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份MPV銷量排行榜中,別克GL8以9150輛的新車銷量位居榜單第二名,同比增長6.6%。老實說,這樣的成績即便沒有疫情的影響也是相當不錯的,MPV在目前的市場背景下能實現同比增長,這很不容易。
一直以來, GL8是中高端商務MPV市場的銷量霸主,奧德賽與艾力紳的銷量相加也不是GL8對手,可見其沒有真正的市場競爭者。但隨著大眾威然的到來,GL8的市場地位會不會受到威脅?威然會不會實現快速上量呢?從幾個維度簡析一下。
最像SUV的MPV,設計路子與GL8完全不同
說實話,威然並沒有給我MPV的感覺,造型上更像一款7座SUV,而別克GL8是純正的MPV造型,這讓兩車所產生的氣場是完全不一樣的,而這也是大眾在設計上刻意營造出的不同形象。相對GL8的方正穩重,威然造型上透露出的是剛柔並濟的設計理念,這與中國文化裡所倡導的平衡理念是一致的。
因此在整體視覺感受上,威然談不上有多出色,但夠養眼,這也與大眾歷來在設計上強調的中庸之道有關。尤其長車頭設計與一般MPV區別非常明顯,甚至與大眾途安設計完全不是一個套路。這個造型,如果是不喜歡的人則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去適應,但肯定很討好喜歡SUV造型的消費者,這點算我一個。
尺寸超越GL8 ,軸距近3米2,塊頭更大
作為商務用地MPV,車身尺寸、空間等一是要求大,這也是中國消費者的特殊需求,二則是舒適,尤其是第二排空間、乘坐舒適度一定要高。GL8在這方面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了,從陸上公務艙、ES陸尊到艾維亞,三個版本都不錯,尤其艾維亞四座版絕對舒適。
就數據看,威然的尺寸很具備優勢,長度、寬度、軸距都有優勢,車身長度超過5米3,寬度接近2米,軸距接近3米2,只是在高度上比GL8低18mm。由此可見,威然在尺寸上完全吃定了GL8。
座椅方面,威然採用2+2+3的布局,這樣的布局可保障第二排的舒適度,這點與GL8是一樣的。其第二排採用電動調節方式,還有電動腿託以及按摩功能,座椅可前後調節,這些功能也與GL8一樣,兩車在伯仲之間。但因為威然軸距更長,因此車內整體縱向空間方面具備一定優勢。
大眾有品牌知名度,GL8有市場積澱
威然有信心挑戰GL8的霸主地位,另一點還在於配置上,拿威然旗艦版與GL8 ES陸尊旗艦版比較,威然在配置上有優勢存在,如果與GL8 陸上公務艙比較的話,這種優勢會更加明顯。另一點在於大眾的品牌優勢,其品牌溢價能力更強,這會增加威然PK別克GL8的信心。
但需要注意到,目前威然預售價在35萬-40萬,市場普遍反饋這個價格定高了,這樣說也是因為參考了GL8的售價,但從配置來講,這個售價與GL8 ES陸尊差不多,談不上很高。
而GL8聰明的地方在於將車型定格在三個層面上了,一個是售價在23.29萬-32.99萬的陸上公務艙,另一個是29.99萬-39.99萬的ES陸尊,最後一個是45.99萬-52.99萬的艾維亞(分為4、6、7座版),將車型劃分很細來分別對應不同的市場需求。這是GL8根據多年的市場經驗做出的車型規劃,由此可見其深知MPV市場消費層級的分布,而大眾在國內市場顯然做不到這一點,即便大眾有進口MPV到國內市場,也做不到這一點。因此從定價上看競爭對手, GL8 ES陸尊顯然更合適。
但威然在銷量上要想追平GL8,這點估計很難,從GL8的銷量構成 可以看出來,以去年9月銷量為例,25萬以上GL8車型銷量佔比超80%,30萬以上佔比接近三成,也就是說GL8車型銷量的主力集中在30萬以下,但這並不是威然的主力售價區間,也就是說,即便有尺寸、配置優勢,但威然的性價比其實並不高。
寫在最後
這樣看來,預測威然在短時間內對GL8構成的威脅並不大,畢竟GL8在國內中高端MPV市場的影響力是相當巨大的,比如艾力紳、奧德賽等車型目前還是沒法在銷量上與GL8一較高下,但這會是大眾在國內MPV市場的一個新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