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想專門用整篇文章的篇幅介紹一家北歐菜分子料理,同時也是米其林二星的餐廳,Atera。Atera的價格並不便宜,可不得不說,它是我在紐約目前為止印象最深刻的餐廳,用餐的過程中每一道菜都刷新了我對食物的認知,每上一道菜我都更加感受到了什麼叫實至名歸的米其林水平。
(圖源New York Magzine)
Atera不是點餐形式的傳統餐廳,而是一個U型環繞開放式廚房,用一個大吧檯把廚房/工作間包圍起來,客人就坐在吧檯上等待廚師一道一道把搭配好的美食端到面前。餐廳不大,店面很小,但很溫馨,可以觀察到米其林二星餐廳廚師做菜全過程。主廚Roony Emborg來自丹麥,他曾擔任丹麥女王的御廚,並且被譽為丹麥最佳廚師。真的是名不虛傳啊!太!好!吃!啦!
(圖源Atera官網)
整個用餐過程一共會上16道菜,囊括開胃飲料、前菜、主食、甜品,而肉類、海鮮、蔬菜等都是交叉上的,不會讓你有吃膩的感覺。每道菜量都不大,廚師會掌握好上菜進程,中間都會留一點讓客人消化的時間。Atera第一個讓我愛上的點就是服務員和廚師都超貼心,非常會察言觀色,你一個眼神他們就能看出你需要什麼,並在適合的時間提出來並滿足你。而且,不是一個客人只對應一個服務員,Atera的每個廚師和服務員都會和每一位客人有交流,相比其它餐廳更有家庭一般團結溫暖的感覺。
分子料理講究的就是改變食物的形態,時刻帶給體驗者驚喜。在別家也許做出來會很奇怪的搭配,在Atera的廚師們手中卻絲毫不顯得違和。它帶來的驚喜是隨著食材的變換不斷疊加的,每道菜都會比前一道讓你更驚嘆。在這一點上,Atera完爆同樣是北歐分子料理的米其林二星Aquavit!像這樣沒有固定菜單的餐廳一個季度會換一兩次菜單,所以不同的時候來能嘗試適合不同季節的套餐哦~
這是黑加侖、花生和鵝肝,沒想到吧!
Atera
用餐時間:
周二到周五 18:00或21:30
周六 13:30或18:00或21:30
下面就跟我一起體驗這個夏天Atera帶來的驚喜吧!我把我最愛的三道菜用TOP X標註啦
LIME | JUNIPER
開胃飲料是熱熱的檸檬和冷冷的杜松製成的泡沫特調飲品,清爽細膩,很香甜。杜松被儲存在液氮裡,在極低的溫度下形成小顆粒,賦予了飲料獨特的綿密的口感。
RAZOR CLAM | RADISH, PONZU
竹蟶、柑橘醬油、櫻桃蘿蔔(下圖右)
KING CRAB | CHICKEN SKIN, RYE
帝王蟹、雞皮、黑麥(下圖左)
左邊的這道像三明治一樣的食物,其實是被炸的脆脆的雞皮(我吃的時候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是雞皮,以為只是普通的脆餅)和黑麥中間夾著細膩的帝王蟹肉。
右邊這道是竹蟶。我非常喜歡吃竹蟶!竹蟶是我老家特產之一,在江蘇的做法通常是煲湯,Q彈的竹蟶和白蘿蔔一起熬出的濃鬱湯汁很鮮美。Atera竹蟶的做法和中國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也用到了蘿蔔,不過是紅紅的小櫻桃蘿蔔。這裡的竹蟶更講究和突出蟶子本身的味道,並且用到了清新的柚子醋/醬油,東方和西方的做法都有借鑑。
