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十三五 | 產業村村有,美景連成片

2020-12-24 大洋網

數說「十三五」

廣州發展成就

近年來,廣州市全力推動鄉村振興,特色產業的建設為鄉村產業提質增效,不斷為鄉村振興賦能,「五個美麗」行動高質量建設嶺南特色美麗鄉村,風景各異的美麗鄉村正在花城各處綻放。

數據講成效

打造特色產業

聚焦打造7個百億級特色產業,引進130多個總投資額1300多億元的農業產業重大項目,推動每個涉農區形成2-3個特色農業產業集群。

加快鄉村產業融合

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加快推進,認定市級以上農業公園111家,農業電子地圖正式上線。

推動特色小鎮建設

43個特色小鎮吸引社會投資73億元,帶動周邊218條村快速發展,番禺區沙灣瑰寶小鎮成為國家特色小鎮。

整治黑臭水體

江河湖庫基本實現「五清」,入選國家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示範城市。

落實民生實事

2018-2019年兩年累計完成農村公路新建改造裡程約381公裡,實現涉農區全部通地鐵、山區鎮全部通高速。

「一村一品」:為鄉村振興提供源源不斷發展動能

從化區溫泉鎮南平村位於鳳凰山腳,2.8公裡長的鳳溪由南向北貫穿全境,森林覆蓋率達到97%。以荔枝為主導農產品,南平村打造了國家級「一村一品」示範村,村子的產業結構也發生了改變。

近年來,廣州堅持推進「一村一品」「一鎮一業」建設,廣州入選3個國家「一村一品」示範村、12個省「一鎮一業」專業鎮、102個「一村一品」專業村,為鄉村振興給予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能。

6月23日,南平村開啟了為期一個月的荔枝節。其間,南平村以「荔」會友、以「荔」敘情,圍繞荔枝這一主題開展一系列活動,全周期還開展了「美荔採摘」「古荔市集」「鳳溪戲水」「南平古樂」等日常活動。整個荔枝季,南平村都沉浸在豐收的甜潤裡。

為進一步提高「一村一品」的帶動作用,南平村首創荔枝定製模式,通過網際網路+農業+旅遊,以「訂製專享」的模式銷售荔枝,實現荔枝等農產品從傳統的自產自銷到產品訂製、定向銷售的轉變,創新產銷模式。今年的荔枝定製更是採取了直播帶貨的模式,張開雙臂迎接新的銷售模式,讓「一村一品」煥發新的活力。

現代農業的建設也讓農戶們嘗到鄉村振興的發展果實。近年來,廣州獲批創建1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其中,第一批(7個)產業園輻射帶動農戶2.59萬戶,戶均年增收1.2萬元。

在增城區絲苗米現代農業產業園,一批翠綠的水稻正在抽穗,技術人員正在操作著無人機為水稻播灑農藥。廣東啟緣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邱崇文告訴記者,今年的水稻生長態勢良好,11月份收成時預計可達到畝產900斤。

作為廣州首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之一,增城區絲苗米現代農業產業園範圍覆蓋朱村街、寧西街、新塘鎮、石灘鎮等8個鎮街,規劃面積72.085平方公裡,主導產業面積1.899萬畝。

產業園的建設為增城絲苗米產業提質增效。原本每畝僅有每年兩三百元收入的水稻田,在不斷提高生產技術、優化品種之後,如今每畝水稻田的純利潤可達每年1000元。除此之外,村民們也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好。原本每畝土地一年租金約為1500元,通過土地入股量化分紅,村民每年可獲得每畝500元的額外分紅。

「五個美麗」:

讓鄉村美景串點成線、連線成片

在花都區竹洞村,特色盆景吸引遊客紛至沓來,鋪滿瀝青的村道平坦整潔。村民吳桂發說,從前「垃圾圍村」的狀況讓外村人避而遠之,近幾年隨著垃圾分類的政策和理念的推廣,竹洞村探索廚餘垃圾漚肥的處理方式,實現了「廚餘垃圾不出村」。

花都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區建有農村漚肥點102個,漚肥坑711個,每天漚肥處理廚餘垃圾約70多噸,以「竹洞模式」為樣本的農村垃圾處理方式作為示範向全市推廣。農村垃圾分類工作成效得到了認可,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示的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範縣名單中,花都區成為廣東省唯一上榜的示範區。

花都區垃圾分類工作取得的成績,是廣州加強人居環境整治的縮影。近年來,廣州市以實施「美麗家園、美麗田園、美麗河湖、美麗園區、美麗廊道」「五個美麗」行動為抓手,制定20項重點工作清單,高質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廣州的鄉村正加速從乾淨整潔向生態宜居、從點上亮麗向串點成線、連線成片提升,同時,根據村居環境的特點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在不同的村莊可以看到風景各異的鄉村景象。

