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索任務管理的 5 年後,聊聊我的 4 個困惑與思考

2020-12-27 騰訊網

Matrix 精選

Matrix

是少數派的寫作社區,我們主張分享真實的產品體驗,有實用價值的經驗與思考。我們會不定期挑選 Matrix 最優質的文章,展示來自用戶的最真實的體驗和觀點。

文章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少數派僅對標題和排版略作修改。

記得在 2020 年春節前我在 Twitter 上立了一個 Flag ,想聊一下「任務管理」這件事,沒想到拖延症加懶癌發作一直拖到今天,幸好該來的還是來了,今天咱們就一起聊一下「任務管理」這件事。

在「任務管理」這件事上我也一直是「在路上」的狀態,這些年也沒少折騰各種軟體和服務,試圖讓「任務管理」這件事變得簡單和高效。這期間我自己也一直在摸索和總結,所以今天藉由平時總結的文章以及我在「任務管理」這件事上遇到的各種困惑,跟大家聊聊任務管理這件事:

困惑 1:哪些軟體適合做「任務管理」?

困惑 2:有沒有一款軟體「All in One 任務管理 」?

困惑 3:該用「任務管理」軟體還是該用「日程管理」?

困惑 4:任務管理還能再簡單點嗎?

如果你也同樣有以上幾個疑惑並希望得到解決,不妨閱讀一下本篇。

任務管理這些事 - 解惑之旅

困惑 1:哪些軟體適合做「任務管理」?

大概是 15 年左右,恰好看到 少數派 的老麥在 hi-pda 版發了個帖子,大意是他在少數派上開了一個新的板塊叫 Matrix,希望大家能上去發表一些關於數碼、生產力或者 App 介紹的文章。在那個時期我正好在研究用各種軟體來做「任務管理」。我發現軟體有很多,但是各自側重點不同,有的側重快速錄入和快速完成,有的側重「管理和組織」,有的側重「專注度」等等不一而足,於是我就吧自己的體驗和習慣整理了一篇文章,算是「任務管理」這件事上的第一篇《 我的 GTD 習慣 》。

文章用現在眼光看基本上屬於既沒有文筆也沒有深度,但它確是我在那個時期對「任務管理」這件事的思考與實踐。

15 年的時候我對於「任務管理」還處在「探索工具」的階段,希望能夠通過好用的工具將「GTD」的收集、整理、執行、回顧等流程串聯起來,也曾想著將「GTD」的方法論融入到工作和生活的各個方面,於是在那篇文章開頭我寫到:

GTD 是一個較為複雜的概念,真正了解並使用 GTD 的人,會喜歡他並且會自我升級並且延伸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這個概念從了解到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確實一個漫長的過程。

在《 我的 GTD 習慣 》中為了踐行 GTD 的理念,我分別使用了如下軟體將整個「任務管理」串聯起來,他們包括:Clear、NoteBox、OmniFocus、番茄土豆、Tyme、OneTask。

這個「工具清單」中有的軟體現在看來有的還處在主流軟體行列,有的已經淡出大眾的視線,文中對每個軟體也有大致的介紹,雖然它們都能做「任務管理」,但是我基本上每個軟體只使用它們的各自特長,來組合完成「快速收集」「整理查找」和「執行回顧」等 GTD 的相關流程。這也是解決了我第一個困惑:困惑 1:用哪些軟體可以實踐 GTD 做「任務管理」?

大家可以看出來,這裡為了完成「任務管理」用上了很多軟體,整個流程比較割裂,所以很自然的我也產生了第二個困惑:困惑 2:有沒有一款軟體「All in One 任務管理 」?

為了解決這個困惑,我也在一直調整自己的「軟體使用體驗」試圖去找出來那個 All in One 的答案,於是就有了第二篇「任務管理」的文章《OmniFocus-技巧篇 》。

困惑 2:有沒有一款軟體「All in One 任務管理 」?

