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旭東主講思賢講壇:屈原和他的「香草美人」

2020-12-28 華聲在線

華聲在線6月21日訊(通訊員 易彬 記者 劉玉鋒)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詞廣為流傳、深入人心。其「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展示著典型的憂國憂民、義無反顧、霸蠻敢死的湖湘人格,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人努力前行。

我們今天該如何去認識、理解屈原,傳承發揚屈原精神?文人的屈原和民間的屈原有何不同?屈原與湖湘文脈究竟有什麼樣的關係?6月21日,端午節即將到來之際,第十八期思賢講壇特邀湖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湖南日報教科文衛新聞中心執行主任兼《湘江周刊》主編龔旭東在長沙圖書館開講,從屈原的詩與人生中解讀屈原,探中國文脈的根,求湖湘精神的魂。

在龔旭東看來,屈原可能就是當時一個文化的「瘋者」,是一位在政治上很有抱負的人,但他的抱負沒法真正實現,所以他不得不成為一個詩人,通過詩歌抒發內心的鬱悶和悲憤。「作為一個詩人,他是非常純粹的,他的詩歌充滿著絢麗繽紛的想像,這些想像是屈原之前從來沒有人去描寫過的,所以屈原是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大詩人,第一位以個人的詩歌創作留在歷史上的人。」龔旭東說。

「作為詩人,他的詩歌不是超現實的,他是實實在在地來源於現實生活,但他超越了城市的這種生活,這種偉大的詩意品格,是屈原極為重要的特點。」龔旭東認為,在他的詩歌裡,有大悲喜,有大超然,有大歡喜,也有大絕望,這樣的品格是湖湘大地的山川、花草孕育生長出來的,和《詩經》裡的那種世界完全不一樣。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屈原是真正原創的詩人,他已成為我們文化血脈裡的基本記憶,而且是最重要的記憶。

講壇上,龔旭東用「屈原的身份 屈原與詩歌,屈原人格、創作的意蘊」等主題詞,以屈原的《九歌》為例嘗試進入屈原的內心、屈原的世界以及他的詩歌世界。

龔旭東認為,屈原強調兩個概念,一個是內美,一個是修能。屈原在他很多詩歌裡提到內美與修能,在他的代表作《離騷》一開始就談到這一點。什麼叫內美呢?內美就是出身,一個人的家族背景,一個人的出身高貴,修能是個人的思想品質、才華、能力,一個是先天的,一個是後天的。因為出身高貴出身,屈原認為這樣的人對國家對人民有一種重要職責,他必須要去擔負這個職責,這是屈原一生言行的基本動力。

談及屈原的人格和創作意蘊,龔旭東以湖南省歌舞劇院創作的民樂劇《九歌》為例詳細闡述。「《九歌》是屈原的一個組詩,要重新把《九歌》的內核提煉出來。我認為《九歌》裡面有四對半神和鬼,這個引子的東皇太一,歌頌的是神裡面最高的天神,這是迎神曲。」依照掌握人壽命的「大司命」、湘水之神「湘君和湘夫人」、「 河伯、山鬼」等這四對半神概念,龔旭東將民樂劇做成五個樂章。如第一樂章天地,敬天地,古人叫敬天法地,必須要敬畏天地,要有敬畏之心。第二樂章是生死,是人生之大者,一個人怎麼樣面對生死問題,怎麼樣思考生與死的問題,怎麼樣在人生中履行對生和死的理解和堅持,始終是中國人特別看重的,也是湖南文化湖湘精神裡特別重要的內容。

香草美人是屈原詩歌裡面極為重要的象徵和意象。龔旭東解釋,這個意象總的特點是高潔,不染世塵,對應的是人內心品質的高貴和高潔,這是屈原詩歌裡最重要的內容和情緒表達,也是他最重要的追求。所以香草意象所代表的忠貞之氣,是屈原給中國文學和中國文化帶來的特別重要的貢獻,而這個貢獻與後來的中國文化傳統有著密切關聯。

龔旭東通過闡述屈原的實際影響,總結出屈原留下的幾個特別重要的詞:第一是忠貞,持身清正,關懷生民,經世憂國。第二是求索,上天入地,不折不息,堅韌其心。第三是浪漫,思緒無極,想像絢麗,貞節其裡。第四是踐道,求道、履道、殉道,這種敢死的精神對湖湘精神的影響至為強烈。其中的求索,是「天上的神的系統,地上的靈的系統,現實生活的各個方面,他只有通過這種上天入地極致化的想像和表達,才能體現出他的求索心志之經,求道之切,開創了中國文學的浪漫傳統。」

本次活動由中共湖南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指導,思賢書院、長沙銀行、鳳凰網湖南主辦,湖南圖書館、長沙圖書館協辦。

