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看完軍隊接收香港方案,批兩個字:「軟了!」

2021-03-01 老平觀世界

最近香港很不安定,那些狗雜碎又出來胡鬧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是回歸22年來的第N次了。

上一篇文章《痛快:臺灣主持人怒斥港毒》裡,老平講述了臺灣著名主持人有理有據,怒斥港毒分子的事,引得很多讀者拍案叫好。

事實上,在我們今天痛惜香港回歸以來的治理,有成功經驗,更有失敗教訓時,總是不免會想起1980年代,中英兩國就香港問題的談判。

我們都知道,在連續多輪的談判中,大英帝國這個昨日的黃花,非常捨不得東方之珠,捨不得這塊遠東地區最後的殖民地!

可是,在新界租賃99年即將到期的法理面前,在強大的中國面前,英國人最後即便割肉一般疼,最終也還是被迫籤字了。

請看下圖。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整個談判過程中,雙方就交接的細節鬥智鬥勇,從一開始就不簡單。

而且直到今天,英國,還有美國,仍在香港大量扶植反對派,給予輿論和政治上的支持,給香港的有效治理添堵!

尤其是美國,將香港視為其遠東地區的情報中心,擁有外交豁免權的香港領事館,工作人員居然達到了1000人!他們要在人口僅700萬的香港幹什麼,顯而易見。

這裡,老平說說當年的一些往事,先看一段視頻,了解關於PLA駐軍的談判細節。

1984年5月,鄧小平講:「我講過中國有權在香港駐軍,我說,除了在香港駐軍外,中國還有什麼能體現對香港的主權呢?」

鄧小平為什麼講這話?

就在講這話的前幾天,香港報紙報導,中央政府有關分管領導已表態,可以考慮香港不駐軍,因香港方面英方反彈強烈。

因為此前,英國方面說,你們不能駐軍!駐軍會影響香港的繁榮穩定,資金要外逃。你們不駐軍,把部隊放在深圳,有情況從廣東過來也來得及,何必非駐軍在香港呢?

當時,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領導和分管外交的領導講,可以考慮不駐軍!這口風一放,港臺媒體便廣泛報導,說是中央政府答應了香港不駐軍。

鄧小平看到了相關報導後,非常生氣。預見了威脅,便立即反應,都沒有跟這兩位領導打招呼。

5月25日,他會見港澳代表團。剛一進門,港澳代表團就看到鄧先生今天板著面孔,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大家坐定,鄧小平開篇就一句話:「有關香港問題,他們別人講的都不算數。只有我和他講的算數,其他人都不算數。」

「我和他」是誰?如上圖,坐在鄧小平旁邊的國務院港澳辦緝督委主任姬鵬飛(上圖左二)!

只有「我和他」講的才算數,其他人講的都不算數!這話太乾脆了!

鄧小平一句話,說主管外交的領導講的不算數,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領導講的不算數。這事很大,份量很重。

整個香港駐軍就靠了這一句話!沒有這句話可能就不駐軍了,有這句話就駐軍了。這就叫預見威脅立即反應

鄧小平還特意對記者鄭重其事地說了下面一段話——

「我國在恢復對香港的主權以後,中國有權在香港駐軍。這是維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主權的象徵,是國家主權的象徵,也是香港穩定和繁榮的保證。香港是中國的領土,為什麼不能駐軍?沒有這個權力,還叫什麼中國領土!」

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召開。在黨的十四大會場休息室,鄧小平完全退出領導崗位,把當時的軍委副主席劉華清招來。

鄧小平想看一看接收香港問題的軍隊方案,也就是駐軍方案。

劉華清把軍隊接收方案呈給鄧小平審閱,鄧小平看完就批了兩個字:「軟了。」

鄧小平下面講了兩句話,第一句是:「軍隊只準備了和平接收,沒有準備武力接收,不行。要準備武力接收,有準備才能應付可能發生的情況。」

根據鄧小平指示,軍隊方案全部重新調整。原來只準備和平接收,現在做出了兩種準備。

鄧小平第二句話:「1997年7月1日,香港必須回歸。到了這天,不管英方以任何藉口做拖延,如果出現這個局面,要拖延回歸,部隊就會開進去,一錘子砸死。」

就這樣,按照鄧小平的指示,整個接收方案全部重新調整,進入香港的部隊也大量增加。

這就是關鍵時候、關鍵決斷力的偉大意義。

——可惜,鄧小平在1997年春天與世長辭,沒有等到香港回歸的那一刻。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極其平穩,所有接收按部就班,沒有出任何紕漏。

當時,新華社香港分社出了一個內奸,把我們準備「武力」接收的方案全部告訴了英方,後來這個內鬼被抓了。

不過,冥冥之中,這在客觀上起到了震懾英方的作用。

當內奸把這方案告訴英方,英方極為震驚!