其實一開始最想推薦的是 Things ,一款「跨 Apple 平臺」的優秀「任務管理」軟體,其整潔清爽的界面設計,還有嚴謹的功能體驗,可以說滿滿的「德味」。

Things 以清爽和嚴謹著稱的界面

之所以我沒有選擇用它作為我的「任務管理」工具,我也在《OmniFocus-技巧篇 》文中寫到:

在用 OmniFocus 之前,我一直是在用 Things 的,同樣作為一款 Mac 和 iOS 上優秀的軟體,我覺得比 OmniFocus 更純粹的符合 GTD 理念,但是 xx 的同步機制,讓牆內的我們無法愉快的一起玩耍了,於是就把視線轉移到了久聞大名的 OmniFocus 了,真正使用起來才真的體驗到為什麼他是終極武器了。

PS:這些問題今天已經沒有了,Things 已經支持了 iCloud 同步,所以非常推薦大家使用 Things 入門

OmniFocus

是「跨 Apple 平臺」上著名的軟體服務商 The Omni Group 的一款「任務管理」軟體,他們家的軟體通常以功能強大著稱,OmniFocus 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

OmniFocus:強大嚴謹的視圖

OmniFocus 在任務管理上擁有著自己的獨家武器:收件箱、項目管理、標記、上下文(現在叫標籤了)、檢查(透視)等各種功能,功能強大又不失優雅的設計,當然這款軟體最大的問題是「上手難度太大」,很多人都會對軟體的使用望而生畏,於是我根據自己的使用體驗寫了這篇《OmniFocus-技巧篇 》。

在投入到了 OmniFocus 的懷抱後也讓我付出了「不菲的代價」,全平臺使用大概 600 大洋左右(那時候還是買斷制一次付費終生使用)。不過這也一直符合我的使用理念,只要是花錢買的軟體和服務就要認真的使用,才能讓這筆錢畫的「值」。

對於這款 All in One 的 GTD 軟體,對此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閱讀一下《OmniFocus-技巧篇 》這篇文章,文中部分對 OmniFocus 的體驗現在閱讀也不過時。

時間走到了 2016 年年底,自認為在「任務管理」上有了比較多的經驗,同時也感謝「少數派」給了我一個發聲的平臺,於是整理了一篇涉及「數字生活」方方面面的文章《 器物與我 - 2016 我的數字生活 》,文中提到了很多我到現在依然在用的軟體和服務,其中的「子彈筆記法」對於我後來「任務管理」的轉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這事放到後邊說,感興趣的同學歡迎「挖墳」。

在找到了 OmniFocus 這款 All in One 軟體後,我也著實是用了近 1 年的時間,試著在一款軟體中解決所有「任務管理」的問題,但是我也並沒有停止自己對新工具的探索,在《 器物與我 - 2016 我的數字生活 》中可以看到我同時也體驗了各種與「任務管理」相關的軟體和服務,其中一些軟體屬於「日程管理」範疇,例如 Fantastical 2 等,它既能管理任務,又能管理日程,它和 OmniFocus 這樣單純只做「任務管理」的軟體比起來充滿了矛盾。

在我的印象中,周圍人很少用「日程管理」,但是我在各種美劇中可以看到,外國人非常依賴「日程管理」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個「日程本」管理自己的所有事情,所以我又有了新的困惑:該用「任務管理」軟體還是該用「日程管理」?

為了解決這個新的疑惑,於是就有了接下來這篇文章《 術與道-聊聊我的時間管理 》。

困惑 3:該用「任務管理」軟體還是該用「日程管理」?

在繼續之前,咱們先聊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做「時間管理」?

我認為「時間管理」是作為像我一樣的普通人去追趕那些優秀的人的一種方法。在《 術與道-聊聊我的時間管理 》這篇文章中,我用「籃球比賽的最後一節落後 20 分」舉了個例子:

就像是一場和高手對決的籃球比賽,到了第四節,我們還落後 20 分,如果此時放棄,我們將一敗塗地,最終會以 20 分以上的分差結束比賽,那麼我們如何在最後一節翻盤,追上比分甚至超越對手,一舉奪冠呢。這個時候就要求我們必須每一回合都得進球,可是如果我們進一球,對手也能進一球呢,我們依然是沒有機會,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爭取投三分球,每個回合我們會多得到一分,這樣一分分積累,我們就有了翻盤的希望,最終也許會反敗為勝。

總結一下就是說:時間管理術就像在追分環節投入的三分球,能夠幫助我們一點點的積累(因為三分球有難度對方基本會選擇投兩分),最終實現翻盤的可能。

現在再說回當時的困惑:該用「任務管理」軟體還是該用「日程管理」?至少我認為「任務管理」和「日程管理」都屬於時間管理的範疇。

解決方案:同時使用「日程管理」和「任務管理」

上邊提到在第一篇《 我的 GTD 習慣 》文中,整理了一個當時的「任務管理」軟體清單,時隔兩年我又在這篇《 術與道-聊聊我的時間管理 》中整理了一下新的「任務管理」軟體清單,這裡列一下兩份清單對比:

我的 GTD 習慣:Clear、NoteBox、OmniFocus、 番茄土豆 、Tyme、OneTask。

術與道-聊聊我的時間管理:Wunderlist(奇妙清單已停用)、Anydo、Calendars 5、2Do、Clear、Todoist、OmniFocus、Things、Fantastical 2。

跟《 我的 GTD 習慣 》中的第一個軟體清單相比,新的軟體清單「最重要」是新增了 Calendars 5 和 Fantastical 2 這兩個軟體,他們兩個都是典型的「日程管理」軟體,它和「任務管理」在概念上還是有些區分的。

在解釋區別之前,我想先說一下關於困惑 3: 該用「任務管理」軟體還是該用「日程管理」?我自己的的答案吧:同時「日程管理」和「任務管理」

為了說明這個概念,接下來簡單說一下什麼是任務個管理?和什麼是日程管理?

什麼是任務管理

先明確一個概念「待辦事項」:它是形容一件具體的事,比如「明天下午去銀行取錢」,比如「周五下班前開周會」等。它是任務管理的「最小單位」。

任務管理:在概念上它通過收集、整理、完成、回顧等流程將「待辦事項」管理起來。所以通常意義上「任務管理」都會伴隨著項目、子任務、標籤、篩選等概念。

在《 術與道-聊聊我的時間管理 》中舉了一個「購物清單」的例子:

例如購物清單,我們購物之前,記錄下需要買的東西,然後在購買過程中,每買完一個,我們就在清單裡打一個勾代表已完成,定期檢查清單還有幾個未完成,重複流程直到所有要買的物品前都打了一個勾,代表我們處理完所有任務。

什麼是日程管理

日程管理:簡單說就是「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和誰,做什麼事」。日程管理的目的有兩個:

日程提醒:提醒我什麼時間該去哪裡見什麼人活著做什麼事。

回顧:可以隨時回顧我的行程,哪天做了什麼事。

同樣在《 術與道-聊聊我的時間管理 》中舉了一個「課程表」的例子:

我們接觸最早的日程管理就是課程表,課表內容就是一個典型的日程,例如:周三下午 3 點物理課,周五上午 10 點體育課等。通過課程表我們可以回顧我們過去哪一天我們在上什麼課。

同時使用「任務管理」和「日程管理」

在《 術與道-聊聊我的時間管理 》中我其實將該用哪一個做了一個簡單的定義,原文如下:

凡是約會、會議、參加活動,等具有時間、地點、人物的事情,統統算作「日程管理」。

除了第一條之外,其他凡是具體到某一項任務,具體做某一件事,統統算作「任務管理」。

《 術與道-聊聊我的時間管理 》這篇文章發布於 2017 年初,距離現在上 3 年多,在這篇文章中解決了我的第三個困惑:該用「任務管理」軟體還是該用「日程管理」?

所以,該用哪個,我自己給出的答案包含兩部分:

無論是「任務」還是「日程」都屬於「時間管理」的範疇,無論是哪個,只要你去做這件事了,它就會比不做強。

各司其職,一件事情,屬於「任務」自然使用「任務管理」軟體,屬於「日程」自然用「日程管理」軟體。

困惑 4:任務管理還能再簡單點嗎?

在明確了「任務管理」和「日程管理」後,在基本的使用上我暫時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時間長了以後我也發現了幾個問題,就拿 OmniFocus 舉例來說,在「任務管理」這件事上我大部分時間只用到了「任務分類」和「打勾完成」兩個功能(少量使用「透視」功能),這幾乎可以算做任何「任務管理」軟體的入門功能,既然如此有沒有更簡單的軟體去做這件事呢?答案是有的。

秉著一顆「愛折騰的心」一款新的軟體映入眼帘,它就是 Todoist 。

Todoist 是一款入手相對簡單,但是玩好也需要「技巧」的軟體,它最大的特點我總結如下:

界面足夠簡單,開箱即用,基本滿足你對一個任務管理軟體的要求:分類管理、提醒、完成確認等。並且支持「自然語義」錄入,方便我們快速創建任務。

自然語義支持

豐富的 API 支持,可以協同 IFTTT、Zapier、捷徑 App、Drafts 5 等軟體快速進行任務創建和管理。例如將加入到印象筆記中的文章,自動在 Todoist 中創建「稍後閱讀」的提醒任務。可以閱讀我之前分享的兩篇文章看看如何實現。

