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再難,難不過一杯珍珠奶茶

2020-12-26 36kr

錘子奶茶

小錘,對對,就是上節課的小錘,在自媒體創業失敗之後,他心灰意冷,凜冽的冬夜,他獨自走在大街上,刺骨的寒風,讓已經涼透的心,凍成了一座冰山,整個城市,整條大街,仿佛只剩自己一人,孤獨,寒冷,絕望...

突然,一堵人牆擋住了去路,嘈雜的對話聲,讓他回到了人間。

他們好像在排隊買什麼東西…

小錘抬頭一看,原來是那家自己想喝了很久的網紅奶茶店,一直心心念念他們的珍珠奶茶,但每次都因排隊太久而卻步,今天正好想浪費點時間,排就排吧,買一杯熱奶茶,溫暖一下自己的內心。

5分鐘、10分鐘、30分鐘、60分鐘…

還沒有排到...

這也太誇張了吧!

買個奶茶而已,要等那麼久?

給你們送錢,竟然還要排隊?

這這這…

這世道欺人太甚,連奶茶都要和我作對!

小錘很生氣,正準備抄起大錘子去砸店,卻被一個念頭迎面砸中了大腦:「對啊,用戶的「麻煩」不就是我的創業機會嗎?買一杯奶茶竟要排1個小時隊,這太反人性了!我能否做一款既好喝,又便宜,製作速度還比這個快10倍的奶茶呢?只要把速度提起來,不僅客戶體驗更好,奶茶店每天也能接待更多的客戶,這個主意太棒了!」

小錘激動的衝出人群,拿起手中的大錘子向空中揮舞:「嘚嘞,下一步我就要開一家全城最快的珍珠奶茶店:錘子奶茶!」

「可問題是,我只喝過奶茶,從來沒做過啊,怎麼辦?我該如何做出一家全城最快的珍珠奶茶店呢?」

如何加速?

專欄第三季的主題是效率升級,但是我在本季的第一節課就說,提升效率的第一步並不是「快」,而是「對」,不然越快越離譜;「對」了之後,你首先要提升的也不是速度,而是能力,能力不夠,想的到做不到,快也沒用。

而如果這兩點都滿足了,也就是方向沒問題,能力也能勝任,那下一步該如何提高做一件事的速度呢?

今天,我們就從「如何更快的做出一杯珍珠奶茶」這個案例為引子,看看有哪些提高個人做事速度的方法,當你只需要猛踩油門的時候,這個速度究竟可以被你加到多快!?

註:下方每一級加速,是需要按順序逐級提升的,也就是說,如果你不能實現第1級加速,第2級加速的方法便會大打折扣,以此類推。就像開車,你掛在低檔位,再怎麼猛踩油門,速度也是上不去的,還會對車子造成傷害,你得逐級提升。

第1級加速:理解

我們把視角回到小錘身上。

現在,他想要開一家全城最快的珍珠奶茶店,可自己並不會做珍珠奶茶,他該如何提高製作的速度呢?

首先,當然得先理解這件事,也就是他要先搞明白,一杯珍珠奶茶究竟是如何從0到1做出來的?比如原料是什麼,珍珠的製作方法是怎麼樣的,茶底應該選什麼品種,好吃的標準是什麼等等…

總之,自己得先能做出一杯奶茶,可以實現的事情,才有資格談如何提高速度。

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就像你要參加賽車比賽,那你就得先有駕照,會開車,然後再考慮怎麼開的更快。

可反觀我們的日常工作,很多時候並不是這樣的。

任務來了,第一時間不是想著先把它搞懂,而是憑直覺、想當然、抬手就做,還想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務。

失敗了?

不怕!

哪裡跌倒哪裡爬起,繼續勤奮的做,天道酬勤!

比如你是一個銷售新人,一心想要快速提高業績,於是你就拼命的去跑客戶,掃樓,發傳單,打陌生電話,網上發廣告...整天看上去很勤奮,品格堅韌,不怕拒絕。

可想要的結果始終沒能出現,客戶不理你,業績是零蛋…

然後你就開始抱怨,說自己已經用盡了全力,為什麼想要的還是得不到,公司騙人,剝奪了自己的美好青春…

為什麼會這樣?

那是因為你還不會啊!

不知道銷售的方法,不懂得說服的技巧,見再多人也沒用。

你不願意花時間先去學習正確的方法,就會浪費更多的時間去做無用的重複功!錯誤的方法用一百次,對的結果也不會出現。

因此,提高做事速度的第一個階段,就是先得把這件事情給弄懂,知道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實現目標需要哪些條件,自己還缺哪些知識和技能等等...

具體怎麼做?

1. 向前人學習

面對一個自己還不會的事情,第一反應不應該是先去嘗試,或者憑直覺先做起來再說,而是要先去理解這件事,找前人已經總結好的方法,並依此行事。

比如老闆要你做一份項目計劃書,你不能拍腦袋,抄起筆就開始羅列一堆自己的想法,而是要先去了解,什麼是項目計劃書,一份好的計劃書需要包含哪些內容,考慮哪些因素,需要哪些信息和數據,從哪裡去獲得它們等等...找幾個優秀的案例先學習一下。

2. 自己做實驗

如果你確實找不到前人總結好的方法,你才需要通過做實驗去摸索。

比如你想做的是芥末珍珠奶茶、冰激凌珍珠奶茶、老乾媽珍珠奶茶…那麼你就可以基於傳統的製作方式,替換部分原料和環節來做實驗,或者找一些同行朋友來一起研發。

總之,這個時候千萬別去想「加速」的問題,先把路走通是第一位的。

「會」是「快」的第一步。

這個學習和探索的過程,就像是在一堆未知中,找出實現目標的關鍵要素。

開啟第1級加速:

現在,小錘通過學習,已經可以獨立製作出一杯珍珠奶茶了,可喜可賀!

