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很不安定,那些狗雜碎又出來胡鬧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是回歸22年來的第N次了。
上一篇文章《痛快:臺灣主持人怒斥港毒》裡,老平講述了臺灣著名主持人有理有據,怒斥港毒分子的事,引得很多讀者拍案叫好。
事實上,在我們今天痛惜香港回歸以來的治理,有成功經驗,更有失敗教訓時,總是不免會想起1980年代,中英兩國就香港問題的談判。
我們都知道,在連續多輪的談判中,大英帝國這個昨日的黃花,非常捨不得東方之珠,捨不得這塊遠東地區最後的殖民地!
可是,在新界租賃99年即將到期的法理面前,在強大的中國面前,英國人最後即便割肉一般疼,最終也還是被迫籤字了。
請看下圖。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整個談判過程中,雙方就交接的細節鬥智鬥勇,從一開始就不簡單。
而且直到今天,英國,還有美國,仍在香港大量扶植反對派,給予輿論和政治上的支持,給香港的有效治理添堵!
尤其是美國,將香港視為其遠東地區的情報中心,擁有外交豁免權的香港領事館,工作人員居然達到了1000人!他們要在人口僅700萬的香港幹什麼,顯而易見。
這裡,老平說說當年的一些往事,先看一段視頻,了解關於PLA駐軍的談判細節。
1984年5月,鄧小平講:「我講過中國有權在香港駐軍,我說,除了在香港駐軍外,中國還有什麼能體現對香港的主權呢?」
鄧小平為什麼講這話?
就在講這話的前幾天,香港報紙報導,中央政府有關分管領導已表態,可以考慮香港不駐軍,因香港方面英方反彈強烈。
因為此前,英國方面說,你們不能駐軍!駐軍會影響香港的繁榮穩定,資金要外逃。你們不駐軍,把部隊放在深圳,有情況從廣東過來也來得及,何必非駐軍在香港呢?
當時,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領導和分管外交的領導講,可以考慮不駐軍!這口風一放,港臺媒體便廣泛報導,說是中央政府答應了香港不駐軍。
鄧小平看到了相關報導後,非常生氣。預見了威脅,便立即反應,都沒有跟這兩位領導打招呼。
5月25日,他會見港澳代表團。剛一進門,港澳代表團就看到鄧先生今天板著面孔,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大家坐定,鄧小平開篇就一句話:「有關香港問題,他們別人講的都不算數。只有我和他講的算數,其他人都不算數。」
「我和他」是誰?如上圖,坐在鄧小平旁邊的國務院港澳辦緝督委主任姬鵬飛(上圖左二)!
只有「我和他」講的才算數,其他人講的都不算數!這話太乾脆了!
鄧小平一句話,說主管外交的領導講的不算數,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領導講的不算數。這事很大,份量很重。
整個香港駐軍就靠了這一句話!沒有這句話可能就不駐軍了,有這句話就駐軍了。這就叫預見威脅立即反應。
鄧小平還特意對記者鄭重其事地說了下面一段話——
「我國在恢復對香港的主權以後,中國有權在香港駐軍。這是維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主權的象徵,是國家主權的象徵,也是香港穩定和繁榮的保證。香港是中國的領土,為什麼不能駐軍?沒有這個權力,還叫什麼中國領土!」
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召開。在黨的十四大會場休息室,鄧小平完全退出領導崗位,把當時的軍委副主席劉華清招來。
鄧小平想看一看接收香港問題的軍隊方案,也就是駐軍方案。
劉華清把軍隊接收方案呈給鄧小平審閱,鄧小平看完就批了兩個字:「軟了。」
鄧小平下面講了兩句話,第一句是:「軍隊只準備了和平接收,沒有準備武力接收,不行。要準備武力接收,有準備才能應付可能發生的情況。」
根據鄧小平指示,軍隊方案全部重新調整。原來只準備和平接收,現在做出了兩種準備。
鄧小平第二句話:「1997年7月1日,香港必須回歸。到了這天,不管英方以任何藉口做拖延,如果出現這個局面,要拖延回歸,部隊就會開進去,一錘子砸死。」
就這樣,按照鄧小平的指示,整個接收方案全部重新調整,進入香港的部隊也大量增加。
這就是關鍵時候、關鍵決斷力的偉大意義。
——可惜,鄧小平在1997年春天與世長辭,沒有等到香港回歸的那一刻。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極其平穩,所有接收按部就班,沒有出任何紕漏。
當時,新華社香港分社出了一個內奸,把我們準備「武力」接收的方案全部告訴了英方,後來這個內鬼被抓了。
不過,冥冥之中,這在客觀上起到了震懾英方的作用。
當內奸把這方案告訴英方,英方極為震驚!