《王掌柜帶你玩轉 Drafts5 | Writing Flow》文章中的「Drafts 5 高階玩法 | JavaScript」部分介紹了如何通過 Drafts 5 這款軟體快速錄入並創建 Todoist 中的任務。

付費教程《玩轉 IFTTT,網際網路自動化也可以很簡單 》中的《 第二章 | IFTTT 的基礎使用 》中關於「Gmail 郵件稍後閱讀提醒」的自動化任務用到了 Todoist 的 API。PS:有需要付費教程《玩轉 IFTTT,網際網路自動化也可以很簡單 》的同學可以私信我,本篇文章贈送 2 個兌換碼。

支持「自定義篩選器」,藉助「標籤」功能,非常方便自由的篩選出所需的任務。當我們有了大量的任務時,如何「快速篩選出適合的任務」在 Todoist 中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這裡推薦大家閱讀我 2018 年發表的文章《 玩轉 Todoist | 過濾技巧篇 》。文章中詳細介紹了如何創建屬於自己的「過濾器」。

自定義過濾器

任務管理這件事 - 一切都是文字

任務管理這件事,無論使用什麼工具,我們仔細分析它就會發現,任務管理歸根結底就是對一段「文字」進行管理:

對這段文字設置上「提醒時間」,即可以在指定時間提醒我們。

對這段文字進行「歸類管理」,所謂「任務分類」「完成」和「歸檔」等功能。

明白了文字對「任務管理」的重要性,回過頭來我們看我介紹過的各種「任務管理」軟體,它們都有著各自強大的功能,但是從文字角度,我認為還有一件事沒有解決那就是「關聯」。

關聯:一個任務就是一段文字,幾段文字構成一篇筆記,如果我們有一篇筆記,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一個任務和這篇筆記「關聯」。這會帶來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當我們收到任務提醒的時候,能夠快速定位到這篇筆記,通過閱讀筆記找到「上下文」,從而方便我們完成這個任務。

舉一個場景: 例如我在做會議紀要,突然非常想把手頭這段記錄變成一個「待辦事項」。通常我可能臨時打開任務管理軟體進行記錄,並設置提醒時間。當我收到任務提醒的時候,很可能忘了這個提醒說的是什麼事了,通常需要自己手動找到剛才那篇「會議紀要」才能明白這個任務的「上下文」。

文字關聯任務這件事上還真有一個開拓者,它就是 Agenda,它的 Slogan 是「做一個聚焦日期的筆記」。

Image 2020-6-17 下午 1-06.e14c96b362b04f5a8ce8301f52e7983e

Agenda 具有「優雅的設計」和「強大的功能」,它可以做到一邊「做筆記」一邊「創建任務」,這兩件事在同一個軟體甚至同一個界面完成。同樣得益於它的「筆記 + 任務管理」特點,任何任務我們都能快速的追述出它的「上下文」。

如果你對 Agenda 這款軟體感興趣,推薦你閱讀我的兩篇文章,一篇適合入門一篇適合進階:

入門:《Agenda 優雅的玩轉筆記 + 任務管理 》

進階:《玩轉 Agenda | 包辦你的 work task》

總結

關於「任務管理這件事」,洋洋灑灑的寫了很多文章,從工具到方法論都有涉及,最後還是想跟大家說,工具和方法論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動手去做這件事,當你真正嘗試去做「任務管理」這件事的時候,它就不是事了。

最後還是給大家上點乾貨,APP List:

始於顏值,終於嚴謹的任務管理工具:Things

從入門到「放棄」的任務管理工具:OmniFocus

易於上手的全能任務管理工具:Todoist

一切都是文字,包辦你的 work Task : Agenda

文章 List:

《 我的 GTD 習慣 》

《OmniFocus-技巧篇 》

《器物與我 - 2016 我的數字生活 》

《術與道-聊聊我的時間管理 》

《王掌柜帶你玩轉 Drafts5 | Writing Flow》

《玩轉 IFTTT,網際網路自動化也可以很簡單 》

《玩轉 Todoist | 過濾技巧篇 》

《Agenda 優雅的玩轉筆記 + 任務管理 》

《玩轉 Agenda | 包辦你的 work task》

> 下載少數派 客戶端 、關注 少數派公眾號 ,了解更妙的數字生活

相關焦點

  • 電子商務困惑與立法思考
    電子商務之困惑與立法思考案例一:宮某針對百度公司涉嫌違規獲取消費者個人信息等問題,某地消保委於2017年底提起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此案獲立案後,鑑於「百度對上述問題整改到位」,消保委於決定撤回起訴。建議第五十四條 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在收到消費者要求先行賠付的材料後,應當及時處理,並在收到材料的三個工作日內作出先行賠付的決定並通知消費者。
  • 讀《企業迷思》,宋志平幫你解決經營管理困惑
    圍繞這些迷思,宋志平用庖丁解牛、以事說理的方式,先是亮出迷思的題面,緊接著把每對迷思分解為5個命題,再從生動的案例故事入手,把讀者帶入栩栩如生的實戰場景,進而引申出深刻的企業哲思,讓讀者在輕鬆閱讀中登高望遠,豁然開朗。全書100個命題、100個故事、100個觀點,絲絲入扣,渾然一體,系統揭示了做企業的難點並提出有效解決方案,為企業從業者衝破困頓、創造性開展工作提供了寶貴指南。
  • 面對困難任務總想拖延,效率低下,時間管理的5個妙招
    尤其是進入到4月以後,因為這兩個任務的截止期都是4月底,時間就更為緊張一些,好在靠著多年時間管理的經驗,都順利完成了。 總結5條我自己用著百試百靈的時間管理經驗給到你。
  • 從新手到部門Leader:2年管理經驗的90後,總結了12000字管理心得
    關於管理這件事,千人千面,我儘量把我這幾年在管理上遇到的困惑和思考按照以下四點羅列出來,多多指教。註:文章約12000字,信息量較大,故列出文章大體框架,供參考整理思路。所以我規定自己每周讀一本書,關注書籍中的系統思考以及作者成書的邏輯。包括我所有的文章輸出,全都是按照我的邏輯框架在走,雖然很長,但是我要告訴讀者,我學到這一步所有的邏輯線在哪裡。關注自身系統思考的能力,不僅有利於項目的復盤總結,也有利於個人的迅速成長。4、優先級能力分清楚待辦事項的優先級,一定是管理者必備的能力。
  • 亞馬遜「反熵」引發的管理思考
    02亞馬遜管理理念——「反熵」亞馬遜的創始人貝佐斯,在1998年亞馬遜致股東信裡出現「反熵」一詞(原文:We want to fight entropy)。許多學者認為,「反熵」,正是貫穿其二十多年管理的核心思想。貝佐斯實踐的反熵經驗被總結如下:第一,抵制形式主義。
  • 聊聊三寶媽的時間管理
    上周分享了幾個菜譜後,有幾個小夥伴建議,先別寫菜譜了,講講時間管理吧。也有朋友說:我覺得有小寶寶什麼都幹不成,你怎麼還有時間做飯。我仔細想了想,還列了自己的作息時間表。總結出了其他一些三寶媽生存法則,和大家分享。
  • 蔣麗剛:我對化妝品企業原料管理的幾點思考
    我本次的演講內容分以下三個部分,分別是新法規與原料相關部分有哪些規定,以及我對新法規下化妝品公司今後如何管理原料的個人思考,另外就是在新法規框架下如何進行日常的原料質量管理。講PPT之前,先談一下大家比較關心的幾個問題。
  • 《孤島驚魂5》隱藏任務位置與全任務列表
    導 讀 展開 《孤島驚魂5》在解放一個地區後,依舊會有一個任務顯示未完成,總會空出來的那個任務究竟是什麼呢?
  • 企業制定年度目標計劃與績效管理系統,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匯總
    3.公司各條各塊的管理者都是能人,都是業內的頂級職能專家,個個都身懷絕技,但在企業內部總是很難統一思想,對目標計劃與績效管理體系認識不一,缺乏戰略高度來思考問題,怎麼樣才能讓他們站到公司高度來思考部門問題呢?4.為什麼公司收入在增長,利潤卻在持續下降?甚至收入與利潤都在下降?
  • 我的世界:村民睡覺時變女巫會怎樣?聊聊MC中讓人感到困惑的特性