但是,他的操作還不太熟練,經常手忙腳亂的:

正在熬黑糖漿,想等著也是等著,於是去同步準備茶底;

剛找到茶葉,糖漿已經沸騰了,趕緊去關火,然後回過頭又去煮茶葉;

等待的同時,想把奶茶也順便泡了吧,於是揺了一勺邊上的奶粉放入杯中,加入開水並開始攪拌…

咦?這牛奶的樣子怎麼有點怪怪的?

定眼一看,原來錯把木薯粉當成奶粉了,趕緊倒掉…

木薯粉?啊,忘記在糖漿中加入木薯粉了!

連忙又搖了一勺木薯粉放入糖漿中…

啊!糖漿已經涼了,凝結不起來,變成泥巴了!

於是,只能倒掉重新熬...

就這樣,雖然小錘已經有能力做出珍珠奶茶了,但並不是每次都能成功:比如某次糖放多了,甜到發苦沒法吃了;比如某次木薯麵團放的時間長了,變幹捏不成珍珠狀了...

這導致整體的製作速度特別慢,平均3小時才能做成功一杯!

如果按這個速度做奶茶,別說全城最快了,哪怕只有3個人想喝錘子奶茶,得排...1天的隊!

想想都有點可怕。

而且,每次的品質還都不太一樣...

有一次,小錘做出了一杯絲滑醇香、Q彈不粘牙、好喝到爆的珍珠奶茶,他欣喜若狂!

結果一回想,咦,這次是怎麼做出來的?

茶煮了幾分鐘來著?茶和奶的比例是多少?這次的珍珠怎麼會那麼Q彈?木薯粉、黑糖、水的比例是多少?

忘了...

竟然忘了!

然後,就再也做不出這個口感了...

囧...

怎麼辦,怎麼穩定質量,加快速度?

這時候,他就需要進入加速的第二階段:SOP。

第2級加速:SOP

什麼是SOP?

SOP,英文全名: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中文翻譯:標準作業程序。聽著有點晦澀,簡單來說就是:流程化+標準化。

1. 流程化

所謂流程化,就是把實現某個結果的過程給固定下來:第一步幹什麼,第二步幹什麼,第三步幹什麼...像清單一樣的列出來。

然後,每次都按這個固定流程來執行操作,不得跳步、改步、少步,必須嚴格執行,像電腦程式一樣。

有了這個流程,過程就不會出錯,每一個當下,你都會很清楚該幹什麼,下一步要做什麼,不會手忙腳亂、丟三落四,效率就會變得很高,想要的結果也會像時鐘一樣如約而至。

你可能會覺得,沒那麼複雜,做個奶茶而已,多做幾次、熟練了也就記住了,可如果是更複雜的任務呢?或者你正處在壓力之中?

比如,醫生要做一次生死攸關的手術,環節繁瑣,且責任重大,這時候就很容易出錯,甚至造成嚴重的事故,比如忘記給手術刀消毒,紗布留在病人體內等等...

把「無序」變成「有序」,把「正確的經驗」固定成「步驟」,你就能讓「成功可複製」,做事的效率將會大幅提升。

因此,你在學習、改變、探索的過程中,需要把每一步都記錄下來,一旦發現某一次效果特別好,就要把這次「成功的經驗」固定成步驟,成為你下一次的「工作流程」,這個過程就叫做「流程化」。

2. 標準化

除了把步驟固定下來,你還得把每一步的標準固定下來。

比如很多中國廚師,在傳授做菜方法的時候經常會說:「鹽少許、加一點辣、再燉一會兒、看到兩面金黃了就可以出鍋了…」

你聽完一頭霧水,問他:「少許是多少?一會兒是多久?怎樣才算兩面金黃?」

你會得到一個無懈可擊的回答:「憑感覺!這是手藝,練久了你就能掌握了,無他,手熟爾!」

厲害,大師,請受徒兒一拜!

結果,明明是同門師兄,100個徒弟眼中卻有100個不同的師傅,你能嘗到什麼味道全憑運氣...

那什麼是標準化?

就是每一步都有明確、可量化的標準。

比如麥當勞,全球擁有3萬多家門店,橫跨六大洲,119個國家,但是每家店的「巨無霸漢堡包」味道幾乎一模一樣,為什麼?

那是因為,全世界每個門店製作「巨無霸漢堡包」的步驟、標準,甚至是食材選擇都是一模一樣的。比如對牛肉餅的要求是:「成分必須是83%的牛肩肉和17%的五花肉,脂肪含量必須在16%~19%之間,肉餅的直徑是95.8毫米、厚度為5.65毫米、重量是47.32克...」

你看,僅僅是對一個食材的要求就那麼精準。然後,像烹飪時的爐溫、時間、佐料,都精確到多少度、多少秒、多少克...

這樣,即使一個完全不懂烹飪,從沒做過漢堡包的普通人,如果能嚴格按照這個SOP來操作,也能做出一個一模一樣的漢堡包,時間、火候、味道都能做到剛剛好,這個就是標準化的力量。

流程化+標準化=SOP

有了SOP,你就能從依賴經驗和手藝+碰運氣,變成依賴規則和流程。將你的工作SOP化後,結果將變的可控,過程變得井然有序,效率自然就高多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你的「能力」將可以被複製,變成團隊的能力,變成組織的能力,變成機器的生產力,整個團隊、乃至社會的效率都會因此而大幅提升。

SOP是提升效率中最重要的一個臺階,如果這個臺階跨不上的話,後面那些臺階可能就跟你沒什麼關係了。

你可能會問,有些工作沒辦法完全SOP怎麼辦?

