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玩時空概念,這部國產劇居然能和諾蘭打平手?

2020-09-09 影小咖

可以說,國產懸疑劇在今年夏天完成了強勢逆襲。許多人還沒有從《隱秘的角落》裡走出來,又掉進了一個更大的坑——《在劫難逃》

這個坑,更多層陷阱、更深、更讓人慾罷不能。我勸各位不要去看預告,實在是太精緻,一看就入坑。

懸疑破案故事的框架下,是玩轉時空、重構現實的劇情邏輯。在我看來,它就是一部充滿奇思妙想,敢大膽突破舊框架,卻同時腳踏實地講故事的好劇。

除此以外,鏡頭裡的霓虹彩色被攝影師玩得淋漓盡致,不僅給畫面增色不少,更是將懸疑氛圍推向了極致。

演員配置相當巧妙,王千源和鹿晗這種紮實演技派與流量偶像派的合作,兼顧了觀賞性和商業性。加上把近年來最易受好評的時空玩法和懸疑相結合,可以說是走新奇路線的高配了。

鹿晗這次是真的驚喜,還是那副人畜無害乖乖仔的模樣,卻演出了歹毒殘忍的變態罪犯。他和演啥像啥的老戲骨王千源碰撞,這種化學反應真是絕了!

當然,最大的看點還是得落在故事情節上。

《在劫難逃》的基礎故事框架其實是很傳統的犯罪題材故事。刑警張海峰因女兒意外去世,惶惶不可終日,丟了工作,妻子也離開了他。他便守著一家河粉店勉強混著日子。

不料,這家河粉店莫名被捲入了一場兇殺案,兇手拿了他店裡的廚師刀行兇,後來又綁架了他的前妻,並在對峙中提起了他已經死於意外的女兒朵朵

很快,張海峰被兇手一槍打死了

剛開始追劇,觀眾一定是懵的,兩個主角第一集就死了?後面的劇情還能怎麼走?

其實,整個故事才開始進入高潮——張海峰醒過來了,且醒在了趙彬彬行兇之前。

為了保護前妻、挽救女兒,也為了弄清真相,張海峰一步步走入了一樁時間迷局當中。就像片頭曲的畫面那般,從萬花筒裡看到迷幻複雜的世界;兩個鏡面相對的成像,是層層疊疊、無窮無盡的現實謎團

張海峰帶著之前經歷過這件兇案的記憶,未卜先知,搶先一步,用自身多年的刑偵經驗,成功阻止了趙彬彬的行兇,但還是棋差一招,被趙彬彬拉著同歸於盡。又死了

但沒事,他又醒來了,還是帶著之前的記憶,但這次醒來竟然是兩年前,在他的女兒還未去世之前!

慢慢看下去,會發現兇手是故意犯下連環殺人案,為了引來張海峰的注意。他對張海峰痛苦的過往了如指掌。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不,還有許多個類似的循環。因為帶有上一次循環的記憶,張海峰擁有普通警察無法比擬的優勢。他可以根據記憶去調查身份行蹤可疑的人,保護受害人。

「時間循環」在刑偵題材的懸疑劇裡,是個很大膽的嘗試。而主角境遇的多次改變,也讓故事有了與以往同類作品截然不同的新亮點。

一個行為的輕微差異,就能導致案情走向不同。這讓故事發展變得捉摸不定,引人猜想。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張海峰能救下妻兒嗎?目前無從得知,只能期待更新劇集帶給我們答案。唯一可以猜到的,是本劇有想要揭露某種人性的目的。

預告裡有句話很耐人尋味:

有時候一步走錯,就萬劫不復。

可有的人每一步都對,也是在劫難逃。

相關焦點

  • 分析《天能》五大亮點,導演諾蘭玩的是「時間」概念!
    分析《天能》五大亮點,導演諾蘭玩的是「時間」概念!由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動作大片《天能》,導演諾蘭希望給觀眾一個重新進入影院的理由,從一個新的角度體驗電影,共同進入神秘多變的國際間諜世界。故事主角必須為了地球上全人類的生存,只憑一個字「天能」,拼個你死我活,進入一個黑暗的國際間諜世界,執行一項很快就要超過真實時限的重大任務。導演充分發揮了「反轉時間」的概念,節奏緊湊,不小心可能會錯過精彩的畫面。約翰·大衛·華盛頓說,這絕對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觀影體驗。▲▲《天能》劇照。
  • 分析《天能》五大亮點,導演諾蘭玩的是「時間」概念
    分析《天能》五大亮點,導演諾蘭玩的是「時間」概念!由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動作大片《天能》,導演諾蘭希望給觀眾一個重新進入影院的理由,從一個新的角度體驗電影,共同進入神秘多變的國際間諜世界。1.燒腦故事。
  • 聆雨子:《信條》玩「時空逆轉」,諾蘭這次燒腦概念還能「稱神」嗎?
    銀幕時間常常以對現實時間的適度解構和重建作為拓展自身表達邊界的成功實踐,無論是倒敘、插敘,還是交叉敘事和平行蒙太奇。 結果諾蘭告訴我們:算了吧,玩了半天,你的核心邏輯其實從沒改變,你依然陷在那個時間的單一模式裡,換了一個觀看的體位,就以為飛上了藍天。所以,我就讓你們看看,什麼叫真正的解構,什麼叫真正的重建。
  • 《盜夢空間》導演諾蘭新作《信條》玩轉時空迷局升級
    、拯救地球的故事諾蘭這次將「來回文」的概念玩到了極致甚至還涉及了量子力學領域時空逆轉,物質與反物質、預判與預知,還有一架波音747)《信條》,這部被全球影迷期待的電影,簡單一句話總結:這肯定是諾蘭觀影門檻最高的作品,像一場150分鐘的智力競賽。
  • 時空玩弄者——諾蘭
    如果你熟悉諾蘭過去的作品,便不難發現《信條》裡有太多那些作品的影子。其中最鮮明的一點,就是這部電影的核心元素——時空逆轉,這是理解這部電影的鑰匙。首先需要澄清的一點是,《信條》裡的時空逆轉絕不是那種早已淪為俗套的時空穿越。
  • 理解這三個概念就能看懂《信條》諾蘭是怎麼逆轉時空的 星際穿越
    諾蘭的《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都是有關時空扭曲、時空穿越的高概念電影,再加上剛剛上映的《信條》構成了諾蘭的時空三部曲。這項任務並非時間之旅,而是【時空逆轉】都說諾蘭的電影可以測智商,關於電影的三個概念已經被很多影迷朋友提起過,分別是「熵值」、「祖父悖論」和「信條tenet」
  • 用時間概念掩飾混亂的邏輯錯誤,別被諾蘭的「皇帝新裝」唬住了
    大演摘要:大導演諾蘭的新片《信條》正在熱映,這部被稱為最燒腦的科幻懸疑劇,簡直成了智商的檢測劑,但大眼卻覺得,這完全就是諾蘭版的「皇帝新裝」,用玄虛的時間概念來掩飾混亂的邏輯錯誤。》正在熱映,這部被稱為最燒腦的科幻懸疑劇,簡直成了智商的檢測劑,看不懂?
  • 用時間概念掩飾混亂的邏輯錯誤,別被諾蘭的「皇帝新裝」唬住了
    大演摘要:大導演諾蘭的新片《信條》正在熱映,這部被稱為最燒腦的科幻懸疑劇,簡直成了智商的檢測劑,但大眼卻覺得,這完全就是諾蘭版的「皇帝新裝」,用玄虛的時間概念來掩飾混亂的邏輯錯誤。大導演諾蘭的新片《信條》正在熱映,這部被稱為最燒腦的科幻懸疑劇,簡直成了智商的檢測劑,看不懂?那就是您太蠢了,智商堪憂吶。於是,看完這部電影,這就開始議論劇情了,和別的電影不同,討論《信條》的觀後感,就感覺像是出了高考考場之後對答案,滿懷著忐忑不安,生怕沒看明白,被認為是智商低人一等。覺得像是看明白了,可是看了一些影評,怎麼感覺又迷惑了,就顛顛地再去二刷。
  • 一次性刷新對諜戰片和科幻片的認知!諾蘭《信條》真的玩很大
    在這次曝光的視頻中,首次揭秘了《信條》貫穿始終的基本概念, 「一個物體或者一個人的熵值是可以逆轉的」為基礎,完成了整個「時空逆轉」的精妙世界觀的設計。舉個「慄子」。就拿花絮中曝光的一次射擊小場景來說,影片中子彈不是射出去的,而是接回來的。
  • 解析《信條》:如何讀懂諾蘭「操控時空」的花樣
