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分享了幾個菜譜後,有幾個小夥伴建議,先別寫菜譜了,講講時間管理吧。也有朋友說:我覺得有小寶寶什麼都幹不成,你怎麼還有時間做飯。
我仔細想了想,還列了自己的作息時間表。總結出了其他一些三寶媽生存法則,和大家分享。
太長不看全文版:
1.調動全家每一個人,爸爸要帶娃,孩子更要做家務
2.居家清潔,帶娃學習。各種智能設備一個都不能少
3.帶娃神器在精不在多
4.一心可以二用,同時做兩件事
5.利用碎片時間,工作,學習和運動
一,讓孩子他爹發揮起作用來。
以前我不放心爸爸帶娃,前兩個娃累死也自己扛。現在真沒精力了,給爸爸,才發現爸爸很厲害。雖然男人沒有女人細心,但他有很多絕妙點子,奇葩招數。比如舊玩具車改裝,變成行走的帶娃神器。他也更有執行力,更能帶動兩個大娃。我教中文網課,每天上下午各半小時,爸爸獨自帶小寶。白天小寶睡覺,也是爸爸哄。所以不放心爸爸看孩子是沒必要的。娃是人家親生的,怎麼會不用心,只要有機會,有支持,有讚許,他會用不同的方式方法,達到相同的效果。但如果是質疑和否定的態度,誰都不太願意參與,對吧。
二,讓孩子們行動起來。
我家兩個大的從一歲多開始就做家務了。小時候他們愛模仿大人,就撿小垃圾,收玩具,慢慢長大跟著我進廚房,剝蒜,打雞蛋,收拾... 一路下來成了做家務的一把好手。
現在她們負責每天的:
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臥室自己打掃,衣服自己疊,每天玩的用的自己收。
2. 分擔家裡的工作。不多,就是吃完飯,一個收碗筷一個擦桌子。
3. 有時一起做飯。有些她們喜歡做,比如pizza,麵食,烤甜品,雞蛋羹。
4. 有時邊玩邊看小寶。
雖然都是小事情,但加在一起真的幫我分擔了許多。
每次朋友們心疼我一打三,我都說我們是三打一。
我是儘量希望家務對她們而言好玩些。有時候會編故事:
「我們是在大船上的商人,全部家當都被海上的暴風雨捲走了。好不容易倖存下來,又找到一個岸邊的小餐館。只要我們把這些活幹完,老闆就會給我們晚餐和住的地方。」
有時候搞比賽。
挖個坑以後專門寫家務主題吧。這裡不羅嗦了。
美國人工比較貴,所以居家清潔主要靠各種智能設備。
我家三個孩子,髒亂差在所難免。所以機器人有好幾個。一個型號比較老的iRobot roomba,抓頭髮能力強,負責鋪滿地毯的臥室。一個iRobot擦地機,主要負責擦廚房。還有一個科沃斯ECOVACS DEEBOT 是主力,日夜不停工作著。
戴森負責臨時清掃。
洗碗機烘乾機充分用起來。
做飯常用空氣炸鍋,電高壓鍋,烤箱,方便快捷。
還想再入個小米拖把,期待能早日回國背一個。
孩子的學習功課我也靠智能設備幫忙。
我教中文用Google Classroom布置和檢查作業。常常是,一邊在床上一邊哄小寶睡覺,一邊用手機app檢查作業。
英文學習也類似,她們在網上做,我在自己的家長客戶端檢查。
Activity Gym 寄存小寶的好幫手。從剛生下來躺著玩,到趴著玩,再到坐著玩。使用時間最長了。
小搖籃baby swing,6個月以內睡覺一直靠它。能讓三寶安安穩穩睡上近兩個小時。
跳跳椅Jumper/ Jumpooroo 我家是4個月用到10個月,我做飯的時候三寶就在裡面蹦啊跳啊,不亦樂乎。但我家二寶小時候特別排斥這個,看見就哭。
高高椅 High Chair。每天一日三餐把三寶放進去,小時候觀摩,長大了餵食。從小養成好習慣。另外老大練習鋼琴的時候,小寶也喜歡坐在裡面,當陪練,有時候還伸著小手夠著彈幾下。這也是我趁機做事的大好機會。
嬰兒背帶 Baby Carrier。上面這幾個都不管用的時候,就只好把寶寶背在身上了。他有安全感,會很喜歡很享受。背著他做飯打掃,媽媽一搖一晃的,就像是個天然搖籃。寶寶也容易安靜睡下。省時(幹活和哄娃二合一了),費力(時間久了腰酸背疼)。
現在三寶10個月了,樂器,敲擊,球類,積木這些小玩具逐漸登場。但這類東西太多了,反而分散注意力,影響以後的專注力。所以我只放兩三個在外面,玩膩了再換。清掃也容易。
最近三寶喜歡跟我到廚房。做飯時給他個小盤子小碗,或一段洗乾淨的胡蘿蔔,芹菜,也可以研究半天。
小寶寶玩具不在多,而在精。他們強大的好奇心,讓生活中的一切東西都有成為玩具的可能。
小時候爸爸媽媽總告訴我一心不能二用。實則不然,比如:
一邊收拾廚房,一邊哄小寶寶;
一邊哄小寶寶睡覺,一邊用手機檢查大寶二寶功課;
一邊吃飯,一邊檢查功課。(問讀了什麼,多問細節)
一邊揉麵包,一邊聽兩個大的練習樂器
……………………
只要一個是體力勞動,一個是腦力勞動,就能結合在一起。大家可以自由組合試試看。厲害的人可以三四件事情同時,我不行,腦子會炸。
媽媽們都有體會,帶孩子很難有整塊的時間。「媽媽」,「媽媽」的呼喚聲不絕於耳,常常是每隔十分鐘就有事情。所以把這些碎片時間利用起來挺重要的。
我會把任務分成小塊。比如做飯,分解成蒸米飯,擇菜,洗菜,切菜,切肉,炒菜等幾個步驟,早做準備,利用每個碎片時間完成一項。比如,給小寶一個玩具,趁他感興趣玩的時候,跑去把米洗了放進電飯煲啟動。然後拿著菜到他身邊,一邊擇菜一邊陪他。再找個機會,跑去把菜泡水裡。如此類推。
再比如運動。即使只有1分鐘,也可以做平板支持,倒立,20個深蹲或伏地挺身。居家期又有小寶,不能跑步去健身房。我也回到了孕前體重48kg,都是這些不起眼的1分鐘積累起來的結果。(飲食也有注意)。
但我寫公號不行,只能在沒人打擾的時候碼字。很佩服可以用碎片時間寫作的達人們。
我身邊有很多特別厲害的美媽。有的烘焙做成事業;有的後院打理成花園或農場;有的帶著娃學習工作;還有的自媒體質量流量雙佳...希望以後能請她們來分享時間管理策略。
我不牛,這只是我的生存法則。前幾年老公總要出差。沒任何幫助獨自帶一個小娃和一個小嬰兒。有時會超崩潰,也活過來了。
沒有熬不過去的日子,也沒有哭不完的娃。不管多累,日子總會過去,孩子總會長大。和美媽們一起加油,共勉。
不知道以後微信會被怎樣,賞讚不開了。喜歡此文就幫我點「在看/wow」吧。願意一起聊聊育兒經的,請加我私人微信號sarahyiyu
家校媽媽。工科出身,愛閱讀和科學的吃貨。育有二女一男三個娃,從一歲到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