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川》:牛仔對決張飛?

2020-11-02 思想火炬

「牛仔精神是大航海時代以來西方興起的海盜精神在美國的變種



看電影《金剛川》,令我想起張藝謀1987年拍攝的《紅高粱》。

在《紅高粱》中,姜文飾演的餘兆鰲,在目睹了羅漢大哥與禿三炮被日寇剝皮的慘象之後,決計為他們報仇,和日寇以命相博。

但是,作為一個前現代的農民,他用來對付日寇的,不過是幾缸濃烈的紅高粱酒,鳥銃和砍刀,而日寇則已經用汽車、機槍、手榴彈等現代技術兵器武裝起來了。

結局當然是慘烈的。

在《金剛川》中,張譯飾演的高炮排長張飛,在目睹了師父兼「兄弟」,吳京飾演的關磊被美軍飛機「喪門神」炸成碎片之後,也決計要為他報仇。

他在炮位前點起三堆篝火,自我暴露目標,對俯衝而來的「喪門神」怒罵:「做個了斷吧!」

他的結局也是慘烈的,炮位上所有戰士全部犧牲,自己也負了重傷。

張飛不依不饒,帶著僅剩的一發炮彈艱難地挪到另一個炮位,終於擊落了「喪門神」,但不旋踵就被美軍轟炸機投下的凝固汽油彈燒成了一具「銅像」。

張飛和餘佔鰲,兩個不同歷史情景中的人,卻不太合邏輯地具有幾乎完全相同的精神結構——都願意為兄弟慷慨赴死,「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餘佔鰲這樣做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未經政治啟蒙,只能憑著血氣之勇與日寇一決生死。共產黨員羅漢大哥在這一地區犯了錯誤,他把精力主要用於爭取土匪禿三炮參加抗日,卻不是用來發動群眾。

但張飛則不同,他已經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一名基層指揮員,負責指揮大橋旁邊僅有的兩門高炮。他當然很清楚,他的使命是確保大橋安全,確保主力部隊安全渡江,而不是為了「兄弟」一決生死。

現在,他為關磊報了仇,但大橋的天空卻敞開了,美軍飛機可以不受幹擾地自由投彈了——這真的是關磊、張飛想要的嗎?

也難怪會有小學生看完電影,會若有所思地說:

「是美國人放過了我們!」



《金剛川》的故事,在一定意義上,可以概括為「牛仔對決張飛」。

美軍飛行員希爾,在目睹僚機被擊落後,拒絕返場的命令,怒氣衝衝地取下頭盔,戴上牛仔帽

美軍飛行員似乎酷愛牛仔帽,他們經常會在關鍵的時刻戴上它。

在1964年庫布裡克拍攝的《奇愛博士》中,那位操著德州口音、對投放氫彈近乎偏執的B-52轟炸機機長,就戴著一頂牛仔帽。他下到彈倉裡親自動手排除故障,就在這一刻,彈倉打開了,他就騎在氫彈上,一邊揮舞牛仔帽一邊飛向目標。


牛仔帽,是牛仔精神、美國精神的外在象徵。

由於受好萊塢潛移默化的影響,對許多人來說,美國西部牛仔是具有英雄主義和神秘色彩的人物。

但剝去種種華麗的包裝,我們就會發現,牛仔精神的本質是一種殖民主義和弱肉強食的社會達爾文主義。

牛仔精神是大航海時代以來西方興起的海盜精神在美國的變種。討論牛仔精神,必須要和美國向西海岸的擴張、印第安人被滅絕、以及盎格魯-撒克遜新教白人在北美大陸主導地位確立結合在一起,才能明白其真實的含義。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牛仔形象和牛仔精神,又為美國向全世界擴張提供了精神和心理支持。

在《金剛川》中,與牛仔精神正面相撞的,則是張飛精神。

我覺得,導演管虎有點太藐視觀眾的智商了,對這一點強調到了耳提面命的程度。

他不僅讓張飛唱著「張飛」的「姓張名飛字翼德,萬古流芳莽撞人」唱詞走上炮位,還給三位主要人物分別起名劉浩、關磊、張飛,這樣「劉關張桃源三結義」就齊了。

張飛精神,或者「桃源三結義」精神的本質是什麼?

就是不問是非,只問情義。「兄弟」之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你若遇難,我拼了命也要為你報仇雪恨。

在情義的壓力下,「兄弟」時刻都可能成為莽撞人,衝動和不理智成了常態。

這裡不去全面討論江湖義氣在歷史上的作用,只想問一句:當時在朝鮮的中國人民志願軍,以及志願軍背後的新中國,難道是靠江湖義氣組織起來的嗎?

再問一句:「桃源三結義」精神能夠抵擋西方的海盜精神嗎?如果可以的話,近代以來為什麼屢戰屢敗呢?

