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中國·蘇州第二屆國際木版年畫展開幕。中國青年網記者 韓玉 攝
中國青年網蘇州1月10日電(記者 韓玉)鼠年春節臨近,年味愈加濃厚。作為春節的重頭戲,年畫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願望,在濃墨重彩中傳遞著新年的喜慶與吉祥。1月8日,中國·蘇州第二屆國際木版年畫展在蘇州開展,共展出精品木版年畫300餘幅,包括中國木版年畫製作技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作品及藏品、中國木版年畫新傳承人作品、王樹村藏北京木版年畫、越南等國民間木刻版畫作品等。
年畫是中國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始於古代的「門神畫」,因用於新年時張貼,寓意喜慶吉祥而得名。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山東楊家埠、河南朱仙鎮等地的木版年畫在歷史上久負盛名。但是隨著時代變遷,張貼年畫這一習俗漸漸淡出人們的生活。在8日下午舉行的「守正·出新·融合」——中國木版年畫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海內外專家學者與年畫傳承人圍繞年畫回歸與振興、年畫實踐等主題展開討論。
「振興和發展年畫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創新是希望,發展是延續。年畫要實現創新性發展,傳承人必須做到思想解放、視野開闊、頭腦清晰、善於學習,注重提高藝術修養和審美能力。」中國美術館研究館員馬立明表示。韓國古版畫博物館館長、古版畫研究會會長韓禪學通過建立古版畫博物館,尋求版畫可持續發展之路。他說:「木版年畫作為東亞的傳統民間藝術,有著進行對外文化傳播的價值。」
據悉,本次活動由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研究中心主辦,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社承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協辦。
越南東湖年畫國家級藝人阮友果向記者展示製作年畫用的雕版。中國青年網記者 韓玉 攝
中國木版年畫製作技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作品及藏品在中國·蘇州第二屆國際木版年畫展現場展出。中國青年網記者 韓玉 攝
中國·蘇州第二屆國際木版年畫展現場,天津楊柳青彩繪年畫傳承人張宏在繪製年畫。中國青年網記者 韓玉 攝
觀眾觀看武強木版年畫作品《大花瓶》。武強木版年畫具有濃鬱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其豐富的內容是中國民間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中國青年網記者 韓玉 攝
韓國傳統刻手鄭燦民在中國·蘇州第二屆國際木版年畫展現場製作雕版。中國青年網記者 韓玉 攝
中國·蘇州第二屆國際木版年畫展現場,觀眾一邊欣賞年畫,一邊拍照留念。中國青年網記者 韓玉 攝
楊柳青年畫代表作《連年有餘》。楊柳青年畫始於明代崇禎年間,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構圖飽滿,寓意吉祥,雅俗共賞。尤其是手繪的胖娃娃極有特色,已經成為年畫中的經典,廣為流傳。中國青年網記者 韓玉 攝
(來源: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