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喜歡一個人是什麼感覺?
有人說喜歡是,乍見心歡,小別思戀,久處仍怦然。
但我卻覺得,喜歡一個人的最直接反應,就是想見她。
於是這些天的我從頭到尾地追完了《想見你》
老實說每個犯二的青春都會有想見的人,在這青春裡也曾留下了你最深的記憶。讓你知道:
想見你,只想見你,未來過去我只想見你,穿越了千個萬個時間線裡,人海裡相依。
這些天電視劇《想見你》的大結局頻頻的登上了熱搜。
原來一周更新一集的《想見你》,讓不少等待實在太難熬了。如今大結局了,又令無數觀眾直呼不捨得。
不管怎樣,這場「穿越時間線」的愛戀,是故事裡最浪漫的情節。
《想見你》是由黃天仁執導,柯佳嬿、許光漢、施柏宇等主演的臺灣都市奇幻懸疑愛情劇 。
開播之初反響平平,但隨著劇情的推進,後續反轉不斷、口碑扶搖直上,豆瓣評分已由最初的分漲至分。
劇中不斷變換時間線並改變結局的腦洞,令無數觀眾抓耳撓腮手繪閉環時間線試圖釐清脈絡,劇集龐大的細節與層出不窮的謎團承載了足夠多的信息量。
不可否認的是,複雜交錯的時間線邏輯與無限循環的故事結構成為本劇的一大看點,而觀眾對大結局的最終走向的討論從未停止。
2
我知道,從前那般喜歡一個人的日子,應該是不會再有了。
劇中李子維在這一點上完美詮釋了一個男生對待感情應有的果斷。
《想見你》中17歲的陳韻如喜歡上了李子維,但面對她的表白,李子維幾乎不帶一絲猶豫地拒絕了她。
當和陳韻如長得一模一樣的黃雨萱出現在他的生活中時,他卻無可救藥地喜歡上了她。
有人說,明明長著同樣一張臉,就不會產生錯覺嗎?
而我認為,對於李子維來說,即便她們長得一模一樣,他喜歡的只是黃雨萱那個人,誰都代替不了。
縱然陳韻如使盡千方百計想要假裝成黃雨萱,他也可以從每一個細節中認出她。
不僅如此,面對其他人對他的表白,他更是在還沒弄清對方姓什麼的情況下,硬生生找出理由拒絕了對方。
李子維雖然沒有放棄,但是並沒有對黃雨萱展開多麼「不道德」的追求,他的每一次靠近、陪伴,都有著讓人無法拒絕的理由。
在追求的過程中,他沒有給她絲毫的壓力,卻保持一定的距離。
在黃雨萱生日的那天,他知道她一定會和男友度過,所以他買了蛋糕,一個人默默坐在她家樓下,想要獨自給她慶生。
因為他知道,喜歡一個人不是佔有,而是保持適當的距離、給她足夠的空間。
《想見你》已經完結了,但是從結局上看,好像結局是往觀眾希望的好的方向發展的。
黃雨萱最後還是和李子維相遇了,並且再也沒有分開。
而正如這部劇的劇名一樣,因為這次疫情沒有好好見到喜歡的人的我們,只能借著這部劇名依託自己的思念。
想見你,是真的,很想見你。但是關於愛情我們都是個孩子。
3
「愛情如果可以解釋的話,這世界上就不會有人因此而痛苦了。」
你還記得去年大火的一部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嗎?
兩個同樣孤獨又溫柔的人,從16歲遇見,相識,往後十多年朝夕相處。
他們相互喜歡,卻始終沒能跨過戀人的那條分界線,愛到最後只剩合照一張。
散場的時候影院很多人都哭了,原來很多時候,我們都低估了愛情。
原來真的有兩個人,喜歡對方到了極致,卻終究沒有在一起。
女生問男生:「如果還有來生,你想成為什麼?」
男生回答:「戒指,眼鏡,床,筆記本。因為這些可以陪在你身邊。」
男生知道自己無法和女生繼續走下去,就想讓她早點嫁給更適合的人。
但女生拒絕了,她說:
「我要的不是在寒冬中送我熱咖啡的人,而是下雨天陪我一起吃冰的人。
我要的不是守護我的人,而是和我一起冒險的人,我要的不是別人,是你。」
因為是你,所以就算遇到再多優秀的人,我都覺得不必了。
或許這世上有些愛情,本身就沒有結果。
悲傷的是,你曾經想過要和一個人共度餘生,後來卻發現自己辦不到。
比悲傷更悲傷的是,你愛的那個人不在了,其他人並不能填補他的空缺。
你說流星雨帶不來好運,不必許願;
你說小說情節裡都是假的,不必當真;
你說沒有不會好的傷,要學會自愈;
你說人總要學著長大,你要懂事;
你懂的全世界的道理和真相,
她卻在一次次的清醒過後,越來越失望。
他知道他要離開,所以把最好的留個了她。
或許這世上有些愛情,本身就沒有結果。
所有的愛情都只能活在當下。願你能夠見到你想見的人,過著你想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