英方沒想到我們還有這一手,原本就沒什麼計劃的英國,更加老實了;所以整個程序進行得非常平穩,沒有出現任何紕漏。
當我們駐港部隊進港去,英軍全面撤離。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在PLA接收英軍的營房時,刀、叉子洗得乾乾淨淨,餐巾包,整整齊齊放著,都沒動。
各位,你們以為全面接收非常平穩的背後,是對方的善意嗎?是對方的文明嗎?
不是,是我方的充分準備!有備無患!
請記住,是這種未雨綢繆做的力量準備,提前認識到可能的威脅,立即行動,做好應對,最後才沒有災難。
否則,.,你只能寄託於對方的理性、對方的善意!
可是,如果對方不理性,怎麼辦?對方沒善意,怎麼辦?
如果你沒有考慮到這些,怎麼理解戰略思維的對抗性?
最後,老平來講述兩個外交中的細節。
1、鄧小平的哪句話,嚇倒柴契爾夫人,跌了一跤?
鄧小平在中英香港談判期間講了一句話,讓柴契爾臉色都變了。鄧小平冷峻地說,「中國人窮是窮了一點,但打仗是不怕死的!」
原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張祥】,曾多次陪同黨和國家領導人出訪或接待國賓,親歷一幕幕歷史性的時刻。
於是,記者專訪張祥,聽他講述:鄧小平「嚇倒」」鐵娘子。
記者:您曾長期從事外事工作,能不能分享一些比較難忘的故事?
張祥:印象最深的是鄧小平同志。那是為了香港問題舉行的中英談判。
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在談判剛開始時盛氣凌人,表示可以把香港的主權還給中國,但管理權還是英國的。她的意思,「如果離開英國的管理,香港就亂了」。
小平同志不慌不忙,但口氣異常堅決,從開始就表達了「主權問題不容談判」的態度。
就在柴契爾還在不停地說,甚至以「考慮非和平的方式保留香港」相威脅的時候,小平同志突然又講了一句話,讓柴契爾臉色都變了!
他說,「中國人窮是窮了一點,但打仗是不怕死的!」
當時在場的不少人都聽到了,柴契爾夫人愣了很長一段時間。退場的時候,神情還有點恍惚。所以,才有了後來在人民大會堂臺階上跌了一跤的故事。
柴契爾夫人在大會堂門外的臺階上摔了一跤,被扶起來後說,沒事。這個動作被當時的媒體捕捉下來,並宣稱這是「英國的倒下」。
2、吳儀副總理怒懟美國
中美貿易摩擦由來已久!據【張祥】講述,當年中美兩國在貿易上摩擦不少,吳儀副總理有次去美國談判,對方是美國商務部。
按照外事流程,中方先到了。不一會兒,美國國務院的副國務卿來了,並非常隨意地把文件夾往桌子上一扔,來了句「沒想到我們竟然和小偷來談判了」(註:美方暗指中國偷竊智慧財產權)。
中方很吃驚,一個美國高級外交官,怎麼能說這種話?!吳儀同志聽了,拍著桌子站起來就講,「今天是小偷和強盜的談判,我們很榮幸」。
然後,中國鐵娘子又和在場的人士說:「大家一會兒會後,去美國的博物館看看,有多少東西是從中國搶來的!」
她這麼一說,這位美國高官立即道歉。
第二天,全美各大報紙都刊登了這條消息,吳儀強硬但機智的形象,傳遍全球。
如今,在中美貿易磋商陷入僵局的時候,重提這件事,意義非凡!你懂的。
各位,回顧完這些往事,我們是否得到了什麼啟發?
很多人都在說,香港是一個被我們大陸寵壞了的孩子!
老平覺得,這與我們過去「與國際接軌」的思潮有關。畢竟,英國曾經統領世界上百年,畢竟現在國際社會的強勢力量還是西方,他們掌握著話語權。
可是,在這種接軌中,我們是不是過度謙遜,身段過於柔軟?我們在處理很多問題上的尺度和火候,難道不值得商榷嗎?想想小平同志,想想吳儀副總理,難道我們不應該反思嗎?
今天,我們真的應該好好重溫一下小平同志當時批示的那兩個字!
請永遠記住毛主席說過的那句話:我們愛好和平。但以鬥爭爭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
【有趣/有料/有態度/有深度】
盡在《平觀世界》
深度與廣度
源於對讀者閱讀時間的尊重
掃描二維碼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