當年義和團的大師兄,往往喜歡以「關公附體」來號召徒眾。義和團的反帝精神是可歌可泣的,他們也不怕犧牲,但仍然無法戰勝按照現代性原則組織起來的八國聯軍。

與之成鮮明對照的是,把不講大是大非的江湖義氣視為一種腐蝕劑而予以嚴厲取締的人民軍隊,反而百戰百勝,打出了一個紅彤彤的新中國!


《金剛川》就這樣把志願軍表現成了一支前現代的、餘佔鰲式的軍隊。

這樣的軍隊是不可能戰勝美軍的,《金剛山》的結尾,強烈地暗示了這一點。

美軍飛行員向基地報告:「繼續攻擊已無意義」,建議停止轟炸。

美軍不是被打敗了,更不是沒有能力繼續攻擊,而覺得殺不勝殺,反正也殺不完,所以還不如不殺。

《八佰》裡國軍人肉衝鋒沒過去的橋,管虎在這裡讓志願軍用人海戰術過去了,慘出境界、屍浮水面敵人就手軟了——原來抗美援朝是這樣贏下來的?!


在抗美援朝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輝煌勝利,如果從精神、文化方面去總結,可以概括為是一種嶄新的、正處於上升態勢的政治文明對已經腐朽沒落的資本主義文明的勝利。

這種新文明的實質,就是社會主義文明——儘管當年在新中國,社會主義還是「立於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

社會主義文明也是一種工業文明,並且是建立在資本主義工業文明基礎之上,因而也是更高層級的文明。馬克思列寧主義,正是工業文明的產物,它傳到中國後,產生了毛澤東思想,指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並即將開始向社會主義進軍。

這就使新中國在政治上處於比美國更加進步的狀態。

《我的祖國》為什麼聽起來會讓人產生幸福、溫暖的感覺?因為它唱出中國人民對社會主義的嚮往——

「為了開闢新天地,喚醒了沉睡的高山,讓那河流改變了模樣。」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清楚地意識到,他們是「新天地」的主人,他們的戰鬥和新天地的命運密切相關,不僅如此,他們也深信未來是屬於「新天地」的。


我們看當時的紀錄片、前線記者拍攝的照片,志願軍戰士個個明朗自信。

電影《上甘嶺》準確地傳遞出了這種感覺——坑道外,美軍在狂轟濫炸,坑道內,志願軍戰士們在唱歌,在講故事,在學文化——所以它成了不朽的經典。

在《金剛川》中,這種明朗自信消失了,到處是粗重的喘息和亂作一團的東躲西藏。

這很自然,因為張飛精神面對牛仔精神面前毫無優勢,未來固然不屬於牛仔,但也不屬於張飛。

抗美援朝,是黃繼光、邱少雲這樣的新式英雄(即人民英雄)人物和已經開始走向沒落的海盜、牛仔的對決,這才是抗美援朝勝利的根本原因,《金剛川》不能正確地反映這一點,因此它配不上這場偉大的戰爭。


(作者:郭松民)