每逢水稻插秧、收穫的時節,到丹邱村遊玩的遊客可以看到成群白鷺在田間遨遊,遠處山上的潔白瀑布傾瀉而下,這是著名的增城八景之一「白水丹邱」。在增城現代農業產業園內的龍新基地內,由於恢復了絲苗米種植,蟲子、魚蝦等吸引白鷺到此覓食,曾經幾近消失的增城八景之一「白水丹邱」重新恢復原貌,呈現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美麗鄉村圖景。

作為廣州北部的綠色生態花園,從化區入選2020中國最美鄉村百佳縣市。在從化區生態設計小鎮,一座廢置的農貿市場,經過短短三個月搖身一變成為高端大氣的會議中心,並隨之崛起一座綠色、創新的設計小鎮,從此刷新從化在全球的顯示度。依託世界生態設計大會的落戶,從化區不斷激發生態潛能,把推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落到實處,展現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從化新貌」。

美麗鄉村建設不停步。據介紹,到2020年底,全市100%的自然村可達到省定「乾淨整潔」村標準,70%以上的行政村可達到省定「美麗宜居」村標準,110條行政村可達到省定「特色精品村」標準。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張曉宜、何鑽瑩、徐靜、葉卡斯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喬軍偉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葉碧君

相關焦點

  • 數說中國會展業「十三五」
    「十三五」期間,中國會展穩步發展,規模、質量不斷提升,開放性會展體系日臻完善,行業、區域結構漸趨合理,展會單體規模擴大,規模經濟效益顯現,中國會展轉型升級初見成效。 一是總體規模穩步增長,綜合貢獻相對穩定。
  • 數說「十三五」教育成績單
    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教育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都將在2020年收官。為此,北京晚報《教育周刊》用一組數字總結我國教育改革發展在「十三五」期間取得的成績。
  • 【動畫】數說「十三五」脫貧成績單
    【動畫】數說「十三五」脫貧成績單光明網  作者:  2020-12-22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 肅北縣「十三五」時期文旅產業發展綜述
    原標題:奏響文旅產業發展新樂章    ——肅北縣「十三五」時期文旅產業發展綜述    「十三五」以來,肅北縣高度重視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通過項目帶動、融合發展、高點宣傳等方式,推進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 大村村:無花果無花卻結果 用心人用情做扶貧
    位於村子西北面的某處山坡上,成片的無花果樹在陽光的映照下泛出綠油油的光,部分稍早種下的樹苗已經結出了雞蛋般大小的果實,沉甸甸地掛在枝條上,透露出勃勃生機。   村村聯動,農業發展進入新時期   在村委會和扶貧工作隊的配合努力下,大村村用幾年的時間取得了現在的良好局面,但發展瓶頸也隨之而來。大村村原有的產業已用去了1200多畝地,今年再要發展產業,村內已無大規模連片土地可供發展利用……   怎麼辦?鄭狄傑把目光投向了臨近的村落。
  • 無邊光景一時新——「十三五」期間甘州區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綜述
    臨走時陳先生還略帶遺憾地說:「高臺的紅西路軍紀念館、肅南的康樂草原等還沒來得及去呢,下次吧!真是沒想到,甘州處處是美景,有這麼多的好玩的好吃的啊!」  今年的國慶中秋長假是進入疫情防控常態化之後的第一個黃金周。
  • 【甘肅電力「十三五」成就巡禮】「電」亮發展路 「數」說新成就
    【甘肅電力「十三五」成就巡禮】「電」亮發展路 「數」說新成就 2020-11-26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數說「十三五」:安徽建成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 森林覆蓋率超30%
    原標題:數說「十三五」:安徽建成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森林覆蓋率超30%     「以林長制改革為總牽引,全面提升森林資源總量和質量,全面加強林業資源管理,全面加強林業生態保護,全面深化林業重點領域改革,大力發展綠色富民產業,全省林業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
  • 【AI數說「十三五」】這五年,文化讓生活更美好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讓我們透過這份文化成績單,全面感受人民生活日益增強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十三五」時期,中央財政落實和完善文化財稅政策,把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作為財政支出的保障重點,切實保障人民文化權益。
  • 「十三五」風電發展綜述: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全面發展蓄力突破
    「十三五」能源發展成就之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全面發展蓄力突破——「十三五」風電發展綜述在十幾年前,如果有人說風電等新能源行業會在我國能源發展中挑大梁,相信連風電人自己都不會相信。時至今日,不僅是在中國,推進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發展已成為有序推進能源轉型的全球共識。
