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14:45:25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33歲的程徵(化名)是一名環球旅行達人,他每年有大把的時間是在飛機上度過的。但讓他苦惱的是,他一坐飛機就「暈」!在一次飛古巴的旅途中,程徵足足「暈」了6小時……
暈車、暈船、暈「3D」……以前,人們沒覺得這是個事。
日前,第三屆全國中國眩暈醫學專科聯盟會議在北京召開,相關權威數據統計分析,「眩暈」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三大門診就診症狀之一,而80%的人都曾經歷過不同程度的暈動反應。
中國眩暈醫學專科聯盟」成員單位、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新橋醫院)神經內科眩暈診療中心張家玉教授介紹, 「暈動病」其實是一種病,這種病不僅可以治療,而且診斷手段很簡單。但因為絕大多數醫院都沒有設立專門的眩暈科,這個病不僅患者「暈」,醫生也「暈」。
6小時「天旋地轉」
33歲的他,一坐飛機就「暈」
33歲的程徵是一名環球旅行愛好者,但從3年多前開始,喜歡旅行的他,開始害怕坐飛機了。
「我一坐飛機就暈!」程徵記得,他第一次出現眩暈,是在一次前往非洲的飛機上,飛機剛起飛一個多小時,他感覺整個人就不行了。程徵以為這種不適感很快會就會好轉,但沒想到頭暈一直持續著,而那以後,他只要坐飛機,暈機就成了大概率事件。
短途還好,但只要超過6,7個小時,幾乎是每次必暈,讓人感覺很絕望、很痛苦。去年,程徵前往古巴旅行,沒想到在飛機上足足暈了6個小時,眩暈時,感覺天旋地轉,周圍的東西都在不停地搖晃,然後就開始反胃嘔吐,甚至全身發冷,可樂、檸檬水、暈車藥……統統不管用!
程徵說,那一次,直到下飛機,他依然暈著,但這種症狀一般會在下飛機後幾個小時內消失。
而讓他崩潰的是,不僅暈機,去年夏天他到三亞旅遊,坐小船時居然也「暈」了!
張家玉教授介紹,程徵的情況,實際上是暈動病。
什麼是暈動病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暈車、暈船、暈「3D」。以前,人們沒覺得這是個病,事實上,眩暈人群發病率高,據相關權威數據統計分析,眩暈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三大門診就診症狀之一,眩暈症佔內科門診病人的5%,佔耳鼻咽喉科門診的15%。相關數據現實,我國是世界上「暈動症」發生率最高的國家之一,80%的人都曾經歷過不同程度的暈動反應。
5年沒確診
病人「暈」,醫生也「暈」
張家玉教授介紹,眩暈主要分為前庭性與非前庭性眩暈,前庭性眩暈可分為前庭周圍性與前庭中樞性眩暈。
最常見的梅尼埃病、耳石症( 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前庭神經元炎等,這些屬於前庭周圍性眩暈;如果到達我們的腦橋、小腦、丘腦、皮層,這種眩暈屬於中樞神經病變引起,比如常見的前庭性偏頭痛。而很多人既有頭暈,又有頭痛。
一方面「暈動症」發生率高,但另一方面,因為這個病病因複雜、涉及多學科,往往診斷困難。比如,患者出現頭暈,往往涉及的有神內科,其次是耳鼻喉科,還有相當一部分涉及精神科以及心內科,如果有的醫生認識不夠,見了這樣的問題也會「暈」,而患者更不知道該去看哪個科,往往輾轉反覆好幾個科室,也不能解決問題。
家住綦江的王春(化名)是一名耳石症的老患者。
王春告訴記者,和程徵暈機不同,她總是在起床和睡覺的時候出現頭暈。有時候,起床急了些,頭暈就會突如其來地降臨,再躺下去,天旋地轉,有時候還會噁心、嘔吐……
發病嚴重了,王春只好去看醫生,但基本上每次看病,診斷結果都不一樣。
「有醫生說,可能是頸椎有問題,建議照CT;有醫生說,可能是腦供血不足;也有醫生說,是腦血管狹窄;還有醫生說是老年病……」王春說,4、5年下來,她去了不少醫院,看了不少醫生,照CT、查心電圖、照核磁共振……打針、吃藥、輸液……病始終不見好轉。
張家玉教授有一位患者,是一名家住西彭的老大爺,已經頭暈5年,此前,為了治病,他反反覆覆看病多次,甚至住了5次醫院,但最終沒能找到原因……
張家玉教授算了算帳,在前庭周圍性眩暈中,有一種病叫做耳石症(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耳石症年發病率約為1.6%,在前庭周圍性眩暈中,大約有1/3為耳石症。重慶有數十萬耳石症患者,而新橋醫院神經內科和眩暈診療中心的年門診人數,大約在1萬人次。
很多患者不知道去哪裡治療。
重慶兩醫院加盟「眩暈聯盟」
△醫生通過眩暈治療系統為患者進行治療
那麼,患上頭暈到底該怎麼辦?
張家玉教授介紹,全國眩暈醫學專科聯盟的成立,在眩暈醫學領域也有了有效改善的方法。日前,第三屆全國中國眩暈醫學專科聯盟會議在北京召開,重慶已經有兩家醫院——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重慶協和醫院成為該專科聯盟成員。重慶協和醫院成立了重慶第一個眩暈專科。
以耳石症為例,正常情況下耳石是附著於耳石膜上的,其功能就是讓人體感應直線加速度。比如在急剎車時身體依然保持站立,但如果耳石因為各種原因從正常位置脫落,就會引起眩暈。
知道了原因,耳石症的檢測手段就很簡單了,就是做一個激發實驗。如果在某個激發位置看到眼震或者眩暈,就可以診斷,因為這個病是耳石脫落引發的,那麼,讓耳石復位,也就是醫生說的「掰」(復位)一下就好了。
目前,復位治療是治療耳石症的主要手段。但是,一方面由於認識不到位,另一方面由於治療上的差異,耳石症的誤診率高,復發率高,根據相關文獻的報導,2017年人工復位的復發率在20-30%,這是由於人工復位對醫生的手法有很高的要求,即使是一個手法熟練的醫生,人工復位的有效率僅在70%左右 。
而相比人工復位,機器復位就像一個傻瓜操作,不僅操作簡單,但可以將炎症的控制精確到0.1度,達到精準復位。九成以上患者可通過「搖椅」等眩暈治療系統復位治療康復。
新聞多一點>>
你的頭暈是不是「耳石症」,專家教你三招
如何判斷自己的頭暈是不是「耳石症」?張家玉教授介紹,有一個簡單的自測方法,如果有以下問題,請儘快到專科門診就診。
1、你會頭會暈嗎?而且頭暈的性質未眩暈。
2、眩暈和位置的改變有關,比如起床低頭或者在床上翻身時等。
3、每次眩暈的時間是否短暫,大約在1分鐘以內?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顧小娟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