SEA URCHIN | EGG, TRUFFLE
海膽黑松露雞蛋羹
這道菜絕對是本次體驗中的亮點!真的是特別好吃!海膽本來就是很絲絨般的口感,搭配上滑嫩的雞蛋羹和脆脆的松露,浸泡在一種很香又不鹹的醬汁中,kuai上一口,像在喝一碗貨真價實、實實在在的湯。我覺得這道菜是很中式的口味,雖然可能有點參考日式的做法。
WAFFLE | ARCTIC CHAR, TROUT ROE
華夫餅、北極紅點鮭、鱒魚子
廚師在這道菜上用了很奇特的做法,很少有人會把華夫餅這種一般會和甜品聯繫起來的食材(當然有的時候也會搭配炸雞啦)和魚肉或者魚子進行搭配。但是Atera的廚師做的很好,尤其是華夫餅是熱熱的,鬆軟溫熱,正好將雞蛋和奶油的香氣也融合到魚肉和魚子裡了。
KALUGA CAVIAR | PISTACHIO, IPA
鱒鰉魚子醬、開心果冰淇淋、印度淡色艾爾啤酒泡沫
這道菜是Atera的招牌~很奇怪的組合對吧!魚子醬顆顆飽滿、粒粒分明,IPA是一種精釀啤酒,打成沫後少了一些酒花氣味重的啤酒味而多了一絲香甜。清、甜、涼、鹹,這幾種口味雜糅在一起卻不違和,給廚師👏
SCALLOP | GREEN ASPARAGUS, CAVIAR
扇貝、蘆筍、魚子
扇貝一直是我很愛的食物,很有嚼勁,也是一道很容易上手烹調的食材。這道菜很好的體現了分子料理的特色,你根本看不出哪裡有蘆筍,但其實廚師是把蘆筍打成了泡沫,藏在了扇貝底下。
HALIBUT | TAPIOCA, PARSLEY, DASHI
大比目魚、木薯、香芹、日式高湯
喝這道菜的湯汁有點像在喝鹹奶茶,高湯和被打成液態的香芹像是奶茶,而木薯球就是珍珠。比目魚一刀下去就成蒜瓣狀了,非常嫩。
SPELT SOURDOUGH | RICOTTA, TRUFFLE
斯佩爾特小麥麵包、歐芝撻奶酪、松露
這道不起眼的麵包是全場當之無愧絕對的前三!雖然每道菜都很好吃,但我現在還依然印象深刻心心念念的就是這塊看起來名不見經傳的麵包。我不知道廚師是怎麼把看起來如此普通的麵包做得這麼好吃的,但整塊麵包的精華我認為應該是中間夾著的那層由Ricotta奶酪加上一勺油調製成的甜甜香香的醬。松露的擺盤也非常有創意,就像松樹一層一層的,脆脆的,當然啦,不喜歡吃松露的人也可以直接吃麵包。
POTATO | CUCUMBER, SNAP PEA
土豆、黃瓜、甜豆
又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出乎意料的菜!一滴一滴深淺不一綠油油的黃瓜汁就像雨點一樣散落在土豆泥周圍,還有各種花瓣菜葉和甜豆作點綴。土豆應該是加了芝士的,糯糯黏黏,讓我想起了小時候最愛吃的肯德基的土豆泥。
VEAL | BEETROOT, CEDAR, PILSNER
乳牛肉、甜菜、香椿、皮爾森啤酒
我認為這道菜是擺盤最講究的一道。左邊的乳牛肉運用了真空低溫烹調法,使得熟度分布均勻,由內而外都是非常均勻的三分熟的粉色,軟嫩無比。而右邊的甜菜與牛肉互相呼應,也是像牛肉一樣切下來就是一條一條的,深紅的顏色使得它仿佛也像是一塊多汁的牛肉一樣。肉和菜,鹹和甜,這樣的搭配真的是太完美啦!