英方沒想到我們還有這一手,原本就沒什麼計劃的英國,更加老實了;所以整個程序進行得非常平穩,沒有出現任何紕漏。

當我們駐港部隊進港去,英軍全面撤離。

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是,在PLA接收英軍的營房時,刀、叉子洗得乾乾淨淨,餐巾包,整整齊齊放著,都沒動。

各位,你們以為全面接收非常平穩的背後,是對方的善意嗎?是對方的文明嗎?

不是,是我方的充分準備!有備無患!

請記住,是這種未雨綢繆做的力量準備,提前認識到可能的威脅,立即行動,做好應對,最後才沒有災難。

否則,.,你只能寄託於對方的理性、對方的善意!

可是,如果對方不理性,怎麼辦?對方沒善意,怎麼辦?

如果你沒有考慮到這些,怎麼理解戰略思維的對抗性?

最後,老平來講述兩個外交中的細節。

1、鄧小平的哪句話,嚇倒柴契爾夫人,跌了一跤?

鄧小平在中英香港談判期間講了一句話,讓柴契爾臉色都變了。鄧小平冷峻地說,「中國人窮是窮了一點,但打仗是不怕死的!」

原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張祥】,曾多次陪同黨和國家領導人出訪或接待國賓,親歷一幕幕歷史性的時刻。

於是,記者專訪張祥,聽他講述:鄧小平「嚇倒」」鐵娘子。

記者:您曾長期從事外事工作,能不能分享一些比較難忘的故事?

張祥:印象最深的是鄧小平同志。那是為了香港問題舉行的中英談判。

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在談判剛開始時盛氣凌人,表示可以把香港的主權還給中國,但管理權還是英國的。她的意思,「如果離開英國的管理,香港就亂了」。

小平同志不慌不忙,但口氣異常堅決,從開始就表達了「主權問題不容談判」的態度。

就在柴契爾還在不停地說,甚至以「考慮非和平的方式保留香港」相威脅的時候,小平同志突然又講了一句話,讓柴契爾臉色都變了!

他說,「中國人窮是窮了一點,但打仗是不怕死的!」

當時在場的不少人都聽到了,柴契爾夫人愣了很長一段時間。退場的時候,神情還有點恍惚。所以,才有了後來在人民大會堂臺階上跌了一跤的故事。

柴契爾夫人在大會堂門外的臺階上摔了一跤,被扶起來後說,沒事。這個動作被當時的媒體捕捉下來,並宣稱這是「英國的倒下」。

2、吳儀副總理怒懟美國

中美貿易摩擦由來已久!據【張祥】講述,當年中美兩國在貿易上摩擦不少,吳儀副總理有次去美國談判,對方是美國商務部。

按照外事流程,中方先到了。不一會兒,美國國務院的副國務卿來了,並非常隨意地把文件夾往桌子上一扔,來了句「沒想到我們竟然和小偷來談判了」(註:美方暗指中國偷竊智慧財產權)。

中方很吃驚,一個美國高級外交官,怎麼能說這種話?!吳儀同志聽了,拍著桌子站起來就講,「今天是小偷和強盜的談判,我們很榮幸」。

然後,中國鐵娘子又和在場的人士說:「大家一會兒會後,去美國的博物館看看,有多少東西是從中國搶來的!」

她這麼一說,這位美國高官立即道歉。

第二天,全美各大報紙都刊登了這條消息,吳儀強硬但機智的形象,傳遍全球。

如今,在中美貿易磋商陷入僵局的時候,重提這件事,意義非凡!你懂的。

各位,回顧完這些往事,我們是否得到了什麼啟發?

很多人都在說,香港是一個被我們大陸寵壞了的孩子!

老平覺得,這與我們過去「與國際接軌」的思潮有關。畢竟,英國曾經統領世界上百年,畢竟現在國際社會的強勢力量還是西方,他們掌握著話語權。

可是,在這種接軌中,我們是不是過度謙遜,身段過於柔軟?我們在處理很多問題上的尺度和火候,難道不值得商榷嗎?想想小平同志,想想吳儀副總理,難道我們不應該反思嗎?

今天,我們真的應該好好重溫一下小平同志當時批示的那兩個字!

