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一種來勢兇猛、死亡率極高,常讓人措手不及的疾病。
撲克臉:形容保持面無表情、喜怒不形於色的人。網絡上還常把撲克臉與高冷範兒劃等號。
看似兩個毫無關係的名詞,卻可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撲克臉的背後不只有被隱藏的情緒,還可能隱匿著心梗風險。
今天,熊小知(微信內搜索「生命時報」關注,每周日準時更新)跟你聊聊 「撲克臉」和心梗的關係,並教你在生活中科學預防心梗。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顯示,2002~2015年急性心梗死(AMI)死亡率總體呈上升態勢。據臨床統計,我國每年約100萬人發生心梗,超過60%的病人因沒有得到及時救治而在入院前死亡。
心梗雖發生突然,但也會有各種徵兆,只是被我們忽視了,「撲克臉」就是其中一個。
北京安貞醫院的專家團隊曾設計了一個實驗:邀請10位受試者觀看一段刺激情緒的視頻,內含令人驚訝、恐懼或開心的片段。
受試者觀看視頻時,實驗者全程錄製他們的表情,並通過監視器對照面部表情編碼系統,分析其心血管狀態,找出可能存在的問題。
結果發現,大多數受試者的面部表情,都會依據所看內容出現相應的變化,而2號和8號受試者在觀看視頻過程中,始終神情淡漠。
進一步的心臟和頸部血管超聲檢查發現,這兩人均有異常。
為什麼心血管不好的人會有「撲克臉」呢?
一個人不管生氣、愉快還是悲傷,只要有表情,就會涉及面部的肌肉活動,這是要消耗能量的。
當人的心血管系統受到破壞時,機體會本能地把各種耗氧動作降到最少。所以,「心累」真的會讓人失去表情。
例如,冠狀動脈有明顯狹窄的人,自然就沒有更多的力氣來做出各種表情。這是身體自我調節、自我適應的一個機制。
除了「撲克臉」,心梗發生前還有這些應該警惕的前兆。
突然劇烈胸痛或胸部憋悶,如同一塊巨石壓在胸口。
心慌、氣短、噁心、嘔吐、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等。
常常是今天脖子疼,第二天改成了下巴疼。出現這種疼痛轉移的現象,一定要引起注意。
出現很短時間的牙疼,通常持續3分鐘左右,並在1周內反覆發作。
患有肥胖症、三高且平時沒有上腹部不適的患者,出現胃疼要高度警惕。冠心病、心絞痛或急性心梗有時也表現為燒心。
心梗發作通常會伴有大汗淋漓,幾分鐘之內可導致全身溼透。因此,一旦胸痛持續伴隨大汗淋漓,應高度懷疑心梗發作。
在無任何誘因的前提下,發現自己心跳加速,持續1~10分鐘,且常在體力活動、情緒激動或過度飽餐後出現,可能是身體發出的心梗提示。
儘管心梗發病急,病情重,但心梗是可以預防的。
每餐最好吃七八分飽,並控制肥肉、動物內臟等高甘油三酯、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量。
七分飽:胃裡還沒覺得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有所下降,主動進食的速度也明顯變慢,但習慣性地還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換個話題,很快就會忘記吃東西。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對內臟類、脂肪類有明確的建議:動物內臟建議每月食用2~3次,每次25克(半兩)左右;脂肪尤其是動物性脂肪(動物油、肥肉)攝入,建議每天烹調用植物油,攝入量為每人25~30克(半兩左右)。
即使大便乾燥難排,也不要過於用力,排便前可進行5~10分鐘的「深慢呼吸鍛鍊」,把呼吸調整到每分鐘10~12次,最好是腹式呼吸,這樣能促進腸胃蠕動,同時,排便過程中要張口深慢呼吸,利於肛門放鬆。
為了保證大便通暢,平時最好適當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新鮮果蔬和粗糧,還應多喝水、適量運動。
最好進行快走、慢跑等較溫和的有氧運動,老年人和心臟不好者最好別參加競技性運動。
運動時心率不要超過靶心率,且運動時間不宜過長,每次半小時左右為宜。
靶心率:通過有氧運動提高心血管循環系統的機能時有效而安全的運動心率。
計算方法:40歲以下用180減年齡,40歲以上用170減年齡。
晨起後動作最好輕柔、緩慢,最好在床邊坐2分鐘再站起來,還要及時補水。高血壓患者需遵醫囑服降壓藥,注意控制清晨血壓。
冬季心梗高發,心血管疾病患者需提高警惕。外出時做好保暖。著重護好頭部、手部、腳部。
倫敦衛生和熱帶醫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氣溫每下降1攝氏度,心梗風險就增加2%。75~84歲的冠心病老人更易受影響。
回到室內不要急著脫掉衣帽,儘量減少血壓的波動。
及時把煩惱、怨氣等不良因素髮洩出來。心情緊張時,自然站立,閉上雙眼,做深呼吸,有助放鬆身心。
心梗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除了疾病本身十分兇險外,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大多心梗病人發病後選擇自行去醫院,導致入院前就猝死,或到醫院太晚而耽誤了寶貴的救治時間。
隨意搬動患者或患者自行走動,會提高院外死亡率,撥打急救電話才是上策,這樣醫生可以在來的路上指導患者先行自救,運送病人的過程中也可進行早期診治。
最後,熊小知提醒大家,現在正是心梗的高發季節,應更加注意飲食,控制高膽固醇的攝入;如果出現身體不適,如頭暈、頭痛、心慌、胸悶等更要提高警惕。▲
本期作者:鄧玉 美編:靳豐華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合作垂詢
010-65363786
010-65363791