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吃了家「老墨」!以前北京人耳熟能詳的老莫,是指極富階級色彩的莫斯科餐廳,而我這說的老墨,雖同音但不同意,指的是墨西哥人的吃食。
中國人對食物的描述用詞,還是講究的。我們有四大菜系,能配得上「菜系」的,只有川魯淮粵,後來不知道哪來的狗尾續貂,非要湊八大菜系,可笑!剩下的地方菜餚,只能稱為「風味」,墨西哥菜在京城,也只能暫時受點委屈,暫居「墨西哥風味」之位。
等我有空,專門謝謝大洋彼岸的墨西哥菜系,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墨西哥人吃得天差地別。
十年前的2008年,北京把那奧運辦,混跡在京東離城三裡那個屯的「洋老泡」們,大多懷念那裡花園西配樓一層的老墨館子 the Saddle Cantina。那年我跟著美國 cousin 李舟一去過——她也是被當時美國大使館的哥倫比亞大學同窗種草——當時對那莫吉託和龍舌蘭印象深刻,玉米片蘸Salsa 和 Taco卷餅也不錯。老墨的口味其實挺適合咱北方人的,酸辣鹹鮮,大鳴大放,後來想想多少跟基因有些關係——北美的印第安人是咱東亞北蒙古利亞人的遠房親戚,印第安人的祖先當年在北美亞洲未分家時,從尚未形成的白令海峽那片陸地遷徙到了現在北美洲,我那名作家哥們、你們的馬親王,找人深度測了 DNA,他其實跟現在北美印第安人都落在同一分組。
後來不知道為什麼,我猜或許是 the Saddle Cantina 老闆跟那裡花園的老闆娘不對付?還是東家經營不善——誰知道呢! the Saddle Cantina 突然就關了,三裡屯老泡們少了個高CP的好去處,直到十年後的今天,一些哥們聊起這家時,多少有些懷念。後來我吃的老墨菜,還是在布魯塞爾,雖然那家不值一提名字的餐廳做的非常一般,總是聊勝於無(具體搜索我微博@京城吃貨日記)。
幫忙點點上面的廣告,謝謝!
京城有那不勒斯披薩名店,名曰「意庫」,意文名「Bottega」。這家我是從開業伊始吃到現在,眼瞅著他們四個 co-founders 起高樓,眼瞅著他們開分店,現在又瞅著他們開了新品牌的餐廳——El Barrio。
前一陣跟褚老師在 Bottega 金尚小聚,偶遇了老闆之一的NANA,她興奮地告訴我即將開業的新店,選址在那裡花園的西配樓上,在 the Saddle Cantina 樓上,以前這裡是家老毛子投資的高級法餐 fine dining 館子,但老毛子做事極端,一看不賺錢立刻捲鋪蓋跑路,弄得西配樓空蕩蕩好幾年。
Bottega三裡屯店開業後一直爆滿,所以我基本上都是在金尚店吃飯。El Barrio 包下了整個二層空間,一間餐廳和旁邊的平臺,而三樓的露臺未來會做一家很有品味的酒吧。Bottega經營團隊的實力不俗,我個人是看好的。
與 Bottega 一樣,El Barrio 也是請專業設計師負責內部裝飾,一進大門便是迎面而來的墨西哥風情,搭配上與氣氛融洽的墨西哥音樂,這可比當年的 the Saddle Cantina 升級太多。
說實話,我是個對環境不太在意的人,上得了 fine dining 餐廳,也可以跟哥們在路旁大快朵頤地方小吃。我對這的環境挺滿意,餐具選的也符合定位,但讓我誇到底有多好,可是要了我的命啦!反正NANA的品味足夠好,相信去的人都會滿意。我還是說點我略擅長的菜吧。
入座便拿到了菜單和酒單,整頁的龍舌蘭酒,El Barrio儘量提供京城最齊全的龍舌蘭品類。我不饞酒,只點了一杯冰凍瑪格麗特開胃就好(¥60)。
菜單攤開,選擇不少。墨西哥人酒保 Rodrigo 雖與我是新相識,看我來也悄悄跑過來推薦點「墨西哥烤玉米/Esquites」(¥38),主菜則是「辣味慢燉羊腱子」(¥138),又拼了一份三種味道的 Taco combo (¥60),只為試試味道。
Esquites 是北墨西哥小吃,這個詞來自墨西哥原住民納瓦特爾語,意思是「烤玉米」。這菜口味甚得我心,酸辣的湯汁,甜甜的玉米粒,哪怕是我這個天生抵抗香菜的味蕾,也對湯汁中的香菜讚譽有加,我猜北方愛吃香菜的客人們,更加讚不絕口!