DUCK | CHERRY, MUSHROOM, BLACK PEPPER
鴨肉、櫻桃、蘑菇、黑胡椒
這些都是再簡單不過的食材了,但我沒有想到可以在美國吃到這麼像北京烤鴨的鴨肉!雖然肉本身和烤鴨不是很相似,Atera的鴨肉應該是煎而不是烤的,但是它的鴨皮和北京烤鴨的鴨皮口感完全一樣!鴨皮正是烤鴨的精華所在,爆油但又不膩的感覺Atera做的非常好。和鴨肉一起上的還有一碗蘑菇羹,超濃鬱的充滿奶沫的湯汁,再配上解膩的櫻桃和醬汁,所有主菜至此就告一段落啦。
STRAWBERRY | SKYR, OLIVE OIL
草莓、冰島發酵凝乳、橄欖油
甜品也是Atera的亮點,第一道是由冰島優格製成的冰激凌搭配草莓汁,很清爽。插在冰激凌上面的那個很有藝術感的冰片我並不知道是拿什麼做的,但是嘗起來也是甜甜的。
CREPE | BLUEBERRY, ALMOND
可麗餅、藍莓、杏仁
這是我此次體驗中最最最喜歡也是最讓我驚喜的一道菜!廚師會當著你的面,像疊被子一樣用可麗餅把冰激凌包住。它的食材可遠不止藍莓跟杏仁,還有冰激凌和香菜。沒有想到吧,這個甜甜的可麗餅裡竟然包了香菜。雖然有些同學可能無法接受香菜,但如果你愛吃香菜,你絕對會愛上這道菜,因為香菜給整快被可麗餅包住的冰激凌增添了鹹香清爽的味道。非常令人意想不到的搭配!而盤子是花草的圖案,讓我真的覺得就像身處蔬果園裡品嘗剛採摘下來的新鮮食材一般。
(圖源網絡)
MOCHI | PASSIONFRUIT
百香果麻糬
SORGHUM | PEANUT
高粱花生爆米花
RED MISO CARAMEL
味增焦糖
最後三道甜品是以拼盤的形式呈現的,有點類似petit fours的感覺。其中我最喜歡百香果麻糬。
下面是在我心目中米其林餐廳的反面教材!!紐約好吃的米其林雖然有很多,但是其中價格貴又沒有特點,只是用老字號、招牌等字眼招攬客人的不在少數。舉幾個例子吧:
1、米其林三星,去年介紹過的Per Se,身為老牌米三,價格不菲的同時還能做到從頭難吃到尾,用高腳凳但桌子又很矮,光線極差(不是刻意營造昏暗效果的那種,是根本沒有燈光),使我到現在時隔一年還對米其林三星心有餘悸。
2、米其林二星,點名批評Marea和Aquavit。這兩家都屬於甜品很好吃,但主菜很一般的類型,有一點本末倒置了。Marea的義大利麵量多到我吃了1/5就飽了,根本沒有胃口欣賞它的味道,更何況口味真的和學校食堂差不多,雖然我很不願意這麼說……而Aquavit作為一家斯堪地那維亞菜系餐廳,最傳統的瑞士肉丸的水平竟然和宜家一樣。
3、再說說有些米其林一星,Café China傾城和tori shin等等,雖然不貴,但味道沒有任何特別之處,實在讓人懷疑評選人的眼光。聽說今年2019年米其林餐廳評選tori shin跌出榜單了,我覺得在意料之中。
像Atera這樣菜式、服務、擺盤、食材搭配、環境相輔相成,幾乎無可挑剔的餐廳並不多。這真的是一次讓我意猶未盡的體驗,非常驚喜。滿打滿算2個半小時的用餐時間並不會讓你覺得無聊,因為廚師上菜時間掌握的非常好,而且菜品數量雖多但份量其實也真的不是很大。在這樣的分子料理餐廳吃飯,你看到的和吃到的感受到的有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才會出現這麼多有創意的作品。
如果你想嘗試各種新奇的食物組合和變換或者只是想單純享受各式優質新鮮的肉類蔬果海鮮的話,強烈推薦At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