比如手工藝品製作、繪畫、寫歌、寫小說等等...這些沒辦法完全標準化。

確實。因為這些產品的價值就來自於它的獨一無二,它的與眾不同,它的個性張揚,它需要的不是每次都一樣,而是每次都不一樣。但這樣的代價,就是犧牲了效率,如果你硬要把它們完全SOP化,反而會大幅降低它們的價值。

所以,SOP也有它的適用範圍,當你面對這類的工作的時候,就需要在「價值」和「效率」之間做一次取捨,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千萬別貪心,魚和熊掌在此處很難兼得。

當然,隨著AI技術的持續發展,未來也許能打破這個瓶頸,同時兼顧效率與獨特性,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好,這就是第二級加速SOP

它的本質就是把無序的關鍵要素,變成有序、可量化的標準動作,然後以此為標準,每次都嚴格按步驟執行,確保效率。

從小了說,這是某項任務的SOP,從大了說,這也可以是你實現某個目標的詳細計劃。

開啟第2級加速:

小錘認識到了這點後,趕緊梳理了一份製作珍珠奶茶的SOP出來:

根據這份SOP,小錘終於把一杯珍珠奶茶的製作時間降到了50分鐘,製作的過程井井有條,且品質穩定,贊!

可這個速度還是很慢啊,接下來該如何進一步提高速度呢?

第3級加速:優化SOP

雖然總結出了一份SOP,速度和質量都變得有保障了,但這份SOP就是最快、最好的嗎?

當然不是!

因為SOP,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一份SOP的作用是把你每次執行的步驟給固定下來,確保過程有序、結果可控,但並不代表這個流程本身是完美的,它還可以被不斷的優化。

比如"魔方"是一個難度極高的益智玩具,但隨著其解法SOP的出現,它已經從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變成了一個普通人也能在五分鐘之內復原的簡單遊戲,而隨著其SOP的不斷迭代,當今世界一流高手甚至可以把三階魔方的復原時間縮短至5秒以內!

那你該如何優化自己的SOP呢?

1. 精簡

在你的SOP中找到多餘的步驟,直接剔除。

比如,按寫作流程,此處我需要一個案例來解釋什麼叫「精簡步驟」,想了一下,估計不說你也能明白「精簡步驟」是什麼意思,於是這裡我就不寫案例了。

2. 替換

在你的SOP中找到效果更好的步驟替換原步驟。

比如,在還是膠捲相機的時代,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用戶,就是在膠捲還沒用完的時候,如果不小心打開了後蓋,膠捲會曝光,那之前拍的照片就全部報廢了,這大大影響了用戶的拍照效率,怎麼辦?

有一位老太太更換了一下放膠捲的步驟,她在新膠捲放入相機之前,先把空白膠捲都卷出來,然後反著裝,這樣拍完一張就能自動捲入膠捲盒一張,直到拍完。在這種新方式下,用戶如果不小心打開後蓋,曝光的就是空白膠捲,這個難題就這麼被輕鬆的解決了。

隨後,老太太把這個步驟申請了專利,之後又賣給了柯達公司,並因此獲得了70萬美元的專利費。

3. 整合

把原本SOP中的多個步驟,合併成為一步。

你喜歡拍照嗎?由於日常拍攝條件不比攝影棚,成品總有這樣那樣的不足,為了讓一張照片更完美、更有藝術感,你需要對它逐一進行曝光、亮度、色彩平衡、色階、色相、飽和度、對比度…等等專業的後期處理,照片才能重獲新生,這在以前是一個高難度的技術活。

但是現在,專業的圖片處理軟體,已經把這些複雜的處理步驟合併為了一步:濾鏡。你只需要更換一個濾鏡,就相當於做了幾十步以上這些專業的操作,一張極富藝術效果的照片能立刻出現,這大大降低了普通人的操作難度,每個人都成為了P圖大師。

開啟第3級加速:

小錘通過與同行的多次交流和自己的不斷摸索,現在,他已將原本需要15步的SOP縮短到了9步。根據這份新的SOP來操作,整個製作時間只需要40分鐘了,真棒!

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小錘卻還是常常超時,有時甚至用了1個小時才能完成,這是什麼情況?

原來,小錘做奶茶的時候浪費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

比如突然接了一個朋友的電話,中斷了製作;比如昨天和女友吵架還沒回過神,發了10分鐘的呆;比如音樂太好聽,身體沒忍住,跟著節奏一起搖擺,全然忘記了鍋內的珍珠已經熬成了糊糊~

除此之外,SOP中還有些時間利用率也很低:

比如煮珍珠時間需要15分鐘,但煮的時候不一定要乾等呀,可以設置好提醒時間,然後期間去做其他事,比如同步泡製茶底等等。

如果能把這些低效的時間統統剪去,讓過程中的每一分鐘都在做有生產力的動作,那麼效率又將大幅提升!

具體怎麼做?

第4級加速:剪去低效時間

1. 剪去分心的時間

也就是你在工作的時候,需要主動讓自己進入「專注」的狀態,隔離外部幹擾,清除內心雜念,一心只做一件事。

註:關於專注的具體方法我們在專欄第16課裡詳細講過,如果你不記得了可以點擊此處回顧全文

專注是效率的保證,但是專注之所以能提高效率,他有一個前提,就是必須得先有SOP,沒有SOP的專注,可能就是發呆和瞎忙...

2. 剪去等待的時間

有些事情,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等待才能得到結果,這個等待的過程,就是你可以再次利用的時間。

比如你是做銷售的,與一個陌生用戶建立信任需要很長的時間,怎麼辦?業績不等人,提前提出你的成交請求嗎?

信任不夠,你提的成交請求就容易被拒絕,該等還是得等,時機不到絕不提前亮出底牌。

但這個時候,你可以同時開啟與另一個陌生用戶的銷售SOP,同步跟進多個用戶,整體業績的增長速度就會大幅提升。

這個過程叫做:並行。

還有些時候,SOP中的兩個步驟中有很長的移動距離,比如小錘做奶茶的時候,存放木薯粉的柜子離製作臺有10米之遙,每次來回都得花1分鐘,這期間並沒有生產力,所以應該把木薯粉放到製作臺順手可取的地方,剪去這部分無效時間。

這個過程叫做:短路。

3. 剪去休息的時間

除了等待和分心的時間,還有「休息」的時間也沒有生產力,你也應該剪去!