相關焦點

  • 郭松民 |《金剛川》:牛仔對決張飛?
    在《金剛川》中,張譯飾演的高炮排長張飛,在目睹了師父兼「兄弟」,吳京飾演的關磊被美軍飛機「喪門神」炸成碎片之後,也決計要為他報仇。》的故事,在一定意義上,可以概括為「牛仔對決張飛」。 在《金剛川》中,與牛仔精神正面相撞的,則是張飛精神。 我覺得,導演管虎有點太藐視觀眾的智商了,對這一點強調到了耳提面命的程度。
  • 《金剛川》中的精神對抗,勇猛張飛對抗西部牛仔,狹路相逢勇者勝
    《金剛川》這部電影在放映的時候,由於導演採用多角度敘事的方式,因此大家看到了敵我雙方各自的人物表現。在觀看電影的時候,觀眾不僅僅可以看到我們的戰士所表現出來的面目表情以及所有言行舉止。當然,敵軍飛行員在飛機上面的所作所為也被大家看得清清楚楚。雖然整部電影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就我們的戰士守橋修橋,敵軍飛機不斷炸橋這麼一件戰爭當中的平凡事件。但是經過電影的刻畫,把其中的細節全面放大了出來。
  • 《金剛川》張飛歷史原型是誰 張飛發生了什麼事件
    《金剛川》張飛歷史原型是誰據悉,《金剛川》中張飛的原型是抗美援朝志願軍工兵第3團3營9連連長張振智。張振智1922年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1946年參加革命,晚年的時候曾經有記者問他:「你最難忘的一次戰鬥是哪一次?」張振智毫不猶豫的回答道:「金城戰役」。
  • 《金剛川》的亮劍與中國精神
    再忙電影《金剛川》也要去看。原因原因原因有三:一、有關抗美援朝的電影,這些年這是第一部。第一部有缺點,卻是最好的;有不足,卻是最值得肯定支持。二、吳京(飾關磊,關班長)、張譯(張飛,張排長),未來,他倆一定是最好的演員,必看。果然如此,張譯最佳男主角;吳京最佳男配角。
  • 戰爭大片,讓人血脈僨張,志願軍炮兵和美軍戰機來一場終極對決!
    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進入最終階段,志願軍戰士要在第一時間趕到金城參加最後一場大型戰役,擋在他們前面的是一條名為金剛川的河流,為了爭奪過橋的控制權,志願軍炮兵和美國空軍展開了精彩絕倫的對決。故事發生在1953年抗美援朝的最後階段,志願軍大部隊要在第一時間趕到金城參加最後一場大型戰役,擋在他們前面是一條名為金剛川的大河,通往對岸的鐵路公路橋都已經被美軍炸毀,志願軍只能依靠人工修起了一座簡易的木橋來向前線輸送人員和裝備。在連長的命令下,炮兵鬍子哥和徒弟猛張飛分別負責僅有的兩臺高射炮,防止美軍飛機來襲。
  • 吳京的關羽+張譯的張飛?《金剛川》角色揭秘與演技大賞
    《金剛川》上映兩周餘,已經斬獲近8億票房。,太不張飛了。張飛已經明明白白叫了張飛,關磊就不能再叫關羽,替換一個字,但用意沒有差別。,看起來像是嫌棄徒弟手藝糙+好戰心切,實際上是想把活下去的機會留給張飛。
  • 《金剛川》三位主角取名源於三國,為何只有張譯直接叫張飛?
    《金剛川》的口碑起點就低,三位導演的電影票房加起來穩穩過百億,五位主演有三位(吳京、鄧超和張譯)已經是百億影星,而且紀念抗美援朝的正能量戰爭片,這麼多元素加在一起的《金剛川》,豆瓣開局只有6.9。以下不多講述《金剛川》的不足,來聊聊電影為數不多的亮點——張譯。
  • 《金剛川》:電影完全聚焦於金剛川上的工兵橋,一切圍繞著橋展開
    《金剛川》這部電影較好地講述了我志願軍的這些優點,這不是一般的優點,這是我軍能取得最後勝利的關鍵基石。2.戰友情老關和張飛是志願軍群像中給予筆墨最多最突出的一對,剛出場時,兩人看著似乎是那種紀律性組織性差的人,隨意換崗位,抽菸,說話粗魯,但是很快他們爭崗位時不經意間流露出的感情還是感動了我們。二人之所以爭崗位,其實就是因為那個靠前的明崗更危險。尤其是張譯演繹出來的張飛對老關的情感更是打動人心。
  • 張譯,用演技帶我們走進《金剛川》,你就是那個時代的「張飛」
    有幸在《金剛川》上映的時候,走進電影院,感受抗美援朝中的故事。金剛川劇照從戰場上各個小兵和每一個參與戰爭的人物入手,刻畫了一個個人物飽滿的人民戰士形象張譯劇照他叫張飛,從一開始就有點懦弱,慫。他叫張飛,對關磊的兄弟情讓我潸然淚下。戰場上,炮火無情,他們從未膽怯,都把生的希望留給對方。他叫張飛,身邊共事的兄弟全都犧牲。他最後一次吹響了他們互通消息的暗哨,但是,卻無一人回應。
  • 《金剛川》中的紅蜻蜓和張飛,恰如《八佰》中的白馬和趙雲
    管虎導演的《金剛川》,裡面也出現了三國英雄人物和具有象徵意義的動物——張飛、紅蜻蜓。》,主角張譯扮演的角色叫張飛。電影中總共出現2門炮,這對於每隔幾個小時就會出現的美軍飛機來說,就像三國中的張飛一樣。不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那種,而是形單影隻、孤注一擲。電影最後,張譯扮演的張飛也陷入了「孤軍奮戰」的境地,後面會具體說。
