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聖「杜甫」的「三吏三別」的名字爛熟於心,但是從沒認真地讀過詩的內容。今天分享出來,與您共賞,共同感悟杜甫的聖人胸懷。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
借問新安吏:「 縣小更無丁?」
「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
「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
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
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
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
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
譯文客走在新安縣的大路上,聽到人聲喧譁,原來是吏役點名徵兵。
於是便問新安吏:新安是個小縣,人口不多,連年戰爭,還會有成丁的青年可以入伍嗎?
「兵府的文書昨夜才下達,命令沒有壯丁就依次抽中男。」
「抽來的中男實在太小了,怎能守住王城呢?」
肥胖的青年有母親來送行,瘦弱的青年孤零零的無人陪送。
河水日夜向東流,時至黃昏,青山裡還留著送行者的哭聲。
把你們的眼淚收起吧,不要哭幹了眼睛,徒然傷了身體。
官軍去攻取相州,日夜盼望著平定它。
可賊心難料,官軍潰敗,歸來的兵士像星星一樣散亂地紮營。
就著原先的營壘就食,練兵也在東都洛陽近郊。
他們挖掘壕溝也不會深得見水,放牧軍馬的勞役也還算輕。
何況這一場戰役裡朝廷官軍是正義之師,一切必然順利。主將對於戰士的愛護,也一目了然。
送行戰士的人們,不要哭得那麼悲傷,郭子儀像你們的父兄一樣愛著這些士卒。
原文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牆走, 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 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 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 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 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 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 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 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 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獨與老翁別。
譯文傍晚投宿於石壕村,夜裡有官吏來捉人。
老翁翻牆逃走,老婦走出去看。
官吏喊叫的聲音是多麼兇狠,老婦啼哭的情形是多麼悽苦!
我聽到老婦上前對官吏說:「我三個兒子都服役去參加把守鄴城。
一個兒子託人捎了信回來,另外兩個最近戰死了。
活著的人苟且偷生,死的人已經永遠逝去!
家中再也沒有什麼男丁了,只有個仍在吃奶的小孫子。
兒媳婦因為孫子還沒有改嫁,但進進出出沒有一套完整的衣裙在。
我雖年老力衰,請允許我跟從您夜歸。
趕快應徵河陽,興許還可以為軍隊做早飯。「
入夜了,說話的聲音漸漸消失了,但好像還聽到低聲哭泣抽咽的聲音。
天亮,我要繼續趕前面的路程,只得與逃走回來的老翁告別。
原文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餘。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復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譯文士卒勞役是多麼疲勞艱辛,潼關要築一座城關。
城牆比鐵還堅固,有萬丈多高。
我問潼關吏:「修道是為了防史思明軍嗎?"
潼關吏邀請我下馬步行,指著山隅說:
"潼關高得與雲相連,城上的堡壘把城牆分成一格一格的戰柵,就連飛鳥也不能逾越。
胡賊來犯,據守即可,又何必擔心西都長安呢。
您看這個要害的地方,狹窄到只能一輛車子通過。
艱難時刻就拿起長戟防守,因形勢險要,利於防守,萬古守關也只用一人。"
"悲哀啊!桃林塞那一仗,哥舒翰潼關戰敗,兵士死傷極多,很多慘死黃河。
請囑咐防守潼關的將領,謹慎啊!千萬別重蹈哥舒翰倉卒促應戰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