請永遠記住毛主席說過的那句話:我們愛好和平。但以鬥爭爭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

【有趣/有料/有態度/有深度】

 盡在《平觀世界》

深度與廣度

源於對讀者閱讀時間的尊重

掃描二維碼添加關注

相關焦點

  • 鄧小平談「港人治港」及「香港駐軍」
    【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第60頁《一個國家,兩種制度》(1984年6月22日、23日)】 這就是說,回歸中國後,應由香港的中國人行使治理香港的權力。既不能是外國人,也不能是由中央政府派出幹部來管治香港。"我們還多次講過,北京除了派軍隊之外,不向香港特區政府派出幹部"。"我們派出軍隊是為了維護國家的安全,而不是去幹預香港的內部事務。"
  • 鄧小平與中英香港問題談判中的幾場較量
    如果香港在過渡期間根本起不到香港的作用,就喪失了國際貿易中心、金融中心的作用,一片混亂怎麼辦?那我們只好派軍隊去,沒其他選擇。中國不是阿根廷。」同時,在鄧小平指示下,新華社和《人民日報》連續發表社論和文章,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發表談話,批駁英國方面的言論,勸告英國方面改弦更張,不要再對香港回歸祖國設置障礙,拿出誠意和建設性的態度,同中方共同努力,妥善解決香港問題。
  • 85歲鄧小平接見李嘉誠:香港回歸後,想到香港土地上走走看看
    從1982年開始,中英雙方經過兩年多達22輪的談判,最終在1984年籤署了《中英聯合公報》,正式宣布中國將在1997年收回香港的主權與治權。但是,就在1997年。推動香港問題解決的最有力的那隻大手,香港問題當中的靈魂人物,新中國卓越的政治家鄧小平同志,卻在香港回歸前的五個月,1997年2月19日與世長辭。小平同志生前曾多次表露出在香港回歸之後「去香港看一看」的願望。
  • 鄧小平「一國兩制」理論與《香港基本法》的制定
    ➤ 二是研究鄧小平有關香港問題的論述,人們往往局限於三卷本的《鄧小平文選》,而忽略了後來出版的《鄧小平年譜》。《鄧小平年譜》搜集了大量的《鄧小平文選》所沒有的香港問題的論述。➤ 三是大陸學者沒有注意到《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中的香港委員有關鄧小平與香港基本法起草過程的回憶資料。本文則試圖彌補上述缺陷。
  • 鄧小平論述香港一國兩制
  • 鄧小平與香港:1997年不收回香港,我就是李鴻章
    關於鄧小平,人們有說不盡的話題,今天我們來回顧下鄧小平與香港,他創造性提出「一國兩制」科學構想,指導我們實現香港平穩過渡和順利回歸。1979年3月,鄧小平在會見香港總督麥理浩 圖源:百度圖片1979年3月,鄧小平在會見香港總督麥理浩,鄧小平闡述了中國政府對香港問題的立場和態度。
  • 《鄧小平時代》第四章:向前看,1975
    返回>>>《鄧小平時代》,[美]傅高義 著,馮克利 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 毛澤東在1975年指定鄧小平取代王洪文主持黨的會議時,中共仍然處在「文革」的爭鬥所造成的混亂之中。鄧小平在黨內的新職務使他得以採取一些重要措施整頓全國的黨組織。在北京之外的第一步整頓工作是在省級層面進行的,3個月之後進一步推向縣和公社兩級。
  • 傅高義:為何鄧小平能夠「摸著石頭過河」?
    他事先只被告知將與一位高級官員見面,抵京之後才高興地獲悉,即將與他會面的是剛被任命的中國的重要領導人鄧小平。這次不公開的會見在人民大會堂進行,麥理浩向鄧小平談到香港正面臨日益增多的困難。雙方都知道,自鴉片戰爭以來英國一直統治著香港這塊殖民地,但香港大部分土地的租約將於1997年到期。
  • 20世紀70年代末,香港總督麥理浩訪問北京,鄧小平代表中國政府第一...
    香港問題是歷史遺留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提出按照「一個國家,兩種制度」解決臺灣和香港問題的構想。同時,隨著1997年的日益臨近,英國方面不斷試探中國關於解決香港問題的立場和態度。   1979年3月,鄧小平在會見香港總督麥理浩時,闡述了中國政府對香港問題的立場和態度。他說:「我們歷來認為,香港主權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但香港又有它的特殊地位。……即使到了1997年解決這個問題時,我們也會尊重香港的特殊地位。」   1982年9月22日下午,柴契爾夫人抵達北京。
  • 鄧小平與香港演員唯一合影曝光 女星事後稱後悔
    資料圖:鄧小平(中)與香港女星鮑起靜(左)合影。  這張照片極其珍貴,它目前存放在北京的電影博物館,是鄧小平生前唯一和香港電影演員的合影。  1979年7月11日至16日,75歲的鄧小平健步登臨黃山,遇上一行古裝打扮的香港人,原來這是正在黃山取景,拍攝《白髮魔女傳》的香港劇組。在黃山巧遇國家領導人,劇組於是在拍片現場熱烈邀請鄧小平和該劇兩位主要演員合影。盛情之下,鄧小平欣然接受。這張相片上,左邊的女演員是鮑起靜,右邊是男演員方平,兩人是同行也是夫妻。
