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後,我終於學會了謹言慎行

2020-12-27 妙黛有言

我對自己說話不走腦子是深惡痛絕的,曾經在桌子上刻 過「言多必失」,在手心上寫著「當個啞巴」,手機屏保不知道換過多少次「謹言慎行」。

可真到了張嘴說話的時候,我還是想說啥說啥,嘴巴比腦子要快。總是在大半夜臨睡前的一刻,才會脫口而出:哎呀,那句話我不該說。

唉,萬萬沒想到,一直口無遮攔,快人快語的我,竟然被「治」了。

我和韜哥平時說話非常貧,經常互相當捧哏,還有,互相罵對方。

就在昨天晚上,一個天朗氣清,烏漆嘛黑的夜晚,娃在旁邊安靜地做手工,和她的一大群娃娃cosplay。

我和韜哥在沙發上排排坐各自玩著手機,突然韜哥看著手機說,「你看,據說80%的女司機都不會處理擋風玻璃上有霧的情況,真是什麼玩意都敢上路啊!」

聽他說完,我先是一愣,然後腦子裡快速閃現車上那一堆亂七八糟的按鈕,以及無數次有霧我卻不知所措的情況,甚至還有同事在我車上看到這一幕時,我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微笑,突然意識到自己就是那80%的「玩意」。

於是,我脫口而出「傻X,看不起誰啊。」

我倆還沒來得及battle模式,在一旁過家家的兜兜突然開始單曲循環模式——傻X、傻X、傻X……

還沒等戰鬥,我就像個戰敗的公雞,恨不得把那倆字從自己嘴裡摳出來。

當娃學會說話,並且能複述的時候,你的家裡就像有一個不定時響起的複讀機。

雖然你說話的時候她很安靜,但是不知道哪一天,給你禿嚕出來。

兜兜現在三歲半,正是牙齒矯正的最佳時機,她牙齒有一些「地包天」,我怕影響她骨骼發育,或者發音什麼的,於是趁此良機給她做了牙套矯正。

這個牙套真是個累心的事,吃完東西就要刷牙套、刷牙,小朋友一天要吃多少東西,我想想也是有些心臟不好了。

更何況,要求24小時佩戴,她要帶到學校的。學校上午一次加餐,中午一次午飯,下午一次加餐,難不成讓人家老師給摘戴牙套?

萬萬不可,萬萬不可。

和醫生協商之後,決定讓她早上在家吃完飯,牙套和牙都刷好之後,直接戴著去學校,這一天就不要摘戴了,下午接回家再立馬刷牙套、刷牙。

心力交瘁……被牙套支配的恐懼感,讓我恨不得把她塞進肚子,重新回爐重造。

但是沒辦法,娃是塞不回去,心卻是真的塞啊。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跟老師說明白這一切情況。我雖然寫起文章來洋洋灑灑,可是真到了生活中人與人的交流,我是有一些交流障礙的,想想要跟老師交代情況我就特別怵頭。

於是,我把球踢給了韜哥——「求你了,明天你送她吧!」

「你跟老師說多好,媽媽跟老師溝通多方便。」

「我怕我說不清楚,反正我特別怵頭。」

好在韜哥早就適應了我的「慫」,白了我一眼就答應了我的要求,並且囑咐我要多多練習說話之道。

這一切,都是我們兩個人的對話,娃的存在感是0。

就在第二天,韜哥送了娃去幼兒園,老師特別和藹地問,「今天怎麼是爸爸來送,媽媽呢?」

韜哥還沒來得及解釋,兜兜就搶答了:我戴牙套了,我媽媽說不清楚……

我光輝偉岸的形象啊,就在那一刻土崩瓦解。

韜哥也連忙把牙套問題跟老師簡單交代,然後補充上一句,她媽媽嘴笨,怕說不清楚給你們添麻煩。

我堂堂作家,出口成章,竟然落得如此下場。

都怪我,太單純,沒有意識到孩子雖然不說話,可是心裡啥都清楚。

幸虧我真心覺得她們幾位老師都不錯,在家裡經常誇老師認真負責,要不然,複讀機的後果你懂的。

千萬不要覺得孩子不說就是不知道,其實他們才是家裡的靈敏信號儀,家裡發生了什麼事,爸爸媽媽說的話,關係如何,他們感知得一清二楚。

雖然我不能當著孩子亂說話了,但是老母親技高一籌也學會了「套路」。

你這個小孩不是總是聽大人說話嘛,那我就總是誇她,說她好話。

有一次我跟韜哥說,哇,你知道嗎,兜兜今天特別有禮貌!在姥姥家吃東西之前都會問我,可不可以吃,臨走的時候還問姥爺,我可以帶走我沒吃完的蛋糕嗎?