    「操控時空」的花樣?當我們細究上述每一部作品的內核時,往往會得出與華麗表面截然不同的樸素概念。追蹤、失憶、複製人、思想植入……所有概念都難言初創,可被諾蘭包裝後卻是另一番「不明覺厲」風味。從這場「夢」中醒來高呼「我看不懂我的夢」的觀眾,顯然偏離了諾蘭「精確」設計的美夢軌跡。再嗜睡的觀眾,終有醒來一刻在《信條》以主人公為軸的巨大時空閉環裡,正向與反向的人物各自遵守所在「向度」的物理邏輯,進而達成時空交匯時「不可思議」的戲劇及視覺衝擊。
  • 《盜夢空間》《星際穿越》諾蘭時空三部曲壓軸之作《信條》來了
    諾蘭大神的《信條》這部電影有多誇張,有這樣的評價之手沒有差評,部部經典,現在輪到《信條》了諾神的集大成之作信條是一部很典型的諜戰電影,這個類型是導演諾蘭一直想拍的我們知道,他一出手,肯定是顛覆《信條》不同於《
  • 諾蘭《信條》全程「高概念」,卻連2億美元的成本都難收回
    在豆瓣上,有一位觀眾評論道:「一刷能大致懂諾蘭的敘事目的,我也相信他的故事一定能邏輯自洽,N刷可以理清時間線和細節,但一刷的觀影快感太低了,完全支撐不起我N刷的欲望。個人來說,我覺得是諾蘭電影裡拍得最差的一部。」
  • 《信條》,概念玩過了頭的諾蘭新片
    估計大多數觀眾都無法完全理解這部電影,觀影門檻很高,儘管這與劇情無關,也跟觀眾的智力或理解力沒什麼關係。《信條》主線劇情簡單而直白,大概消化整個故事並不困難。理解的障礙來自人為,不過是導演兼編劇諾蘭本人在構建世界觀及行動邏輯的信息傳達不完整。是否刻意為之?天知道,反正結果如此。
  • 從鹿晗的這部「翻身作」裡,我居然看到了諾蘭的影子
    有本年度唯一指定劇王《隱秘的角落》珠玉在前,我原本對愛奇藝出品的「迷霧劇場」抱以萬分期待。如果,「迷霧劇場」的系列懸疑劇都能達到一定水準,就意味著快節奏「脫水劇」的春天已經不再遙遠。而國產劇,也極有可能打破「流量為王」的階段性困局,步入「以質取勝」的賽道。
  • 又玩時空穿越?關於諾蘭的《信條》,預告片究竟說了什麼
    當然這裡還存在更多不確定性,即便7月影院能開門,諾蘭的新片也不一定就不撤檔。不過這些控制不了的事,我們糾結了也沒用,還是把目光放回影片本身吧!《信條》從立項至今,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好,如同諾蘭以前的習慣一樣,總是儘可能把謎底放到最後再揭曉。即便前段時間影片官方放出了第二版預告,好像給出了更多信息,但其實又帶出越來越多的問題。
  • 《信條》時空三部曲,諾蘭野心最大的電影,全程燒腦
    這部《信條》諾蘭大神的電影,咱們先來給大家看看預告片中的鏡頭。那些喜歡燒腦電影的朋友肯定知道,上述作品都是出自著名導演諾蘭之手的作品《信條》是一部非常典型的諜戰電影,這個類型是導演諾蘭一直想拍的,我們知道他一出手肯定是顛覆,信條不同於《碟中諜》、《007》這些傳統意義的諜戰片,而是加入了一些很時尚的時空元素。
  • 《信條》時空三部曲,諾蘭野心最大的電影,全程燒腦!
    相信我至少一個月,你會一直聽別人討論這部電影。這部《信條》諾蘭大神的電影,咱們先來給大家看看預告片中的鏡頭。這部電影有多誇張?網上說這麼一句話評價像《蝙蝠俠:黑暗騎士》一樣炸裂的開場,和《星際穿越一樣 硬核的設定,和《記憶碎片》一樣 高能的結構,和《盜夢空間》一樣燒腦的感官,這就是《信條》。
  • 《信條》:諾蘭的回文迷宮 時空奇觀與終極宿命論
    迴文結構,祖父悖論,原教旨主義的電影技術控,後現代的時間觀與宿命論,這部看似老派的特工片,因為諾蘭深不可測的腦洞,製造出後疫情時代的觀影奇觀。 這組詞彙同樣構成片中的幾個重要元素。故事的迴文結構,不僅顯現在場景的安排中,同樣也體現在角色命運中。正向的主角是當下時空的主人公(片中他沒有名字),逆向的主角卻是來自未來時空的尼爾。一個救贖世界,一個救贖英雄。
  • 《信條》:諾蘭又一部燒腦大作,成就了概念,卻犧牲了情感
    《盜夢空間》通過夢境玩空間摺疊,《星際穿越》通過太空探索之旅玩跨越維度的呼喚。《信條》作為諾蘭再度以腦洞大開的理論為突發奇想的作品,概念與視覺奇觀都讓人看得目瞪口呆,「時間」再度成為諾蘭電影不可或缺的元素,只不過這次諾蘭玩得更瘋、更緊扣該片命題,以往通過巧手剪輯所編織而成的非線性敘事魔法,這次直接升華到讓非線性敘事與正敘直接在同個畫面發生,畫面倒著轉與正敘的時間軸產生直接衝突,就是諾蘭此次非線性敘事的呈現。
  • 諾蘭三連映,壓臺的《信條》最燒腦
    打破空間限制,導演和演員們能玩的就更多 在刺激的動作戲和燒腦的多重反轉之外,《盜夢空間》又能通過對多重空間的探索引發觀眾對時空概念的深度思考。 看過了《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熟悉了諾蘭精巧的敘事風格和對時空理念的探索,相信觀眾很難不對《信條》報以最高的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