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少年》紀錄片上映,劇情完整質感十足,是不錯的好片子
紀錄片電影一直是行業內比較特殊的一種,它們往往得不到很高的票房,畢竟去電影院看紀錄片的人很少,但這類片子一般能獲得社會許多的誇讚,藝術類的獎項也是比較容易獲得。
最近在電影院上映的一部紀錄片電影《棒!少年》便是這種情況,雖然電影還在上映,但從影院排片來看實在是少得可憐,再加上近期的許多高流量明星出演的電影也同期上映,導致這部電影更加沒什麼人看。
可是,沒人去電影院看並不代表這部電影不是好作品,《棒!少年》可是得到過FIRST青年影展大獎的。
這一部紀錄片電影是把棒球和貧困兒童結合了起來,雖是紀錄片,但影片的製作非常精良,影片人物性格的刻畫非常生動,看過這部片子的人估計會非常喜歡。
以往大家對紀錄片的印象就是比較沉悶,但《棒!少年》這部紀錄片卻不是這樣的。《棒!少年》的故事講述得非常完整,真的就像是在看一部完整的電影,故事性強的完全不輸於許多大製作電影,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故事發生在北京郊區,這裡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教授和一幫貧窮家庭的孩子,這些孩子基本都是留守兒童,父母都是外出工作,孩子和家長很難見上一次面。
而這個地方是棒球訓練基地,正是老教授帶領著這些孩子學習棒球這項運動。
馬虎是一位非常淘氣的小孩子,他加入到棒球隊之後,棒球隊以往的平靜就被打破。有了馬虎的加入,棒球隊似乎變得叛逆,變得不服管教。
棒球隊開始出現了小幫小派,馬虎等人自然成為了許多小孩子和教練的眼中釘。
不久後的棒球隊便迎來了危機,因為拆遷等其它原因,棒球訓練基地需要遷移,原基地要拆了。
可是此時的棒球隊需要在半年後參加世界級的少年棒球比賽,很有可能會被這次的事情影響到。
在參加這次少年棒球比賽之前,留守兒童組成的棒球隊是如何在這種情況下突破自我,成為一支專業的棒球隊,便是這部紀錄片的重點部分。
這部紀錄片電影的主人公一共有兩人,馬虎和梁正雙,主角都是小孩子。這兩個小主角的性格是完全不同的,馬虎就像是《變形記》中的城市問題少年,脾氣不僅火爆,還不喜歡聽從球隊指揮,也正是這樣的性格導致他在隊內沒什麼真正的朋友。
另外一個主角梁正雙就不像是小孩子了,他是一位非常穩重的人,內心其實是要比馬虎要強大得多,這樣的性格自然是有許多孩子願意和他一起玩耍。
馬虎雖然問題很多,但他卻是打棒球的好手。他的內心雖然敏感脆弱,但好在很有力量,膽子也挺大,其實教練是很需要這樣的好苗子的。
但偏偏馬虎這個人不喜歡聽話,做事風格懶懶散散,苗子雖正但不願意學技術,也是完全沒什麼用的。
梁正雙就不一樣了,他一直覺得打好棒球就可以改變他現在的命運,所以平常很聽教練的話,願意刻苦去練習棒球技術。
缺點就是不自信,不像馬虎那樣敢打,經常能看到他因為沒打好球而躲在一個地方哭泣。
這二人的性格雖然不同,但家庭遭遇確實一樣的不幸。馬虎的母親是離開了家庭,他的爸爸便長期在外打工不想回家。
梁正雙這邊有一個哥哥,但是父親早早去世了,母親便拋下這兩個小孩離開,他和哥哥是在親戚家裡被養大。
兩個小孩子背後的身世確實讓人可憐,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二人的選擇卻不一樣,馬虎像是自暴自棄一樣,有天賦卻不願意付出,梁正雙卻是選擇堅強起來,想要靠著棒球改變自己。
這兩個小孩只不過是棒球基地小小的縮影,這裡的孩子基本都是這種情況,缺少了完整的家庭,沒有棒球,估計他們會一輩子貧窮下去。
雖然說是棒球訓練基地,也只不過是聽上去高大上罷了,這裡的基地訓練場地不過是草墊組成,沒有好的宿舍,只有老式平房,環境非常艱苦。
唯一好的地方就是這裡管著小孩子的吃喝住行,除了棒球訓練之外,還會給孩子一定的教育。
《棒!少年》影片中能看到許多小孩在惡劣環境下奔跑訓練的場景,因為本就是紀錄片,電影場景才會顯得如此真實。
最後的結果究竟如何便不做劇透,大家可以去關注這部片子,以便了解更多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