  • 《金剛川》:張飛牙咬布條,為斷臂止血,高射炮上鑄就血肉雕塑
    這是我今天觀影《金剛川》後,管虎導演的電影留給我印象最深刻一幕場景吳京飾演的關磊,強行將張飛驅趕到他自己的炮位上。關磊是個鋼鐵直男,也有狡黠的小心思。為了達到他轟轟烈烈的擊落敵機的計劃,糊弄張飛說他的炮位點有100多枚炮彈。在張飛仔細清點了後,只有48枚,當時看了張譯的妥妥的被糊弄的小表情,不禁覺得他挺可愛的。
  • 《金剛川》:電影界的「火神山」!
    大部隊在凌晨6點前渡過金剛川,支援前線,成了決勝的關鍵。《金剛川》這部影片,便是著眼於1953年7月12日這一天。張飛,小心謹慎,看起來唯唯諾諾,但就是他,拖著殘破的身軀,打下了那架敵機,讓戰友們瞑目。張飛和關磊這對歡喜冤家,表面上爭搶「立功」的炮位,實際上都想把更大的生還機會讓給對方。只有看到他們的羈絆,張飛最後孤身開炮的背影才更加讓人動容。
  • 金剛川人橋上熱搜?成也真實,敗也真實
    《金剛川》則主要聚焦在大戰前夕,為主戰場補給兵力的側翼戰場上。電影雖然由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合作完成,卻並不拼盤,甚至十分完整。他們別出心裁地將一場金剛川戰役當天所發生的故事,用「士兵、美軍、炮兵」三個視角,講了三遍。
  • 看到《金剛川》差評後我心情激動,深度解析電影:這絕不是爛片
    《金剛川》演員裡有三位百億影帝,張譯、吳京和鄧超。老關強行換下張飛,在他指揮下轟隆隆幾發炮彈過去,將一架飛機擊毀,正是牛仔飛行員旁邊的那一架。隨後老關軟硬兼施,還是和張飛換了炮位。明炮不死,暗炮不出。不久牛仔飛行員折返復仇,老關率領戰友在明炮位頑強抵抗,直至打完了最後一發炮彈。老關下令剩下的人離開炮臺持槍,最後他用信號槍發射子彈,似乎在傳遞最後的消息:張飛,後邊靠你了。
  • 《金剛川》:電影界的「火神山」
    大部隊在凌晨6點前渡過金剛川,支援前線,成了決勝的關鍵。《金剛川》這部影片,便是著眼於1953年7月12日這一天。只有看到他們的羈絆,張飛最後孤身開炮的背影才更加讓人動容。《金剛川》拍攝了無數悲壯的大場面。
  • 金剛川:張飛壯烈犧牲那畫面導演表示都不忍心拍
    最近由張譯吳京鄧超領銜主演的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播,簡述了抗美援朝中金剛川渡江戰役,在這場敵我裝備懸殊的戰役中為了讓大部隊在8天之後順利過江,駐守的中國志願軍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與信仰為部隊建好工兵橋,敵軍展開了激烈交戰,可以說志願軍戰士在戰場上創造了一個偉大的奇蹟
  • 《金剛川》:有一種流淌在民族血液的精神,名叫「犧牲」
    估計是管虎導演的偏愛:電影《八佰》中出現一匹白馬,《金剛川》中又跑出一匹白馬。《八佰》中出現趙雲的歷史身影,而《金剛川》中關三國的關張劉三人終於聚齊。一個直接叫張飛(張譯飾),高炮排長,負責一個先行開火的防空明炮陣地,另一個叫關磊(吳京飾),暗指關羽,他是張飛的師傅,因在戰場抽菸從高炮連長降為班長,負責一補充火力的暗炮陣地。
  • 《金剛川》故事背景與人物原型 張飛人物原型是誰
    金剛川,因為位於金剛山山腳下,名字就隨之叫做了金剛川。還有,朝鮮半島很多城市的名字,也會被叫做某川,像韓國的仁川、甘川、陝川、提川,朝鮮的端川、价川、信川、泰川,等等。回說金剛川,它依附於金剛山,沒有後者有名氣。金剛山,位於朝鮮和韓國交界。大部分山峰位於朝鮮境內。素有朝鮮第一山之稱。2020年4月,入選「2020世界避暑名山榜」。
  • 致敬最可愛的人 | 張譯談《金剛川》中的「張飛」
    第一次拿到電影《金剛川》的劇本,我一邊流淚一邊讀完。因為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戰爭,新中國才真正在世界站穩了腳跟,因為志願軍將士捨生忘死保家衛國,才拼來了我們今天的山河無恙、家國安寧。將一部高品質的作品呈現給大家,讓今天的觀眾重溫這段歷史,銘記抗美援朝精神,是演員義不容辭的責任,也值得我們豁出一切去創作。
  • 資本的饕餮盛宴——變了味的《金剛川》
    金剛川!一個多麼響亮的字號和能令人驕傲與敬意並存的地名。人們所熟知金剛川大多正是因為管虎拍攝的《金剛川》人們所驕傲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武器裝備落後美國人幾十年情況下打退了美國人,所要表示敬意的正是在那場戰爭中不怕犧牲英勇奮戰獻身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誠然《金剛川》是一部被大多數人好評稱為值得一看的影片,但那個真實的《金剛川》真的值得這些好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