie就是被無條件愛著的小孩。他一出生就被確診為特雷徹·柯林斯綜合症,面部有明顯畸形。
  • 媽媽總罵我是250,成績差就不給買新衣服,愛孩子請不要附加條件
    別人在臺上侃侃而談,我從不敢站出來;別人會積極參加社團活動,結交新的朋友,我也不敢;美國心理治療大師斯科特·派克說:「自信必須從幼年開始培養,成年後再作補救往往事倍功半。」下面,是我想對我媽說的,也是想對有些父母說的話。愛孩子不要附加條件自卑,跟一個人能賺多少錢,有多少學術成果,有多少社會地位並沒有多大關係。
  • 17歲少年失手殺死母親,別讓有條件的愛讓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
    父母們自認為對孩子掏心掏肺,卻從來沒有問過孩子是否接收到了父母的愛。孩子只有聽話才能得到父母的愛大部分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取決於孩子的行為,而不是取決於孩子是誰。現實生活中,大部分父母對於孩子的愛都是基於孩子聽話、優秀、達到自己的目標,一旦孩子的成長偏離了既定軌道,父母們就會收回自己的愛。比如那句最有名使用頻率最高的話:別叫我,我不是你媽!
  • 孩子,我沒有想像中那麼愛你
    沒有孩子以前,我覺得我能成為一個好媽媽。沒有孩子以前,我覺得那些對孩子沒有耐心和能動手打孩子的父母,太暴力,我認為我不會那樣做,我覺得我能成為一個好媽媽。三、正面管教和愛講道理我是個話多的人,覺得自己懂得多,就尤其愛講道理。
  • 父母的愛,讓孩子「與世隔絕」:沒有體驗的人生,到底有多可怕?
    雖然被試當時每天能得到20美元的報酬,可就算是這麼有誘惑力的條件,依然讓他們難以堅持3天以上。被實驗者在平均參與了72小時後,全部退出了實驗。他們均出現了幻聽、幻覺、注意力渙散、無法集中精力、緊張焦慮等問題,有的人甚至思維反應遲鈍,出現情緒、行為方面的紊亂。參與實驗的學生,沒有例外,需要數十天才能恢復正常。
  • 網課,沒有網絡的孩子想愛你不容易啊,讓有網的孩子愛你也難
    就在有網絡,有電腦,手機的,有接受「在線教學」直播條件的家長和學生叫苦反對的時候,我們一些偏遠上去的教師和學生卻為了能上上網課費盡氣力,也吃了不少苦。無獨有偶,2月12日,又有網友在網上爆料:2月11日,四川旺蒼縣旺蒼中學高一學生楊同學家裡沒有網,只有不行4裡路程,爬到山頂有行動網路的地方才能學習網課。為了能享受網課優質資源,她孤身一人,冒著寒冷坐在崖壁邊學習了一天。
  • 沒有不愛讀書的孩子,只有方式方法用錯的家長,這樣做可以讓孩子
    聯想想像能力作為快速記憶的最基礎的兩個條件之一,是所有速記培訓教練一直會強調的每天訓練項目。但是有的家長可能會幫倒忙,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斷的在搞破壞,讓孩子喪失了聯想想像能力。比如經常有人說孩子不愛讀書,不會寫作文,該怎麼辦?
  • 致愛發脾氣的家長:你以為你很愛孩子,其實孩子更愛你!
    一邊是自己心儀已久的玩具,一邊是父母想要的禮物,對於家庭經濟條件很差的孩子來說,這是非常艱難的選擇。然而,大多數孩子給出了讓人感動的答案:他們都選擇了父母的禮物。孩子對父母的愛有時候真的超乎想像。很多時候,他們看起來特別調皮,有惹不完的麻煩,但是他們暖起來,也很讓人動容。
  • 我的自身條件那麼優秀,為什麼就沒有男朋友?過來人:你太天真了
    我今年28了,到現在還是沒有男朋友,家裡面也一直在催婚。我自問條件也不差,長得也還行,性格也好。學歷還是碩士。應該可以找到富家子弟,再不濟也是優質男或者海歸。可是在接觸了三次短暫的「約會」後,還是沒有找到自己的「如意郎君」。
  • 讓孩子做家務?我家原則:我做好家務,你管好自己
    父母有這個目標,可能受兩種常見說法的影響:一是「捨不得讓孩子做家務,不是愛他而是害他」;二是「孩子做不做家務,差距竟然這麼大」。這兩個都是刷屏文標題,很多父母,都覺得是說到了自己的「心坎」上。然後,一種互相糾纏的狀況就會出現:大人高度介入孩子本該自己負責、自己做主的那些事,比如興趣班選擇,孩子高度介入家庭生活中本來不該由他做主、受他影響的那些事,比如父母要不要生二胎,一家人在所有事務上都不分你我,互相糾纏,沒有界限,也沒有自我。
  • 這幾個星座的人小心眼、愛記仇,但愛一個人有原則和底線
    導讀:這幾個星座的人小心眼、愛記仇,但愛一個人有原則和底線感情都是一點點淡的人心也都是一點點涼的,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一直等待也不是所有的愛都能失而再來。真正愛一個人是無法說出原因的,你只知道無論何時何地心情好壞你都希望這個人陪著你。所有的合適都是兩個人的相互遷就和改變,沒有天生合適的兩個人,兩個人朝著相同的方向努力就是最好的愛情。
  • 如果只能陪孩子看一部動畫,我選它:看了才知道孩子到底有多愛你
    看到這個標題,我猜你已經猜到了這部影片的名字,你猜你猜的和我要說的是不是同一部?好了,不玩繞口令,我們來說說宮崎駿的《千與千尋》。豆瓣評分9.4,162萬人參與評分。孩子卻因堅守原則,成了唯一清醒的人。在現實世界中,又有多少成年人,正在為背叛規則而付出代價?而在原則面前誰更堅定?究竟是被要求遵守規則的孩子,還是擅長制定規則的大人?
  • 作為孩子的父母,您有自己的教育原則嗎
    然而,在教育的道路上,作為父母的您是不是有自己的教育原則呢?我身邊有個家長,六歲的閨女周末兩天的時間要參加6個興趣班的培訓,包括舞蹈、小提琴、鋼琴、書法、口才和英語,我很佩服這個小姑娘,但是,我也很心疼她,孩子的童年被剝奪,更多的是練習和上課,這樣的教育對孩子真的好嗎?
  • 有種傷:我為你放棄了所有,你卻嫌我沒原則
    只是……——題記這輩子有沒有那麼一個人,值得你為他而付出所有一切?如果有,那應該是一種幸福。如果沒有,那應該是一種悲哀!這段話是我一直都很喜歡的一段話,感覺這是對愛情的一種莫大肯定,因為人生這一輩子,想要遇到那麼一個值得自己做出如此付出的人,著實不易。
  • 函數極限存在的條件之歸結原則
    定理3.8(歸結原則):設f在U(x0;δ』)內有定義。lim ( x→x0 ) f(x)存在的充要條件是:對任何包含於U(x0;δ』)且以x0為極限的數列{xn},極限lim ( n→∞) f(xn )都存在且相等.
  • 「出生前,我在天上挑媽媽.」你永遠不知道,你的孩子有多愛你……
    朋友從前受傷,左手有一根手指缺了半截。這個小小的缺陷,很少有人能注意到,偶爾發現的時候,難免大驚小怪。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我答我在天上挑媽媽看見你了覺得你特別好想做你的孩子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沒想到第二天一早我已經在你肚子裡每個孩子都曾經是天使,他們曾趴在雲朵上,認認真真地挑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