看似在跟韜哥炫耀大家共同的娃,實際上在跟娃說,你這樣很棒哦,繼續發揚吧!

果不其然,從那以後,兜兜在外面吃東西都問我一下,如果去別人家做客,也會跟主人說一下,整個小人兒都顯得很有禮貌。

當我們知道,孩子是家庭的鏡子時,我們就更應該懂得如何謹言慎行,如何給孩子營造好的家庭氛圍。

他們就像家庭裡一個默默無聞的觀察者,你們在做什麼,說什麼,他都會轉化成自己的理解。

我再也不相信什麼「小孩子不懂事」的言論,他們很懂事,甚至比大人懂事多了。

我有一個嫂子,對她的婆婆有非常大的意見。可能表面溫和,可是背後總是跟表哥念叨婆婆的不好。

這些話自然被孩子聽了去,她經常罵奶奶,說奶奶不好,還跟媽媽「邀功」說自己今天又欺負奶奶,或者跟奶奶要錢花了。

嫂子往往會很開心,那個孩子卻是個可憐的。

她無意中接收到的信息,讓她成為了一個不懂事的孩子。大人之間的鬥爭,跟孩子其實並沒有關係。可孩子,往往是受害者。

你想要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家庭,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不必多言,孩子都在看。

相關焦點

  • 謹言慎行,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謹言慎行,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謹言慎行,是一種處世哲學。人穩不言,並不是說一個人什麼話也不能說。而且一個人要說該說的話,不該說的話少說或者不說。人要知世故而不世故,穩重的人就應該如此。做事,就要穩重少言。做人,就應該心靜如水,要沉澱自己,讓自己更加優秀。
  • 《囧媽》:在笑中,在哭中,學會成長
    學會了傾聽。 《囧媽》裡有個非常經典的劇情,從伊萬決定陪媽媽去莫斯科紅星大劇院表演之後,囧媽開始了自己的「看娃」模式,不斷地為伊萬準備食物,不停地往伊萬嘴裡塞食物。 我想很多媽媽都有一個顧慮,總是要擔心自己的寶貝吃不飽,我的媽媽就是一個典型。每次電話討論最多的話題就是今天吃了什麼,在哪裡吃的,然後再叮囑還可以吃什麼。
  • 新安書院遊學|戒急用忍,謹言慎行
    這樣自信而從容的生活態度,與行程中從幾位師長口中得以的畢業寄語:戒急用忍、謹言慎行,有異曲同工之妙。相傳,「戒急用忍」是康熙皇帝以蘇軾《留侯論》中「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教育四皇子雍正,引用佛經中的一句話題寫,目的在於規勸雍正涵養德性,同時藉以自勉。「謹言慎行」出自《禮記·緇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慮其所終,而行必稽其所敝,則民謹於言而慎於行。」
  • 許飛道歉的背後,依舊是我行我素的許飛,請謹言慎行
    許飛是一個特別有才情的女孩,聽過她歌曲的人,都會被她的歌聲迷戀,一直記得,那個夏天,抱著吉他自彈自唱的那個女孩,很多年一直是我的單曲循環人,總是在換位思考後,才知道問題嚴重性,更何況,許飛,你,還是一個明星,明星效應,總會激起千層浪,更在道歉的文字裡,感受不到你的真誠歉意。不管許飛這些年都經歷了什麼,還是想說,做個內斂不張揚的人,才適合你。看你在《艾瑞巴迪》的裡,那麼謹慎,那麼的小心翼翼的,開始心疼你了,曾經的那個女孩,已經被你的不善言語,泯滅了。
  • 離開部隊後,我最終還是娶了一個我媽給我介紹的女人
    當時雖然有很多男孩子都喜歡她,但是他們都太慫,絲毫對我構不成威脅。其實我長的挺有男子氣概的,劍眉星目,加上我從小學就一直喜歡鍛鍊,所以體格勻稱,穿什麼衣服都好看。我對那小姑娘獻殷勤獻了兩個禮拜後,她就被我拿下了。
  • 秦昊媽媽勸伊能靜謹言慎行:說話是一門大學問!
