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滁州市圖書館 ▲ 讓閱讀成為習慣 ~ ~ ~
楊柳青為我國北方首要年畫產地,地處天津西南楊柳青鎮。由清代初期到中期,前期的楊柳青年畫崇尚工細,畫法接近工筆國畫,美人多為城市貴婦人形象;清末到民國,無論畫風,還是題材與審美,皆轉向民間。楊柳青年畫題材廣泛,各類神像、歷史典故、神話傳說、戲曲故事、生活習俗、美人娃娃、吉祥圖案無所不包。
《連登三甲》(線版手繪,清代初期,楊柳青 戴廉增,日本高麗美術館藏,86.5cm×45.9cm) 畫面上題字「連登三甲」。甲為首,甲字與螃蟹的甲殼同音同字,意指接連三次科舉考試——鄉試、會試、殿試都高中榜首,以寓好事當頭,吉祥降臨。本圖為日本京都高麗美術館的創建者鄭詔文(1918—1989)的收藏品之一,畫面右端標記店名「戴廉增」,證明了朝鮮半島曾有楊柳青年畫出售這一事實。
《撫嬰圖》(線版手繪,清代·乾隆,楊柳青 齊健隆畫店,天津博物館藏,61.5cm×110cm) 嬰戲是楊柳青年畫中最喜聞樂見的題材。圖中描繪家中喜食美餐,兒童嬉戲,母親欣喜,充滿美滿幸福的生活情趣。繪製方法為線版彩繪,線條精美,具有國畫中工筆畫特徵。刻工刀法極為老練,是該產地早期代表作。
《踏雪尋梅》(套版手繪,清代,楊柳青 高桐軒作,天津博物館藏,33.6cm×59.5cm) 此「踏雪尋梅」別有一番風味:一老者騎驢於山中尋看梅花,童子與侍婢隨其身,天降大雪,卻不能阻礙老人尋梅的雅興。此畫線條似國畫,頓挫自如,流暢率意,是楊柳青年畫中的名作。
《自強傳學堂圖》(套版手繪,清代末期,楊柳青 京都戴美利畫店,莫斯科國立東方民族藝術博物館藏,60cm×102cm) 這是一幅致力發揚社會新風的年畫。清末民初,社會改良之風盛行,主要提倡女子受教育、健身強國、開闊眼界、博知廣聞,畫中的新式建築、時裝、洋鼓和啞鈴,都是當時嶄新的事物,此作使傳統藝術的面貌為之一新。
疫情防控社會宣傳標語
1.疫情防控 人人有責
2.戴口罩 勤洗手 不聚集
3.勤洗手 常通風 講衛生
4.不聚集 分餐制 講距離
5.常通風 勤洗手 戴口罩 不聚集
6.倡導移風易俗 減少人群聚集
7.嚴防輸入風險 謹防疫情反彈
8.鼓勵就地過年 減少人員流動
9.杜絕僥倖心理 做好日常防護
10.重視自身健康 做好個人防護
11.出門戴口罩 防護很有效
12.開展愛國衛生運動 推進城鄉環境整治
13.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凝聚強大奮進力量
14.嚴格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 堅決防止冬春季疫情反彈
15.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官方網站:http://www.czsli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