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這裡主要指的是聲樂部分而非序曲部分),最開始接觸古典音樂的時候談不上喜歡聽,而開始喜歡聽歌劇也是近二年左右的事情,這是在聽過本地一位巨燒的器材系統之後(這套音響系統數百萬元),覺得歌劇裡面的人聲很美,舞臺感、縱深感很強,仿佛置身於現場之中;於是開始折騰自己的器材,現在總算能勉強聽了(但肯定不能跟流行歌曲相比就是了)。
所以我總結想要靜下心來聽歌劇需要具備:1.你得喜歡聽歌劇這種音樂類型題材的作品,我在前幾期曾提到過,外國歌劇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聽,但歌劇的序曲大部人都能接受;2.音響器材必須是屬於厚暖的聲音風格,而不能是冷薄的那種聲音,否則女高音唱起來,聽著會比較刺耳(我以前的系統聲音就比較薄);3.軟體版本要選擇好,否則就是器材再好,聽著也會感覺彆扭不舒服;4.剛接觸古典音樂的朋友先不必聽完整的歌劇,只聽其精華部分即可,否則您可能不會對歌劇產生好感。
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圖蘭朵(Turandot)
《圖蘭朵》為人民講述了一個西方人想像中的中國傳奇故事,歌劇吸收了江蘇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帶有濃鬱的東方韻味。
梅塔(Mehta)指揮的這個版本,被稱為錄音史上的經典之作,因為任何一項音響指標都特別高,音效奇佳,當然演唱也不差,帕瓦羅蒂(Pavarotti)演唱的「今夜無眠」無人能蓋,可作為音響器材的測試之用。美國TAS評為發燒名片;日本《唱片藝術》評為最佳名曲。
2015年上映的《碟中諜5:神秘國度》在劇情中融入了《圖蘭朵》的精彩片段。
2.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
這部歌劇沒有什麼經典的令人過耳不忘的旋律,首演以失敗而告終,於是普契尼將此劇進行了較大的刪改,並於1904年5月在義大利的布雷西亞再次公演,這次公演獲得了意想不到的空前成功。
卡拉揚(Karajan)指揮的這版,日本《唱片藝術》評為最佳名曲;《企鵝唱片指南》評為三星帶花名片。唉,其實不聽也罷!
3.賈尼·斯基基(Gianni Schicchi)
歌劇中最著名的片段為女高音的詠嘆調「我親愛的爸爸」(O mio babbino caro),在電影中與其他作品曾多次出現。
亨德爾(Handel)
彌賽亞(Messiah)
由亨德爾所創作的「彌賽亞」可說是全世界被演唱最多的清唱劇,也是基督徒耳熟能詳的聖樂,人們在現場欣賞合唱《哈裡路亞》時,都必須全體起立以示敬意。
既然是大合唱,那至少合唱的人數必須要足夠多,才能彰顯莊嚴氣勢,克倫貝勒(Klemperer)指揮的這個版本,極好地表現了結構的莊嚴,日本《唱片藝術》評為最佳名曲。
第一次聽這首《哈裡路亞》是在這部電影中,這部電影應該都很熟悉吧。
吳宇森執導的1997年電影《變臉》片頭也加入了《哈利路亞》的合唱,簡單明了的描述了片中恐怖分子沒有信仰。
比才(Bizet)
1.卡門(Carmen)
這是比徹姆(Sir Thomas Beecham)晚年錄製的唱片,《企鵝唱片指南》評三星帶花名片。
另可以考慮阿巴多(Abbado)指揮的版本,多明戈等演唱。下面的視頻是《卡門》的精彩選段。
2.阿萊城姑娘(L'Arlesienne)
安塞美(Ernest·Ansermet)指揮
莫扎特( Mozart )
1.費加羅的婚禮(Le Nozze di Figaro)
老克萊伯(Erich Kleiber)指揮,日本《唱片藝術》評為最佳名曲。
2.魔笛( Die Zauberflöte)
伯姆(Bohm)指揮,日本《唱片藝術》評為最佳名曲。
華格納(Richard Wagner)
女武神(Die Walkure《尼伯龍根的指環》的第二部)
索爾蒂(Solti)指揮,這套唱片共四張,《企鵝唱片指南》評三星帶花,日本《唱片藝術》評為最佳名曲。《尼伯龍根的指環》(Der Ring Des Nibelungen)整個創作長達二十年,是一部空前絕後的大手筆,其規模巨大,需要四個晚上才能演完,並且需有特殊的超大型的劇院。
威爾第(Verdi)
1.阿伊達(AIDA)
卡拉揚(Karajan)指揮,福蕾妮、巴爾查、卡雷拉斯等演唱,日本《唱片藝術》評為最佳名曲。2.茶花女(La traviata)
小克萊伯(Carlos Kleiber)指揮,多明戈等演唱,日本《唱片藝術》評最佳名曲。3.弄臣(Rigoletto)
聖母頌(Ave Maria)
德沃夏克(Dvořák)
母親教我的歌(Songs my mother taught me)
本曲原作為一首歌曲,後來被改編為小提琴、大提琴等樂器的獨奏曲以及管弦樂曲、合唱曲等形式。
到今天,《古典音樂版本大篩選》系列先告一段落,希望能對剛接觸古典音樂的朋友有所幫助,以後有時間會不定期分享,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