這...這太令人髮指了吧?工作狂也不帶這樣的...

這裡並不是讓你不要睡覺了,而是你得想辦法讓睡覺的時間也擁有生產力,怎麼做呢?

人要吃飯要睡覺,機器不需要,有一部分工作,你是否可以交給機器或者程序去自動完成?

當然可以。

比如我的第一份工作是證券公司的銷售,那時我還不太擅長面對面與客戶交流,也不太會搭訕陌生人,更沒有社會資源,怎麼辦?

我的方式是:在網上發廣告...

那時候沒有微信、微博等,網民聚集最多的地方是各大論壇,那我是要去灌水嗎?

是的,那時就那麼簡單粗暴。但我覺得這樣的效率還是太低,於是我安裝了一個能自動發帖的軟體,導入了一張超長的論壇列表,然後讓電腦替我去自動註冊、發布...除此之外,當時我還建了一個看上去挺專業的網站,然後去百度做競價排名(那個時候做的人還很少)。

這樣一頓操作,自動腳本和百度就可以24小時不間斷的替我工作,即使我在睡覺,業務還在開拓,我只需要等著客戶上門就行了。

就在如此「偷懶」的工作狀態下,我的業績卻能常年霸佔公司幾百人銷售隊伍的前10名,秘訣就是多了這些「不會休息的幫手」。

開啟第4級加速:

經過第4級的加速,小錘瘋狂壓縮時間,該並行的並行,該短路的短路,手機靜音、音樂關掉,專心致志,不浪費每一分鐘。

終於,他現在製作一杯珍珠奶茶的時間只需要30分鐘了,從3個小時到30分鐘,天啊,進步神速!

但是,這已經把時間壓縮到極致的情況下,離全城最快的目標還有巨大的距離,下一步又該如何提升速度呢?

第5級加速:逐步提高效率

如果整個SOP看上去沒有優化的空間了,那就把每個步驟拆開單獨分析,看看每一步本身還能不能優化?

這裡你可以用到2種方式來提高每一個步驟的效率:

1. 通過刻意練習讓速度更快

比如製作珍珠的過程中,有一個步驟是需要在煮開的黑糖水中加入木薯粉,並快速攪拌形成木薯團,再把這個團搓細、切丁,揉成一個個珍珠狀,再撒上木薯粉搓勻...

整個過程不僅繁瑣,還需要一定的技巧,不熟練的情況下可能需要10分鐘才能完成,那能否通過練習把時間縮短到5分鐘呢?

當然可以。

提高執行一套固定動作的速度,那可是刻意練習的看家本領。

註:關於刻意練習的方法,我們在第26課中已詳細講過,如果你有點忘了,可以點擊此處回顧全文。

2. 用現有工具替代人力

但是,你再怎麼刻意練習,畢竟還是人肉發力,你的最高速率受限於你的身體極限,而且身體還需要長時間的休息。怎麼辦?

你需要尋找工具來代替人肉。

比如我前面說的讓電腦替我發廣告的事,對我來說,找到論壇、註冊,發帖,編輯、發布...然後不斷的重複,這一連串下來,累人不說,效率還特別低,3分鐘能發完一個算不錯了。

而交給電腦呢?那都不叫事,根據SOP設定好腳本,3分鐘可以發完幾十個,還能24小時不間斷的發,效率大大提升...

所以,你看一下眼前自己正要做的工作,有哪些環節是可以交給機器來處理的?

從理論上講,只要你的任務有SOP,那這裡的每一步幾乎都可以用機器來替代,實現全自動化。與機器(人)共舞,是未來每個高效人士的必備技能。

你能制定出合理的SOP,還能駕馭各種機器(人),在這個時代你就能以一敵百!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開啟第5級加速:

小錘聽後醍醐灌頂,立刻把SOP中能用工具替代的步驟全部交給了機器,不能替代的步驟刻意練習手速。

數周之後,只見機器運轉不停,小錘的雙手快到飛起,整個過程一氣呵成。現在僅需15分鐘,一杯絲滑Q彈、香氣四溢的珍珠奶茶就會出現在你的手中!

但是,15分鐘,依然是個難以接受的等待時間,4個人排隊要等1小時?我的天!

怎麼辦?手速已經練到極致,連機器都用上了,這還能怎麼縮短?

第6級加速:提前壓縮步驟

小錘苦思冥想,突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整個SOP中有幾個步驟特別耗時,比如珍珠的製作過程,需要熬糖水、做木薯麵團、捏成小圓子、入水煮、再入冰水、再入糖水一起煮...步驟繁瑣,耗時漫長,可最終只需要在奶茶中放入那麼幾顆珍珠就行了啊!

能否提前先把大量的珍珠做好,等白天開業的時候,直接在奶茶中加入製作好的珍珠呢?

當然可以。

步驟不變,把其中的一部分提前執行,然後把做好的成果封存起來,等需要用的時候再打開使用,這樣,現場的效率就能大幅提升。

這個有點像先「壓縮」再「解壓」的過程,先提前集中處理,做成一個個壓縮包,等需要用到它們的時候,再解壓出來使用。

而且,原來每做一杯奶茶就需要做一次珍珠,這個步驟得不停的重複,而現在集中處理,一次就能做很大的量,可供幾百杯奶茶使用,整體效率大大提升。

這種方式的典型例子就是中國菜的標準化:

中國菜以前很難標準化,成菜速度也很慢,燒一個菜通常需要十幾、乃至幾十個步驟,其中任何一步從出錯,菜的品質都會下降,怎麼辦?

於是,中央廚房出現了。

中央廚房會把某個菜需要的食材按標準提前洗淨、切配、調製對應的醬料包,然後封裝進一個包裹,配送至各家餐館後廚。這個過程,就相當於是把燒這個菜的幾個核心SOP提前給「壓縮」成了一個半成品。

現在,廚師拿到這個餐包後要做的事情就變得非常簡單,那就是:解壓。打開菜包,按順序放入食材、醬料包,翻炒至熟即可出鍋...