    其中有一段秦媽媽勸告兒媳伊能靜的話:「作為公眾人物,應該謹言慎行,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要低調。」對此自己深以為然。學說話需要一年,會說話卻需要一生。不止是公眾人物,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謹言慎行,因為這是一個人的基本的社交禮儀。林語堂先生說:「要說的巧,要說的少;言多必失,語多必敗。」1、不清楚的事情不要妄下評論世界太大,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難處,如果不知道別人的經歷和過往,請保持善良,不要妄下評論。
  • 囧媽:讓我們學會適當的放下,比擁有更好
    實在我對《港囧》《泰囧》《人在囧途》中帶「囧」字的電影不是很感冒,不知這個網絡表情符號為什麼能成為21世紀最具風行單字的漢字,我自認為帶「囧」字不過是電影圖個喜劇效果罷了。因為疫情嚴重不能出門,在閒暇無聊中看了一場徐崢導演的免費電影《囧媽》,打破了我先前的認知。
  • 謹言慎行,戒急用忍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曾說:「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矣。」意思是說君子之人在飲食上不求飽足,不求居住處所的安適,言語謹慎而做事敏捷,親近品質高尚的人,才稱得上是好學之人,其主要思想是要求我們做人要謹言慎行。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只圖一時之快,不注意言語的輕重對錯,不考慮自己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如此任性而為,往往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煩惱。
  • 當媽後,我們都是「愛哭鬼」
    終於,媽媽迎來了生命中最激動的這一天:我們終於可以見面啦! 手術臺上,我一直在想:你究竟會長什麼模樣? 究竟痛了多久我已經不記得了,只記得聽見你第一聲清脆的啼哭,我便熱淚盈眶。有了你之後,我對生命有了新的崇敬。《生門》裡那些為新生命拼盡全力的女人;
  • 賈玲:「我媽」張小斐終於火了
    但凡是看過《你好,李煥英》後紅著眼睛走出電影院的觀眾,都很難走出張小斐的母愛後遺症,有網友總結張小斐的微博已經淪陷為「聽取媽聲一片了」:小品演完,賈玲微博上說,「張小斐,明天該你演我媽了。」姐姐妹妹,相差4歲,今天你當我媽,明天我當你媽,把藝術生涯玩成過家家。關鍵是,這樣的過家家,全國人民喜聞樂見地為她倆買單。春晚就不說了,這對姐妹花最近幾年年年見,是央視常客,春晚大戶,喜劇界最當紅的金牌搭檔扛把子。
  • 我終於學會了山水畫的「點彩」!
    (張際才現場指導訓練營學員,右2為趙建偉)參加張際才山水畫訓練營,終於學會了如何「點彩」,一不小心還成了「大畫家」!從第一期張際才中國寫意山水畫訓練營結業已經三個多月了。從肇慶回來後,由於從張老師那裡得到真傳,加上自己堅持每日一畫,不斷練習,我的山水畫水平感覺有了一個質的提升,目前的作品發到朋友圈和書畫群裡的已經有五十多幅了,有的還被收藏。親朋好友見到我,有的驚訝地伸出大拇指對我說:「沒想到你退休後,一不小心成了大畫家!」
  • 李佳琦因直播向楊冪開黃腔公開道歉:公眾人物還是要謹言慎行!
    我是「玖佰」,一個愛收集夢的幻想家,用文字來擁抱你,歡迎投稿,我們一起在世界做個不羈的俗人,喜歡就請關註上方哦!有時候,一句話的力量,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大。隨後李佳琦,因為這件事情,在微博上公開道歉表示自己在直播間裡說了不合適不正確的話,今後一定謹言慎行。