  • 「十三五」目標再度落空,這個產業為何屢交低分答卷?
    然而,這一被寄予厚望的產業,現實發展卻長期不盡如人意。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證實,儘管官方數據暫未公布,但可以肯定,「十三五」規劃目標落空已是既定事實。「綜合多方信息,地面抽採產量在60億立方米左右,相比100億立方米目標剛剛過半。」原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喬德武說。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之郵政篇】以夢為馬越山海
    500億、600億、700億、800億……從9月10日到12月21日,快遞年業務量「四連跳」。今年人均快遞量超過50件,再創歷史新高。在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之際,中國快遞業的表現分外亮眼。這是中國經濟在全球率先復甦、國內消費回暖的直觀體現,折射出中國經濟的蓬勃活力。5年來,郵政業發展突飛猛進。
  • 【「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成就巡禮之郵政篇】 以夢為馬越山海
    500億、600億、700億、800億……從9月10日到12月21日,快遞年業務量「四連跳」。今年人均快遞量超過50件,再創歷史新高。在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之際,中國快遞業的表現分外亮眼。《郵政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建制村實現村村直接通郵」的目標。5年的時間,完成既定目標並不容易。像塔什庫爾幹縣一樣,我國邊遠民族地區大多地廣人稀、自然環境惡劣、交通狀況複雜落後,這也是建制村直接通郵「最後一公裡」遇到的最大瓶頸。
  • 看「十三五」⑬ | 大陳島,向海上大花園闊步前行
    沈海松 攝探索漁旅融合新路子產業經濟平穩增長關鍵詞:大陳黃魚「正是因為有了大陳島,才有大陳黃魚啊!」2015年,隨著「四邊三化」深入實施,全年造林320畝,撫育山林1500畝,大陳島榮獲省級森林城鎮和省級生態文化基地稱號;2016年,圍繞生態島建設目標,完成了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農村生活垃圾收運系統建設等工作,成功創建大陳島國家級生態鎮……關鍵詞:生活有保障如今在大陳島,除了生態環境,島上實現自來水村村通和下大陳一戶一表,建成瓶裝液化石油氣供應站
  • 總局說:「十三五」期末實現音樂產業產值3000億元
    二是堅持產業發展和扶持原創音樂作品相結合。通過大力整合音樂產業鏈,形成產業集聚和規模效應;注重音樂的內容生產,多出精品力作。把民族音樂產品的開發創作放在突出位置,著力提高內容生產水平和創意含量。三是堅持基地建設與產業升級相結合。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會昌:大道如虹景獨好 四好農村幸福路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會昌:大道如虹景獨好 四好農村幸福路 2020-12-27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墾利:村村唱戲村村舞 湧現一批鄉土藝術人才
    要俺說,咱們都把媳婦誇……」近日,當記者來到山東省墾利縣墾利街道辦事處文化活動室時,該街道文藝宣傳隊的4名文藝骨幹正在熱火朝天地排練她們自己編寫的三句半節目《誇媳婦》。據了解,每個周末,這樣的熱鬧場面在墾利的許多鄉村街道文化活動室都能見到。     「莊戶戲,顧名思義就是老百姓自己的節目,說的是身邊事兒、唱的是認識人兒,同時群眾也找到了一個感情抒發的出口。」
  • 《社會藍皮書:2021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指出——「十三五...
    《社會藍皮書:2021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指出——「十三五」期間「三農」事業進步斐然,農村脫貧成果顯著
  • 「十三五」期間內蒙古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提質增效
    「十三五」期間,內蒙古廣電局大力推進實施智慧廣電網絡服務進村入戶工程建設,發展農村廣電網絡用戶46萬戶,全區廣電光纖網絡達10萬公裡,鄉鎮蘇木光纖覆蓋率達75%。累計建成廣播電視「村村通」68萬戶、直播衛星「戶戶通」217萬戶,建成全國最長的微波線路8776.3公裡,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達99.53%。投資建成覆蓋所有嘎查村的應急廣播「村村響」體系。實施牧區智慧廣電寬帶網絡覆蓋與服務工程,推進33個牧區旗縣實現嘎查以下牧戶全部免費接入使用無線寬帶網絡,免費收聽收看100套廣播電視節目。
  • 朝陽區「十三五」時期新建改造各類大中小微型公園綠地127處
    杜仲公園二期與杜仲公園一期、百花公園、金田郊野公園等連綠成片,成為連接城市副中心綠色生態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 過去的4年時間裡,廣渠路沿線的七個鄉新增了多片大尺度的森林和溼地。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裡「留白增綠」,大部分空間是由疏解騰退而來。通過騰退增綠、見縫插綠等方法,通往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新景觀廊道悄然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