原本30分鐘才能做好的一道菜,現在只需要3分鐘,而且菜量、味道每次都一樣。

這個就像原來你想喝咖啡,需要先研磨咖啡豆,然後衝泡、加糖、加奶...現在把這些步驟都壓縮成一包速溶咖啡,你只需要直接加開水,就能解壓成一杯香濃的咖啡,效率極高。

那你該如何運用這個方法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呢?

那你就得把工作中需要經常用到、耗時較長、重複度較高的步驟提前「壓縮」成一個個模塊,等需要用的時候再直接調取「解壓」即可,你的工作效率就會大幅提升。

比如你是個美工:

每個任務都需要設計版式、尋找素材、摳圖、做效果…

而很多用途其實都差不多,比如頁面的頭圖、文章的插圖、長詳情頁、宣傳海報等等,流程一樣,要求類似,只是內容不同。

那就可以把這些相同的部分做成模板,下載常用的免摳圖素材,這樣以後每次只需要打開模板,直接替換其中的文字圖片即可,效率快到飛起。

比如你是個程式設計師:

每天要寫成千上萬行代碼,工作量很大,而且代碼一多就容易出錯,後期Debug的過程非常令人抓狂,怎麼辦?

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一些好用的,沒有毛病的,使用頻率較高的代碼段封裝成一個個「庫函數」,然後在需要用到它們的時候直接調用即可,編寫速度快,還不容易出錯,編程效率就能大幅提升。

再比如你是個銷售:

每天要接觸大量的陌生用戶去推銷產品。雖然用戶不同,但你和他們說的話都是類似的,無非就是先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再引發他們的興趣,之後再建立信任,最後促成成交。

所以,你可以根據這些步驟,先提前設計幾套常用的溝通話術,比如用戶說「貴」的時候,你應該使用以下3句最佳回復…

然後把這些做成一個「話術庫」,當客戶提出某個問題,或進入到某個特定銷售階段的時候,你就不用再現場組織語言,而是直接從庫中調取相應的內容說給客戶聽即可。

如果是網上溝通就更加方便,直接複製黏貼,連說話的時間都省了,效果還更好。現在很多智能客服機器人,用的就是類似的原理。

除此之外,你可能還需要經常參加各種會議,匯報各種工作,學習各種課程…

那就可以提前給自己設計一套會議記錄的模板,匯報用的PPT模板,學習筆記的模板等等,規定好模板中的板塊、內容、格式、樣式…

這樣,你之後的每一次,只需要拿出模板來修改其中的文字,不用再思考結構是否妥當,記錄是否全面,這些你都已經提前規劃好了,只需要在空白處填寫對應的內容即可,生生把一道簡答題,變成了填空題,你的辦公效率就會大幅提升。

開啟第6級加速:

小錘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感覺自己被打通了任督二脈,立刻把SOP中的許多步驟給提前集中「壓縮」了,比如提前製作了可供幾百杯奶茶使用的珍珠、熬製好專用的糖漿、泡製好幾大罐茶底、備好足量的黑白淡奶等等...

如今,現場的SOP變得極其簡單:拿起杯子,放奶放糖放珍珠,加茶底,然後猛搖十下,加冰塊,封口,搞定。

整個製作過程,僅僅需要90秒。天啊!3個小時到90秒,簡直像開了作弊器!

不過,小錘並不滿足於此,90秒一杯是很快,但他的目標是全城最快啊,現在10個人同時來買,還是有人要排15分鐘的隊...

怎麼辦?還有提速空間嗎?

第7級加速:購買生產力

當然有,找人幫忙唄。

一個人90秒只能做一杯,那招100個人,90秒不就可以做100杯了嗎?

花錢購入生產力,用人海戰術,就幾乎可以把效率無限提升!

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你可能會賠死。想提高速度,確實可以通過增加生產力來達成,但是增加生產力是有成本的,如果太高,甚至吃光收益,那就不是做得快,而是死得快了;

其次,人越多效率未必越高。多了100個人來幫你,不見得效率就提高了100倍,如果沒有合理的分工協作,人越多越混亂,效率可能還會更低。

那應該怎麼做?

1. 基於SOP分工協作

你要基於SOP進行拆分,讓每個人負責其中一個或者若干個步驟,通過互相協作來製作一杯奶茶,而不是大家一擁而上,哪裡人少補哪裡,或者大家都獨自負責一個完整流程。為什麼?

第一,因為資源有限:

比如珍珠放在一個罐子裡,只有1把勺子可用,如果100個人都來拿珍珠,彼此就會打架,顯得擁擠混亂,或者排隊等待,就會出現一群人沒事可做的狀況,閒的閒死,忙的忙死,效率並沒有增加,而如果每個人都配一罐珍珠,那資源又會成倍增加,造成巨大的浪費;

第二,每個人能力不同:

有些人擅長拿杯子放珍珠,有些人擅長倒水加冰塊,分工協作可以讓流程上的每個人都發揮他最擅長的能力,從而提高整體效率;

第三,減少切換時間:

即使你能全程保持專注不分心,但是每個步驟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工具、場景都是不同的,每次切換步驟時都需要更換,這個更換的過程就需要時間,而有效的分工協作就能把這部分時間壓縮到最短。

所以,並不是來幫你的人越多越好,而是要基於SOP,基於你現有的資源,進行合理的分工,讓每個人各歸其位,所有人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這樣效率才能大幅提升,不然就會越幫越忙。

SOP是讓工作有序,而基於SOP的分工協作是讓系統內部的合作有序。

有序,是提升效率的第一性原理。

反觀日常工作中的有些團隊,看上去人很多,每個人單獨拿出來也都很厲害,但是在目標和計劃確定後,團隊整體的執行效率卻不高,為什麼?

很可能,就是因為內部協作的無序:沒有一個明確的SOP、彼此溝通的界面不統一、大家都是救火隊員,哪裡需要去哪裡...