相關焦點

  • 思賢講壇在長沙開講 「湖湘精神的底色是屈原鑄造的」
    華聲在線6月22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易彬)端午之前話屈原。6月21日,思賢講壇《「香草美人」屈原:中國文脈之根 湖湘精神之魂》在長沙圖書館開講。主講人、湖南省作協副主席、湖南日報《湘江周刊》主編龔旭東說,湖南人的文化性格、湖湘精神的底色是屈原鑄造的。
  • 思賢講壇收官 三位學界泰鬥重聚長沙圖書館開講
    (12月20日,2020年度思賢講壇收官之作在長沙圖書館舉行,唐浩明、鄭佳明、朱漢民三位學界泰鬥齊聚思賢講壇,以「讀書明理之君子」為主題,再開「三明<民>會講」。)讀書的目的和好處是什麼?該怎麼讀書和讀什麼書呢?諸如此類的問題,大多數人都無法迴避。12月20日,2020年度思賢講壇收官之作在長沙圖書館舉行,唐浩明、鄭佳明、朱漢民三位學界泰鬥齊聚思賢講壇,再開「三明(民)會講」,以「讀書明理之君子」為主題,結合他們多年讀書、治學的經歷,以及對人生、社會的獨特見解,縱論古今,答疑解惑,分享智慧。嶽麓書院教授李兵擔任嘉賓主持。
  • 屈子書院講壇:朱傑人主講「朱子與屈子:以《楚辭後語》為例」
    11月21日下午,屈子書院講壇第十三期在湖南汨羅屈子書院舉行。本次講座特邀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朱傑人主講「朱子與屈子:以《楚辭後語》為例」,屈子書院執行院長、長沙理工大學教授王琦擔任本次講壇嘉賓主持。朱子逐漸失去了繼續研究理學的政治環境和話語空間,於是只能轉換頻道,從純理學的研究變而為較單純的文學和宗教研究。《楚辭後語》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產生的。朱傑人認為屈原的所作所為「皆出於忠君愛國之誠心」;屈原的著作「皆生於繾綣惻怛、不能自已之至意」。他認為歷代對《楚辭》理解都「已失其趣」,連司馬遷都「未能免」。
  • 被迫成為詩人,屈原為何能影響湖湘乃至中國文化?
    你太熟悉他的名字,但你真的懂得他嗎?端午節前夕,湖南省作協副主席、湖南日報《湘江周刊》主編龔旭東以《「香草美人」屈原:中國文脈之根 湖湘精神之魂》為題,在長沙圖書館開講。「屈原是被迫成為詩人的,但他的詩歌是史無前例的,他詩裡涉及的那些詞:求索,滄浪之水,香草,天問,沉江……都成為了中國文化的母題。」龔旭東說,屈原與湖南掰不開、扯不脫。「屈原求道、履道、殉道的敢死精神對湖湘精神的影響尤為強烈,鑄就了湖南人文化性格、湖湘精神的底色。」如何讀懂屈原?屈原為什麼與湖南有如此深刻的聯繫?
  • 【轉載】屈子書院講壇第13期:朱傑人主講「朱子與屈子:以《楚辭後語》為例」
    11月21日下午,屈子書院講壇第十三期在湖南汨羅屈子書院隆重舉行。本次講座特邀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朱傑人主講「朱子與屈子:以《楚辭後語》為例」,屈子書院執行院長、長沙理工大學教授王琦擔任本次講壇嘉賓主持。
  • 屈原用香草美人喻國君,21歲當左徒,少年得志的他為何絕望投江?
    屈原文採飛揚,才華橫溢而且絕不矯飾,在楚國可謂大放異彩,他的個人才華和高尚品格吸引了一大批忠實粉絲:蘇軾、陶淵明、李白、杜甫都深受他的影響。其實,這只是屈原後半生的潦倒落魄,在他早年時期,也有過一段如日中天的輝煌經歷。屈原對楚國忠心耿耿,一片痴情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他與楚王同姓,算是皇室宗親,所以他的愛國情懷中還帶著一份對宗族的責任與擔當。
  • 《百家講壇》主講人閻崇年暢談故宮文化
    本報11月10日訊(記者梁冰)今天下午,海南鳳凰新華出版發行有限責任公司特別邀請著名歷史學家、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閻崇年走進海南大學,開展《600春秋 芳華依舊》主題講座,暢談故宮文化。此次活動是第十二屆海南書香節「名家海南行」系列活動之一。  閻崇年,北京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著名歷史學家,央視《百家講壇》欄目、喜馬拉雅音頻主講人。
  • 河南這位「百家講壇」主講,把大學課堂變成了「午夜書場」!
    在專家、學者和百姓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央視節目《百家講壇》致力於普及優秀中國傳統文化。該節目播出時曾創造收視神話,從節目裡走出了易中天、王立群、於丹、孔慶東等眾多名人。2013年,由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王士祥主講的《隋唐考場風雲》登陸《百家講壇》,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今天,小編就為你講述他的精彩故事。
  • 百家講壇最成功的主講人之一「蒙曼」老師
