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世界中擁有一顆屬於自己的星球?
14日,上遊新聞記者了解到,如今網絡上興起了一種為行星「命名」的服務,最低只需要200多元,就可以為太空中的行星命名,並且還將獲得一份證書。這是怎麼回事?
能給星球命名還能時刻觀察?
上遊新聞記者發現,最近,網絡上一些給星球「命名」的定製禮物火了,甚至最高銷量一個月有329。其中,最火的是重慶一家做太空文創的公司「星協」,他們目前在電商上售賣太空主題紀念品,還有太空和科幻主題的活動策劃,以及展覽的設計和實施。其中最受關注的項目,就是「星星命名」。
「銀河系中存在著大量的星星,其中被人類發現的就數以億計,這些只具有代號的星星,如果有一顆能夠以自己命名,是一件多麼浪漫的事情啊。」這是許多人尤其是科幻迷的遐想。上遊新聞記者看到,在購買頁面,寶貝評價高達1700多條,很多買家都說「好浪漫」。
購買方式也是十分簡單:賣家利用資料庫,買家只需考慮好想要給誰命名,以及他們的星座,隨後編輯好一段寄語:如「這顆星送給最特別的人」也可以是你當時命名這顆星星時候的心情或者祝福語。
以上兩點準備好了,就可以打開星協官網提交信息進行支付狀態了,一般審核時長為24小時,而收到證書後的時長應該是2-3天。之後,在專門的網站和App上就能看到這顆星星的定製信息和在宇宙中的坐標。
真可以命名嗎?專家:僅供娛樂
普通老百姓真的可以給行星命名嗎?
上遊新聞記者隨即諮詢業內人士:目前,全球唯一有星球命名權資格的單位是國際天文協會,命名一顆具有價值的星星,需要各國家官方天文機構向國際天文協會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並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國際天文協會聯席討論評估後才能決定是否命名,一旦命名須通報世界幾大太空強國(即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天文主管機構,五大理事國全部通過或無異議後這項命名才會真正被全世界接納和承認,否則無法得到國際天文協會和相關組織機構的認證。
「星協」創始人重慶小夥林奎告訴上遊新聞記者,目前網絡上銷售的「星球命名權」,其所代表的「命名」並不與科學界相衝突,是在大資料庫中為星球命名,是富有象徵意義的禮物。「我們想通過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愛意,表達對受贈人的重視,是一種紀念意義。」
「命名」想法源於空中漫天繁星
林奎告訴上遊新聞記者,「為星球命名」的想法源於一次旅行。2017年他在重慶仙女山旅行,在一個晚上,他在山上看見了漫天繁星,這樣一幅在現代城市中難以見到的美麗景象深深打動了他。
星星一直以來都是浪漫的意象,它們就是宇宙中寶貴的禮物。林奎想到:如果這些繁星都被賦予專屬的意義,那該多麼美好。
旅行結束後,他四下了解,發現歐美國家中有很多的私人命名機構,為人們提供星星命名的紀念服務。於是,林奎在參照國外「星球命名」服務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當下環境相結合,做出更加完善的內容。
「現代人有著更豐富的生活需求,很多人想要用一種特別的方式來紀念一個人或一件事,也有人想送給自己重要的人一份特別的禮物,這些都可以用這種方式來實現。」
「星球」背後的一個個感人故事
在做這項服務的過程中,林奎也了解了不同人的人生故事,或快樂,或悲傷,或遺憾。有粉絲想送給自己偶像來表達熱愛,有人想送給自己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也有想送給自己剛出生的孩子。
其中最讓林奎難忘的,是有一次他在做命名準備工作時,發現對方提供的對象數據有些異樣,了解後才知道,對方的妻子已經去世了。買家想通過這樣的方式,把妻子留在天上,當他每天晚上抬頭望向天空時,還能感受到自己的妻子仍未離去,只是換了種方式陪伴著他。
「我那時感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給予了他人更多的東西,一份長久的思念,人們內心深處的堅強,面對生活的勇氣……能夠以這樣的方式幫助到他人,我也能收穫很多的幸福。」
上遊新聞記者 楊辛玥 攝影報導 實習生 劉冬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