SOP可以簡單,可以不對,可以不停的修改,但不能沒有,沒有明確的流程、標準、分工,大家就是一盤散沙,看似熱鬧,卻一吹就散。

具體的方法我會在之後的課程中花一整節課來詳細講。

2. 邊際收益 ≥ 邊際成本

如果你打算通過「購買生產力」,也就是讓別人有償幫助你提高效率的時候,有一筆帳你始終要在大腦裡進行計算,那就是:「邊際收益」要大於等於「邊際成本」,什麼意思?

邊際成本,是指新增一個人你所需要支付的報酬(為了多賣一杯奶茶而增加的總成本);

邊際收益,是指新增這一個人而帶來的額外收益(比如因此每月多賣了1000杯奶茶,這裡需要綜合考慮短期收益和長期收益);

增加人手可以提高效率,但是成本也會相應的增加,當增加到一定程度後,你會發現再新增一個人所帶來的額外收益,已經不足以支付這個新人的酬勞了(因為邊際收益遞減的經濟學規律),那麼你就該停止再新增人手了,目前這個狀態(邊際收益=邊際成本)就是你收益最大化的狀態。

學到這裡,小錘突然恍然大悟…

原來奶茶並不是做得越快越好的,那個網紅奶茶店很可能並不是不能更快了,而是已經走到了這個最佳收益點,做了一次取捨...

到了最佳收益點,加速也就到了終點,不是不能再加速了,而是不需要再加速了。開奶茶店的目的是盈利,而不是比誰快,提高製作速度僅僅是手段之一,切不可陷於手段而忘了目標。

開啟第7級加速:

小錘根據第7級的加速方法,迅速招了幾個夥計,然後基於SOP把他們分配到對應的崗位中,每個人負責1~2個步驟…

如今,通過分工協作的方式,一杯奶茶的製作時間被進一步壓縮到了60秒,而且可以同時製作多杯奶茶了,原來5分鐘只能做3杯奶茶,如今可以做完12杯。這樣,即使有30個客戶同時來購買,也能在15分鐘內製作完畢,這個效率已經非常快了,小錘很滿意。

當然,他知道其實可以更快,但為了確保奶茶店利潤最大化,他並沒有繼續新增人力,而是選擇先把奶茶店開出來,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再決定是否繼續招人。

終於,錘子奶茶店開業了,生意非常火爆!

不過小錘心中的夢想並沒有實現...

原來他一心想做全城最快的奶茶店,而如今卻只能為現實妥協,在效率和效益之間達成了平衡,當初的想法現在看來顯得有那麼點天真。

小錘再次路過了那家網紅奶茶店,看著那一望無盡的長隊,會心一笑,懂你!

就在小錘與這位網紅店長「神交」的時候,一位帥小夥突然出現在他的眼前,並遞上了一張自己的名片,說道:「你好,看你不像是來買奶茶的,是想開奶茶店嗎?我是錐子科技的創始人,我們正在研發一款使用了可控核聚變的全自動珍珠奶茶機,無需人員值守,一杯奶茶從無到有隻需要3秒鐘,有沒有興趣了解一下?」

小錘望著眼前這位發光的男人,大腦裡突然蹦出一句念了一百遍,卻從不真正當回事的名言:「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

第8級加速:技術進步

對,唯有技術進步,才能突破現有條件下越快越貴的魔咒!

雖然,他知道眼前這個人可能是個騙子,但他卻給小錘打開了另一扇大門:如何運用最新,甚至自主研發的科技來為自己的工作賦能,才是進一步提高效率最值得探索的方向。

曾經的那個天真的夢想,也許真有實現的一天!

小結

今天我們通過「小錘想開一家全城最快的珍珠奶茶店」的案例切入,講了提高個人做事速度的方法,一共有8個階段:

  • 第1級加速:理解。想要提高某項任務的速度,你就必須先理解這項任務,「會」是「快」的第一步。這個階段不求快,而是要在一堆未知中,找出實現目標的關鍵要素,先讓這個結果可實現。

  • 第2級加速:SOP。理解任務之後,你要把這些無序的關鍵要素,變成有序、可量化的標準動作,固定成標準作業程序SOP,並每次都按此執行。

  • 第3級加速:優化SOP。有了SOP還不夠,你還需要不斷優化它,因為SOP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你可以通過「精簡」、「替換」、「合併」這三種方式來不斷完善。

  • 第4級加速:剪去低效時間。為了讓SOP中的每一分鐘都具備生產力,你需要剪去其中低效的時間。你可以通過「專注」剪去分心的時間;通過「並行」和「短路」剪去等待的時間;通過「機器替代」剪去休息的時間。

  • 第5級加速:逐步提高效率。為了進一步壓縮整個SOP的耗時,你可以通過「刻意練習」、「工具替代人力」的方式,逐步提高每一步的效率。

  • 第6級加速:提前壓縮步驟。將SOP中的那些耗時較長的重複步驟提前執行,「壓縮」成一個個模塊,等需要用的時候,再將模塊放入新的流程進行「解壓」。

  • 第7級加速:購買生產力。當個人效率已優化到極致,你就需要招募幫手,基於SOP通過分工協作來提高效率,但切不可讓成本失控,要確保你的「邊際收益」≥「邊際成本」。

  • 第8級加速:技術進步。在現有條件下,「邊際收益=邊際成本」是你加速的極限值,想要突破這個瓶頸,唯有依賴技術的進步,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

這8級加速並不是並列的關係,而是像汽車的換擋,需要你逐級提升,前一級沒執行到位,後一級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唯有穩步提升,你才能將這速度提升到極致。

好,這是提升「執行某一項任務」速度的方法,但如果你是因為事情太多而效率低,經常手忙腳亂、顧此失彼,不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時你又該怎麼辦呢?