    由於我非常喜歡中國歷史,百家講壇也是我非常喜歡的電視節目。在此之前最迷的就是易中天老師的品三國了。所以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我都習慣性地打開中央十頻道去看百家講壇的回放。那天晚上正巧看到蒙曼老師的長恨歌,立刻就被她所講的內容給吸引住了。蒙曼老師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很普通的。有一點面黃肌瘦的樣子,說話中氣不足。可有道是腹有詩書氣自華。
  • 「百家講壇」主講人劉強來《贛圖大講堂》講述「孔子的智慧」
    大江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左陽天報導:12月20日,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劉強做客《贛圖大講堂》,以「孔子的智慧」為題,圍繞孔子和《論語》論述什麼是智慧,並引申著名的智仁之辨、智義之辨、智直之辨,對如何獲得智慧進行解析,用故事展現孔子的智慧
  • 古代文學——論述(屈原對後世的影響)
    屈原以其人格魅力和悲壯的情懷,鼓舞了無數的仁人志士。其次,是求索精神和憂患意識。屈原是一位和黑暗勢力不妥協的勇士,是一個敢於追求真理和光明,勇於探索的鬥士。「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屈原的探索的道路,魯迅也把這句話卸載了小說集《彷徨》的前面的扉頁上,藉以表達自己對黑暗現實不妥協的鬥爭精神。
  • 央視百家講壇書法主講第一人於鍾華作客「城院大講堂」揭開中國...
    央視百家講壇書法主講第一人於鍾華作客「城院大講堂」揭開中國書法的神秘面紗 2020-11-06 1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她是北大高材生,主講過央視的《百家講壇》,如今45歲氣質典雅
    她是北大高材生,主講過央視的《百家講壇》,如今45歲氣質典雅蒙曼是一個出生於河北省平泉縣、無比平凡的人。她的外貌不出眾,性格內斂安靜,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成績。就是這樣一個貌不驚人的女性,走上了百家講壇,敘述歷史故事。
  • 百家講壇主講人閻崇年,曾被年輕小夥掌摑,小夥為何還拒絕道歉?
    《百家講壇》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歷史科普節目,在其中湧現出很多優秀的主講人,他們深入淺出的講述讓很多人喜歡上了歷史。,他也正式開始走上了對文學歷史道路的研究,在老師的幫助和自身的努力下,他的進步是非常大的。
  • 「百家講壇」7大學霸級才女,個個都是教授級,你覺得誰最厲害
    《百家講壇》是中央電視臺十頻道2001年7月9日開播的一欄「讓專家、學者為百姓服務」的講座式節目。欄目通過在專家、學者和百姓之間架起「一座讓專家通向老百姓的橋梁」,從而達到普及中國傳統文化的目的。十多年來,眾多專家學者給我們帶來了豐富的精神食糧。這其間,不乏眾多「巾幗」的身影,更是湧現了於丹、蒙曼等極具才氣的學霸級學術達人。
  • 不讀《思美人》,不懂屈原
    其實,屈原懷才是「遇」了的,而且還少年得志。那是公元前318年,屈原就由一個文學青年晉升為左徒,僅次於楚國最高行政長官令尹,相當於後來的副宰相。那年,屈原22歲。他對內經常和懷王一起討論國家大事,頒布政令,對外處理楚國與列國的外交事務。在那一屆核心領導層裡,楚懷王最信任他。可以說,他是楚懷王的好兄弟、好朋友。
  • 端午節與屈原的故事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主義詩人。他是楚國貴族。早年受楚懷王信任,為左徒。主張制定法紀,選用賢能,聯齊抗秦。後受貴族排擠不被重用,被流放汗北、江南,最後自沉汨羅江。作品有《離騷》、《天問》、《九章》、《九歌》等。政治鬥爭中失利的屈原把一腔忠怨之情傾注於詩歌創作,從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 又逢端午思屈原,原來姓羋不姓屈
    又是一年端午節,我們每個人都會很自然的想起這位偉大的政治家、浪漫的詩人、愛國的忠臣——屈原。他用傳奇的一生為人們詮釋夢想的含義,他用飽含深情的語言記載了眾多瑰麗神秘的故事,他是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是「楚辭」的創立者,是文人墨客爭相模仿的「香草美人」,他是中華大地的「詩魂」。
  • 鳳凰花開畢業季,「琪林科學講壇」邀約你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記者12日獲悉,為給廣州地區高等院校2020年畢業生提供一個訴說關於青春、成長、學習的故事的平臺,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將公開邀約6-7月份舉辦的「琪林科學講壇」主講嘉賓,講壇採用室內講座並啟用多平臺同步直播的形式進行。「琪林科學講壇」於2019年1月開設,是華南植物園面向社會設立的免費公益講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