  • 謹言慎行也是一種「本事 」(深度好文!)
    誰也不知道,和你一起八卦的對象會不會轉身就把這些話當把柄送你一個「大驚喜」;也不會知道,會不會出現你所議論的當事人就在你背後的尷尬場景。又或者是在無形之中得罪人。 謹言慎行是為人處世的基本準則,歷代先賢也以謹言慎行告誡世人,而「謹言慎行,君子之道」就出自於元末明初道人洪應明的《菜根譚》。「十語九中未必稱奇,一語不中則愆尤駢集」。即使十句話能說對九句也未必有人稱讚你,但是假如你說錯了一句話就會接連受人指責。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而現實中卻也的確如此。好比優秀的人只要做不好一件事情就會遭到強烈的譴責一樣。
  • 15歲被性侵後,我媽開始讓我賣身
    我害怕的看向桃桃,從桃桃的眼神中我領會到她讓我快走。只猶豫了那麼兩三秒,我就拿起手機準備離開。為了不讓這兩個人起疑心,我還特意找了個不錯的藉口:「叔叔阿姨,你們來了?我看桃桃臉色不太好,我回去給她燉碗雞湯過來補一補,正好我媽之前教了我一個新的燉雞湯方法。」說完我就急匆匆的出去了,一直到出了住院部大樓,我僵在臉上的笑才終於破碎。
  • 謹言慎行,決定自己的命運!
    【謹言慎行,你怎麼說話就決定了你是誰,甚至決定了你過得好不好】中華傳統文化講「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適當的時候說話是智慧,沉默的適當也是一種智慧。感恩分享,隨喜轉發!
  • 囧媽:也許家人之間最該學會的就是彼此成全
    囧媽》是徐崢最新出得囧系列電影,沿用了以往「公路片」的模式,囧媽的主題是親情,講的是母子之間的關係。所以說,沒有相同經歷對電影的前半段真的做不到感同身受,我想大概是因為我生活在農村,兄弟姐妹又多,父母又忙於生計,除了基本生活之外,根本沒有餘力把我們照顧的那麼細緻,我沒有電影裡面的經歷,工作後聽本地人說到在家裡的生活細節,我心裡還會有點小羨慕。
  • 「我爸出軌後,我媽的私密日記曝光,看完我心碎了」
    我媽反過來勸他們:他是性情中人,不這麼做,這輩子都活得不開心。他開心了,那我們呢?我呢?從5歲起,我就在左鄰右舍的口水和八卦中長大。懵懂的我曾經以為是自己不夠可愛,所以爸爸才會離開。所以,他走後,我開始特別用心地學畫畫,學書法,大考小考都想要拿滿分。
  • 老爸老媽學會上網後的搞笑事,笑著笑著就哭了……
    自從老爸老媽學會上網他們的日常就變成了這個樣子……兩人玩手機,根本不理你我爸拿著手機看電影,我媽拿著ipad看電視劇,都顧不上吃飯,嘻嘻哈哈笑個不停,有一次我下班回家居然告訴我自己弄點啥吃的就好了,無語啊~(@仔寶寶)一到晚上
  • 謹言慎行就是最好的幫助
    粉絲現在要做的是安靜,謹言慎行,不要道聽途說。樹大招風,至剛易折。比如說被封殺,自己思考:帥哥政治立場有問題嗎?思想作風有問題嗎?違法亂紀嗎?沒有就不會封殺。比如扣帽子:做好澄清就夠了。有關部門的領導難道會在重大問題上聽風就是雨?回歸三次元,支持帥哥的代言和影視作品,做好公益活動就是對他最大的幫助。
  • 低谷後的範冰冰終於學會了「低調」
    當時工作室沒有承認,再證據確鑿後,才發出致歉信。而李晨的分手,雖說是各自不愛,和平分手,但是我覺得這種無助的時候,李晨的和平分開更像是在插在範冰冰兩肋上的刀。要知道當初15年公開戀情之後的4年,兩個人像是連體嬰兒似得,出席各種活動、場合都是形影不離。媒體給出的文案都是李晨範冰冰怎樣怎樣。分手文案還寫的特別文藝:「我們不再是我們,我們依然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