這個我們下節課再說~

學習完整專欄

編者按: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富研社」ID:dontletmeplay,作者 謝春霖。36氪經授權轉載。

本文為專欄中的一節課,整個專欄是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若你沒有看過之前的幾期文章,可以先關注公眾號「富研社」,建議從第一篇文章開始閱讀,免費學習完整專欄。

相關焦點

  • 塑料奶茶杯為什麼是幹垃圾 一杯沒喝完的珍珠奶茶是什麼垃圾
    裝咖啡、奶茶的紙杯,屬於可回收物嗎?紙杯請投放至幹垃圾收集容器。紙杯表面壓了一層極薄的塑料膜,這層膜在後期處理時很難剝離,所以連帶紙杯也失去了再利用的價值,可以連同吸管一併扔至幹垃圾桶內。如果裡面有沒喝完的「珍珠」等,需先倒至溼垃圾垃圾桶內。需要注意的是,現在上海街頭垃圾桶大多只有幹垃圾和可回收兩種分類桶。
  • 一杯珍珠奶茶的期待
    教師節那天,學校工會為每位教師購買一杯奶茶。我邀請班級裡最可愛的孩子來分享它。 如今,更多的孩子課堂上變得沉默是金,的確,課堂紀律是得到了改觀,我也不用再擔心教學內容因為孩子們七嘴八舌的交流、隨時隨地的質疑而來不及完成,可是,我快樂不起來。 我知道,這不是孩子們長大懂事的表現,而是線上教學的後遺症。受疫情影響,特殊時期的特殊學習方式帶來了教育新成就。
  • 一杯可以擠掉星巴克的珍珠奶茶,到底有多厲害?
    從鄧麗君到林志玲,沒有人可以拒絕臺灣女生的溫柔攻勢,一如我們無法拒絕滿杯多巴胺的珍珠奶茶。 大概也是這樣甜糯的臺灣人,才能炮製出一杯可以攻陷全世界的珍珠奶茶。 說臺灣人是在珍珠奶茶裡泡大的一點也不為過。
  • 島國奶茶迷惑行為大盤點!珍珠麻婆豆腐?珍珠沙拉?奶茶都快被你們玩壞了...
    關於日本人瘋狂痴迷珍珠奶茶這一話題,前幾期文章已經有講過:《珍珠奶茶統治下的島國人民》。本以為不過是暫時的網紅效應,和其他現象一樣,涼一涼熱度也就過去了。但通過日本人最近的種種迷惑行為來看,他們對這種小小珍珠幾乎已經病態到了令人費解的程度.
  • 一杯可以吃的「黑糖珍珠奶茶」,開啟夏日酷爽時間
    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喜歡喝奶茶了,心情不好來一杯去去火,天氣冷了來一杯冰奶茶,天氣熱了來一杯溫奶茶,事情做完了來一杯慶祝一下。沒有什麼煩惱是一杯奶茶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杯。被無數上班族、學生黨稱為「精神支柱」的奶茶,似乎已經成為了時下年輕群體的社交必備品,而奶茶與各種美食的新奇搭配也層出不窮,例如奶茶味雪糕、奶茶味拉麵、奶茶味披薩等,這些爆款美食不知哪款戳中了你的味蕾。近期,美倫憑藉對市場敏銳的觀察力和獨到的研發能力,推出了一款奶茶口味雪糕——美倫黑糖珍奶冰淇淋。
  • 一杯來自中國的珍珠奶茶,就把隔壁日本人饞哭了
    在和風經常能聽到 「今天是周一,來杯奶茶打打氣!「「今天是周五,來杯奶茶慶祝一下周末!「我們每天都要喝一杯珍珠奶茶哦」一杯完美的珍珠奶茶往往離不開珍珠什麼事情都要做到極致的霓虹金針對不同店鋪的珍珠進行了對比
  • 微小說1,我要一杯珍珠奶茶
    那天我去買奶茶,拿奶茶的時候就覺得那個服務員看我的眼神怪怪的,我看了他一眼,他馬上挪開視線,一臉紅暈。我莫名其妙,提著奶茶就走,身後傳來一聲,「哇哇哇……小姑娘好man吶!」我:………………………………一時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難過。
  • 朋友圈曬奶茶的說說合集 珍珠奶茶搞一杯仙女胖到不能飛!
    朋友圈曬奶茶的說說合集 珍珠奶茶搞一杯仙女胖到不能飛!時間:2020-09-24 12:2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朋友圈曬奶茶的說說合集 珍珠奶茶搞一杯仙女胖到不能飛! 1、我這顆小珍珠就快要被抓去做奶茶了。
  • 實在忍不住了,就自己做了一杯珍珠奶茶,朋友:沒有比這更正宗的
    這時最想做的,就是除了「宅」之外的所有事情,比如看電影、逛商場、KTV……哪怕只是去街邊的奶茶店叫一杯奶茶,一邊喝著一邊傻愣著站在路邊,看人來人往,不用帶口罩,不再擔心受病毒的傳染,也許,這時的你,是不是也想這麼來一杯奶茶呢?
  • 十日談|一杯珍珠奶茶的期待
    教師節那天,學校工會為每位教師購買一杯奶茶。我邀請班級裡最可愛的孩子來分享它。陳靜怡老師與四位喝奶茶的孩子九月的校園,熟悉的鈴聲、天真的笑臉,一切似乎都恢復了正常。可是,我總是覺得哪裡有些不對勁。如今,更多的孩子課堂上變得沉默是金,的確,課堂紀律是得到了改觀,我也不用再擔心教學內容因為孩子們七嘴八舌的交流、隨時隨地的質疑而來不及完成,可是,我快樂不起來。我知道,這不是孩子們長大懂事的表現,而是線上教學的後遺症。受疫情影響,特殊時期的特殊學習方式帶來了教育新成就。
  • 冬天第1杯奶茶,自己動手做吧,奶香醇厚,珍珠Q彈,喝完暖暖的