    熾足獸升空、豬靈戴海龜帽、黑石非石、靈魂沙還能轉換為靈魂土,讓我們來聊聊MC中讓人感到困惑的特性,至於真的是特性還是bug,就看大家如何評定了。《我的世界》20w16a中加入了黑石方塊,屬於主世界圓石的替代品。兩者都可以用來合成石質系列的裝備,但是玩家在遊戲過程中卻發現石頭可以修復石鎬的耐久度,而黑石卻無法修復。難道mojang認為「黑石非石」?mojang:不,我們只是沒預料會有玩家吝嗇到連石鎬都要修復的地步!
  • 為什麼學了那麼多時間管理,還是每天很累?4個妙招讓你效率翻倍
    我自己也曾經每天加班到懷疑人生,但一直相信:工作並非只有996和沒錢無聊兩種,普通人也可能擁有市場價值高,有成長,也有私人時間好工作。今天這篇文章,就分享4個我非常受益的時間管理方法,希望新的一年能幫到大家。為什麼會有996現象?
  • 皮膚管理的5年「中國往事」
    再加上美容美體高達20.3%的關店率,讓人不得不想這樣一個問題:皮膚管理店真的不賺錢嗎,如果阻斷向醫美輸送流量,皮膚管理的盈利模式還成立嗎?「我原以為行業會進入洗牌階段,誰知道今年反而開得更多。」Lee在廣州有一家皮膚管理店,他告訴美業新緯度,可能是因為美容院倒閉後美容師出來開店了,自己的店周圍開了至少6家皮膚管理店。
  • 捍衛任務4、捍衛任務5共同開拍輪番上映
    基努李維主演賣座電影捍衛任務系列,原定在去年推出捍衛任務4,卻因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最終推遲到2022年5月上映,然而片商持續公布好消息,也許是因為疫情影響,片商龍頭直接表明捍衛任務5會與捍衛任務4同步開拍,兩部會以背靠背的形式拍攝。
  • 新時期我國水庫大壩安全管理若干思考
    來源:《水利水電快報》2020年第1期「長江治理與保護70年專輯(上)」論文英文摘要及參考文獻部分未在此列出,詳見原文。引用格式:譚界雄,李 星,楊 光,等. 新時期我國水庫大壩安全管理若干思考[J]. 水利水電快報,2020,41(1):55-60.
  • 我的時間管理與方法論
    誠然,現實有很多無奈,背景和天賦我們都無法控制,然而「努力」卻是我們可以控制的,「你知道洛杉磯凌晨4點的樣子嗎?」 ,「不知道,不過我知道廣州凌晨4點的樣子,滿天星星,寥落的燈光,行人很少」。結合自己的事實,下面談一談我的時間管理與方法論。
  • 「這個任務交個我,保證100%完成!」
    他是四川省稅務學校畢業的「科班生」,從事稅收工作28年。去年4月,大規模的小微企業普惠減免退稅(費)大幕揭開,這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範圍廣、難度大,他卻習慣性主動站出來說:「這個任務交給我,保證100%完成!」他叫陳太軍,現任國家稅務總局巫山縣稅務局高唐稅務所副所長、支部委員。
  • 二月總結:情緒管理是最難的功課
    二月也參加了餘博士的救命蔬食 workshop, 現場觀摩了無油蔬食的製作,發現原來烹調需要那麼多的思考和想像,否則它就只是一門技術,而不是藝術。而當你用心對待食物,調動所有的注意力,味蕾其實可以品出豐富的層次。同時,了解到飲食對疾病的預防後,我也想多營養方面的知識,因為素食方式很多,也不必然意味著健康,懂得營養搭配,又能吃出美味,才是正道啊。
  • 我在糧農組織的三個故事和三點思考
    2019年6月至9月,我通過清華大學職業發展中心的項目申請,在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CSC)的資助下,以客座研究員(Fellow)的身份前往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總部(FAO)的林業部進行了為期三個月的實習。時間雖短但收穫頗豐,這裡我想先總體介紹我的實習生活,再從實習中的三個故事分享三點我個人的觀察和思考,可能對大家有幫助。
  • 吳鳳花:我的幸福與困惑
    在老師家裡的時候,她給你說戲,說故事的時候,她經常是坐在沙發上,我有個小凳子,就是小孩子坐在那邊聽她講啊講。那時候的情景依稀仍在,永遠留下了深刻印象。」——吳鳳花2021年2月27日天蟾講座我是83年5月進的戲校,86年畢業後進入紹興小百花越劇團。我們是一個基層院團,所以我們在農村演出甚至草臺演出的機率比較高,同時我們也有機會在城市的大劇院裡進行演出。
  • 學了目標管理才知道,原來之前的任務沒完成不是沒道理的
    班級讀書活動實施並不理想,分析原因主要我沒有進行目標管理,雖然有具體要求,可是哪天完成哪項任務沒有交代,只是告訴了同學們上傳觀看童書視頻截圖,並未具體告訴同學們上傳什麼樣的截圖,四個大組每個組人數很多,單獨一個大組長也無法做到有效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