這玉米粒需要提前烤過的,湯汁中放了墨西哥著名的 Jalapeno辣椒、香菜末、廚房自製的地中海大蒜醬——更像是法國普羅旺斯風格的大蒜美乃滋醬,口感上更粘稠。小塊白奶酪點綴其間,增加些細嫩的口感,和些許醇厚的奶香。
主菜的辣味慢燉羊腱,來自龍舌蘭的老家哈利斯科州,屬於墨西哥西部風味,當地以味厚的湯燉肉菜而享譽墨西哥。
羊小腿在放了辣椒調料中慢燉而成,外層鮮辣,也去得腥羶,裡層的肉也入味,只是上菜太快,我頭盤尚未吃完,主菜就端上來了,只得放得略涼再吃,若是剛出鍋我猜會更好。羊腿旁放了兩片墨西哥薄餅,下面的燉芸豆,洋蔥酸橙醬汁調味,消辣痛提鮮味,兩塊牛油果,還有散落盤中的白奶酪,補充細膩口感。
兩道菜後,肚裡還有些地方,找老闆 David 「行人情」拼了一份塔可/Taco,說起來咱中國也有類似吃法,例如北京烤鴨,薄餅卷著吃,記住,可不是包著吃的,那是鄉下包袱!
由左至右依次是素食塔可、辣味焦糖豬肉和慢燉牛舌,不過我點的是喬利佐口味的,怕是廚房弄錯了換成了素食口味。喬利佐是著名的西班牙香腸,傳到墨西哥後,則多是未風乾的鮮肉製成,只好下次再來,好在錯點的素食塔可味道也還不錯。焦糖豬肉的口味甜味重,辣味在甜味的中和作用下變得溫柔,一定要配著黃瓜絲一起吃,否則會覺得膩口。慢燉牛舌應該是烤牛舌,牛油果醬的滑膩,俗稱「公雞喙/rooster's beak」的清爽,不錯吃。
點菜建議:
我這頓飯三百出頭,您也可以吃的更實惠些。凍瑪格麗特做的不錯,喜歡龍舌蘭的人不要錯過;Esquites 真的推薦給大家,酸辣甜鮮味道豐富;慢燉羊腱適合愛吃辣口的人,塔可更適合兩個人或三個人去,一個人點一種口味大家分享,而我的 Taco Combo 菜單上沒有,太多人點其實也會影響廚房出品流程,這裡算是謝謝 David。
參考人均:120-400 人民幣
AD 醉虹樓臺灣菜 📍 鼓樓東大街267號 📞 13810435420
美國披薩史
底特律披薩 | 紐約披薩 | 芝加哥披薩 | 加州披薩
義大利遊記
比薩 | 阿瑪爾菲 | 盧卡 | 帕埃斯圖姆 | 前進錫耶納 | 漫步錫耶納 | 那不勒斯
義大利食記
披薩(上) | 披薩(下) | 像義大利人一樣喝咖啡 | illy的咖啡文化 | 百年老店Roscioli | Mozzarella | Panettone | Carbonara | 錫耶那 | 蜜瓜與火腿 | Genovese肉醬 | 梨與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