    冬天第1杯奶茶,自己動手做吧,奶香醇厚,珍珠Q彈,喝完暖暖的大家還記得前陣子「秋天第1杯奶茶」的梗嗎?說的是在微冷的秋天,有一杯熱乎的奶茶,心裡就特別的溫暖,在意你的人,看見消息便會給你發紅包買奶茶。於是乎很多人就開始了秀恩愛,朋友圈被「秋天的第1杯奶茶」刷屏了。
  • 想喝珍珠奶茶不用出去買啦,「珍珠」的做法教給你,在家也能喝到
    夏天到了,冷飲又可以安排上啦,奶茶,雪頂咖啡,蜂蜜柚子茶……你們喜歡哪一款?其實不管春夏秋冬,奶茶一直都是最受歡迎的飲品。冷天裡喝上一杯熱奶茶暖身又暖胃,夏天裡喝上一杯冰奶茶頓時周身舒暢!說到奶茶,種類真的很多,一杯好的奶茶裡頭除了奶和茶這兩個核心原料,相得益彰的配料也能給奶茶增色不少。奶茶裡最出名的就是珍珠奶茶啦,它起源於臺灣省,後來逐漸傳到大陸和國外,受到了吃貨朋友們的歡迎。在《中餐廳》第二季裡,蘇有朋就把珍珠奶茶帶到了法國,得到法國客人們的喜愛。
  • 喝珍珠奶茶胃裡塞滿白色顆粒?真人親測後真相是……
    因為密度高難消化,所以在吃完珍珠和糯米圓子三個小時之後再拍CT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副主任朱加進也覺得,珍珠奶茶裡的珍珠Q彈,主要就是木薯粉本身的結構造成的,不過木薯粉的這種結構消化吸收難度大,也沒啥營養,所以確實也不建議吃太多。
  • 二十塊錢一杯的珍珠奶茶,自己在家花幾塊錢輕鬆做,帶珍珠做法
    最常見的,也是我經常喝的,就是奶茶了。外面一杯奶茶大概在十幾塊錢,加料的在二十塊錢左右。我這種經濟情況的也是偶爾喝一杯,隔三差五就會喝一次。因為這次的疫情,奶茶店還沒有開門,我實在想喝,於是我就自己在網上買了材料,自己做奶茶,我也早就出來了奶茶裡面珍珠的做法。現在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 夏日炎炎,來杯自製的珍珠奶茶吧
    珍珠奶茶By 敏豬夏日炎炎,來杯自製的珍珠奶茶吧,冰鎮後口感更好哦。原料:紅糖珍珠、紅茶、純牛奶、清水、白糖、紅糖。做法步驟:第1步、燒開一鍋水,放入紅糖珍珠(自製珍珠在前麵食譜裡有歡迎參考)。第2步、開小火,慢慢煮珍珠。第3步、大概二十分鐘後,珍珠被煮到基本熟,這時候關火蓋著蓋子繼續燜半小時。
  • 大熱天的,別再排隊買奶茶了,自製珍珠奶茶好喝又健康,一學就會
    我想這個世界上應該沒有不喜歡喝奶茶的女生吧,很多女生對於奶茶已經不僅僅是喜歡了,奶茶是她們的本命,開心了要喝奶茶,不開心更要喝奶茶,就連很多女明星都是奶茶的狂熱愛好者。要說奶茶為什麼這麼受歡迎,還不是因為它好喝。尤其是珍珠奶茶,一直備受人們的喜愛。
  • 奶茶還能嚼著吃?這8款「珍珠奶茶」零食,方便即食,一試上癮!
    這一集,小汐就給大家分享8款珍珠奶茶零食,方便即食,奶茶從此不只可以喝,還可以嚼著吃!第1款 :NOBEL諾貝爾珍珠奶茶軟糖這款諾貝爾珍珠奶茶軟糖可是在日本颳起了一陣風潮,吃過的人無一不贊同這奶茶糖就和真的珍珠口感一樣,Q彈軟糯,頗有嚼勁。
  • 【震驚】胃部CT片的白點點竟是珍珠奶茶的珍珠?!
    寧建文醫生分析說,光從CT片看,無論如何得不出這些珍珠奶茶與塑料之間的聯繫。因為珍珠奶茶裡的珍珠如果用的是糯米、葛粉等粘性很強的原材料,比較難消化,如果不經細嚼慢咽吞到胃裡,在CT掃描下也是有可能會呈現出圖片中的小白點。之前他們接診過一些吞食糯米糕點引發胃部不適而來醫院就診的患者,拍出來的CT就會有類似的白點,但大小和形狀不太一樣。
  •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你喝了嗎,如何用英語表示「珍珠奶茶」呢?
    近日,非常流行「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秋天來了,天氣漸冷,送奶茶代表著溫暖,所以在微信送紅包的時候加上文字「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這樣的話可以表示要在天冷的時候做第一個溫暖你人心的人。簡單來說,就是親近的人給自己發52元紅包。說到奶茶,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喝「珍珠奶茶」,你知道「珍珠奶茶」用英語怎麼說嗎?
  • 製作手工珍珠奶茶的珍珠,多次失敗後得出的結論
    第一次看到別人在家製作成功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告訴我只要木薯粉和紅糖就能製作。一開始沒看教程,我就直接用開水泡紅糖水加入木薯粉,結果可想而知是失敗的。因為這樣的經歷讓我有一段時間忘記了製作珍珠的想法了。我先嘗試做芋圓,我成功地做出了南瓜味和土豆味的芋圓之後,對於我戰勝製作珍珠的挑戰有了一定信心。接下來的日子,我開始了珍珠奶茶的珍珠製作之路,當然我也換了一些方法去嘗試,比如用紅糖不加水或者加極少的水將紅糖熬成紅糖漿倒入木薯粉中,結果是可以把它們搓成小顆的珍珠,不過這個珍珠怎麼煮也是煮不透的,因為裡面都是紅糖漿,怎麼煮都是很硬的,這樣的方法當然是以失敗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