  • 《世紀偉人——鄧小平》丨光輝的一生
    同年8月日本投降時,他和劉伯承率部開創的根據地成為擁有2400萬人口、30萬軍隊的全國最大的解放區。解放戰爭時期,鄧小平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中原野戰軍、第二野戰軍政治委員,晉冀魯豫中央局書記,中原局、華東局第一書記。1945年9月至11月,同劉伯承一起領導了上黨戰役、邯鄲戰役。
  • 人物 她是唯一一位與鄧小平合影的香港女演員,事後回憶起來卻很後悔
    這張照片目前存放在北京的電影博物館,是鄧小平唯一一次和香港電影演員的合影1979年7月11日至16日,75歲的鄧小平健步登臨黃山,遇上了正在拍攝《白髮魔女傳》的香港劇組。劇組熱烈邀請鄧小平和該劇兩位主要演員合影。
  • 1997年香港回歸,鄧小平雖享榮光,其實毛主席才是計深遠
    杜江飾演的升旗手朱濤,也為了完成這次任務進行了艱苦的訓練,手動勻速不能抬頭看要跟著音樂節奏啟停,汗水打溼了無數件訓練服裝,最終圓滿完成任務。視角切換到小人物——任達華飾演的某修表匠,源於香港回歸的感召,憑藉精湛的技術校準了用於香港回歸對時間的相關人員手錶。可以說香港回歸寄託了所有中國人的期望,熒幕上的是代表,熒幕外的所有人同樣熱血沸騰。
  • 傅高義去世:幾十年後,人們都會看《鄧小平時代》
    鄧楠說:「我們都看了香港出版的《鄧小平時代》,沒有想到一個外國人能這樣了解爸爸、了解中國,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她還說,這本書把她爸爸面臨的問題講得比較詳細,所以非常感謝我。她還買了20本書讓我籤名,說是準備給她的朋友。她告訴我,她的兄弟也都看過了。稍微遺憾的是,鄧樸方和鄧質方我沒見到,我能理解,他們對一個外國人會比較謹慎。
  • 鄧小平生平大事年表
    1978年12月鄧小平和陳雲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上。1978年12月鄧小平參加七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出席證。1981年9月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在閱兵臺上。1984年1月24日—2月10日鄧小平視察深圳、珠海、廈門3個經濟特區。1984年10月1日視頻:鄧小平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
  • 從「葉九條」到「鄧六條」:鄧小平殫精竭慮解決臺灣問題
    這裡,鄧小平親筆用文字形式確立了「解決臺灣歸回祖國」的新提法。之後,中美建交公報和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也用「臺灣回到祖國懷抱,實現統一大業」的新提法,替代了「解放臺灣」的提法,對臺工作方針實現歷史性轉變。1978年12月24日,鄧小平閱胡績偉報送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告臺灣同胞書》修改稿,作出批示:「喬木同志:兩件我看可用,請你再斟酌一下,最好提到今天下午政治局會議討論。」
  • 香港回歸日 | 當年談判,鄧小平用輕微的肢體語言,亂了柴契爾夫人的方寸
    導讀:文中所說的細節,都可以找到相關照片,但是,因為鄧小平和柴契爾夫人都已千古,為表示尊重,柴契爾夫人摔跤和鄧小平抽菸的照片就不展示了
  • 鄧小平著名的「貓論」源自哪裡?
    上世紀80年代初,薄一波曾問鄧小平,對「黑貓白貓」這個說法現在怎麼看?鄧小平回答:「第一,我現在不收回;第二,我是針對當時的情況說的。」  1985年,鄧小平再度當選美國《時代》周刊年度風雲人物,「不管白貓黑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被摘登在《時代》周刊上。「貓論」的影響擴大到世界。
  • 逐鹿中原顯風格——鄧小平挺進中原時期二三事
    作者:北京林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金鳴娟  1978年7月,一群美國客人向鄧小平詢問他的性格特徵,他含笑沉思後認真地回答說:我不過是一個老兵而已。我真正的本行是打仗。作為老兵,打仗最能體現鄧小平的風格特徵。  鄧小平一生打過許多仗。
  • 1984年國慶閱兵,鄧小平乘車檢閱三軍部隊
    這些為鄧小平軍事理論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1975年後,鄧小平重新回到軍隊並領導軍隊工作。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和全會形成的以鄧小平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領導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了偉大的歷史轉折,開創了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